古時比喻清廉的句子
【第1句】: 以梅花比喻廉潔的詩句有哪些
【第1句】:梅花 / 梅
宋代: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第2句】:墨梅
元代: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第3句】:紅梅
宋代: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第4句】:山園小梅·其一
宋代: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第5句】:白梅
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第2句】: 比喻為官清廉的成語
廉明公正 廉明:清廉,不貪污受賄。不貪污受賄,清明公正。
清風峻節 清廉正直的風尚,高尚峻偉的氣節。
水米無交 指沒有吃過別人一點東西。比喻為官清廉,不妄取民物。也比喻雙方毫無往來。
一琴一鶴 原指宋朝趙抃去四川做官,隨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只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
甑塵釜魚 甑里積了灰塵,鍋里生了蠹魚。形容窮困斷炊已久。也比喻官吏清廉自守。
置水之情 表示人民對官吏公正清廉的期望。
八府巡按 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職官,臨時由朝廷委派監察御史擔任,分別巡視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見于戲曲、小說,民間多視為清廉而有權勢的大官。
漿水不交 漿水不沾。謂為官清廉,無取于民。
潔清自矢 謂保持自身清廉正直。
披裘負薪 漢王充《論衡·書虛》:“傳言延陵季子出游,見路有遺金。當夏五月,有披裘而薪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來!’薪者投鐮于地,瞋目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視之下,儀貌之壯,語言之野也?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后遂以“披裘負薪”為高士孤高清廉,
卻金暮夜 東漢楊震為東萊太守,途經昌邑,縣令王密求見。至晚,以十金奉楊曰:“暮夜無知者。”楊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者?”遂拒而不受。見《后漢書·楊震傳》。后因以“卻金暮夜”言為官清廉。
臺閣生風 臺閣:東漢尚書的辦公室。泛指官府大臣在臺閣中嚴肅的風氣。比喻官風清廉。
羊續懸魚 羊續,漢時官吏。羊續把生魚懸于庭。形容為官清廉,拒受賄賂。
敝車羸馬 敝:破;羸:瘦弱。破車劣馬。比喻清廉儉樸
弊車駑馬 敝:破;駑馬:劣馬。破車劣馬。比喻清廉儉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