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中的不少句子表達很準確
【第1句】: 如何欣賞課文中優美精辟的語句
欣賞課文中優美、精辟的語句,指閱讀中不僅能明白語句所表達的含義,而且能領略其精妙所在,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美感。這是閱瀆過程中一種較高級的思維活動,它不僅可以使學生得到美的陶冶和體驗,而且可以使其在更高的層次上理解和把握課文。因此,當同學們具有基本的閱讀分析能力之后,應及 時鍛煉自己的欣賞能力。
一、從體會語句的深刻含義入手欣賞 有的語句之所以讓人感到精妙,是因為表達深刻、精辟,給人以啟迪和警策。例如,《故鄉》結尾處的“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段話就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深刻的哲理。它告訴我們,希望的有無取決于是否實踐,是否努力。光有希望,不去奮斗,希望必然落空;只要努力奮斗,敢于嘗試,希望之路就會出現。它鼓勵我們要為理想和未來去開拓,去實踐。這樣的句子總是常讀常新,給人以無窮的啟迪。 二、從分析語句的表現形式入手欣賞 許多句子之所以能令人耳目一新,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是因為它的表現形式不同凡響,或獨特、或新穎、或巧妙,達到了內容與形式高度統一的絕妙境界。還以《故鄉》中結尾處的那段話為例,魯迅先生沒把深刻思想直接表達出來,而是把它蘊含在一個比喻里,這樣就使深邃的哲理變得既含蓄而又通俗、形象,啟迪人們深入思索。 三、從品味精當的遣詞造句入手欣賞 許多句子過目難忘是與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當緊密相聯的。精當包括生動、準確、嚴密等多層含義,優美、精辟的語句或是兼而有之,或是突出了某一方面,必有其獨到之處。例如,《最后一次講演》中的“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選你們將失去千百萬的人民”,句子中的“一個”和“千百萬個”就用得十分巧妙,通過數量上多和少的強烈對比,非常有力地表明了李公樸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人民群眾將與反動派血戰到底的決心和氣概,同時也入木三分地揭示了敵人的愚蠢無能。 四、從揣摩語句的韻律節奏入手欣賞 語句的優美還常常表現在和諧的韻律和節奏上。例如,《誰是最可愛的人》中那組膾炙人口的贊頌志愿軍戰士的排比句就是如此:“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這組排比句每個分句的字數相同,都是14個字,第一、二、四句最后一個字押韻,讀起來讓人感到非常的和諧優美,有一種音樂的韻律回蕩其中。這樣就使作者對志愿軍的贊美之情表達得更鮮明、更充沛、更熱烈,從而也就更富于感染力。 〖練習題〗 一、下面的句子非常耐人尋味,談談你的理解 當初,白蛇娘娘壓在塔底下,法海禪師躲在蟹殼里。現在卻只有這老禪師獨自靜坐了,非到螃蟹斷種的那一天為止出不來。(《論雷峰塔的倒掉》) 二、指出下列語句在表達方式上有什么特點 【第1句】:遠處的樹、近處的草、那濕漉漉的衣服、那雙緊閉的眼睛……一切都像整個草地一樣,霧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著,像一只路標,筆直地指向長征部隊前進的方向……(《七根火柴》) 【第2句】: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類而言,那么,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白楊禮贊》) 三、找出下面句子中運用精當的詞語,并作簡單分析 【第1句】:一切都像剛睡醒的孩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春》) 【第2句】: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選我們的光明就是反動派的末日!(《最后一次講演》) 〖參考答案〗 一、雷峰塔倒了,被鎮壓在塔下的白蛇娘娘終于得到解放;法海躲在蟹殼里,再也出不來了。因為壓迫殘害人民的人,是終究逃脫不了歷史懲罰的。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也是人民愿望的真實反映。 二、【第1句】:這段話在表達方式上的特點是成功地運用了對比和比喻,從而深刻地寫出了盧進勇失去戰友的無比悲痛和對烈士崇高精神的無限敬仰。【第2句】:特點是貼切地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寫出了白楊的陽剛之氣。 三、【第1句】:“欣欣然”、“朗潤”、“漲”、“紅”這幾個詞語把春天剛剛到來時自然界中山、水、太陽的變化和特點準確地寫了出來。 【第2句】:“黑暗”與”光明”、“光明”與“末日”這兩組反義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第2句】: 語文閱讀如何準確理解句子求答案
理解,是閱讀文章的第一步,理解句子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
理解句子是現代文閱讀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中考現代文閱讀題中的必考題型。如何準確理解句子,正確解答這類試題呢?下面分別從試題題型和解答方法兩方面作以探析。
理解句子類題型 一、理解句子含義。所謂理解句子含義,指的是既要說出句子的表層意思,又要說出句子的深層意思。
問題的主要形式有: 上文中畫線句子在文中的含義是什么;揣摩下列各句,說說你對句子的理解;揣摩文中畫線句子,回答問題。 二、理解句子表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表達作者對生活的看法或情感,作者是通過文章中的詞語、句子來表達基本意思和情感的。 三、談談自己的體會。
這類句子多是文章的論點、觀點、議論句、抒情句、主旨句等,多以主觀題出現。 四、指出句子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這類句子多是在文章結構中起著關鍵作用,比如過渡銜接、前后照應、揭示主旨、升華主題等。 問題的主要形式有:文中畫線句子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請從第x段摘抄與第y段中畫線部分照應的文字。
五、指出句子運用的修辭方法及作用。 《考綱》要求初中生識別:比喻、擬人、夸張、設問、反問、引用、對比等八種修辭方法。
考生對這八種修辭方法的特點和形式掌握不好,是無法解答這種題的。 問題的主要形式有:請指出語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請分析它們的表達作用。
根據理解句子題目所考查方面多少的不同,可分為單一題型和綜合題型兩大種,在解答時要具體區分,分別對待。 理解句子解答法 對文章中具體句子含義的理解必須把句子放在文章具體語境中來辨析,通過對具體句子前后句含義的分析,來弄清所問語句的含義。
一般來說,對所要解釋的具體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稍微變通一下即可。 理解句子要瞻前顧后,審讀語境,這既是理解句子較普遍的方法,也是理解句子最基本的原則。
把握中心 整體領悟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中心,因為無論記認、敘事、狀物或抒情,都是為了表達作者對生活的一定看法或情感,作者通過文章內容所表達的基本意思和情感就是文章的中心。一般說來,需要我們去理解的句子,有的是針對全文說的,這就需要我們從整體上去把握文章中心,以對全文的理解作為理解句子的依托。
我們說,通覽全文,把握中心,整體領悟,是正確解答這類題目的基礎。 有些文章,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的小事中,其中有些句子就需要著眼于全文的中心,從整體上領會和感悟全文的主旨才能理解。
抓關鍵詞 揣摩句意 關鍵詞,是在句子中起關鍵作用、核心作用的詞語。句子中的關鍵詞往往是些動詞、形容詞、數詞、副詞等,或是定、狀、補等修飾成分,它們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質或狀態的重要信息。
理解句子可通過抓關鍵詞,運用替換詞語的方法來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達效果和目的。 辨析修辭 思考意圖 文中的句子,往往采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而運用特定的修辭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和目的。
辨析修辭方法,有助于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和作用。 理解句子,就是對句子深層意思的領會,對句子所用修辭方法的理解,對句子在文中表達作用的分析,對作者用意的解說。
因此,考生要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礎上,審讀具體語言環境,聯系作者的寫作意圖,思考關鍵語句的,辨析修辭方法及作用,仔細揣摩文章的語言,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當,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只要這樣,也只有這樣,才能準確理解句子的含義,正確解答“理解句子含義”這類試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