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龍鐘”的七言詩句
為您整理了97句帶“龍鐘”的五言詩句,其中“龍鐘”開頭的七言詩句23句,“龍鐘”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25句,“龍鐘”在中間的七言詩句49句,供您參考。
“龍鐘”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龍鐘校正騎驢日,憔悴通江司馬時(shí)。——出自唐·白居易《歲暮寄微之三首》
【第2句】:龍鐘野老安用哉,偶隨江上浮鷗來。——出自王洋《和謝齊解元見惠》
【第3句】:龍鐘繞圍喜折屐,龜手拂拭寒侵袍。——出自范成大《小峨眉》
【第4句】:龍鐘雖入玉關(guān)門,止呵還遇灞陵尉。——出自宋祁《擬東武曲二首》
【第5句】:莫笑鬢毛輕點(diǎn)綴,龍鐘奸黠兩矜夸。——出自胡寅《二十八日快晴》
【第6句】:龍鐘不得相隨去,愿寄州圖枕石看。——出自魏野《送王太博出鎮(zhèn)桂林》
【第7句】:秘泄瀛寰亦一奇,龍鐘為顯古須眉。——出自近代·陳三立《徐悲鴻畫師來游牯嶺,相與登鷂鷹嘴,下瞰洲》
【第8句】:已與山靈盟歃了,龍鐘斷不就安車。——出自劉克莊《雜興十首》
【第9句】:功業(yè)詎堪銘日觀,龍鐘空嘆倚天津。——出自李洪《次韻仲信留別》
【第10句】:龍鐘游宦如投耒,瑣屑僑民一系匏。——出自蘇籀《近市一首》
【第11句】:龍鐘詎可備藩臣,半俸恩深勝在陳。——出自劉克莊《徐洪二公再和二詩余亦隨喜》
【第12句】:勝寄幸容溪館宿,龍鐘慚見妓筵開。——出自唐·朱慶馀《酬蕭員外見寄》
【第13句】:龍鐘誰識(shí)天津叟,高臥曾為梁甫吟。——出自曹冠《涵碧亭三首》
【第14句】:龍鐘還忝二千石,愧爾東西南北人。——出自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
【第15句】:興來亦欲強(qiáng)登臨,龍鐘未免扶藜杖。——出自吳芾《耿曼老將命鄉(xiāng)邦見過匆遽言別復(fù)作詩送之》
【第16句】:世難那堪恨旅游,龍鐘更是對(duì)窮秋。——出自唐·賈島《上谷旅夜》
【第17句】:華堂舉杯白日晚,龍鐘相見誰能免。——出自唐·李端《贈(zèng)康洽》
【第18句】:龍鐘忽被還山詔,腰腳于今得欠伸。——出自劉克莊《辛亥各口占十絕》
【第19句】:龍鐘久納少年侮,耿介尤為謅子嘖。——出自陸文圭《贈(zèng)鄭元明術(shù)士自言安晚之孫故詩及之》
【第20句】:多積荊薪寬釀浪,龍鐘禁不得霜天。——出自劉克莊《自和徐潭二首》
【第21句】:二了舁籃今夜月,龍鐘猶勝杖藜?xì)w。——出自李彌遜《和穎仲山行即事》
【第22句】:昔人筑斯防旱澇,龍鐘常相天地造。——出自徐似道《北閘停舟》
【第23句】:龍鐘雙袖馬臟臟,來往榆關(guān)日向深。——出自李復(fù)《過天門關(guān)》
“龍鐘”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回首登高行復(fù)冬,后時(shí)只合嘆龍鐘。——出自張耒《重九考罷試卷書呈同院諸公》
【第2句】:偃蹇枝柯何代物,相看應(yīng)笑我龍鐘。——出自陳陶聲《蟾蜍石上一株松》
【第3句】:高僧七十未龍鐘,飛錫飄然百里中。——出自袁說友《堅(jiān)老住廣福》
【第4句】:誰扶病客起龍鐘,恩在盆傾一雨中。——出自范成大《雨涼二首呈宗偉》
【第5句】:年來誰不厭龍鐘,雖在侯門似不容。——出自唐·元載《別妻王韞秀》
【第6句】:東去西來緣底事,只應(yīng)添得一龍鐘。——出自岳珂《至鄂期年以饟事不給於詩己亥夏五廿有八日始解維雪錦夜宿興唐寺繁》
【第7句】:乃知形骨縱龍鐘,勝處精神不衰老。——出自王洋《次韻周秀實(shí)見寄長篇》
【第8句】:慚君知我命龍鐘,一紙書來意萬重。——出自唐·李涉《廬山得元侍御書》
【第9句】:龜猷未告非熊兆,漁蓑堪笑老龍鐘。——出自張載《八翁十首》
【第10句】:文字何關(guān)達(dá)與窮,悵君一尉已龍鐘。——出自趙蕃《閻伯善以孟東野集見惠二首》
【第11句】:今日道旁扶一拐,汝公安得不龍鐘。——出自劉克莊《同鄭君瑞出瀨溪即事十首》
【第12句】:仙官美祿不肯受,白首世路夸龍鐘。——出自項(xiàng)安世《次黃司戶紅糟韻四首》
【第13句】:君若見時(shí)須問我,為言老子已龍鐘。——出自吳芾《送朝宗兼簡閩帥》
【第14句】:自言正直動(dòng)山鬼,豈知造物哀龍鐘。——出自蘇軾《登州海市》
【第15句】:無才多病分龍鐘,不料虛名達(dá)九重。——出自唐·李冶《恩命追入,留別廣陵故人》
【第16句】:一種苦心師得了,不須回首笑龍鐘。——出自唐·羅隱《送z6光大師》
【第17句】:屢見高文試澤宮,長年參校愧龍鐘。——出自鄧忠臣《重九考罷試卷書呈同院諸公二首》
【第18句】:應(yīng)是故山猿鶴嘯,主人歸得已龍鐘。——出自李新《題馮園三首》
【第19句】:書生徑臥身龍鐘,諷諫不到齊王宮。——出自方逢振《庚寅人日雨夕大雷電激而成雹陽專而陰不勝寒反為燠復(fù)雷雹大雨彌旬》
【第20句】:白發(fā)蒼顏跛挈公,時(shí)人相笑老龍鐘。——出自釋正覺《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第21句】:知己尚嫌身酩酊,路人應(yīng)恐笑龍鐘。——出自唐·于鵠《醉后寄山中友人》
【第22句】:霜清水落石正瘦,落葉擁徑行龍鐘。——出自唐仲友《石洞》
【第23句】:豈但五民保狼戾,也緣造物相龍鐘。——出自馮伯規(guī)《禱晴獲應(yīng)喜而賦詩》
【第24句】:耳聾眼暗步龍鐘,畢竟憑何住五峰。——出自釋道沖《偈頌五十一首》
【第25句】:圣恩重疊念龍鐘,新賜淮陽地望崇。——出自張?jiān)仭痘搓枙鴳鸭某杏H舊》
“龍鐘”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諸公若問龍鐘叟,為說腰鎌自刈禾。——出自劉克莊《和張秘丞燈夕韻四首》
【第2句】:市橋日莫?柯克唬淞幼硭頗唷!鱟允蛻普洹渡倭昶锫俊?
【第3句】:老態(tài)龍鐘雪滿頭,黃花招我對(duì)清秋。——出自李曾伯《自和》
【第4句】:自憐戴白龍鐘叟,猶向原頭駕素車。——出自劉克莊《哀仲妹》
【第5句】:伊余龍鐘歸海涯,千山萬水情自怡。——出自唐·貫休《送夢(mèng)上人歸京》
【第6句】:綰臧下吏明堂廢,又作龍鐘病免歸。——出自蘇軾《元祜元年二月八日,朝退,獨(dú)在起居院讀《漢晝妒.儒林傳》,感申》
【第7句】: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xué)龍鐘虛嘆息。——出自唐·李涉《岳陽別張祜》
【第8句】:不為龍鐘頭半白,好拋泉石從軒車。——出自魏野《喬職方將赴闕詔領(lǐng)河?xùn)|轉(zhuǎn)輸再成長句送之》
【第9句】:今日龍鐘人共棄,愧君猶遣慎風(fēng)波。——出自唐·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第10句】:四十龍鐘欠一年,不應(yīng)鶴骨會(huì)乘軒。——出自周南《筇竹杖》
【第11句】:老夫龍鐘眾人后,一舸循江信沿涉。——出自張耒《淮陰太寧山主崇岳逮與予諸公游今年七十余耳目聰明筋力強(qiáng)壯奉戒精》
【第12句】:空王龍鐘曳杖立,彌勒游戲挑囊眠。——出自曾季貍《雷公保國寺畫壁》
【第13句】:經(jīng)月龍鐘少下床,土花上壁筍穿墻。——出自劉克莊《病起窺園十絕》
【第14句】:薄宦龍鐘心懶慢,故山寥落水奫淪。——出自唐·李幼卿《前年春與獨(dú)孤常州兄花時(shí)為別倏已三年矣…抒情聊以奉寄》
【第15句】:潤松盡作龍鐘結(jié),匝地渾銷雁齒高。——出自藍(lán)元威《句》
【第16句】:田父龍鐘雪色髯,送兒來學(xué)尚腰鎌。——出自陳鑒之《題村學(xué)圖》
【第17句】:門闌應(yīng)笑龍鐘壻,作吏風(fēng)塵□兩翁。——出自陳宓《人日壽外姑方氏》
【第18句】:空令雪鬢龍鐘叟,秉筆來書宰上銘。——出自劉克莊《挽葉寺丞二首》
【第19句】:船門相對(duì)多商估,葛服龍鐘篷下語。——出自唐·李端《荊門歌送兄赴夔州》
【第20句】: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出自唐·岑參《逢入京使》
【第21句】:看君矍鑠猶堪展,似我龍鐘只合休。——出自陳藻《送張謙父往潭州》
【第22句】:氣力龍鐘頭欲白,憑仗添丁莫惱爺。——出自唐·盧仝《示添丁》
【第23句】:空齊自合冷如灰,何物龍鐘似不才。——出自林亦之《次韻奉酬致仕通直吳七丈上元所寄之什》
【第24句】:自慚林藪龍鐘者,亦得親登郭隗臺(tái)。——出自唐·貫休《陳情獻(xiàn)蜀皇帝》
【第25句】:如今休憶鵝池路,縱竭龍鐘做不成。——出自李曾伯《洪云巖有和謝之》
【第26句】:青墩溪畔龍鐘客,獨(dú)立東風(fēng)看牡丹。——出自宋·陳與義《詠牡丹》
【第27句】:孝子龍鐘亦長揖,爵級(jí)同升在三太。——出自元·楊維楨《王孝子祥》
【第28句】:東野龍鐘夸白首,巖詹矍鑠事清修。——出自喻良能《司戶李巖詹和予廬山詩二十一篇作詩為謝》
【第29句】:衣食才足守墳?zāi)梗浫↓堢婑R少游。——出自王灼《置酒賦樓觀月立夫有詩序別次韻》
【第30句】:與君中外情偏厚,嗟我龍鐘志已摧。——出自葉適《送趙提干》
【第31句】:城東白發(fā)龍鐘叟,行香來祝仙人壽。——出自陸文圭《壽王君明》
【第32句】:行行桎梏如貫魚,憐我龍鐘遲明早。——出自南宋·文天祥《移司即事》
【第33句】:已作龍鐘后時(shí)者,懶于街里蹋塵埃。——出自唐·韓愈《送侯喜》
【第34句】:老姥龍鐘八十三,獨(dú)能指點(diǎn)認(rèn)青衫。——出自石介《離鄆州至壽張南村舍中有姥八十馀拜》
【第35句】:錢生未死重相見,雙袖龍鐘盡血痕。——出自清·方文《三月十九日作》
【第36句】:只今龍鐘已八十,雙瞳挾電搖青昮。——出自陳耆卿《題湯正仲墨梅》
【第37句】:故國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出自唐·岑參《逢入京使》
【第38句】:參軍龍鐘大可笑,清圣寂寞何所中。——出自李新《題普州東溪》
【第39句】:莫問龍鐘惡官職,且聽清脆好文篇。——出自唐·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別微之于灃上十四年…為他年會(huì)話張本也》
【第40句】:帝憫龍鐘許放還,夢(mèng)魂尚記侍威顏。——出自劉克莊《和吳警齋侍郎二首》
【第41句】:甬東寺里逢陳若,雙袖龍鐘行帶索。——出自謝翱《寶幢山尋黃提刑震舊避地處》
【第42句】:七年病蓄三年艾,猶勝龍鐘轉(zhuǎn)陸覺。——出自宋·蔡格《山居十三首》
【第43句】:郎官蕭灑裁詩麗,博士龍鐘嘆鬢班。——出自韓維《和景彝圣俞馬上見槐花》
【第44句】:山客龍鐘不解耕,開軒危坐看陰晴。——出自宋·陳與義《觀雨》
【第45句】:向來樂此不為疲,太息龍鐘迫耄期。——出自劉克莊《懶》
【第46句】:敗絮龍鐘擁病身,十分寒事在湘濱。——出自劉克莊《湘潭道中即事二首》
【第47句】:身是龍鐘應(yīng)是分,水曹蕓閣枉來篇。——出自唐·賈島《酬張籍王建》
【第48句】:應(yīng)念龍鐘在泥滓,欲摧肝膽事王章。——出自唐·盧綸《途中遇雨馬上口號(hào)留別張劉二端公》
【第49句】:子方盛壯宜乘塞,吾迫龍鐘懶出窩。——出自劉克莊《送陳諫議澈赴邊幕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