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白花羊蹄甲的好句子匯集60句
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第1句】: 基礎知識(17分)
【第1句】:用正楷或行楷將“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偉大”寫在格子內(3分)
【第2句】: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 )(4分)
①鄧稼先是中華民族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和___者。
②要知在艱難的國運中___國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③從日記中,人們可以覺察到斯科特如何盡是___著自己的恐懼。
④天然要比人工美麗些;在一些動物身上,動作的自由就構成___的天然。
A、開創 建設 修飾 優美 B、開辟 建造 掩藏 秀美
C、開拓 建造 掩飾 美麗 D、創始 建設 遮掩 秀麗
【第3句】:把下列詩句連線,使之構成四副對聯。(4分)
A、黑發不知勤學早 a、水淡性泊是我師
B、無邊落木蕭蕭下 b、白首方悔讀書遲
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盡長江滾滾來
D、筆枝心虛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
【第4句】: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紫荊樹的葉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顯示的那樣, ,每片葉子都毫無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對稱的兩面合成的 ,把它折攏起來,簡直像是一只綠色的蝴蝶, 。于是有人又給紫荊起了一個諢名,叫做“朋友樹”。
①簡直就是羊蹄 ②仿佛羊蹄一般 ③凹進去的是末端 ④末端凹了進去 ⑤又像兩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⑥又像兩個好朋友形影不離
【第5句】: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題。(3分)
斧子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卵石見了很奇怪,問道:“你是誰呀,你為什么那樣有棱有角呀?”
“磨的唄。”斧子耐心地回答道。
“磨的?”卵石更奇怪了,“我也在磨呀,怎么就不像你那樣?”
“那是不同磨法的緣故。”斧子告訴它,“我是根據需要有計劃地磨,每次都是磨那些該磨的地方。你呢,沒有計劃、沒有目的地亂磨,就只會磨得更加圓滑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第2句】:閱讀理解(53分)
(一)比較閱讀(16分)
[甲]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乙]車過西泠橋以后,駛行于兩邊山嶺林木連接著的野道中。所有的山上,都堆積著很厚的雪塊,雖然不如瓦屋上那樣鋪填得均勻普遍,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卻盡夠使我感到宇宙的清寒、壯曠與純潔!常綠樹的枝葉上所堆著的雪,和枯樹上的很有差別。前者因為有葉子襯托之故,雪塊堆積得大一點,遠遠望去,如開滿了白的山茶花。后者,則只有一些小小的雪片能夠在上面粘著不落下去,與剛開花的梅李樹絕對的相似。真的,我開始幾乎把那些近在路旁的幾株錯認了。野道上半黃或全赤了的枯草,多壓在兩三寸厚的雪褥下面;有些枝條軟弱的樹,也被壓抑的歪歪倒倒的。路上行人很稀少。道旁的屋里,時見有衣飾樸實而笨重的老人、童子,在圍著火爐取暖。看了那種古樸清貧的情況,仿佛令我忘懷了我們所處時代的紛擾了。
【第6句】: 給[甲]、[乙]兩文中加黑的斜體字注音。(2分)
(1)鑲: (2)褥
【第7句】:文中加線的“這樣”指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色?(2分)
【第8句】: 濟南的雪令老舍欣喜不已:“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而西湖的雪又使作者產生怎樣的感受呢?請從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并抄錄到橫線上。(2分)
【第9句】:[甲]文寫草,是為了表現濟南冬天的雪 的特點。(1分)
[乙]文寫樹寫草,是為了表現西湖的雪 的特點。(1分)
【第10句】:[乙]文寫雪,是從視覺上來寫其大的。如果從聽覺來寫,可以怎樣寫呢?請你試著寫一寫。(3分)
【第11句】:散文中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可收到別具一格的藝術效果。讀讀下面兩個句子,品評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4分)
(1)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2)遠遠望去,如開滿了白的山茶
【第12句】:古代詩詞中有許多描寫雪景的名句,你掌握的有多少?請回憶一下,寫出一句。(1分)
(二)比較閱讀(17分)
[甲]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乙]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博識的人們覺得他單調,他自己也覺得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健壯處子的皮膚。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臘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蝴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的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第13句】:這是兩段寫景的文字,甲段選自 寫的《 》;乙段節選自魯迅的《雪》。(1分)
【第14句】:甲段寫春花爭艷斗芳、競相開放的語句是“ ”;寫花味的句子是“ ”。
乙段中直接描寫雪野之景的句子是“ ”,包含作者想像的句子是“ ”。(4分)
【第15句】:甲段寫花的順序是由 到 (以上每空0.5分):先寫 ,后寫 ;乙段寫雪野之景的順序是由 到 (以上每空0.5分):先寫 ,后寫 。(除特別提示外,以上每空1分)
【第16句】:甲段主要寫春花的 ,乙段主要描繪雪野之景的 。(2分)
【第17句】:兩段文字都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1分)
【第18句】:品讀所選語段,回答下面的問題。(6分,每小題2分)
(1)甲、乙段都用了一個“鬧”字,它們的含義相同嗎?
答:
(2)乙段是寫雪,開篇寫的卻是“暖國的雨”,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呢?
答:
(3)從乙段的哪些描寫中,你能看出“江南的雪”“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
答:
(三) 秋 頌(20分)
羅蘭
⑴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⑵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風韻像秋。
⑶代表秋天的楓樹之美,并不僅在那經霜的素紅,而更在那臨風的颯爽。
⑷當葉子逐漸蕭疏,秋林顯出了它們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的點綴的灑脫與不在意俗世繁華的孤傲。
⑸最動人是秋林映著落日。那酡紅如醉,存托著天邊加深的暮色。晚風帶著清澈的涼意,隨著暮色浸染,那是一種十分艷麗的凄楚之美,讓你想流幾行感懷身世之淚,卻又被那逐漸淡去的醉紅所懾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結。
⑹曾有一位畫家畫過一幅霜染楓林的“秋院”。高高的楓樹,靜靜掩住一園幽寂,然后重門深掩,看不盡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嘗過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畫里,問訊那深掩的重門,看其中有多少灰塵,封存著多少生活的足跡。
⑺最耐尋味是秋日天宇的閑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遠離塵間,對俗世悲歡擾攘,不再有動于衷。
⑻秋天的風不帶一點修飾,是最純凈的風。那么爽俐的輕輕掠過園林,對蕭蕭落葉不必有所眷顧——季節就是季節,代謝就是代謝,生死就是生死,悲歡就是悲歡。無需參預,不必留連。
⑼秋水和風一樣的明澈。“點秋江,白鷺沙鷗”,就畫出了這份明澈。沒有什么可憂心、可緊張、可執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塵不染。
⑽“閑云野鶴”是秋的題目,只有秋日明凈的天宇間,那一抹白云,當得起一個“閑”字。野鶴的美,澹如秋水,遠如秋山,無法捉摸的那一份飄瀟,當得起一個“逸”字。“閑”與“逸”,那正是秋的本色。
⑾也有某些人,具有這份秋之美。也必須是這樣的人,才會有這樣的美。這樣的美來自內在,他擁有一切,卻并不想擁有任何東西。那是由極深的認知與感悟所形成的一種透澈與灑脫。
⑿秋是成熟的季節,是收獲的季節,是充實的季節,卻也是澹泊的季節。它飽經了春之蓬勃與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贊美、被寵愛為榮。它把一切的贊美與寵愛都隔離在澹澹的秋光外,而是愿做一個閑閑的'、遠遠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
1983年11月
(選自人教版自讀課本《翻過那座山》)
【第19句】:第⑸段中既然說秋林落日之美“十分艷麗”,那為何又說它是“凄楚”的呢?(2分)
答:
【第20句】:結合全文描繪的秋景,概括“秋之美”美在哪些方面?(4分)
答:
【第21句】:作者在寫到秋風卷落葉時,說到“季節就是季節,代謝就是代謝,生死就是生死,悲歡就是悲歡”,從中我們體會到作者怎樣的胸懷?對你做人有何啟迪?(4分)
答:
【第22句】:可不可以把第⑵段改為“秋像某些人的眸子,秋像某些人的風韻”?結合全文,試從內容和結構角度談談你的理解。(4分)
答:①內容:
②結構:
【第23句】:你覺得“具有這份秋之美”的人應該具有哪些品德?(2分)
答:
【第24句】:現在正值秋季,留心生活,你會發現很多景物都具有“秋之美”,請你舉出一例,并簡要描繪它具有的美質。(文中出現事物不得再舉)(4分)
答:
【第3句】: 作文(30分)
也許,你還陶醉于童年的趣事之中,也許,你還陶醉于運動會那奮力的一搏,也許,你還陶醉于文藝晚會動人的舞姿,也許,你還津津樂道于你精心設計的一次野炊中……聰明的你,有了太多的幸福的陶醉……請你以“陶醉”為話題,或記敘一件事情;或描寫一個場面;或刻畫一個人物…… 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自選題材,寫一篇文章。字數500字左右。
第二單元測試題B卷參考答案
1略
2C
3Ab Bc Cd Da
4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示例:講原則才顯得有個性。
6(1)xiāng (2)rù
7有的地方雪厚些,有的地方還草色還亮著。
8仿佛令我忘懷了我們所處時代的紛擾了。
9前者寫雪薄的特點 后者寫雪厚的特點。
10略
11(1)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2)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地寫出了樹葉上雪的樣子。12略
13朱自清 《春》
14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花里帶著甜味兒。 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臘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 但我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的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15上 下 樹上的花 地上的野花 上 下 雪野中的花 雪下的雜草
16艷麗、繁多 滋潤、美艷
17比喻 擬人
18 ⑴相同。都寫出了蜜蜂的多與采蜜的忙,側面烘托了花的怒放,表現了春天的勃勃生機與活力。⑵先抑后揚,以暖國雨的單調,反襯江南雪的滋潤美艷。⑶雪野中有色彩艷麗的花草,還可能有忙碌地飛著、嗡嗡地鬧著的蜜蜂。
19因為“隨著暮色浸染”,秋林落日美景逐漸消殘,讓人嘆惋唏噓,即所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答出“美景剩時不多讓人生愁”意思即可)
【第20句】:美在:明澈 颯爽 秀逸 淡悠 閑逸 純凈(不加修飾) 澹泊……(從秋葉、秋林、秋院、秋云、秋風、秋水、秋色等方面概括選取特點,每點1分,答4點即得全分)
【第21句】:①作者羨慕秋的“灑脫”和“不加修飾”,向往這樣的人生態度(或正視客觀規律,坦然面對人生的生死悲歡)②“啟迪”必須由文章內容生發而來,不可天馬行空,不著邊際。示例:為人處事不可過分計較,不妨灑脫一些,自然會感到生活的美好。【第22句】:①內容:從全文來看,作者不僅僅是頌秋,更是歌頌這些“具有秋之美”的人,第⑵段這樣寫則凸顯了作者的這層意思;改后意蘊全無;②結構:第⑵段和第⑾段前后照應,第⑵段是為后文伏筆;改后則缺少這種前后照應的結構美。
【第23句】:胸懷豁達,淡泊名利,灑脫為人,內心寧靜,了無雜念……
【第24句】: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如秋之菊,美在孤傲,不與百花爭艷,綻放于霜寒時節,孤傲地為世間妝扮。
第二單元復習測試題及答案
【第1句】:知識積累與運用(16分)
1.給下面加粗的字注音,第二單元復習 測試(B卷)。(4分)
愧怍( ) 孤孀( ) 奔喪( ) 堆砌( )
凹凼( ) 滯笨( ) 灰黯( ) 跋涉( )
2.請改正下面詞語中的錯別字。(3分)
變賣曲指( ) 觸木傷懷( )
情寓于中( ) 不能自倚( )
長途拔涉( ) 大廷廣眾( )
3.判斷正誤。(3分)
(1)余秋雨的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荷花淀》。( )
(2)魯迅的《朝花夕拾》是回憶兒時生活的一部散文集。( )
(3)楊絳是當代散文家,她的散文質樸清新,《臺階》是她的重要作品。( )
4.指出下面句子的描寫方法。(3分)
(1)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
(2)最討厭的是常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么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 )
(3)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說道:“哥兒,有畫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
5.理解下面例句的結構形式和內容,然后在橫線上仿寫一個句子。(3分)
例句:父愛如虹,閃耀美麗的光輝;父愛如歌,唱出心中的真情;父愛如雨,滋潤干涸的心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閱讀(44分)
(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4分)
我說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車外看了看說:“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我看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著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軌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過鐵道時,他先將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這邊時,我趕緊去攙他。他和我走到車子上,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輕松似的。過一會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我望著他走出去。他走了幾步,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6.文中“蹣跚”的意思是什么。(2分)
7.文中兩次描寫父親的背影。你認為運用最生動、最準確的是哪些詞語。請把它們寫在下面并說一說運用這些詞語的妙處。(4分)
8.文中寫我看見父親背影流了兩次眼淚,表現了“我”對父親是一種怎樣的感情?(2分)
9.大愛無言,有感于此文,你想對你的父母說些什么?(6分)
(二)現代文閱讀(30分)
平原風雪夜
寶泉
①晚上9點過去,父親還沒回來,母親就叫我們吃飯,她自己卻不吃。我那年15歲,稍微知道些世事,也跟母親一塊兒不吃飯。我不過大體上做個樣子,母親便稱贊了我的懂事。
②深夜11點多,獨輪車聲吱吱呀呀響起來,愈來愈迫近,母親說,你父親回來了,快去接,我跑出院門,見父親推著獨輪車已經來到胡同口上,語文試題《第二單元復習 測試(B卷)》。
③喝過菜湯,暖過肚子,父親對母親說:“我還得推一趟。這回買了500斤煤,一次推不回來,剩下的堆在南橋口,夜里不推別人就弄走了。”
④母親說:“讓泉兒跟你一塊去吧。”
⑤我推空車出門去,父親在后面跟著。南橋口離家五里路,若在白日,這段路不當回事的;可這回是夜間,眼皮好像粘住一樣。感覺到脖頸里星星點點的涼,手一摸是水,知道下雪了,風也餓狼似的吼起來。
⑥大平原上夜間下雪氣勢浩大,暴風雪只有到了大平原上才得以橫掃一切地逞強。
⑦雪原反射出晶瑩的清光,近處的樹木、草叢,都看得清楚,但在心理上卻感到更冷,好似雪把剩余的一點熱量都反射到九霄云外。走過一段路,父親要我坐上車盤。但坐著不動更冷,只好又跳下來走路。
⑧到了南橋口,父親停下車子,在一個凸起的墳頭樣的東西上扒掉雪,下面露出煤來。用麻袋裝了兩袋子,大概200多斤,抬到車盤上,父親便駕起車把推行,我在前面用一根麻繩拉,是順河堤往回走。偶爾回頭看去,見父親的身體總是不停搖擺,以便維持獨輪車平衡。
⑨獨輪車不好推,原因是獨輪不穩,推車人左一腳右一腳地走,好比船家左一篙右一篙地撐,車頭便左一下右一下地擺;而且車輪從輻條到輪箍全由木制,輪箍由幾塊弧形合成,用久了結合處會出現縫隙,輪子不再圓整,每轉一圈就跳一下,砸得土路上起一排小坑。
⑩由此顯現出駕馭的難處,推車人既要將車把提起,同時又要維持車盤的平衡,然后才是將車子推向前方。
走過一段路,父親說歇歇吧。我回轉跟父親坐在一起,用毛巾給父親擦汗。父親頭上熱氣騰騰,頭皮上汗水淋漓,頭發梢則硬得扎手,原來是邊出汗邊結冰的。父親的襯衣也濕透了,濡濕了棉衣里子,他敞開懷,只一小會兒,棉衣里就結成冰,鐵樣的硬,指甲敲上去發出冷冷的金屬聲響。父親說不敢久坐,接著又一起推拉。我再三要替父親推一會兒,他答應了。
當我駕起車把,才知道那兩麻袋煤不好推。我兩手凍得麻木,根本握不牢車把,更難保持平衡,在前面拉車的父親感覺到車子不穩,要我放下,就在放下的剎那間,車子一歪頭從河堤滑下堤坡,我使勁讓車子停下,卻給車子拉下坡,急得父親大喝:“松手,快松手!”
我如夢初醒,剛松手,車子同煤就箭一般地沖向河心。車子終于給一棵大樹擋住了,兩麻袋煤卻竄到激流里。父親吃力地將車子拖到岸上,重重嘆了口氣,說:“沒啥,下回就會了。”
為了表示負疚,我請父親坐車,我推著。那場雪下得很大,50年代經常有那么暴烈的雪。輪子在路上軋出痕印,走不多遠便被白雪掩埋,大地上依舊純凈無痕,回歸原始太初般的混沌一氣,像根本沒發生過什么一樣。回到家里,父親說煤給人弄走了,其余不再說。
那夜的故事,至今也只是我們父子知道。先前因為我的逃學父親打過我,我暗中記仇,但自那夜之后,這一切都冰釋雪消了。
如今,那河堤已經墊高加寬,鋪上石子柏油,汽車、拖拉機如飛地往來,當年的故事掩埋其下。我固執地認為,汽車的輪印是那年隆冬轍痕的延長。如今父親已是風燭殘年,行將長伴泥土,一個活的歷史證人就要去另一個世界。
父母給了我的童年數不清的磨難,卻沒有給我吃牛奶巧克力,我知道他們沒有這些,因而并不怨恨;相反,在他們為生計奔波之時,我在一旁盡己所能地出過力,這便自小知道物品來之不易,一生中不敢暴殄天物。
他們無力給我物質享受,卻給了我豐富的精神營養,也給了我自食其力的機會,對于我,這就夠了。自己種樹結的果子,那滋味才分外香甜。
10.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4分)
輪箍( ) 駕馭( ) 濡濕( ) 暴殄天物( )
11.文章描寫平原夜間雪景有什么作用?(3分)
12.作者在第 段具體描述了父親歇息時的`一系列情景,字里行間表明了作者對父親的深情。讀后,你有什么感受?寫在下面。(6分)
13.你怎樣理解第 段中“先前有因為我的逃學父親打過我,我暗中記仇,但自那夜之后,這一切都冰釋雪消了”?(5分)
14.作者說,父母“給了我豐富的精神營養,也給了我自食其力的機會”你認為這“精神營養”指什么?“自食其力”又指什么?(6分)
15.你怎樣理解“自己種樹結的果子,那滋味才分外香甜”一句的深刻含義?(6分)
【第3句】:作文(40分)
16.下面文題任選其一,寫一篇文章。
(1)生活中的發現
(2)家
要求:①文體不限
②字數500~600字
參考答案
【第1句】:1.zuò shuāng sāng qì dàng zhì àn shè
2.質 目 郁 已 跋 庭
3.(1)× (2)√ (3)×
4.(1)外貌 (2)神態、動作 (3)語言
5.用比喻、排比的修辭寫出父愛。
【第2句】:(一)6.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7.如:戴、穿、走到、探、穿過、爬上、攀、縮,這一系列動作描寫,細膩而簡練,把父親年齡大,步履不便,而又極有愛子之情的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
8.感激之情,依依惜別。
9.參考:爸爸(媽媽),你為了我,付出了你所有的一切;這綿長無私的愛讓我感動,我會努力學習,長大后,我將回報慈父(慈母)的恩情。
(二)10.gū yù rú riǎn
11.烘托人物心情,為后文寫雪夜推車做鋪墊。
12.為父親的辛勞感到摯愛無比,為著父親的堅韌感到崇拜無比,為了父親為家庭的奔波心痛無比。
13.記仇是不懂事,不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冰釋雪消指被父親的寬容、關愛所感動,理解了父親。
14.戰勝困難的決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5.自己去耕耘,收獲后的喜悅是任何事情都不能比擬的。
【第3句】:(略)
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第1句】:看拼音寫詞語
【第2句】:給帶顏色的字選擇正確讀音畫
這幅(fú fǔ)畫 蠶卵(lǎn luǎn ) 開始(chǐ shǐ)
麥桿扎(zā zhā )成 得(dé děi)用功 相似(sì shì)
【第3句】:填表
查帶點的字
音序
部首
在正確解釋下打“√”
和顏悅色
①顏色②神情;神色③種類④情景;景象
受用
①接受②遭受③忍受④適合
舉起
①往上托②舉動③興起④推選⑤提出⑥全
【第4句】: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園丁 ( )的教室 ( )的目光
( )的馬路 ( )的燭光 ( )的臉
【第5句】:找出每組中不是同類的一個詞語,在下面畫上“——”
1.水稻 小麥 玉米 米飯 高梁
2.包子 面粉 面條 米粥 餃子
3.烏鴉 麻雀 燕子 白鵝 老鷹
4.足球 皮球 籃球 排球 乒乓球
【第6句】:造句
不像……而像……:
不要……要……:
【第7句】:按課文內容填空
看的( )不同,楊桃的( )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 )。因此,……不要( ),要( )。
【第8句】: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但丁買藥
意大利著名詩人但丁酷愛讀書。
有一次,但丁的妻子讓他上街買藥,但丁到了藥店門前,忽然發現門口的書攤上擺著一部新書。他喜出望外,立即(jí jì)把書拿到手里,一口氣讀了五六個鐘頭,連街上的吵鬧聲也聽不見了,當然早把買藥的事忘得一干二凈了。傍晚 但丁回到家里 妻子就對他發起火來 但丁(就 卻 才)笑著說 我今天讀了部好書呢
用“”標出短文( )里合適的`音節和詞語。
2.聯系上下文寫出畫線詞語的意思。
酷愛:
喜出望外:
3.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著名— 忽然—
4.在文中空白處加上標點符號。
5.但丁為什么把買藥的事情忘了?這說明了什么?
參考答案
【第1句】:叮囑 吩咐 審視 嚴肅 熟悉
教誨 隔壁 增加 照例 芝麻
【第2句】:幅(fú) 卵(luǎn) 始(shǐ) 扎(zā) 得(děi) 似(sì)
【第3句】:
【第4句】:略
【第5句】:1.米飯 2.面粉 3.白鵝4.皮球
【第6句】:略
【第7句】:略
【第8句】:1.立即(jí) 2.酷愛:特別喜歡、愛好。喜出望外:指但丁沒想到會出現新書,心里非常高興 3.著名(有名) 忽然(突然) 4., , 。 : “ 。 ”5.因為讀書忘記買藥,說明他酷愛讀書,讀書時非常專注。
第二單元測試題2
【第1句】:讀拼音,寫詞語。
【第2句】:找出每組中寫錯的詞,把正確的寫在括號里。
1.冒雨、感帽、帽子、冒號( )
2.上班、班馬、黑斑、斑鳩( )
3.教誨、后悔、誨恨、誨人不倦( )
【第3句】:把下列的詞語補充完整。
陽光明( ) 隨風飄( ) ( )( )大笑
和顏( )色 又細又( ) 腰( )背( )
來之不( ) ( )不在意 全神( )注
【第4句】:照樣子做題。
1.例:烏云遮住了太陽。
烏云把太陽遮住了。
①一定是你藏起來了我的駱駝。
②姐姐大棒大棒地往匾里放桑葉。
2.例:你是三好學生。 這學費來得不易。
你是三好學生嗎?
你是三好學生呀!
你是不是三好學生?
3.例:高興——高高興興
①端正——( ) ②穩當——( )
③干凈——( ) ④老實——( )
4.例:研究——研究研究
①瓦藍——( ) ②討論——( )
【第5句】:把下面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
1.我畫楊桃的時候
2.母親
3.小男孩
【第6句】:把下面排列錯亂的句子按由近及遠的順序,連成一段通順的話,再抄寫下來。
再向遠一點的地方望去,湖水在春風的吹拂下,泛起魚鱗般的波紋。
映入我眼簾的是一排排綠色的小松樹,還有那五顏六色的小花。
更遠處,湖面有很多機帆船,來來往往,漁民在撒網捕魚,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站在亭上向前望去。
【第7句】:讀課文《春蠶》;按照蠶漸漸長大的順序填空。
蠶種→( )→( )→( )→( )→( )
【第8句】:讀下面一段話,回答問題。
春風送暖,冰雪融化,小草偷偷地從地里鉆出來,大地披上了綠色的新裝,柳樹發了芽,果樹開了花。小鳥在枝頭歌唱,蝴蝶在花間飛舞。啊!它們在美好的春光里,多么快樂呀!
1.這段話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 。
2.最后一句話中的“它們”指的是哪些動物和植物?
動物 。
植物 。
3.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的意思寫的?用“ ”在文中標出。(2分)
4.你認為文中的哪幾處描寫得好?為什么?(4分)
【第9句】:作文。
寫你喜愛的小動物。仔細觀察它們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然后按一定的順序說一說,再寫下來,怎么說,就怎么寫。要把小動物可愛的地方寫具體,語句要通順,句與句要連貫。
參考答案:
【第1句】:審視 嚴肅 教誨 熟悉 叮囑 隔壁 吩咐 增加 雙肩 照例
【第2句】:1.感帽(感冒) 2.班馬(斑馬) 3.誨恨(悔恨)
【第3句】:媚、蕩、哈哈、悅、勻、酸、痛、易、毫、貫
【第4句】:1.①一定是你把我的駱駝藏起來了。②姐姐大捧大捧地把桑葉往匾里放。
2.這學費來得容易嗎?這學費來得不易呀!這學費來得容不容易啊?
3.①端端正正;②穩穩當當;③干干凈凈;④老老實實
4.①瓦藍瓦藍;②討論討論
【第5句】:略。
【第6句】:【第7句】:略。
【第8句】:1.這段話寫的是春天的景色。 2.動物:小鳥、蝴蝶 植物:小草、柳樹、果樹 3.它們在美好的春光里,多么快樂呀!
第二單元測試題附答案
【第1句】:單項選擇題
【第1句】:下列哪個不是地圖的基本要素()
A.比例尺B.等高線C.方向D.圖例
【第2句】:如果在地圖上量得兩地間的直線距離為3厘米,圖上比例尺是1:10000000,算得兩地間實地距離大約是()
A.300千米B.3000千米C.30千米D.3千米
【第3句】:繪一張學校平面圖,采用下列哪種比例尺較合適()
A.1:1000B.C.1/30000000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3千米
【第4句】:在畫有指向標的平面圖上,確定方向方法是()
A.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B.不論什么樣的地圖,均用經緯線確定
C.根據指向標箭頭指向北方來確定方向D.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
【第5句】:站在地球的什么位置,四面方向都是北()
A.赤道B.南極C.北極D.北回歸線
【第6句】:下面的等高線地形圖所表示鞍部的地形部位是()
ABCD
【第7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死海湖面在海拔-400米,兩地相對高度是()
A.8444米B.9244米C.8999米D.-9244米
【第8句】:下列四幅圖的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A1:5000B.C一千萬分之一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是20千米
【第9句】:圖幅相同的情況下,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實際范圍就:()
A.越大B.越小C.不能確定D.一樣
【第10句】:表示山脊的是()
【第11句】:比例尺表示成數字式是()
A.1∶1000B.1∶10000C.1∶1000000D.1∶10000000
【第12句】:關于比例尺的正確概念是:()
A.表示實地距離比圖上距離放大的'程度B.表示圖上面積比實地面積縮小的程度
C.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D.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放大的程度
【第13句】:繪制一張學校平面圖,采用下列哪一種比例尺最適合:()
A.1∶1000B.1/3000000C.D.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2千米
【第14句】:等高線上的數值表示:()
A.海拔B.相對高度C.與另一地點垂直距離D以上都不對
【第15句】:地點(60°W,10°N)位于另一個地點(15°E,70°N)的什么位置:()
A.東南B.西北C.西南D.東北
【第16句】:下列圖例是小明從“北京城市圖”上描畫下來的,可能描畫錯誤的是()
A.常年河、湖B.鐵路C.省、自治區、直轄市界D.水庫
【第17句】:公路AB的延伸方向是()
A.東西走向B.南北走向
C.西南—東北走向D.東南---西北走向
【第18句】:讀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小暢在圖中甲地遇上了泥石流,他機智地逃離了危險。小暢選擇的逃生路線最有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第19句】:在野外,我們經常需要尋找方向。下列哪些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定方向:
①晴朗的夜空用北極星定方向②用指南針定方向③根據太陽東升西落定方向④在森林中,用樹木的葉子的稀密程度定方向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第20句】: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綠色表示的地形類型是()
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
第Ⅱ卷非選擇題
【第21句】:讀圖做題
(1)A、B兩圖中,比例尺較大的是。
(2)北京位于天津的方向。
(3)如果火車以每小時120千米的速度行駛,坐火車從北京到天津,需多長時間?
(4)A圖中有一個符號表是京杭大運河,請找出來,畫在下面的橫線上:。
(5)從圖中,還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比如,圖幅相同比例尺大的地圖,內容(填詳細或粗略),范圍(填大或小)。
【第22句】:讀圖做題
(1)寫出下列三幅圖中各點的經緯度。
ADF
GIH
(2)上述各點中,南半球的是,北半球、西半球的是,北半球,東半球的是,南半球,西半球的是。
(5)圖中最適宜修建水庫的地點在什么地方,在圖中用:“||”畫出。
【第23句】:下圖是某校七年級學生畫的一幅學校平面圖。這幅圖看上去很工整,但是不容易看懂,原因是缺少了一些基本要素。請你在圖中和圖的旁邊幫他添上,把這幅圖補充完整。
【第24句】:讀我國某地區地形圖,完成下列各題。
(1)關于圖中的地形類型,正確的是()(雙選)
A.①處是山峰B.②處是山谷
C.③處是鞍部D.④處是山脊
(2)該圖的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為
(3)某日中午,周莊的炊煙紛紛飄向李莊,此時該地的風向是。
(4)周莊與李莊兩處鄉村聚落,更容易發展成集鎮的是。
(5)圖中河流有甲、乙、丙三條支流,其中畫錯的一條是。
(6)如果圖中A點的溫度是【第12句】:4°C,那么B點的溫度是°C。
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選擇題
1—5BAAAC6—10BCABC11—15CCAAC16—20CCADA
第二部分綜合題
【第21句】:(1)A(2)西北(3)1小時左右(4)(5)詳細小
【第22句】:(1)A(40°N,120°E)B(30°N,130°E)C(20°N,140°E)D(10°N,160°W)E(10°N,130°E)F(0°,150°W)G(30°S,170°E)H(40°S,170°E)
I(30°S,160°W)(2)G、H、I,D、E,ABC,GHI.
【第23句】:要求與提示:比例尺(范圍在1:500到1:10000之間);圖例(在圖旁用相應符號表示樓房、操場、草坪、樹木、花壇、廁所、水池等);注記(在圖上具體位置標注名稱或數字,如校門、教學樓、籃球場等);指向標(用箭頭表示出南或北)和圖名(某學校平面圖)
【第24句】:(1)AC(2)圖上一厘米代表實地距離五百米(3)東南風(4)李莊(5)丙(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