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寫花草美好句子精選60條
《桃花源記》的名句默寫
【第1句】: 描寫桃花林草美花繁(桃花林奇異景象)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第2句】: 表明漁人進(jìn)入桃花源后總體感受的`句子:豁然開朗。
【第3句】: 寫出桃花源不易發(fā)現(xiàn)的句子:① 山有小口;② 初極狹。
【第4句】: 從環(huán)境的角度寫桃花源美異的句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第5句】: 從心情的角度寫桃花源美異的句子: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第6句】: 從穿著的角度寫桃花源美異的句子: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第7句】: 從活動的角度寫桃花源美異的句子:其中往來種作。
【第8句】: 桃花源人的精神狀態(tài):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第9句】: 寫出桃花源社會風(fēng)尚的句子: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第10句】: 寫出桃花源人對漁人熱情的句子:
① 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
② 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③ 余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第11句】: 桃花源人“皆嘆惋”的原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第12句】: 桃花源人“遂與外人間隔”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第13句】: 桃花源人滿足于桃花源生活,厭惡外界生活的體現(xiàn)是: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魚我所欲也名句理解默寫
《魚我所欲也》在中學(xué)時期的教育中是一篇比較重要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魚我所欲也》中的重點(diǎn)名句理解性默寫,希望能對同學(xué)們有幫助。
《魚我所欲也》名句理解性默寫
魚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上》
【第1句】: 本文的中心論點(diǎn)、主旨、觀點(diǎn)是:舍生取義。
【第2句】: 表明本文中心論點(diǎn)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第3句】: 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生,亦無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第4句】: 孟子認(rèn)為能做到舍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第5句】: “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惡者有甚于死者。
【第6句】: 在孟子看來,什么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第7句】: 體現(xiàn)“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第8句】: 承上啟下,從人們熟知的生活現(xiàn)象談起的句子是: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第9句】: 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第10句】: 孟子認(rèn)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第11句】: “此之謂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為宮室之美而受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第12句】: 在作者看來,面對高官厚祿而不辨禮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失其本心。
【第13句】: 不辨禮義的接受萬鐘是為了: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魚我所欲也》名句默寫題
《魚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為依據(jù),對人的生死觀進(jìn)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分享了《魚我所欲也》默寫題,歡迎同學(xué)們來學(xué)習(xí)參考!
《魚我所欲也》默寫題
1孟子認(rèn)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
2在孟子看來,什么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
3不辯禮儀的接受萬鐘是為了:
4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
5寫“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得”時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6本文孟子用“ 舍生而取義 ”來表現(xiàn)他的人生追求。文天祥《過零丁洋》中體現(xiàn)這種追求的詩句是:7請寫出歷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確選擇的人
8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許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熱血和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舍生取義”的正氣歌,請概述一個這樣的例子:
9作者在文中贊揚(yáng)的是怎樣的人:
10結(jié)合現(xiàn)實(shí)生活,給本文補(bǔ)充兩個論據(jù)。
參考答案
1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為宮室之美而受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2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3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4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5意在說明在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需要選擇的事,在兩者不可兼得的情況下,人們會選取價值更高的東西,用此事情來比喻”舍生取義“的道理
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岳飛精忠報國,文天祥選擇忠義守節(jié),布魯諾選擇堅定信念。
8抗洪英雄李向群為保一方群眾生命財產(chǎn)安全誓斗洪魔,以生身殉國。朱自清病危之際拒絕吃美國救濟(jì)糧。盧雪鵬見義勇為,勇斗歹徒,獻(xiàn)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9舍生取義的人(精神永存),批評的是怎樣的人:見利忘義的人(無生命價值) 10文天祥寧死也不降元,慷慨就義;
譯文
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都得到的話,那么我就只好放棄魚而選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道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xùn)|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zāi)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樣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zāi)禍的壞事,哪一樁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種手段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zāi)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見,他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yán)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有賢能的人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會餓死。可是輕蔑地呼喝著給人吃,饑餓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腳踢給別人吃,乞丐也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這樣,高官厚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認(rèn)識的窮人感激我嗎?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人)卻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人)卻為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人)為了認(rèn)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它。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簡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為依據(jù),對人的生死觀進(jìn)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他從人應(yīng)如何對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與死、利與義、守義與失義等方面,層層深入、正反對比地論證了義重于生,必須舍生取義。還強(qiáng)調(diào)指出“非獨(dú)賢者有是心(舍生取義之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人如果經(jīng)不住萬鐘、宮室、妻妾、施恩的誘惑,必然會“失其本心(舍生取義之心)”。
《魚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對魚和熊掌之間的抉擇,比喻面對生命和大義之間的選擇,孟子會毅然“舍生而取義者也”。這當(dāng)中的“義”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謂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惡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為“廉恥之心”)。因?yàn)槿酥挥袚碛?ldquo;羞惡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線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圍所不接納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這樣才能不被“宮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識窮乏者得我”所誘惑,而像“不食嗟來之食”的人一樣,內(nèi)心有一種凜然的“義”。
《魚我所欲也》一文本身的結(jié)構(gòu)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論點(diǎn)應(yīng)當(dāng)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惡有甚于死”的“本心”,“賢者能勿喪耳”。如果把《魚》文分成三段來分析,是不難說明這一觀點(diǎn)的。本文邏輯嚴(yán)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yùn)用,使語言生動、流暢,氣充詞沛,頗具說服力。
試卷《琵琶行》名句默寫
在現(xiàn)在的考試試卷中,默寫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那么,名作琵琶行的名句默寫有哪些呢?快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第1句】:〖1983全國卷〗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第2句】:〖1986上海卷〗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第3句】:〖1988全國卷〗從白居易《琵琶行》中選一個描寫月色的`句子填在橫線上。
別時茫茫江浸月。(也可答“唯見江心秋月白”或“繞船月明江水寒”,不能答“春江花朝秋月夜”。)
【第4句】:〖1999上海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第5句】:〖2002全國卷〗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第6句】:〖2003北京春考卷〗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zé)糁亻_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第7句】:〖2003北京卷〗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第8句】:〖2004上海卷〗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第9句】:〖2005江蘇卷〗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第10句】:〖2006上海卷〗曲終收撥當(dāng)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第11句】:〖2006浙江卷〗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dú)傾。
【第12句】:〖2006四川卷〗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蘊(yùn)含離別之意的句子是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第13句】:〖2007山東卷〗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第14句】:〖2007廣東卷〗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第15句】:〖2007重慶卷〗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zhuǎn)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
【第16句】:〖2008山東卷〗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
【第17句】:〖2008江蘇卷〗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第18句】:〖2008安徽卷〗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第19句】:〖2009上海春考卷〗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第20句】:〖2009遼寧卷〗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第21句】:〖2010山東卷〗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第22句】:〖2010安徽卷〗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第23句】:〖2011江蘇卷〗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第24句】:〖2011湖北卷〗《琵琶行》中“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情景交融。
【第25句】:〖2011廣東卷〗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第26句】:〖2024遼寧卷〗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guān)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27 .〖2024北京卷〗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第28句】:〖2024天津卷〗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第29句】:〖2024江西卷〗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