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好句子好段集錦50句
傅雷家書好段摘抄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范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傅雷家書好段摘抄吧!請看下面:
傅雷家書好段摘抄一:傅雷的愛子情深
“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 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前面的語句摘自《傅雷家書》,是傅雷老師寫給他兒子傅聰的。從上面的語句,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傅雷的愛子情深。對于長大的兒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八月懷胎到十月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頭。而,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為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作為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也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傅雷家書好段摘抄二:傅雷對兒子的鼓勵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tonecolour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夸獎你幾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峰頂。”
這是傅雷老師,聽過兒子傅聰的錄音后,對兒子所講評的。這里面包括了,傅老師對兒子的錄音,精細的分析,以及客觀的贊賞。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對兒子的希望。這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體現出自己對孩子的肯定,讓其有努力拼搏的決心,以及會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給孩子指明了前進的路線,發展的方向。而我們當子女的,也應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經驗,取長補短發展自己的新道路。
傅雷家書好段摘抄三:傅雷的囑咐
“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正常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后,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
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兒子面臨社會千變萬化,如何應對,作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過的經驗,提醒兒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徑。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陽的希望。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青春期的我們,應該放下逆反的心理,聽從父母的教訓,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實,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我們以后的生活更加輕松、快樂。
傅雷家書好段摘抄四:母親的關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煩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對于你的感情問題,我向來不參加任何意見,覺得你各方面都在進步,你是聰明人,自會覺悟的。我既是你媽媽,我們是體戚相關的骨肉,不得不要嘮叨幾句,加以規勸。”
要說還是母親的心細,父親在兒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親在最細微的地方——兒子的感情問題著手,給兒子一明確的道路方向。告訴他如何處理自己的感情與事業的問題,讓兒子明白著重點是那里。我們也應接受傅雷妻子的教訓,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重點,明白自己的任務以及道路和方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把握住方向的分寸。這樣有助于我們成功。
傅雷家書好段摘抄五:傅雷愛子心切
“孩子,我謔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你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老師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茍,“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里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么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啊!
傅雷家書好段落的摘抄
導語:如今我堅信這是一個魔障。但凡一天到晚鬧竅門的,即是藝術工匠而不是藝術家……藝術是意圖,竅門是手法。老是留意手法的人,必然會忘了意圖。下面小編精心準備了傅雷家書好段落摘抄,希望大家喜歡!
段落一:傅雷家書好段落摘抄
一九七九年四月下旬,我從北京專程去滬,參加由上海市文聯主辦為傅雷和他夫人朱梅馥同志平反昭雪的骨灰安葬儀式。當我到達幾小時之后,他們的兒子,去國二十余年的傅聰,也從遙遠的海外,只身歸來,到達生身的父母之鄉。五十年代中他去國的時候,還帶著滿臉天真的稚氣,是一個剛過二十歲錦繡年華的小青年,現在卻已經到老成持重,身心成熟的壯歲了。握手相見,心頭無限激動,一下子想起音容宛在,而此生永遠不能再見的亡友傅雷和他的夫人,想起傅聰傅敏兄弟童年調皮淘氣玩樂的形象。在我眼前的這位長身玉立、氣度昂藏的壯漢,使我好像見到了傅雷;而他的雍容靜肅、端莊厚憨的姿影,又像見到了他的母親梅馥。特別使我高興的,我沒有從他的身上看到常常能看到的,從海外來的那種世紀末的長發蓄須、艷裝怪服的頹唐的所謂藝術家的俗不可耐的形象;他的態度非常沉著,服裝整齊、樸素,好像二十多年海外歲月,和往來周游大半個地球的行旅生涯,并沒有使他在身上受到多少感染。從形象的樸實,見到他精神世界的健壯。時移世遷,過去的歲月是一去而不可復返了,人生的正道,是在于不斷地前進,而現實的一切,也確實在大踏步地向前邁進。我們回想過去,也正是要為今天和未來的前進,增添一分力量。
想念他萬里歸來,已再也見不到生命中最親愛的.父母,迎接他的不是雙親驚喜歡樂的笑容,而是蕭然的兩撮寒灰。在親友們熱烈的包圍中,他心頭的熱浪奔騰,是可以想象的。直到在龍華革命公墓,舉行了隆重的儀式之后,匆匆數日,恰巧同乘一班航機轉道去京,途中,我才和他有相對敘舊的機會。他簡單地談了二十多年來在海外個人哀樂的經歷,和今天重回祖國心頭無限的激蕩。他問我:"那樣的災禍,以后是不是還會再來呢?"我不敢對他作任何保證,但我認為我們應該有勇氣和信心,相信經過了這一場慘烈的教訓,人們一定會有力量阻止它的重來。談到他的父母,大家都不勝傷感,但逝者已矣,只有他們的精神、遺愛和一生勞作所留下來的業績,則將是永遠不朽的。
段落二:傅雷家書好段落摘抄
多少過分的談詞與夸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贊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總算我的教育沒有白費,你二十年的折磨沒有白受!你能堅強,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
段落三:傅雷家書好段落摘抄
河,萊茵,江聲浩蕩……鐘聲復起,天已黎明……中國正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愿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滔滔不竭的流水,流到每個人的心坎里去,把大家都帶著,跟你一塊到無邊無岸的音響的海洋中去吧!名聞世界的揚子江與黃河,比萊茵河的氣勢還要大呢!……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有這種詩人靈魂的傳統的民族,應該有氣吞斗牛的表現才對。
段落四:傅雷家書好段落摘抄
一位純真、正派、真摯和魂靈有時會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難、侮辱、迫害、墮入到好像不齒于人群的絕地,而最終真實的光輝不能永久淹滅,仍是要為我們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世,得到它應當得到的敬重和愛。
段落五:傅雷家書好段落摘抄
閱歷一次摧殘,必定要在思維上進步一步。今后在風格上也要改進一步,這樣才不委屈。一個人喫苦碰釘子都不要緊,只需吸取教訓,所謂人生或社會的教學即是這么回事。
傅雷家書好段的摘抄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的修養讀物。歡迎欣賞傅雷家書好段的摘抄!
傅雷家書好段的摘抄
【第1句】: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第2句】: 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傅雷 《傅雷家書》
【第3句】: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才能廓然無果,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我們只求心理相當平衡,才不至于受傷……慢慢地你會養成另外 一種心 情去對付過去的事;就是能夠想到而不在驚心動魄,能夠從客觀的立場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將來的借鑒,以免重蹈覆轍。 ——傅雷 《傅雷家書》
【第4句】: 母性的偉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種直覺的感情。 ——傅雷 《傅雷家書》
【第5句】: 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 ——傅雷 《傅雷家書》
【第6句】: 得失成敗盡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無愧于心。 ——傅雷 《傅雷家書》
【第7句】: 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 ——傅雷 《傅雷家書》
【第8句】: 孩子,可怕的敵人不一定是面目猙獰的,和顏悅色、滿腔熱血的友情,有時也會耽誤你許多寶貴的`時間。 ——傅雷 《傅雷家書》
【第9句】: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是你頹廢,就好了” ——傅雷 《傅雷家書》
【第10句】: “以后要多注意:堅持真理的時候必須注意講話的方式、態度、語氣、聲調,要做到越有理由,態度越隨和。堅持真理原是一件艱巨的斗爭,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還有是耐性。萬萬不能動火,令人誤會。” ——理直也不要氣壯,得理也要饒人。態度謙恭,虛懷若谷! ——傅雷 《傅雷家書》
【第11句】: 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于被回憶侵蝕……要把這些事情當作心靈的灰燼來看,看的時候當然不免感觸 ——傅雷 《傅雷家書》
【第12句】: 耐著性子,消沉的時間,無論誰都不時要遇到,但很快會過去的。 ——傅雷 《傅雷家書》
【第13句】: 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所以,在你戰勝外來的敵人之前,先得戰勝你內在的敵人,你不必害怕沉淪墮落,只消你能不斷的自拔與更新。
【第14句】: 人人都有缺點,談戀愛的男女雙方都如此。問題不在于找一個全無缺點的對象,而是要找一個雙方缺點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愿意逐漸改,同時能彼此容忍的伴侶。
【第15句】: 世界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做則;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別要求別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評自己,先改自己的。 ——傅雷
【第16句】: 一個又一個的筋斗栽過去,只要爬得起來,一定會逐漸攀上高峰,超脫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傅雷 《傅雷家書》
【第17句】: 有一天夜里,她勸你明天再練,你回答說,象你那樣,我還會有成績嗎?對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評的辦法,自然不行。 從這些小事情上推而廣之,你我無意之間傷害人的事一定不大少,也難怪別人都說我們驕傲了。 人們常常都會這樣,對自己親近的人更是。我有時也會。所以要反省啊。 待人要謙 和有禮 ,善解人意,知恩圖報! ——傅雷 《傅雷家書》
【第18句】: 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歷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傅雷 《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好段摘抄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傅雷家書》好段摘抄,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傅雷家書》好段摘抄一
【第1句】:親愛的孩子,今晚文化部寄來柴可夫斯基比賽手冊一份,并附信說擬派你參加,征求我們意見。我已復信,說等問過你及杰老師后再行決定。比賽概要另紙抄寄,節目亦附上。原文是中文的,有的作家及作品,我不知道,故只能照抄中文的。好在波蘭必有俄文、波文的,可以查看。我寄你是為你馬上可看,方便一些。
【第2句】:至于音樂院要你弄理論,我也贊成。我一向就覺得你在樂理方面太落后,就此突擊一下也好。只擔心科目多,你一下子來不及;則分做兩年完成也可以。因為你波蘭文的閱讀能力恐怕有問題,容易誤解課本的意義。目前最要緊的是時間安排得好:事情越忙,越需要掌握時間:要有規律,要處處經濟;同時又不能妨礙身心健康。
【第3句】:這一向開會多了,與外界接觸多了,更感到社會一般人士也趕不上新形勢。好些人發表的言論,提的意見,未能十分中肯、十分深入,因為他們對問題思索得不夠。可見要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起來,不但是黨內,黨外人士也須好好的學習,多用腦子。我在北京寫給你的信,說一切要慢慢來,什么整風運動,什么開展民主,都需要黨內外一步一步的學習。現在大家有些急躁,其實是不對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一賦即成。官僚主義、宗派主義、主觀主義、教條主義,由來已久,要改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我們盡管揭發矛盾,提意見,可是心里不能急,要耐性等待,要常常督促,也要設身處地代政府想想。問題千千萬萬,必須分清緩急輕重,分批解決;有些是為客觀條件所限,更不是一二年內所能改善。總之,我們不能忘了樣樣要從六億人口出發,要從農業落后、工業落后、文化落后的具體形勢出發;要求太高太急是沒有用的。
【第4句】:溫泉地區新建的房子,都是紅紅綠綠的宮殿式,與自然環境不調和。柱子的硃紅漆也紅得“鄉氣”,畫棟雕梁全是騙人眼目的東西。大柱子又粗又高,底下的石基卻薄得很。吾國的建筑師毫無美術修養,公家又缺少內行,審定圖樣也不知道美丑的標準。花了大錢,一點也不美觀。內部房間分配也設計得不好。跟廬山的房屋比起來,真是相差天壤了。他們只求大,漂亮;結果是大而無當,惡俗不堪。黃山管理處對游客一向很照顧,但對轎子問題就沒有解決得好,以致來的人除非身強力壯,能自己從頭至尾步行的以外,都不得不花很大的一筆錢——尤其在遇到天雨的時候。總而言之,到處都是問題,到處都缺乏人才。雖有一百二十分的心想把事情做好,限于見識能力,仍是做不好。例如杭州大華飯店的餐廳,臺布就不干凈,給外賓看了豈不有失體面?那邊到處灰土很多,擺的東西都不登大雅,工作人員為數極少,又沒受過訓練;如何辦得好!我們在那邊的時候,正值五一觀禮的外賓從北京到上海,一批一批往杭州游覽,房間都住滿了。
【第5句】:這封信雖寫好,一時也無法寄出。要等天晴回獅子林,過一夜后方能下至溫泉,溫泉還要住一夜,才能到湯口去搭車至屯溪,屯溪又要住一夜,方能搭車去杭州。交通比抗戰以前反而不方便。從前從杭州到黃山只要一夭,現在要二天。車票也特別難買。他們只顧在山中建設,不知把對外交通改善。
【第6句】:這些時我正忙著謄稿子,服爾德的第二個短篇集子總算譯完了(去年春天出的《老實人》是第一個集子)。去年四月譯完的巴爾扎克(《于絮爾·彌羅埃》),在“人文”擱了十一個月,最近才來信說準備發排了。他們審查來審查去,提不出什么意見,倒耽誤了這么久。除了翻譯工作以外,主要得閱讀解放后的文藝創作,也是“補課”性質,否則要落伍得不像話了。今年還想寫些“書評”。另外是代公家動員一些美術及音樂方面的人做研究工作。上海正如別的大城市一樣,成立了一個“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籌備處”,內中有文藝組,主要由唐弢負責。他要我在美術及音樂兩界想想有什么人材。這籌備處不久即取消,成為學術委員會;兩年以后,學術委員會再分別成立各個研究所,如歷史研究所,文藝研究所等等。這就仿佛是中國科學院在各地的分設機構。為了動員人,就得分別找他們談,代他們設計。例如林伯伯的聲樂研究,當然是最現成的了。沈伯伯在去年胡風運動中受了打擊,精神萎靡,鼓動不起來。前天北京有電報找他去了,大概亦是這種研究性質的工作需要他。他一走,上海方面真正能研究音樂的人就沒有啦。但若中央需要,地方也不能以本位主義的眼光去爭。我平時就是不能不分心管管這種閑事。上周上海市委宣傳部召集二十多人討論“出版”問題,我也被找去了;一個會直開了六小時之久。這倒是有實質的會,時間雖長,究竟是有意義的。大家發表很多意見,對于編輯工作、發行工作,以及國際書店的經營作風,都有批評。我一個人發言也占據了幾十分鐘。同時聽到各方面反映的情況,很有意思。另外,政協不久要開第二次全體大會(二月初開的是常委擴大會議),先發通知,要我們當委員的推薦人,分二種,一是增補做“委員”的,一是列席的。我推了二人:裘劭恒(列席)和楊心德(委員)。通過與否,當然權不在我。推薦以前,我就得花費時間分別和他們談話,了解他們近年來的工作及思想情況,還有過去的某幾段我不詳知的歷史,楊心德,我還另向政協推薦要安排他做印刷制版的研究工作。這樣,我一方面要和朋友們談話,談過又要動筆。還有零零星星向中央或地方提意見,都吞了我不少時間。
【第7句】:這一晌我忙得不可開交。一出門,家里就積起一大堆公事私事。近來兩部槁子的校樣把我們兩人逼得整天的趕。一部書還是一年二個月以前送出的,到現在才送校,和第二部書擠在一起。政協有些座談會不能不去,因為我的確有意見發表。好些會議我都不參加,否則只好停工、脫產了。人代大會在北京開會,報上的文件及代表的發言都是極有意思的材料,非抽空細讀不可;結果還有一大半沒有過目。陸定一關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報告很重要,已于二十九日寄你一份。屆時望你至少看二遍。我們真是進入了原子時代,tempo[節奏]快得大家追不上。需要做、寫、看、聽、談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政協竭力希望我們反映意見,而反映意見就得仔細了解情形,和朋友商量、討論,收集材料。
【第8句】:看了二十幾種創作以后,我受了很深刻的教育。黨在各方面數十年來的艱苦斗爭,我以前太不了解了;人民大眾為了抗日、反封建、反敵偽、反蔣等等所付的血汗與生命的代價,所過的非人的慘酷的日子,也是我以前不了解的。我深深的感到無仇恨即無斗爭,即無革命。回想我十七八至二十歲時的反帝情緒,也不能說不高,為什么以后就在安樂窩中消沉了呢?以后卻是一帆風順,在社會上從來沒受到挫折,更沒受到壓迫;相反的,因為出身是小地主,多少是在剝削人的地位,更不會對社會制度有如何徹底的仇恨;只是站在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的立場上,憑著單純的正義感反對腐敗的政府。這是很幼稚的反帝反封建思想,絕對不會走上真正革命的路的。即使我也有過“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想法,對于共產社會也有些向往,但都限于空想。不受現實的鞭策,生在富庶而貧富階級矛盾比較少的江南,不看見工人階級血淋淋的被剝削的痛苦,一個人是始終走不出小資產階級的圈子的,即使希望革命,也抱著“要講目的也要講手段”的那種書生之見。直到現在,從近二年來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最近又從多少優秀的文藝作品中,從讀到的少數理論書籍中,才開始發覺了自己過去的錯誤,才重新燃燒起已經熄滅了的熱情。我并不把自己的過去一筆勾銷,說成完全要,不得。但我以前的工作熱忱是由于天生的不勞動就要不舒服的性格來的,而不是由于對前途有堅定的樂觀的信仰來的;以前對政府各種措施的批評,是站在純客觀的自由主義者(liberal)的立場上提出的,而不是把自己看作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分子的立場上提出的。換句話說:出發點是狹小的,消極的,悲觀的。我這樣說也不是認為從此我已經改造好了(你當然明白我不會這樣想,一向我深信一個人要活到老學到老的);可是出發點糾正以后,無論對自己的業務或是思想,在改進與提高的過程中,情緒是大不相同的了,看法也大不相同的了。——這些思想,你媽媽也深深體會到;她事實上比我覺悟得早,只是她說不出道理來;一切都要經過我自己的摸索、觀察,再加上客觀的形勢,我才會慢慢的,可也是很實在的醒悟過來。(媽媽也跟著我一本一本的文藝作品吞下去。)說到客觀形勢,這幾年的進步簡直是難以想像,單從報紙雜志的內容及文字來看,就比五三年以前不知進步了多少。至于基本建設的成績,更是有目共睹,不必細說了。陳市長說得好:知識分子只有在事實面前才肯低頭。這樣的事實擺在面前,誰還會不激動,不大覺大悟呢?
【第9句】:自你離家后,雖然熱鬧及冷靜的對照劇烈,心里不免有些空虛之感,可是慢慢又習慣了,恢復了過去的寧靜平淡的生活。我是歡喜熱鬧的,有時覺得寧可熱鬧而忙亂,可不愿冷靜而清閑。
【第10句】:這里自十一月三日起,南北昆曲大家在長江大戲院作二十天的觀摩演出,我們前后已看過四場,第一晚是北方演員演出,最精彩的是《鐘馗嫁妹》,是一出喜劇,畫面美觀而有詩意,爸爸為這出戲已寫好了一篇短文章,登出后寄你看。侯永奎的《林沖夜奔》,功夫好到極點,一舉一動干凈利落,他的聲音美而有feeling[感情],而且響亮,這是武生行中難得的。他扮相,做功,身段,無一不美,真是百看不厭。白云生、韓世昌的《游園驚夢》也好,尤其五十九歲的韓世昌,扮杜麗娘,做功細膩,少女懷春的心理描摩得雅而不俗。第二晚看《西游記》里的《胖姑學舌》,也是韓世昌演的,描寫鄉下姑娘看了唐僧取經前朝廷百官送行的盛況,回家報告給父老聽的一段,演得天真活潑,完全是一個活龍活現的鄉姑,令人發笑。一個有成就的藝術家,雖是得天獨厚,但也是自己苦修苦練,研究出來的。據說他能戲很多,梅蘭芳有好幾出戲,也是向他學來的。南方的演員,我最欣賞俞振飛,他也是唱做俱全,一股書生氣,是別具一格的。其余傳字輩的一批演員也不錯。總之,看了昆劇對京戲的趣味就少了。還有一件事告訴你,是我非常得意的,我先去看了電影豫劇《花木蘭》,是豫劇名演員常香玉主演的,集河南墜子、梆子、民間歌曲等等之大成。常香玉的夭生嗓子大美了,上下高低的range[音域]很廣,而且會演戲,劇本也編得好,我看了回家,大大稱賞;碰巧這幾天常香玉的劇團在人民大舞臺演出,第一晚無線電有劇場實況播送,給爸爸一聽,他也極贊賞她的唱腔。隔一天就約了恩德一起到長寧電影院看《花木蘭》電影。你是知道的,爸爸對什么art[藝術]的條件都嚴格,看了這回電影,居然大為滿意,解放以來他第一次進電影院,而看的卻是古裝的中國電影,那真是不容易的。這個電影唯一的缺點,是拍攝的毛病,光線大暗淡,不夠sharp[清晰]。恩德請我們在人民大舞臺看了一次常香玉的紅娘,《拷紅》里小丫頭的惡作劇,玲瓏調皮,表演得淋漓盡致。我跟爸爸說,要是你在上海,一定也給迷住了呢!
《傅雷家書》好段摘抄二
【第1句】:傅雷的愛子情深
“親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 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
前面的語句摘自《傅雷家書》,是傅雷老師寫給他兒子傅聰的。從上面的語句,字里行間可以看出傅雷的愛子情深。對于長大的兒子,希望他茁壯成長,向外發展,但又不忍孩子遠離身邊。其實家長都是這樣的,從八月懷胎到十月分娩,家長辛辛苦苦,一步步將兒女哺育成人,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頭。而,兒女成才之際,亦是離開屋檐獨飛之時。作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為此傷心難過。畢竟是骨肉之情。作為我們應該體會、理解父母的苦心,讓父母看到他們想看的一幕——我們快快樂樂的生活,也算是報答了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之恩。
【第2句】:傅雷對兒子的鼓勵
“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tonecolour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夸獎你幾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剛從昆明回滬的時期,你真是從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蹬峰頂。”
這是傅雷老師,聽過兒子傅聰的錄音后,對兒子所講評的。這里面包括了,傅老師對兒子的錄音,精細的分析,以及客觀的贊賞。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對兒子的希望。這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體現出自己對孩子的肯定,讓其有努力拼搏的決心,以及會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給孩子指明了前進的路線,發展的方向。而我們當子女的,也應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經驗,取長補短發展自己的新道路。
【第3句】:傅雷的囑咐
“在公共團體中,趕任務而妨礙正常學習是免不了的,這一點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堅定的意志和立場,向領導婉轉而有力的去爭取。否則出國的準備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別是樂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從今以后,處處都要靠你個人的毅力、信念與意志——實踐的意志。”
千叮嚀萬囑咐,父母心放不住。兒子面臨社會千變萬化,如何應對,作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過的經驗,提醒兒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徑。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陽的希望。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比自己“更上一層樓”。青春期的我們,應該放下逆反的心理,聽從父母的教訓,理解父母的苦心。其實,這也是為了我們自己好,為了我們以后的生活更加輕松、快樂。
【第4句】:母親的關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問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當然那是要靠你堅強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煩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對于你的感情問題,我向來不參加任何意見,覺得你各方面都在進步,你是聰明人,自會覺悟的。我既是你媽媽,我們是體戚相關的骨肉,不得不要嘮叨幾句,加以規勸。”
要說還是母親的心細,父親在兒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親在最細微的地方——兒子的感情問題著手,給兒子一明確的道路方向。告訴他如何處理自己的感情與事業的問題,讓兒子明白著重點是那里。我們也應接受傅雷妻子的教訓,我們應該明白自己的重點,明白自己的任務以及道路和方向,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把握住方向的分寸。這樣有助于我們成功。
【第5句】:傅雷愛子心切
“孩子,我謔待了你,我永遠對不起你,我永遠補贖不了這種罪過!這些念頭整整一天沒離開過我的頭腦,只是不敢向你媽媽說,人生做錯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寧!真的,巴爾扎克說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
離別之時,父親傅雷自責對兒子的管教嚴格,手段“殘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錯誤。哎,其實這是愛子情深啊!“少時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傅雷老師在兒子幼時,嚴加管教、一絲不茍,“殘忍地虐待”了兒子傅聰。聽來笑話,哪里有父親虐待自己的親生骨肉的呢?俗話說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傅雷老師用的是嚴父底下出才子。平時,父母對我們實行“暴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抱有理解的態度,我們要體諒父母的心急如焚。因為他們這么做是對我們好,也是恨鐵不成鋼。畢竟父母們都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