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名句賞析視頻
“菜根”一詞出自北宋學者汪信民的一句“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意思是一個人只要能適應清貧艱苦的生活,以后無論做什么事,都會有所成就。
明代洪應明先生,見到這句話后便有感而發,就去菜根的意思,定“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為中心思想,寫下了流傳至今、長盛不衰的經典菜根語錄《菜根譚》,這本書融合了儒釋道三家思想的精華,深入淺出的為什么我們講述了為人處世的智慧和哲學,是難得的一本奇書。下面分享其中的十句,和大家一起學習:
一,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凄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凄涼。
做人不忘良心,堅守道德底線,在社會上往往卻受到冷落,但孤獨寂寞也只是一時的;而那些阿諛奉承,依附權勢 的人,雖然一時看起來風光無限,但終究為人所不齒,不是民心所向,早晚都會陷入凄涼孤獨的境地。
二,靜中靜非真靜,動處靜得來,才是性天之真境;樂處樂非真樂,苦中樂得來,才是心體之真機。
在萬籟俱寂的山林中,你能得到心靈的清靜,那不是真的靜,如果能在人聲鼎沸、喧囂吵鬧的城市環境中,你還能靜得下心來,那才是真正的本事,真正的清靜。
美味佳肴、勁歌熱舞等環境中帶來的歡樂,那不是真正的快樂,只是感官刺激暫時帶來的快樂,不會長久,只有在艱苦環境中能體驗到的那種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三,衰颯的景象就在盛滿中,發生的機緘即在零落內;故君子居安宜操一片心以慮患,處變當堅百忍以圖成。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大凡衰敗的跡象,早已在鼎盛的時候就已經顯現;成功的契機,往往發生在失敗之后的痛定思痛之時。所以君子一定要居安思危,越是在人生得意的時候,就越要謹慎小心;越是在人生變亂動蕩的時候,越是要咬緊牙關,頑強拼搏,堅定信念,相信終有一天會成功。
四,當怒火欲水正在騰沸處,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的是誰,犯的又是誰?此處能猛然轉念,邪魔便為真君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俗話說沖動是魔鬼,人在怒火中燒時,明明知道有錯,卻往往不能控制自己,如果能在關鍵時候,及時轉換自己的念頭,那么魔鬼就會變成上帝了。
五,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人的心態非常重要,保持一種平淡從容的心態,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身外之物,不過是名利得失而已,不要太在意,不要太計較,一笑而過,權當是一場游戲而已,這樣的人生才能超凡脫俗,才能過得幸福快樂。
六,貧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權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編民不讓王公。
不知足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
不知足的人,你給了他黃金,他還要寶玉,你讓他做了市長,他還要做省長。知足的人,即使吃糠咽菜,穿粗布衣服,雖然是平民百姓,但過的日子比王公貴族還自在逍遙。
七,寧為小人所忌毀,毋為小人所媚悅;寧為君子所責備,毋為君子所包容。
寧可被小人猜忌毀謗,也不要為小人所取悅;寧可被君子責怪,也不愿意讓君子包容。
取悅小人,則是同流合污,與小人坑壑一氣,那么還不如遭他們毀謗;君子責怪我們,說明我們還有改過進步的希望,如果只想取得君子的寬容見諒,那當然容易,可我們人生還如何進步呢?
八,讒夫毀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風侵肌,不覺其損。
毀謗誣陷我們的小人,就像烏云遮住了太陽,用不了多久,只要風吹云散,自然就見到太陽了,所以君子不必和這種小人計較,能躲就躲,能讓就讓,他愛說什么就說什么去吧;但那些善于阿諛奉承的小人,就像風邪入侵我們的身體一樣,很難察覺,甚至感覺很舒服,但身體已經受到它的傷害,所以,這個花言巧語,才是最可怕、最難提防的,一定要注意。
九,忙里要偷閑,須先向閑時討個把柄;鬧中要取靜,須先從靜處立個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遷,隨事而靡者。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無論工作多么忙碌,也一定要抽出空閑放松一下自己。無論在多么吵鬧喧囂的環境中,也要保持淡定從容、頭腦清醒,不要受環境所影響。這當然都需要在平日里多加練習,才能處事不慌,臨危不懼。不然就會被環境所轉,遇事就會手忙腳亂,弄得亂七八糟。
十,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畢,盡畢則衰;行誼不宜過高,過高則謗興而毀來。
所謂物極必反,一個人的官做得越大,危險也就越大,歷史上的開國功臣很多被殺,就是因為功高震主;
人的才能也不能完全都發揮出來,總要給自己留一點余地,不然的話,到達極致的時候,也必將是衰敗的開始;
為人要低調,不要過高的標榜自己的行為,不然就會被別人毀謗,甚至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菜根譚》中有哪些名句
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為了回答此問題,我重新翻閱了一下《菜根譚》,在沒重新翻閱之前,我能夠想到的特別熟悉的句子,也就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了,大概這句話可以稱得上《菜根譚》最為人熟知的句子吧,因為,以我之所見,這句話是人們引用的比較多,且是很多人向往的一種人生境界。
其余,就找不到為大多數人所熟知的句子了。
下面輯錄一些,相對而言,曝光率較高的句子。
【第1句】:面上掃開十層甲,眉目才無可憎;胸中滌去數斗塵,語言方覺有味。
【第2句】: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消得家庭內嫌隙,便是一大經綸。
這句話,我挺喜歡,英雄莫說無用武之地,家庭就是一個舞臺,能將一個小家經營得明明白白,就是很大本事了?!恫烁T》認為,能消除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隔閡,使家庭和睦,這就算一種政治才能了。也別小瞧此事,能做好的,普天之下又能有幾人?
【第3句】:情之同處即為性,舍情則性不可見;欲之公處即為理,舍欲則理不可明。故君子不能滅情,惟事平情而已;不能滅欲,惟期寡欲而已。
看看,《菜根譚》談人性談得多好,君子不是要滅絕感情,只是遇到事情時要平靜淡泊,不計名利;也不能滅絕情欲,只是希望清心養性,少一些欲望罷了。
【第3句】:從靜中觀物動,向閑處看人忙,才得超塵脫俗的趣味;遇忙處會偷閑,處鬧處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第4句】:處世而欲人感恩,便為斂怨之道;遇事而為人除害,即是導利之機。
【第5句】: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第6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戒疏于慮者;寧受人之欺,毋逆人之詐,此警傷于察者,二語并存,精明渾厚矣。
【第7句】:德者事業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棟宇堅久者;心者修行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葉榮茂者。
【第8句】:不昧己心,不拂人情,不竭物力,三者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第9句】: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
這句話好,飽含了為人之大智慧。
《菜根譚》是本什么樣的書
《菜根譚》和做菜沒有任何關系,千萬不要誤認成譚家菜。
“欲做精金義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餅上履過?!边@三十二個字就是《菜根譚》的開場白,看到這里,大家也就基本上明白了這本書主要寫些什么了。
《菜根譚》為明朝人洪應明收集編著,與同朝代陳繼儒的《小窗幽記》和清朝王永斌的《圍爐夜話》合稱為“處事三大奇書”。全書采用語錄體的形式,共有三百六十條,分為上下兩冊。《菜根譚》用一部用道德格言的形式指示人性的善惡,教導人們如何從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得到解脫的書。作者洪應明年輕時醉心于功名,中老年以后轉向佛教,最后給自己起了一個還初道人的名號,所以,在此書中既有儒家的中庸思想,又含佛教的出世思想,還有道家的無為思想。
我個人覺得,結合當今日漸浮躁的社會風氣,買一本《菜根譚》放在隨手可及的地方,閑來無事時讀上幾頁,這也是極好的。只是對于其中某些“做人學問”中,關于明哲保身委曲求全的論述大可一笑而過,不必刀槍相見。正所謂“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比绱诉@般,便應了書中所言——“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寬,而鄙者自隘;風花雪月本閑,而擾攘者自冗?!?/p>
讀菜根譚有嗎
《菜根譚》是明朝一個叫洪應明寫的書,前一陣子比較火。它主要講做人,處事,明理,應務等方面內容,多讀勤讀,能使人提高素質,明辨是非,避災免禍,圓滿人生,巧于處事,總之能綜合提高人造就人,引導人,指點迷津的書。毛主席都讀過,并說“嚼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話,可見是本好書,可以放床頭經常沒事翻翻,反省免災。
您怎么去評價《菜根譚》
嚼得菜根,百事可為。放得心下,入圣脫凡。
“修身養性”是古人對于自我生命追尋的意義,而《菜根譚 》正是一部是論述修養、人生、處世、出世的語錄世集。
《菜根譚》為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收集編著,以“菜根”為本書命名,意謂“人的才智和修養只有經過艱苦磨煉才能獲得”。
本書內含萬古不易的教人傳世之道,為曠古稀世的奇珍寶訓,對于人的正心修身,養性育德,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的力量。
作者簡介:
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明中后期江蘇金壇縣人。早年熱衷于仕途功名,晚年歸隱山林。
萬歷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帶,潛心著述,與袁黃、馮夢楨等人有所交往。
洪應明,明代思想家
書名解讀:
書名《菜根譚》取自宋儒汪革語:“人就咬得菜根,則百事可成?!?/p>
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能夠堅強地適應清貧的生活,不論做什么事情,都會有所成就。
明代于孔兼在為《菜根譚》寫的題詞中,進一步闡述道:“‘譚’以‘根譚’名,固自清苦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p>
于氏又引用洪應明的話說:“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于氏的解釋,增加了這樣一層含義:一個人面對厄運,必須堅定自己的操守,奮發努力,辛勤培植與澆灌自己的理想。
乾隆間署名三山病夫通禮的《重刊菜根譚序》則說:“凡種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其味乃厚?!辈⒁霉耪Z“性定菜根香”,說明只有心性淡泊沉靜的人,才能領悟其他的旨意。
《菜根譚》
著作評價:
《菜根譚》成書于明朝萬歷年間,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揉合了儒家中庸之道、釋家出世之道、道家無為思想,結合自身體驗,形成了一套出世入世的警語,以語錄體的道德格言方式指示人心向善,教導人們如何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并從中解脫。
日本近代文人福田雅太郎評價:千錘百煉,斑斕絢麗
明代人評價:談性命直入玄微,道人情曲盡巖險
當代人虞祖堯先生評價:文辭秀美,對仗工整。含義深邃,耐人尋味。
臺灣趙寧先生評價:此書雋永簡語、發人深思的文句,只要過目,一定會永銘于心,終生受益。
小編閱覽此書后,對其內容大致提煉如下:
【第1句】:心性:抱樸真心。
提倡“抱樸”,即擁有一顆樸素、純凈的赤子之心。
【第2句】:家庭:家和為基。
倡導“家和萬事興”,人人應有一顆為家庭和諧而涌動的愛心。
【第3句】:事業:踏實心正。
勸告世人“腳踏實地,用心良純”,要有恒心和耐心。
【第4句】:處世:大局為先。
推崇“高一步立”,培養大局觀。
【第5句】:交友:誠友諒士。
主張寬以待人,真摯誠懇,容納一切善惡賢愚。
《菜根譚》算不算古代的成功學
《菜根譚》是明代還初道人洪應明編著的一部揉合三教,講述修養,人生,出世,處世等的書。其書以“菜根”而名,意為人之才智修養只有經過磨練才能獲得且不易失,正所謂“嚼得菜根,百事可作”。他的文字簡煉雋永,雅俗共存。很多句子都采用對仗形式,揭示出一些普世的人生道理。深讀此書,不但能陶冶情操,提高個人修養,且能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如何處世帶來一些不同的思考角度。又其深得詩文旨趣,文字優雅樸素,又不失文采。玩味熟讀,對個人寫作亦為有益。
李白有哪些名句
李白的名句實在是太多,在此不一一枚舉,我最欣賞的一句氣勢恢宏、驚心動魄的就是: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謝謝!
如何解答賞析古詩詞中的名句
如何解答賞析古詩詞中的名句
文/南郭居士
對古詩詞中的名句進行賞析,首先要了解和說明該句的出處,文體,然后要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這樣才能保證解讀的方向是否正確,如果大方向錯了,后面的解釋便全是無用功。
具體賞析中還要考慮研究作者創作時的境遇、心情等等,不能就詩論詩,任何詩句都包涵作者的主觀思想和文化修養,以及詩人的性格和學識等,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有血有肉,才更貼近真實。
接下來就要根據古詩詞的特點進行具體解析,古詩詞一般由三個內容組成:(一)、意境 (二)、語言 (三)、形式。詩詞具有凝練、抒情、篇幅短小而又豐富的特點,因此既要了解詩中意境,詩句的言外之意,又要靠自己去領悟和想象,甚而體味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奧妙。
比如解析“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笔紫纫淮摼涑鲎浴对娊洝分械摹秶L·周南·關雎》,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第一首詩中的句子,然后說明它采用了“興”的表現手法,通常被認為描寫男女戀愛的情歌,再對詩句做詳細解釋和總結。
再比如,如何對“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解析。首先說明,句出唐代詩人王昌齡一組邊塞詩《出塞二首》中的第一首,由于是七言絕句,較短,若篇幅不限,就有必要把全詩展示,然后交代主題。它是一首著名的邊塞詩,表達了詩人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事的愿望。而本句從描寫景物入手,勾勒出一幅冷月邊關的蒼涼景象。如果想拓展,還可以對詩句的結構和平仄進行分解。最后結合歷史和人文展開論述。
古詩詞名句非常多而精彩,我們賞析時要弄清楚句子出處的文體,否則會搞出笑話。比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背鲎裕ㄌ啤だ畎住つ狭陝e兒童入京),屬于古體詩(古風)句?!昂萎敼布粑鞔盃T,卻話巴山夜雨時?!背鲎?(唐·李商隱·夜雨寄北),是格律詩中絕句體裁?!氨娎飳にО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出自 (宋·辛棄疾·青玉案),屬于古詩詞中的格律詞。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則出自(清·林則徐·對聯),但網上有些標明是鄭板橋的對聯,如果有興趣,則可以對出處做明確說明。
當然,說了這么多,也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寫作的表現手法多種多樣,不必拘泥于任何一種格式,本文權作名句賞析的一種意見,供大家交流探討。(南郭居士·郭軍 于隴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