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洛陽的優美句子
【第1句】: 描寫洛陽美景的句子
洛陽八大景
一,龍門山色:龍門又叫伊闕,位于洛陽市南。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洛陽四野山水之
勝,龍門首焉”的贊嘆,并于晚年居此號香山居士。今天這里除了有名聞遐邇的世界文
化遺產龍門石窟外,還有白園、香山寺等景點。龍門,香山兩山對峙,伊河中流,形勢
雄渾而山水秀麗,仍為洛陽首屈一指的游覽勝地。
二,馬寺鐘聲:位于洛陽市東13公里的白馬寺始創于東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
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歷史,號稱“釋源祖庭”。昔日寺內鐘聲悠揚,
遠聞數十里,并于洛陽城內鐘樓之鐘共鳴,堪稱一奇。近年白馬寺鐘聲再起,已是辭舊
迎新為人民祈福禳災的極樂之音了。
三,金谷春晴:西晉權臣石崇于元康八年(公元296年)在洛陽金谷澗營建別墅,與當
時名士陸機,潘岳,左思等23人結為詩社,號金谷24友,并廣收天下奇花異石于園中,
名“金谷園”,為洛陽名園。今日名園早已無跡可尋,位置考證在洛陽市東北(魏晉洛
陽城西)。洛陽火車站之金谷園只是托名,而非故址。
四,洛浦秋風:洛河之畔,自隋唐始就已桃李夾岸,楊柳成蔭,風光如畫,游人如織。
盛夏時節,漫步洛浦,涼風習習,似秋風撲面,暑氣頓消。白居易贊曰:“津橋東北斗
亭西,到此令人思詩迷,眉月晚步神女浦,臉波春傍竊娘堤;柳綠裊裊風繰出,草縷茸
茸雨剪齊,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燕不成啼”。近年市政府在此修建的洛浦公園成為
市民游客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五,天津曉月:今天的洛陽橋東有一孔舊橋,橋上有一座四角亭,亭中石碑有民國主席
楊森題字。此橋既是隋唐之時天津橋之舊址,隋唐時期,洛河穿城而過,河上天津橋橫
臥,有天漢之象,北對皇城端門,南通龍門,未東都南北往來通衢。唐詩人劉希夷有詩
“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花子,馬聲回合青云外,人影動搖綠波中。”現在新舊
洛陽二橋橫跨洛水之上,夜晚華燈燦爛,月光如波,成為今日洛陽的又一新景。
六,銅駝暮雨:洛陽老城東關大通巷,唐宋之時叫銅駝陌,明清時稱銅駝街,民國初改
稱銅駝巷。唐宋之時這里桃李夾瀍河兩岸,人煙稠密,繁華無比。傍晚時分,暮色蒼茫
炊煙裊裊,猶如迷蒙煙雨,故時人美其名曰:“銅駝暮雨”。
七,平泉朝游:故址在洛陽市南25公里的梁家屯村,為唐代宰相李德裕所建的園林別墅
其間多藏海內珍奇,為唐代園林名勝,與石崇之金谷園并稱豪華。如今,平泉別墅早
已荒棄無存,只有平泉寺遺址供人憑吊。
八,邙山晚眺:邙山位于洛陽市北,又稱北山或北邙。唐時,邙山翠云峰上建有避暑宮
登臨南眺,洛陽全城、伊洛山川盡收眼底。現在翠云峰上尚存上清宮為道教宮觀,亦
為洛陽游覽景點,上清宮森林公園的建立更將增添洛陽的美麗。
【第2句】: 贊美洛陽的句子有哪些
(1)漢魏洛陽城遺址和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分別作為漢魏時期的帝國都城和隋唐時期帝國都城的主入口,是漢唐時期都城的代表性遺跡;新安漢函谷關遺址,加上陜縣的崤函故道,分別作為絲綢之路重要的關隘和道路遺跡,是絲綢之路上重要的防御及交通遺跡,構成了城、門、關、道這一內涵豐富、完整的絲綢之路要素體系,突出地反映了洛陽在絲綢之路上的地位、價值和特點。
(2)洛陽是一座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實力突出的現代化工業城市。“一五”時期全國156項重點工程有7項在此建設,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0%左右。
現已形成裝備制造、有色金屬、能源電力、石油化工、硅光伏及光電等五大優勢產業,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五大戰略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擁有洛陽石化、中信重工、一拖集團、中鋁洛銅、中硅高科、萬基控股、伊川電力等眾多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惠普、中興、中移動(洛陽)呼叫中心、平安保險數據中心等一大批高端服務業項目落戶洛陽。(3)剛近龍門風景區,這里山清水秀,氣勢不凡的龍門大橋雄跨于伊河之上,飛駕于龍門之口,猶如一彎彩虹,又如一座天然“門闕”。
秀美的伊河波光瀲滟,兩岸垂柳婆娑,宛如碧玉絲滌,微風過處搖曳生姿,風景宜人。進入龍門,放眼望去,東西兩坐青山對峙,龍門石窟依山傍水,與對岸的香山寺隔河相望,四月的龍門,氣候宜人,與同伴們漫步在伊河岸邊,香山寺的鐘聲渾厚悠遠綿長,聲聲入耳,倍感神清氣爽。
(4)洛陽牡丹始植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史,形成9大色系、10種花型、1200多個品種。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節已經成為蜚聲中外的國家級文化盛會,躋身全國四大名會之一,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洛陽擴大對外開放、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平臺。
洛陽市被命名為“中國牡丹花都”。(5)火紅的花朵,是一團火,燒出四月洛陽最耀眼的火花。
似烈焰,將美的夢想點燃,我不折牡丹,怕毀了美的光芒,恐斷了沒的遐想。(6)走進“白馬寺”大門,大王殿、大佛殿、大雄店、接引殿、毗膚閣等殿堂緊緊相連,巧奪天工的各種雕塑引人注目。
殿內殿外,香煙繚繞,檀木香味沁人心脾。出了寺門,沿著漢白玉潔凈的小徑東走,便來到“狄人杰之墓”。
他秉公辦案的一樁樁事跡,令人肅然起敬。 走過亭臺軒榭,跨過小橋流水,便來到“ 釋迦舍利”古塔。
塔身巍峨高大,氣氛肅穆清幽。(7)洛陽地處天下之中,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有“四面環山六水并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第13句】古代的政客、商人從洛陽出發,經河西走廊翻越天山,走過戈壁荒漠、橫跨歐亞大陸,寫下了綿延不絕的東西方經貿、文化交流的篇章。
作為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沿線重要城市,洛陽長期作為漢唐都城所在地,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載體和源頭,為絲綢之路的繁榮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留下了許多與之相關的文獻記載和重要的文物遺跡。(8)牡丹花好畫也美。
園內眾多的本土畫家的牡丹畫展,又是一個牡丹園。他們技法不一,方式各異,卻只有牡丹這個千篇一律的主題,揮毫之間多少都有牡丹風骨。
我買了一幅橫幅的牡丹圖,是一幅綠色的牡丹,同事不以為然。我說,紅色有暴烈的激情,白色有默然的寂靜,黑色有深沉的注視,黃色有威嚴的震撼,而綠色牡丹則滿含和諧與安詳,把傲骨隱于謙遜,把生機融于平和,讓富貴的精神化作淡雅的目光,豈不是富貴圖中的精品?(9)走出牡丹園,頻頻回首,意猶未盡。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錦城”。每一個接觸牡丹的人,都會為之動容。
(10)在繁多的歷史文物遺址中,龍門石窟是研究佛學在中國傳播發展不可多得的佐證。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
據史料記載,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由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公元493年)前后。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代,雕鑿時間斷斷續續達400年之久。
兩山現存大小洞窟2345個,佛像l0萬余尊,碑刻題記2840余塊,石刻佛塔60余座。 (11)洛陽地勢西高東低。
境內山川丘陵交錯,地形復雜多樣,其中山區【第45句】:51%,丘陵【第40句】:73%,平原占【第13句】:8%,周圍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荊紫山、周山、櫻山、龍門山、香山、萬安山、首陽山、嵩山等多座山脈;境內河渠密布,分屬黃河、淮河、長江三大水系,黃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鐵灤河、澗河、瀍河等10余條河流蜿蜒其間,有“四面環山六水并流、八關都邑、十省通衢”之稱。由于洛陽地處中原,山川縱橫,西依秦嶺,出函谷是關中秦川;東臨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黃河之險;南望伏牛,有宛葉之饒,“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
(12)在牡丹叢中漫步,猶如與美麗而嫻靜的少婦同行,更似和清純而矜持的少女結伴,在牡丹花下與漂亮的人兒合個影,雖然有當配角的感受,也豈不是短短旅途一個。
【第3句】: 贊美洛陽的句子
贊美洛陽的句子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唐·劉克莊《鶯梭》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唐·張籍《秋思》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掛林風景異, 秋似洛陽春
花開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唐劉禹錫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宋歐陽修
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唐韓愈
【第4句】: 描寫洛陽美景的句子有哪些
描寫洛陽美景的句子如下:
【第1句】: 位于洛陽市東13公里的白馬寺始創于東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歷史,號稱“釋源祖庭”。昔日寺內鐘聲悠揚,遠聞數十里,并于洛陽城內鐘樓之鐘共鳴,堪稱一奇。近年白馬寺鐘聲再起,已是辭舊迎新為人民祈福禳災的極樂之音了。
【第2句】: 洛河之畔,自隋唐始就已桃李夾岸,楊柳成蔭,風光如畫,游人如織。盛夏時節,漫步洛浦,涼風習習,似秋風撲面,暑氣頓消。白居易贊曰:“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思詩迷,眉月晚步神女浦,臉波春傍竊娘堤;柳綠裊裊風繰出,草縷茸茸雨剪齊,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燕不成啼”。近年市政府在此修建的洛浦公園成為市民游客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第3句】: 洛陽老城東關大通巷,唐宋之時叫銅駝陌,明清時稱銅駝街,民國初改稱銅駝巷。唐宋之時這里桃李夾瀍河兩岸,人煙稠密,繁華無比。傍晚時分,暮色蒼茫,炊煙裊裊,猶如迷蒙煙雨,故時人美其名曰:“銅駝暮雨”。
【第4句】: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
【第5句】: 香車傾一顧, 驚動洛陽塵。
【第6句】: 北邙山頭少閑土, 盡是洛陽人舊墓。
【第7句】: 直須看盡洛陽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第8句】: 洛陽春日最繁花,紅綠蔭中十萬家。
【第9句】: 當春天地爭奢華, 洛陽園苑尤紛拏。
【第10句】: 唯有牡丹真國色, 花開時節動京城。
【第11句】: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第12句】: 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功夫織得成。
【第13句】: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第14句】: 悠悠遠行歸,經春涉長道。 幽冀桑始青,洛陽蠶欲老。
【第15句】: 陶令門前四五樹, 亞夫營里百千條。 何似東都正二月, 黃金枝映洛陽橋。
【第5句】: 關于六月的句子
描寫六月的優美句子
【第1句】:繽紛的七彩里,六月直率的性格、火熱的情懷、豪邁的氣魄,就更是纖毫畢現了。
【第2句】:六月的氣息在這座城市里彌漫,熱氣席卷了整個城市的上空,而我卻感覺不到熱氣的存在。我知道,城市里的每一個人,都在為了生活而忙碌,才讓這城市更加喧嘩。
【第3句】:六月,我們一起前行,成就人生,演繹一首永不后悔的歡歌。
【第4句】:六月,驕陽似火,暑氣留戀。但這風風火火卻遠不能掩蓋季節的豐富內涵,大街上,涌動的人流,以五顏六色的衣妝,匯成橫亙天地間的七色彩虹,描繪著生活美不勝收的詩情畫意。
【第6句】: 描述洛陽的句子
洛陽是一座底蘊深厚、名重古今的歷史文化圣城。
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歷史上先后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是我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都城。沿洛河一字排開的夏都二里頭、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五大都城遺址舉世罕見。
現有全國文物保護單位43處,館藏文物40余萬件。洛陽是一座底蘊深厚、名重古今的歷史文化圣城。
作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歷史上先后有13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是我國建都最早、歷時最長、朝代最多的都城。沿洛河一字排開的夏都二里頭、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故城、隋唐洛陽城五大都城遺址舉世罕見。
現有全國文物保護單位43處,館藏文物40余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