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言論2024
第1期:2024年1月(上)
【第1句】:此車超速并疲勞駕駛,違反交通法規。
――“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每小時行駛165千米,已經行駛了12小時,離乙地還有380千米。問: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千米?”小學四年級的“阿仔”給出了這樣的答案。阿仔的媽媽將題和答案貼上了微博,廣州交警官方微博轉發并評論:完全正確
【第2句】:一個國家的巧克力銷量越大,獲諾貝爾獎的人數就越多。
――英國權威雜志《新英格蘭醫學》
【第3句】:低電價對窮人是不利的,受惠的是富人,因為目前國家拿錢補貼居民用電,而窮人用電少、富人用電多。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立?圃諞淮喂?開演講時說。作為南方電網公司專家委員,他表示,階梯電價必將向分時電價轉變,用電高峰時段電價高,反之則低
【第4句】:孩子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培優、上各種輔導班占據了大量玩的時間,每天玩的時間不足兩小時;即便不培優,也不知道要玩什么,因為父母沒有時間陪伴自己。
――武漢3成小朋友在調查中說自己不幸福
【第5句】:“攤大餅”式地推進城市化,導致寶貴的土地資源大量浪費,而且城市的專業化水平很低,城市運營效率低下。
――不少地方采取“攤大餅”的方式推進城市化,把各種產業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運動”。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這樣分析
【第6句】:許多國家仍未意識到,其主權早已經喪失。因為他們深陷債務危機,所以現在只能依靠金融市場的“善意”勉強維持。
――據德國媒體10月28日報道,歐洲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在接受《明鏡周刊》采訪時表示,“歐盟應有權監管和干預其成員國的國家預算”
【第7句】:你們要生可以,但你們得寫個協議,保證弟弟妹妹出生之前的全部財產都歸我。
――重慶一對父母想生二胎,于是跟12歲的兒子商量,沒想到得到以上回復
【第8句】:我一輩子做事沒虧待過人,我不想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欠別人東西。
――南京理發店老板馬玉劍查出肺癌晚期,平靜下來后辦的頭一件事就是給顧客退卡中的余額。但很多熟客堅決不肯要,還有的當時收下了,到了晚上又包了個更大的紅包送來
【第9句】:這樣的好光景,該存起一些來,做成餅干,一小塊兒一小塊兒地掰著吃。
――陳先生在1993
第2期:2024年1月(下)
【第10句】:年過半百終于活明白了,讓自己高興才是真格的,其他全是瞎掰。錢掙得再多又怎么樣?能帶走嗎?去西山采景,看了十幾座百年大宅,主人均已無處可尋,拿鑰匙的全是不相干的人。
――導演馮小剛
【第11句】:交出手機,好好吃飯。
――為了加強人際交流,避免餐桌“低頭族”的出現,洛杉磯一家餐廳作出如下規定:客人只要在用餐前主動將手機交給餐廳保管,專心吃飯,餐廳將給予95折的優惠
【第12句】:沒淋濕罰單,淋濕的是人心。
――2024年11月25日,天下著雨。一位交警正在警車內開罰單,受處罰的司機在車外等著。這組圖片在微博上引起爭議。那位車主稱,事后她給交管局打過電話,對方回復說在車內開罰單,是怕淋濕罰單
【第13句】:考不上公務員,別想當女婿。
――2024年11月25日,2024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國家公務員考試正式開考。寧波國考考場出現不少豪車,一對情侶開賓利前來參加考試,男方前后考了6次,皆因女友母親提出這樣的要求
【第14句】:汽車變得越來越便宜,污染程度就會越來越快速加劇。
――亞洲開發銀行交通問題專家杰米?萊瑟斯
【第15句】:我覺得我每天吃飽喝足往床上一躺,側著身子玩手機的樣子,簡直就是舊社會里大煙鬼抽大煙的情景再現。
――網友語
【第16句】:荷爾蒙只負責一見鐘情,柏拉圖負責白頭偕老。
――網友語
【第17句】:世上本沒有收費處,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收費處。
――全國收費公路債務總余額為2億多元,交通部官員稱,也想全部取消收費站,但拿不出這些錢
【第18句】:如果看幾百年前的建筑,你會發現印度的、泰國的、非洲的、荷蘭的和俄羅斯的建筑截然不同,都講述著自己的語言,但現在這些語言在建筑中都消失了,服從于一種更廣的、更統一的語言。整個過程就好像不同地方的口音逐漸消失一樣。
――著名建筑設計師雷姆?庫哈斯
【第19句】:禁止灌輸,保持爭議,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1976年,在曾深受納粹之害的德國,政治教育家齊聚博特斯巴赫,達成了政治教育的最低共識――《博特斯巴赫共識》。這就是該共識包含的3個原則
第3期:2024年2月(上)
【第20句】:許多渴望永恒的人,卻不知道在星期天下雨的午后如何自處。
――美國女作家蘇珊?俄茲。那些困擾人生的夢想其實只是煩惱,使我們不屑于生活的這一刻
【第21句】:無論你轉身多少次,你的屁股還是在你后面。
――瑞典諺語,意思是無論你怎么做,都有人說你不對
【第22句】:總結中國歷史上的人格類型,多是三種。一曰“順民”,即逆來順受、麻木不仁;二曰“暴民”,逼急了老子跟你干,逼上梁山,濫殺無辜;三曰“逸民”,不關心世事,騎青牛出函谷關,獨善其身。中國歷史上所最缺者乃“公民”――有愛心,有理性,尊重規則,以善勝惡,致力于用愛心和理性,建設性地推動社會的更新與進步。
――趙曉
【第23句】:愛是一顆心遇到另一顆心,而不是一張臉遇上另一張臉。
――有網友問蘇菲?瑪索是否因為美貌而收獲更多愛情,她這樣回答
【第24句】:397一代。
――韓國指現在30多歲、20世紀90年代上大學、70年代出生的人群,他們被認為是沒有父母的幫助就無法進入中產階層的第一代人
【第25句】:小孩的世界是由玩具做天空,糖果做大地,游戲當法則,父母是四季。
大人的世界是由地位做天空,金錢做大地,人際關系當法則,電視是四季。
――朱德庸
【第26句】:所有漂泊的人生都夢想著平靜、童年、杜鵑花,正如所有平靜的人生都幻想著伏特加、樂隊和醉生夢死。
――薩岡
【第27句】:當你決定創業時,便意味著:【第1句】:沒有了穩定的收入;【第2句】:沒有了請假的權利;【第3句】:沒有了得紅包的機會。然而更意味著:【第1句】:收入不再受限制;【第2句】:時間運用更有效;【第3句】:手心向下不求人。想法不同,結果便不同;選擇不一樣,生活才變樣。
――馬云
【第28句】:鼓勵狼性,淘汰小資。
――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對“小資”的定義是:有良好背景,英語流利,收入穩定,信奉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追求個人生活的舒適才是全部;“狼性”則是:有敏銳的嗅覺,有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需要群體奮斗。此說在業界引起了廣泛議論
【第29句】:幸福力包含3種能力:【第1句】:放下過去的能力,也就是不再因過去所受的傷痛感到怨恨、內疚、悔恨、悲傷;【第2句】:面對現實的能力,即面對挫折能夠有效應對,不因困境而不知所措;【第3句】:享受當下的能力,即在生活的起伏中,能夠隨時品嘗、收獲快樂和充實。
――海藍博士
【第30句】:年齡的增長并不能使你免受愛情的傷害,但愛情的增長卻能在某種程度上使你免受年齡增長的傷害。
――J.莫羅
【第31句】:幸運之神的降臨,往往只是因為你多看了一眼,多想了一下,多走了一步;也是因為你早看了一眼,早想了一下,早走了一步。
――麥家
第4期:2024年2月(下)
【第32句】:男人一直無法做到的一件事,微博做到了,那就是讓女人的嘮叨止于140個字。
――微博的力量
【第33句】:莫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就好比我的哥哥新婚進了洞房。我的哥哥進了洞房,問我有什么感覺,我也不知道我該怎么感覺!
――在莫言得獎之后,有人問劉震云的感受,他如此表示
【第34句】:發微博和檢查電子郵件比咖啡、酒精、性、工作、消費更具誘惑。
――德國最近一項調查記錄人們每30分鐘產生的欲望,樣本為18歲――85歲的205人,結果令人非常意外
【第35句】:有一個投行菜鳥問:“什么是投行?”前輩拿了一些爛水果問他:“你打算怎么把這些水果賣出去?”菜鳥想了半天說:“我按照市場價打折處理掉。”這位前輩搖搖頭,拿起一把水果刀,把爛水果去皮切塊,弄了個漂亮的水果拼盤:“這樣,按照幾十倍的價格賣掉。”
――什么是投行
【第36句】:有兩句話,你只要隨便挑上一句,就能使妻子安靜下來。第一句:“你是對的。”第二句:“買吧。”
――微博語錄
【第37句】:【第1句】:覺人之詐,不憤于言;【第2句】:受人之侮,不動于色;【第3句】:察人之過,不揚于他;【第4句】:施人之惠,不記于心;【第5句】:受人之恩,銘記于心;【第6句】:受人之魚,而學之漁;【第7句】:識人之才,授之于權;【第8句】:善于謀人,有容乃大。
――古之成事者八律
【第38句】:做一個明媚的女子,不傾城,不傾國,以優雅之姿去摸爬滾打;做一個豐盈的男子,不虛化,不浮躁,以先鋒之姿去奮斗拼搏。
――大學里的創意迎新橫幅
【第39句】:把冷漠當品位,把懦弱當清高,忙不迭地搶“大蘋果”,又迫不及待地鄙視普通人――好像脖子仰著仰著,個子真會長高一樣。
――學者劉瑜點評在中國看到的“貴族范兒”
【第40句】:感謝你贈我一場空歡喜,我們有過的美好回憶,讓淚水染得模糊不清了。偶爾想起,記憶猶新,就像當《時代》周刊評選出2024年度10條推特,上面這條比美聯社的報道早了20分鐘
【第41句】:在人才面前,你若比其他競爭對手給出的工資高,一年之后回過頭來看,你所獲得的利潤會遠遠高于你所付出的成本――企業最高的成本不是給合格的員工發高工資,而是還在給大量不合格的員工發低工資。
――史玉柱
【第42句】:一個媳婦美好了,千萬個媳婦跟上來;一個特工潛伏了,千萬個間諜趴下去……直到熒幕上婆婆、媳婦、丈母娘、老丈人們打成一片。
――編劇胡健談中國電視劇的跟風現象
第6期:2024年3月(下)
【第43句】:言論在海外民眾的印象中,“幸福”“溫順”“理性”“神秘”是中國國民的主要特征,認為中國人“有個性”“沖動”的比例相對較低。
――《中國國家形象調查報告2024》12月11日發布稱
【第44句】:憂。
――臺灣地區2024年代表字大選評選結果新近揭曉,“憂”字以8094票居首,關于代表字的闡釋說,無論是末日預言、國際形勢、歐債危機、貧富差距、薪資倒退、物價上揚、朝野族群對立、臺灣競爭力落后等,都令人憂慮
【第45句】:善行被看做是例外,如果不貪腐便會被視為異類,而一切不謀利、不求名的行為,都需要自證無罪,這難道是這個社會的新常識?
――中國網評論蘭考“愛心媽媽”袁厲害受質疑事件,稱這個時代最缺乏的是常識,同樣缺乏的是能理解一切美好與善意的平常人
【第46句】:現在有四種男人最受女人歡迎,他們是:高富帥、矮富帥、高富丑、矮富丑。現在有四種女人最受男人歡迎,她們是:白富美、矮富美、白窮美、矮窮美。
――當今最受歡迎的男人和女人
【第47句】:流民之禍,不肖子之禍,五蠹(后宮、宦官、外戚、方士、奸臣)之禍,癌腫(官僚膨脹)之禍,腐敗之禍。
――用吳稼祥的說法,在這“五禍”之下,沒有一個朝代可以避免土崩瓦解的結局,這是一條政治和文明螺旋下行的路線,其中包括治平、動亂、分裂和重新統一
【第48句】:就算是死,我也要死在編制里。
――哈爾濱招聘“事業編制”環衛工引來萬人角逐,其中包括29名研究生。一名落選研究生表示,只要是帶編制的工作,即使做環衛工,自己也在所不惜
【第49句】:無聊真的會致死。
――英國研究人員發現,無聊感強烈者與感覺充實者相比,因心臟病或中風致死的可能性高出【第2句】:5倍,因而無聊可能是一個“折壽”因素。調查顯示,當年感覺“格外無聊”者的死亡可能性比感覺充實者高37%
【第50句】:高度重視、親自過問、現場指揮。
――人民日報征集最令人反感的官話,這是前三名
【第51句】:錢賺得越多,人往往越快樂,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這樣。但這句話反過來說可能也沒錯:人越快樂,往往賺的錢也越多。
――一項針對1萬多名美國人的研究發現,每天經歷更多正面情緒且對生活更為滿意的人,在29歲之前會賺更多的錢
【第52句】:翻開一些所謂的勵志書看一眼,內容無非兩個:一個是教你怎樣在名利場上拼搏、賺錢、發財,出人頭地;另一個是教你怎樣精明地處理人際關系,討上司或老板的歡心,在社會上吃得開。
――學者周國平稱,現在大量的勵志書,勵的不是志,而是欲
【第53句】:所謂網絡反腐的“勝利”,更多帶有一種“墻外扔磚,砸到誰算誰倒霉”的僥幸色彩……
――新華社評論員湯嘉琛撰文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