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句句子成分
【第1句】: 修辭手法總共有幾種
一.比喻。
《手術臺就是陣地》就使用了比喻的手法。這篇課文題目把“手術臺”比喻為戰斗的“陣地”,形象地表達了“手術臺”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突出了緊張、危急的氣氛,歌頌了戰斗在手術臺前的白求恩大夫的崇高品質和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二.擬人。 《大海的歌》使用了擬人手法。
題目把無生命的大海當作有生命的“人”,能唱歌、傳情、表意。課題上使用了擬人手法,不僅使文章生動、活潑、有趣,而且富有人情味,閱讀起來別有一種趣味。
三.設問。 《幸福是什么》使用了設問手法。
運用設問手法在課題中提出問題,揭示了全文的中心,能夠引起讀者的注意,啟發思考,加深理解。 四.雙關。
《高大背影》使用了雙關手法。“高大的背影”表面上是寫那位不知名的叔叔長得高大,實際是講他樂于助人、品德高尚,令人敬佩。
五.引用。 《“你們想錯了”》使用了引用手法,是以課文中主人公的原話為題目。
“你們想錯了”,不但是方志敏烈士對敵人的嚴厲駁斥,反映了共產黨和國民黨人的本質區別,而且突出了中心,點明了主題。 六.倒裝。
《再見了,親人》使用了倒裝手法。這樣寫,不但渲染了氣氛,而且著力烘托了主人公與親人無比眷戀之情。
仔細研究品味課文中的標題,對于大家審題、擬題大有好處,希望大家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多加留心。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點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結構,一般應由三部分組成,即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系的標志)。
構成比喻的關鍵:甲和乙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間必須有相似點,否則不能成立。 3 [語文基礎運用]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手法 ⑵比喻的種類 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比喻詞“像、似、仿佛、猶如”等相聯結。
例如:收獲的莊稼堆成垛,像穩溫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沒有比喻詞,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聯結。
例如:廣場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紀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崗。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兩事物的相關點,借喻取兩事物的相似點。
例如:“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魚”,粗枝大葉,夸夸其談,滿足于一知半解,這種極壞的作風……還在我們黨內許多同志中繼續存在著。 ④博喻。
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運用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比喻。例如:瞧,那一群騎自行車翩翩而來的身著風衣的少女,是紅蝴蝶,是綠鸚鵡,還是藍孔雀? ⑶比喻的作用 主要是或化平淡為生動;或化深奧為淺顯;或化抽象為具體;或化冗長為簡潔。
⑷下列幾種情況,雖有“像”“仿佛”等詞,但不是比喻句。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親。
(同類比較) 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她仿佛聽見了她的心臟跳得非常厲害。
(表示想象) 我們這時代涌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剛、李向群等。(表示列舉) ⒉比擬 ⑴比擬的特點 根據想象把物當做人,把抽象的概念當做人或物,或者把人當做物、把此物當做彼物來描寫。
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擬的種類 ①擬人(把物當人來寫)。
例如: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②擬物(把人當物寫或把甲物當乙物寫)。
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了出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 ⑶比擬的作用 正確運用比擬,增加了語言的生動和形象性,可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對該事物的強烈的感情,從而引起共鳴。
⒊借代 ⑴借代的特點 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的本來名稱,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關的事物的名稱來代替。 ⑵借代的種類 ①特征代本體。
例如:大胡子兇神惡煞的吼叫著。 ②材料代本體。
例如: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③標志代本體。
例如:誰料竟會落在“三道頭”之類的手里呢,這豈不冤枉!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們要多讀點魯迅。
⑤綽號代本人。例如:“蘆柴棒”,去燒火! ⑥專名代泛稱。
例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⑦具體代抽象。
例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⑧部分代整體。
例如: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⑶借代的作用 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可以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 ⒋夸張 ⑴夸張的特點 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
要求使用時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礎和根據,不能漫天浮夸,要給人以真實感。 ⑵夸張的種類 ①擴大夸張。
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②縮小夸張。
例如: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張。
例如: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 ⑶夸張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征,鮮明地表現出作者對事物的感情態度,增加語言的生動性。
⒌對偶 ⑴對偶的特點 八字數相等或大致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意義相關或相反的兩個短語或句子對稱的排列在一起。 ⑵對偶的種類 ①按內容可分為正對、反。
【第2句】: 表示比喻的句子有哪些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敘事能化抽象為具體,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比喻句,通俗地說,就是為了讓讀者更明白你要說的意思,把一個很平常的東西說得不一樣一點,另類一點,就是把不是的東西比做是的。用另類而形象的句子來打一比方,這樣的句子就是比喻句,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組成,又有明喻、暗喻、隱喻之分。 什么是比喻句?其實比喻句就是把本體比喻成喻體組成的。什么叫本體和喻體呢?就是把一個物體或人比喻成另一個物體。這樣就叫比喻。所以,就把他們叫做了本體和喻體。有本體、喻體、喻詞的句子叫比喻句。
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敘事能化抽象為具體,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4)使語言生動形象。(一般表述為:生動形象地刻劃或描寫了……)
(5)引起(或激發、豐富)讀者的聯想和想象。
(6)突出(或烘托)事物的特點
(7)使說明事物(或事理)、論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溫馨提示:在習作中,用上比喻的修辭手法,能夠突出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刻畫得入木三分。
比喻句,其實就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一般有本體、喻體和比喻詞組成,又有明喻、暗喻、借喻之分。
運用比喻句還應該注意比喻的手法只能用于不同類的事物之間的比喻,同類事物不能作比喻。
【第3句】: 超短的比喻句50個
1西湖像一塊碧玉,一面銅鏡。
2星星像一雙雙明亮的眼鏡在夜空中閃爍。 3小姑娘的心靈像雪花一樣純潔。
4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邊的少女。 5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6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7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8春天像位愛美的姑娘,讓世界姹紫嫣紅. 9春天是位魔法師,她融化了冰雪,讓小草破土而出. 10春天是一首美妙的樂曲,讓世界充滿音符; 11春天是一只快樂的小鳥,讓世界充滿歡樂; 12春天是一個優美的舞蹈,讓世界充滿微笑。 13母親像明亮的太陽,讓我看到了光明 。
14母親像溫暖的陽光,讓我滿懷期望 。 15)母親像參天的大樹,讓我感覺涼爽 。
16)母親像鼓起航帆,讓我順利的到達彼岸。 17)母親像點燃的蠟燭,讓我看到光明。
18)母親是大地,我就是小草。 19)母親是綠葉,我就是鮮花。
20)母親是金色的燈塔,時刻指明我前進的方向。 (21)母親是遮風擋雨的紙傘,呵護著我幼小的生命。
22)母親是御寒的冬衣,時刻給我溫暖。 23)母親是使人復蘇的動力,是力量的源泉,是前進的風帆。
24)母親是天邊的啟明星,總是早早地起來忙碌。 25)母親是我的鬧鐘,天天準時把我喚醒。
26)母親是避風的港灣,讓歸航的我不再漂泊。 27)母親是陳年的老酒,讓我深刻感受到濃烈的甘醇。
28)母親是威嚴的老師,讓我學會了怎樣做人。 29)母親是默默的老黃牛,忍辱負重,從不叫苦。
30)母親是和平的信使,給鄰里之間帶來了和睦。 31)母親是不熄的篝火,一直溫暖著我們 【第32句】:露似珍珠月似弓。
33陽光下盛開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第34句】:月光像流水一樣瀉下來,大地一片銀白色。
35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使你感到舒暢,心曠神怡。 【第36句】:云彩像一朵朵潔白丹孩草絞禺悸碴溪廠婁的羽毛,輕輕的飄浮在空中。
【第37句】:水仙花很漂亮像仙女. 38春天是位魔法師,她融化了冰雪,讓小草破土而出。 39小溪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
40岸邊的華燈倒映在湖中,宛如顆顆寶石綴在湖面之上 41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 42天上的云像連綿的峰巒, 43月亮好像一個銀盤。 44一棵棵黑油油的廣柑樹,就像一把把巨大的傘 45春風像一只彩筆,把整個世界勾勒得更加絢麗多彩 。
46春風像個慈祥的母親,拂著你的臉頰 47星星像一雙雙明亮的眼鏡在夜空中閃爍。 48鵝毛,像蘆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來。
49北極星像盞指路燈一樣掛在天空。 50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橋懸在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