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衣冠”的七言詩句
為您整理了174句帶“衣冠”的五言詩句,其中“衣冠”開頭的七言詩句54句,“衣冠”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38句,“衣冠”在中間的七言詩句82句,供您參考。
“衣冠”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衣冠尚作閑身祟,梁肉終非退士宜。——出自南宋·陸游《自遣》
【第2句】:衣冠袞袞相逢地,草木蕭蕭未變時(shí)。——出自宋·陳與義《送熊博士赴瑞安令》
【第3句】:過了秦灰漢又唐,衣冠誰不是牙郎。——出自陳普《詠史下·柳家婢》
【第4句】:太平日久人忘戰(zhàn),衣冠荊棘戈鋋腥。——出自陳棣《釣瀨漁樵行送嚴(yán)守蘇伯業(yè)赴闕》
【第5句】:屋壁詩書今絕響,衣冠人物只堪傷。——出自汪元量《孔子舊宅》
【第6句】:衣冠士子陷鋒刃,良將名臣盡埋沒。——出自唐·崔顥《江畔老人愁》
【第7句】: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時(shí)入帝鄉(xiāng)。——出自唐·杜甫《承聞河北諸道節(jié)度入朝歡喜口號(hào)絕句十二首》
【第8句】:翁仲不言關(guān)氣運(yùn),衣冠如在想神游。——出自方岳《種松先公墓下》
【第9句】:俎豆幸陪麟省雋,衣冠中有虎符新。——出自南宋·文天祥《次韻劉左司前以著作郎主秘書省營(yíng)繕事時(shí)落成》
【第10句】:衣冠到底為身累,秖慕逍遙寄一丘。——出自孔武仲《九日廿二日西館雨中作》
【第11句】:世代雖殊道不殊,衣冠氣貌列仙儒。——出自仇遠(yuǎn)《題群仙圖》
【第12句】:民生舒緩無夭扎,衣冠堂堂偉丈夫。——出自蘇洵《丙申歲余在京師鄉(xiāng)入陳景回自南來?xiàng)壠涔俚锰又性示盎嘏f有地在蔡》
【第13句】:衣冠慵整鬢慵梳,萬事從來靜有余。——出自王令《慵》
【第14句】:衣冠幸際承明日,壺矢況逢拔俗標(biāo)。——出自黃漳《鳳山》
【第15句】:簫鼓不分憂樂事,衣冠難辨吉兇人。——出自陶弼《句》
【第16句】:衣冠未怪多儕俗,花木無情亦喪真。——出自吳頤《次邦憲宣德紅梅詩韻》
【第17句】:衣冠不但數(shù)城南,百世詩書味孔甘。——出自魏了翁《雅州教授杜君挽詩》
【第18句】:一出都門五見春,衣冠空染九衢塵。——出自曾黯《題撫州驛》
【第19句】:衣冠漸散紅蓮府,鎧馬還歸細(xì)柳營(yíng)。——出自秦觀《俞公達(dá)待制挽詞二首》
【第20句】:衣冠不見洛陽花,胡馬猶嘶漢宮樹。——出自曹勛《送春歸》
【第21句】:衣冠雙日款蓬萊,簾脫瓊鉤扇不開。——出自蘇轍《次韻曾子開舍人四月一二日扈從二首》
【第22句】:衣冠一變無夷俗,律令重頒有正條。——出自唐·殷堯藩《早朝》
【第23句】:劍佩聲隨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爐香。——出自唐·賈至《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
【第24句】:衣冠占數(shù)盛文雅,臺(tái)符卿月光離離。——出自王拱辰《耆英會(huì)詩》
【第25句】:鐘鼓園林已如此,衣冠人物故依然。——出自元·仇遠(yuǎn)《陪戴祖禹泛湖分韻得天字》
【第26句】:勿云一水四十里,衣冠塞郭何人同。——出自陳師道《五子相送至湖陵》
【第27句】:衣冠不復(fù)宗唐代,父老猶能道晉朝。——出自胡致能《詠潤(rùn)州》
【第28句】:衣冠幾許披云霧,父老于今識(shí)弟兄。——出自李新《送許東傳》
【第29句】:衣冠洛社浮云散,弓劍橋山落照空。——出自林景熙《寄林編修》
【第30句】:衣冠城里多新貴,酒脯船中自老饕。——出自張閏《對(duì)月》
【第31句】:梟獍何堪共勸酬,衣冠涂炭可勝羞。——出自南宋·文天祥《紀(jì)事》
【第32句】:衣冠子女半同載,俛首悲泣猶驚羞。——出自張?jiān)伞顿?zèng)慶紹上人》
【第33句】:禮樂遠(yuǎn)傳吳季札,衣冠舊是漢長(zhǎng)沙。——出自邵允祥《上王平章》
【第34句】:衣冠涼薄說端嚴(yán),為到貧時(shí)解養(yǎng)廉。——出自陳郁《贈(zèng)東華老真鐘逸士》
【第35句】:衣冠優(yōu)孟名孫□,□□□□□□□。——出自劉克莊《聞祥應(yīng)廟優(yōu)戲甚盛二首》
【第36句】:朝吧歸來政事堂,衣冠牣宇鶩成排。——出自魏了翁《夏至日祀閼伯于開元宮前三日省中齋宿三首》
【第37句】:松竹森然真有味,衣冠整傷不須題。——出自方鳳《述志》
【第38句】:衣冠苗裔煙塵際,京洛風(fēng)流咳唾余。——出自馮時(shí)行《送王子善移江津酒官一首》
【第39句】:軒冕盡知為上客,衣冠誰解說前賢?——出自元·王冕《懷古》
【第40句】:陵邑只今稱虜?shù)兀鹿谡l復(fù)問唐裝。——出自張?jiān)伞洞斡讶撕硶鴳秧嵍住?/p>
【第41句】:衣冠原廟漢家儀,羽衛(wèi)親來此一時(shí)。——出自北宋·王安石《駕自啟圣還內(nèi)》
【第42句】:滔滔姑想天之下,衣冠滿目如電屯。——出自胡宏《送璉老》
【第43句】: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馬卻食江南粟。——出自劉子翚《望京謠》
【第44句】:衣冠蒼皓迎如畫,湘素朱黃積滿車。——出自戴表元《清華堂》
【第45句】:聞?wù)f山光是舊山,衣冠家此百年間。——出自陳襄《程大卿書宿猿洞》
【第46句】:旌節(jié)自天驚隔世,衣冠入地見全人。——出自林景熙《挽浙西提舉李公》
【第47句】:兵戈南下風(fēng)塵昏,衣冠流江黃屋奔。——出自周麟之《呈郫人李簽判》
【第48句】:衣冠元禮舊龍門,旄鉞西平奕代勛。——出自蘇頌《太子太保致仕李公挽辭二首》
【第49句】:浩飲浪吟何慷慨,衣冠尚在晉風(fēng)流。——出自元·王冕《醉賢圖》
【第50句】:古樹枯藤知幾年,衣冠來此豈徒然。——出自張異《題梅壇》
【第51句】:衣冠萬里風(fēng)塵老,名節(jié)千年日月懸。——出自林景熙《聞家則堂大參歸自北寄呈》
【第52句】:衣冠酣燕太平久,干戈浸鈍鐵鉞朽。——出自李曾伯《壽襄閫》
【第53句】:仁義功高澤子孫,衣冠由是古王門。——出自王洋《挽徐次翁》
【第54句】:衣冠漢儀民父子,吏曹擾之至如此。——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上大蒙籠》
“衣冠”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猶有昆岡作龍虎,千秋原廟奉衣冠。——出自晁補(bǔ)之《揚(yáng)州雜詠七首》
【第2句】:村居只是舊衣冠,北墅南園熟往還。——出自李萼《春日田園雜興》
【第3句】:早愿車攻歌復(fù)古,不須垂老掛衣冠。——出自卷剛中《早過烏龍嶺》
【第4句】:回首曈曨朝日上,槐龍對(duì)舞覆衣冠。——出自蘇轍《去年冬轍以起居郎入侍邇英講不逾時(shí)遷中書舍人雖忝冒愈深而瞻望清》
【第5句】:二三隱者古衣冠,魚酒招邀極歡喜。——出自仇遠(yuǎn)《留飲筱塢承隱君山莊》
【第6句】:一尺鱸魚新活計(jì),半蓑煙雨舊衣冠。——出自宋·周紫芝《浣溪沙》
【第7句】:不謂塵埃走符檄,尚逢池榭拂衣冠。——出自韓維《宿紹隆院》
【第8句】:空有青山自龍虎,可能荒塿更衣冠。——出自強(qiáng)彥文《句》
【第9句】:便好多方收俊杰,忍教左衽溷衣冠。——出自趙希逢《和寄王謂夫》
【第10句】:性理晦庵真學(xué)術(shù),須眉商嶺古衣冠。——出自李思衍《拜許魯齊像》
【第11句】:兵戈散落人間世,神護(hù)往往投衣冠。——出自李處權(quán)《謝徐獻(xiàn)可送款識(shí)刻》
【第12句】:一紀(jì)時(shí)容奉香火,七旬遂許掛衣冠。——出自樓鑰《書葛氏詩卷》
【第13句】:咸與惟新皆赤子,釋囚盡復(fù)漢衣冠。——出自曹勛《宮詞三十三首》
【第14句】:佛幢五丈留衣冠,大書刻記詞辛酸。——出自葉適《寄題運(yùn)使方公祠堂》
【第15句】:驛使將詩訪遠(yuǎn)山,發(fā)函寧暇正衣冠。——出自李觤《次韻答史太博》
【第16句】:莊如天官植幢蓋,毅若壯士蒼衣冠。——出自王令《龍興雙樹》
【第17句】:底事書生用一官,強(qiáng)隨時(shí)樣著衣冠。——出自孫應(yīng)時(shí)《送袁和叔赴淮陰尉》
【第18句】:安得明年此時(shí)節(jié),江東重睹舊衣冠。——出自謝枋得《元旦阻雨二首》
【第19句】:呂君忽作胡衣冠,瀝酒於地盟血殷。——出自陳傅良《贈(zèng)東陽呂望孫周登二武士》
【第20句】:譜牒尚標(biāo)唐篆額,風(fēng)儀仍是漢衣冠。——出自方有開《方仙翁祠》
【第21句】:何日山河□□□,□□□□舊衣冠。——出自王閏《時(shí)事》
【第22句】:可嘆山中真宰相,未容神武掛衣冠。——出自樓鑰《訪留昭文於范村山閑不得見》
【第23句】:徵土雖思賦松菊,隱居未可掛衣冠。——出自南宋·陸游《寄陶茂安監(jiān)丞》
【第24句】:不信世間陵欲變,野樵偏識(shí)舊衣冠。——出自章鑒《過毛竹山》
【第25句】:五方純色儼衣冠,應(yīng)是山靈寄羽翰。——出自余靖《五色雀》
【第26句】:五百年中今應(yīng)運(yùn),原還中土漢衣冠。——出自曹勛《游廬山將歸有作二首》
【第27句】:直上青云不作難,壯年何事掛衣冠。——出自樓鑰《潘大卿挽詞》
【第28句】:馳道塵清生紫煙,帝臨原廟拜衣冠。——出自韓維《和永叔從駕謁景靈宮》
【第29句】:世外更無吳水石,林中還有晉衣冠。——出自強(qiáng)至《聞楊公濟(jì)冒寒訪契嵩上人》
【第30句】:名父平生淹簿領(lǐng),佳兒他日紹衣冠。——出自周必大《無心居士劉君挽詞》
【第31句】:老去詩猶堪杖屨,快哉風(fēng)亦懶衣冠。——出自方岳《熱》
【第32句】:西澗當(dāng)年卜考盤,便於神武掛衣冠。——出自尤袤《劉屯田墓壯節(jié)亭》
【第33句】:偃月堂成竟斲棺,延真人只葬衣冠。——出自王阮《延真觀一首》
【第34句】:玉觴嚴(yán)令肅衣冠,金縷哀音繞梁棟。——出自秦觀《南都新亭行寄王子發(fā)》
【第35句】:秣陵青山那得以,獨(dú)有此地余衣冠。——出自熊禾《觀洛行》
【第36句】:何日故園鳴雁侶,醉歸松竹掛衣冠。——出自傅察《九日次韻邢子友》
【第37句】:不惜逍遙投杖屐,何妨磅礴解衣冠。——出自方鳳《九日同皋羽子善游白石龍湫用杜老九日藍(lán)田韻》
【第38句】:二世家聲聯(lián)將相,百年廟貌儼衣冠。——出自蔡襄《送錢端明還京》
“衣冠”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野人齋房無玩好,慚愧衣冠陳裸國。——出自張耒《魯直惠洮河綠石研冰壺次韻》
【第2句】:負(fù)土衣冠亂滿園,不知曹德是軒轅。——出自陳普《詠史下·高堂隆》
【第3句】:同支派別胄遙遙,南渡衣冠尚北朝。——出自呂祖謙《睢陽五老圖贊》
【第4句】:初聞簡(jiǎn)策侍前旒,又見衣冠送作州。——出自陳師道《寄送定州蘇尚書》
【第5句】:比從關(guān)塞歷巴城,不復(fù)衣冠立漢庭。——出自晁公溯《巴城》
【第6句】:四朝相業(yè)舊儀刑,今代衣冠類曉星。——出自蘇泂《上樓大參》
【第7句】:貧甘香火辭符竹,病整衣冠坐簀床。——出自劉克莊《哭黃直卿寺丞二首》
【第8句】:洛邑衣冠陪后乘,尋化載酒愿年年。——出自司馬光《和子華喜潞公入覲置酒游諸園賞牡丹》
【第9句】:只今往事漫蒿萊,文物衣冠俱掃地。——出自元·王冕《錢塘紀(jì)行》
【第10句】:珙璧衣冠十六傳,更無一士死君前。——出自南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
【第11句】:煙霞不受衣冠涴,天地那如蓑笠寬。——出自吳龍翰《子陵釣臺(tái)》
【第12句】:便須再掛衣冠去,約汝同歸故草廬。——出自樓鑰《貢闈對(duì)硯盤發(fā)嘆》
【第13句】:肅肅衣冠朝帝所,此行端不為游遨。——出自馬大同《過九疑》
【第14句】:只圖徑取衣冠掛,不愿更尋香火緣。——出自樓鑰《適齋掛冠次韻》
【第15句】:如以衣冠坐涂炭,不徒富貴等浮云。——出自清·方文《水崖哭明圃子留》
【第16句】:未應(yīng)雙井即塵埃,似此衣冠得幾回。——出自林光朝《八月十五日道出南昌寄龔帥實(shí)之兼呈程泰之劉文潛二漕》
【第17句】:儒風(fēng)濟(jì)濟(jì)衣冠舊,世事茫茫塵網(wǎng)中。——出自熊禾《經(jīng)理建陽縣學(xué)》
【第18句】: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shí)。——出自唐·杜甫《秋興八首》
【第19句】:長(zhǎng)安車馬偏欺客,魯國衣冠肯戲儒。——出自楊億《吳待問之蒙城簿》
【第20句】:定知魯國衣冠異,盡戴林宗折角巾。——出自張耒《贈(zèng)趙簿景平二首》
【第21句】:憑高老淚無揮處,神武衣冠掛已遲。——出自南宋·陸游《聞韓無咎下世》
【第22句】:禹陵蹤跡頗堪疑,窆石衣冠知幾時(shí)。——出自喻良能《窆石》
【第23句】:半升粟飯養(yǎng)殘軀,晨起衣冠讀典謨。——出自南宋·陸游《讀經(jīng)》
【第24句】:早束衣冠林底眠,非關(guān)暮年俗眼白。——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致政王殿丞逍遙亭》
【第25句】:只把衣冠掛神虎,夢(mèng)回猶未熟黃粱。——出自周必大《紹興庚午某與安成劉逢辰秋闈同薦逢辰四子伯德禮淳熙甲午解魁登第》
【第26句】:氈裘重譯裹風(fēng)腥,改襲衣冠拜舞輕。——出自李石《犒蠻給衣》
【第27句】:貌癯漸覺衣冠古,交淡誰知道誼常。——出自劉黻《次酬胡編校賦竹屋》
【第28句】:一身獨(dú)善欲何之,爭(zhēng)及衣冠解撫綏。——出自宋太宗《緣識(shí)》
【第29句】:掛卻衣冠披薜荔,世人應(yīng)是笑狂愚。——出自唐·劉商《寄李俌》
【第30句】:冷思禹穴真奇事,千古衣冠托杳冥。——出自鮑輗《重到錢唐》
【第31句】:當(dāng)年傳國二十二,想是衣冠騎土牛。——出自北宋·黃庭堅(jiān)《長(zhǎng)短星歌》
【第32句】:臨行有懇慈心喜,再睹衣冠兒便歸。——出自謝枋得《思親五首》
【第33句】:我來應(yīng)被藤蘿笑,塵滿衣冠盍厚顏。——出自蔡肇《北固山》
【第34句】:高埋旗鼓無邊黑,暗染衣冠日下紅。——出自林泳《詠塵》
【第35句】:五世衣冠盛本朝,寧論妻織與兒樵。——出自晁說之《和季站秋日即事》
【第36句】:人今不改衣冠古,道重方知富貴輕。——出自真山民《送云泉入山》
【第37句】:留侯高臥衣冠冷,鼻祖重來印劍靈。——出自潘閬《游龍虎山贈(zèng)天師》
【第38句】:耆年自是國之珍,何間衣冠與隱淪。——出自真德秀《壬午春社之明日請(qǐng)尊老會(huì)于西山之精舍龐眉皓首奕奕相照真吾邦希闊》
【第39句】:是邦山水故瀟灑,滿眼衣冠多整秀。——出自孫應(yīng)時(shí)《遂安縣興學(xué)和詹本仁見贈(zèng)詩》
【第40句】:馳聲小選衣冠地,振職中臺(tái)政事機(jī)。——出自李洪《送趙德莊右司江東漕二首》
【第41句】:葛水衣冠凄欲斷,沙溪泉石郁空陳。——出自曾豐《至沙溪拜六一先生墓》
【第42句】:天山乳鳳飛來小,南渡衣冠又六朝。——出自元·楊維楨《錢塘懷古率堵無傲同賦》
【第43句】:思成門外衣冠盡,德壽宮前茨棘深。——出自馬廷鸞《德壽宮古松太上愛之嘗持御香釃酒祠土神以祈屏蟊賊云時(shí)紹興壬午思》
【第44句】:八尺衣冠成繪事,百年風(fēng)誼列幽鑴。——出自秦觀《陳承事挽詞》
【第45句】:吳越衣冠幾春夢(mèng),古今身世一秋毫。——出自俞灝《三高堂》
【第46句】:褒博衣冠漢大儒,三千奏牘到宸居。——出自楊億《水部何郎中知鄂州》
【第47句】:方將雀鼠偷太倉,未肯衣冠掛神武。——出自宋·蘇軾《寄劉孝叔》
【第48句】:旋見衣冠就東市,忽遺弓劍不西巡。——出自唐·杜牧《河湟》
【第49句】:此時(shí)弓馬多秦戌,何日衣冠見漢庭。——出自彭秋宇《世事》
【第50句】:試將朱亥相倫攎,幾個(gè)衣冠是丈夫。——出自李觤《感義》
【第51句】:蘭亭觴詠尋羲帖,窆石衣冠吊禹山。——出自黃庚《春游次王修監(jiān)簿韻》
【第52句】:年齒瞬息反帝所,空有衣冠藏山中。——出自馮時(shí)行《李彥澤紫云洞》
【第53句】:歸來趁別陶弘景,看掛衣冠神武門。——出自宋·蘇軾《再送蔣穎叔帥熙河二首》
【第54句】:拂拂云衣冠紫煙,已為丁令一千年。——出自唐·韓常侍《和人憶鶴》
【第55句】:儼然衣冠見吾子,文書銜袖名自通。——出自樓鑰《吳少由惠詩百篇久未及謝又以委貺勉次來韻》
【第56句】: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出自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tái)》
【第57句】:原向衣冠圖上看,銀屏千歲映貂蟬。——出自李曾伯《壽陳制垣》
【第58句】:枌榆暫領(lǐng)旬宣寄,榮誕衣冠祝壽眉。——出自強(qiáng)至《代上余太宰生辰》
【第59句】:宜陽城下作游人,都為衣冠不擊身。——出自司馬光《和景仁游壽安》
【第60句】:摧頹那覺是華年,城郭衣冠競(jìng)彩鮮。——出自張嵲《元日》
【第61句】:注輦衣冠聽九臚,周家王會(huì)看新圖。——出自岳珂《宮詞一百首》
【第62句】:孰知隸古百粵地,今為禮樂衣冠州。——出自南宋·文天祥《至溫州》
【第63句】:渭上衣冠故老哀,西陵石徑已莓苔。——出自張耒《奉安神考御容入景靈宮小臣獲睹有感二首》
【第64句】:速脫衣冠掛神武,散發(fā)爛醉垂虹秋。——出自南宋·陸游《客談荊渚五昌慨然有作》
【第65句】:樓高百雉楚城東,吳蜀衣冠邂逅逢。——出自袁說友《江漢樓》
【第66句】:禁掖衣冠加宋鵲,湖山耕釣沒堯時(shí)。——出自唐·陳陶《經(jīng)徐稚墓》
【第67句】:六館衣冠淪道路,三宮珠玉走風(fēng)砂。——出自汪元量《唐律寄呈父鳳山提舉十首》
【第68句】:山人莫笑衣冠客,亦有鴻來待賃舂。——出自楊蟠《次韻和酬》
【第69句】:河?xùn)|望族衣冠盛,漢署潛郎閥閱優(yōu)。——出自蘇頌《送薛宗孺通理并州》
【第70句】:沈酣天地來同處,脫略衣冠去卜鄰。——出自強(qiáng)至《題公節(jié)醉鄉(xiāng)亭》
【第71句】:堯言播告幾絲綸,服漢衣冠易介鱗。——出自劉克莊《耄志十首》
【第72句】: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疇而伍之。——出自先秦·佚名《子產(chǎn)誦》
【第73句】:典刑還似魯人初,四海衣冠歸坐隅。——出自林亦之《艾軒先生侍郎挽詞四首》
【第74句】:閱盡衣冠盛事圖,三魁同郡古來無。——出自許應(yīng)龍《鳳池立碑紀(jì)事》
【第75句】:瓊林詔餞衣冠盛,豈止都門百兩車。——出自蘇頌《恭和御制賜太師致仕文彥博七言四韻詩一首》
【第76句】:心交物類相感志,愿在衣冠盛事圖。——出自張閏《酬曾無逸架閣見寄》
【第77句】:早歲衣冠賢德耀,莫年門戶寄升卿。——出自陳造《太碩人臧氏挽章二首》
【第78句】:一門忠孝真難得,六代衣冠孰與參。——出自馬之純《卞壺墓》
【第79句】:好與衣冠添盛事,一門三府照人寰。——出自林亦之《代上陳給事二首》
【第80句】:一朝黃紙除書下,八郡衣冠盡望塵。——出自程師孟《又會(huì)宿猿洞》
【第81句】: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出自唐·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第82句】:后來諸孫穎與路,元佑衣冠相整治。——出自李石《送范穎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