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閣序 高考名句
經歷過高中的小伙伴們一定都記得,在語文文言文中有這樣一篇文章,它就是滕王閣序;這篇文言文之所以讓學生很熟悉,那是因為它是必背文章,而且還是一篇很長的必背的文章;除此之外,這篇文章中還有很多名句是高考必考的句子。
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文章里面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高考必考的名句。
滕王閣是王勃寫的,王勃是唐朝很有名的詩人,還被稱為詩人中的杰人;當年王勃登上滕王閣時,看到了周圍的景色,就寫下了這篇著名的文章。文章里的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等詞充分體現了那個地方優美的景色以及王維當時悠閑的心情。
王勃寫下的這句名句其實是借鑒了庾信的一句話,使得自己的話成為了很對稱的一句話,這句話的基本意思是:天空中的落霞形成了一種很廣闊的境界,在落霞旁邊的孤鶩與整片天空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畫。
在這幅畫中,秋天的湖水隨著輕風波動,與無邊的天際連在一起,孤鶩在湖水上飛過,落霞也隨之飄動,全部的景物都渾然一體,在滕王閣處形成了一個幽美的空間。
王勃的這句話真的寫的非常妙,整個句子的對仗是很整齊的,景物與景物相對應,音調之間相互押韻,讓人讀起來很是順暢。王勃的寫作風格受到了初唐風氣的影響,同時也體現了當時特有的古詩風格。
王勃從小就開始寫詩,是一位古詩界的神童,他6歲時就能寫詩了,這在史上都是很少見的。王勃在寫完這篇文章后還專門做了補充,為其寫了一首詩,這首詩就算是當時的唐朝皇帝看了,都漸漸夸贊他寫得好。
可惜,這樣一位有才的詩人就在年輕的時候死于非命。王勃在寫完滕王閣序后,就乘船去見他的父親,可惜在船上遇到了大風,被大浪沖下了船,最后死在了水里,那一年他只有27歲。
據說王勃死后,他還經常回到自己的墳前去念那句話,直到有人對這句話提出了質疑,他才沒有再出現在墳前。到現在,有些學生還經常寫錯這個鶩字,經常把下面的那個鳥寫成烏,這可是高考必考題,寫錯了就5分沒有了,小伙伴們可要記住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