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危樓”的七言詩句大全
為您整理了103句帶“危樓”的七言詩句,其中“危樓”開頭的七言詩句31句,“危樓”結尾的七言詩句21句,“危樓”在中間的七言詩句51句,供您參考。
“危樓”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煙水蒼茫古岸高,危樓縹緲枕波濤。——出自張耒《晚發壽春浮橋望壽陽樓懷古》
【第2句】:危樓新制號初陽,白粉青葌射沼光。——出自唐·皮日休《登初陽樓寄懷北平郎中》
【第3句】:危樓只隔一重籬,誰見扶筇獨上時。——出自陳與義《再賦》
【第4句】:危樓千尺俯江津,天外飛帆點點勻。——出自袁說友《庾公樓》
【第5句】:富春縣前江勢奔,危樓如畫俯山根。——出自清·厲鶚《富春·富春縣前江》
【第6句】:危樓杰立潭府雄,仰望驚瞿何穹窿。——出自樓鑰《趙資政建三層樓中層藏書》
【第7句】: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樓望遠涕俱流。——出自宋·陸游《送七兄赴揚州帥幕》
【第8句】:危樓杰出清苕滸,一眺蒼然盡平楚。——出自高斯得《次韻趙郎中泛舟之作》
【第9句】:危樓粉飾軒窗冷,橫橋玉碾欄干斜。——出自田錫《酬陳處士詠雪歌》
【第10句】:危樓愿見客何處,遠笛不知人厭聞。——出自文同《山城秋日野望感事書懷詩五章呈吳龍圖》
【第11句】:沓石懸流平地起,危樓曲閣半天開。——出自唐·劉憲《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第12句】:危樓雄據郡城東,掃盡秋云快碧空。——出自樓鑰《婺女極目亭》
【第13句】:一帶江流接太虛,危樓特地幻荒蕪。——出自趙希逢《和登樓晚望》
【第14句】:危樓百尺俯層城,煙斂云收眼更明。——出自吳芾《中秋后一夕煙雨樓玩月》
【第15句】:危樓清迥立江風,紫邏紅旗落日中。——出自舒坦《題靈橋門》
【第16句】:千里秋光一倚欄,危樓四望碧云寬。——出自方回《承金漢臣寄…一月次…并呈徐蜚英》
【第17句】:危樓拱翠出層空,畫棟朱欄縹緲中。——出自張濡《游大滌》
【第18句】:漢水橫沖蜀浪分,危樓點的拂孤云。——出自唐·杜牧《寄牛相公》
【第19句】:危樓曲徑群巖遍,蠟屐青鞋到處逢。——出自晁補之《望香壚峰》
【第20句】:拱翠千峰列髻鬟,危樓百尺破天慳。——出自姜特立《潘提屬拱翠樓》
【第21句】:危樓何在水云中,穿市牙旗退自公。——出自陳傅良《和沈守持要題謝公樓額》
【第22句】:危樓深室桂為堂,題品端宜虎豹章。——出自陳造《送詩陳惠伯》
【第23句】:危樓年少記登臨,老矣重來力不禁。——出自劉過《謁京口張守》
【第24句】:危樓欄檻能多少,展盡江湖萬里圖。——出自王濯《君山》
【第25句】:危樓插斗山銜月,徙倚長歌一愴神!——出自宋·陸游《夜登千峰榭》
【第26句】:危樓孤堞共漓岏,怒激號風結暝寒。——出自宋祁《北樓》
【第27句】:危樓花落繁華盡,總付春風舞柳條。——出自張玉娘《詠史·謝東山》
【第28句】:危樓得地著身安,冬日烘檐夏氣寒。——出自陳著《賦陳子得書樓》
【第29句】:危樓高架泬寥天,上相閑登立彩旃。——出自唐·殷堯藩《和趙相公登鸛雀樓》
【第30句】:危樓擁妓臨晴雪,聯馬呼僧認野梅。——出自方回《雪中憶昔五首》
【第31句】:鳳昔覽輝今已矣,危樓百盡尚依然。——出自方大琮《挽趙南塘》
“危樓”結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今夕明年應更好,夜潮來處倚危樓。——出自洪咨夔《中秋楚東對月次曹提管韻》
【第2句】:重支瘦竹上危樓,涼襲綸巾羽扇秋。——出自董嗣杲《登庾樓》
【第3句】:草堂高逈勝危樓,時節殘陽向晚秋。——出自魏野《秋霽草堂閑望》
【第4句】:萬里音書無過雁,百年心事倚危樓。——出自馮時行《游白鶴山》
【第5句】:恐有幽人釣寒渚,正須橫吹起危樓。——出自李流謙《月夜江上作》
【第6句】:平地人間無限闊,元龍保必臥危樓。——出自許月卿《次允杰五首》
【第7句】:如許江山明霽雪,與誰詩酒共危樓。——出自方回《雪中俞仲淵寄詩見懷次韻》
【第8句】:靜見隴云生峭壁,寒知海氣入危樓。——出自朱長文《次韻蒲左丞宗孟游虎丘二首》
【第9句】:嵐氣雨余侵近郭,江聲風送隱危樓。——出自蘇轍《再次前韻四首》
【第10句】:水共長天不盡頭,石溪奇處著危樓。——出自易士達《題石溪偉觀》
【第11句】:容聽巴歌消子夜,許陪仙躅上危樓。——出自唐·薛逢《越王樓送高梓州入朝》
【第12句】:涼宵愛月上危樓,幾處笙歌幾處愁。——出自釋守仁《頌古五首》
【第13句】:山勢北來開壯觀,大江東下峙危樓。——出自劉宰《送邵監酒兼柬儀真趙法曹呈潘使君二首》
【第14句】:已是狂風卷平野,更禁橫笛起危樓。——出自南宋·陸游《小飲落梅下戲作送梅一首》
【第15句】:一帶青山欲盡頭,精藍深處著危樓。——出自高翥《多景樓》
【第16句】:下水上山腰帶州,人家無數起危樓。——出自樓鑰《送朱叔止守南劍》
【第17句】:搯抉腎腸須小息,請攜霜竹上危樓。——出自陳造《次韻贈高賓王二首》
【第18句】:剩欲池塘看芳草,謾隨煙雨上危樓。——出自陳傅良《蔣處州仲可惠酒》
【第19句】:官道近江多亂石,人家避水半危樓。——出自南宋·陸游《涪州》
【第20句】:灙城西北有危樓,徒望高鴻寄長韻。——出自文同《送提刑司勛》
【第21句】:百花深處小危樓,千步蒼苔到葉舟。——出自宋·鄭文寶《題松滋東禪院》
“危樓”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江近危樓才咫尺,眼懸落日殆千回。——出自釋寶曇《次楊綿州韻二首》
【第2句】:風生汐惡舟難去,獨上危樓立暮云。——出自劉黻《黃山樓》
【第3句】: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出自唐·白居易《題岳陽樓》
【第4句】:晚上危樓望碧岑,云煙開闔弄晴陰。——出自吳潛《喜雨二解》
【第5句】:旅懷秋興正無涯,獨倚危樓四望賒。——出自唐·李九齡《登昭福寺樓》
【第6句】:鐘斷危樓鳥不飛,熒熒何處最相宜。——出自唐·慕幽《燈》
【第7句】:高拂危樓低拂塵,灞橋攀折一何頻。——出自唐·裴說《柳》
【第8句】:近市危樓通野寺,隔溪高柳接京華。——出自晃沖之《和新鄉二十一兄華嚴水亭五首》
【第9句】:紙窗日上微風冷,斜倚危樓有所思。——出自方回《九日早起》
【第10句】:想倚危樓十二闌,詩成可是過方干。——出自楊公遠《次韻酬孫艮齋三首》
【第11句】:市朝車馬列云從,君有危樓出半空。——出自張栻《再和》
【第12句】:自云危樓開破牖,盡見山屏群玉倚。——出自張閏《簡虞子建》
【第13句】:焦山寺里白云堆,百尺危樓百尺臺。——出自汪元量《焦山》
【第14句】:更上危樓臨峭壁,時見疏林鳥飛白。——出自宋·蔡戡《和楊廷秀游蒲澗之什》
【第15句】:一聲疏磬過寒水,半壁危樓隱白云。——出自唐·劉滄《游上方石窟寺》
【第16句】:煙迷宿草古遺恨,樹擁危樓新奏功。——出自樓鑰《姚江高風閣》
【第17句】:多緣去棹將愁遠,猶倚危樓欲下遲。——出自唐·許渾《送別》
【第18句】:涼桐葉葉按秋聲,搔首危樓百感生。——出自潘玙《登樓》
【第19句】:小立危樓望眼遙,晚煙淡處見湖橋。——出自王同祖《小立》
【第20句】:桃花幾片隔墻飛,獨自危樓徙倚時。——出自吳潛《再用喜雨韻三首》
【第21句】:下鹽廣陌三條闊,斜倚危樓百尺高。——出自王逵《句》
【第22句】:紅桃飛盡綠楊深,獨倚危樓半日吟。——出自王禹偁《春日登樓》
【第23句】:誰共危樓凌爽氣,左持樽酒右持螯。——出自王珪《秋雨》
【第24句】:君恩未報身今老,徙倚危樓一泫然。——出自南宋·陸游《晚登望云》
【第25句】:青春雨過無馀事,獨倚危樓望剎竿。——出自釋法泰《頌古四十四首》
【第26句】:老夫欲語不忍語,倚遍危樓十二闌。——出自元·王冕《雪后》
【第27句】:十二危樓一倚欄,珊瑚枝頭日杲杲。——出自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
【第28句】:裊裊危樓百尺梯,秋風有客獨攀躋。——出自張耒《登楚望北樓》
【第29句】:霜枝凋翠雁橫秋,莫倚危樓動旅愁。——出自程大昌《和劉侍郎九日登女郎臺》
【第30句】:殘陽獨倚危樓望,極目山光數點青。——出自釋智圓《武康溪居即事寄實印大師四首》
【第31句】:行藏有道君應解,獨倚危樓高處層。——出自郭印《張都統懷古四首》
【第32句】:相望多少相思意,倚遍危樓尚慨慷。——出自元·王冕《雨中遣興 其一》
【第33句】:遠山高枝思悠哉,重倚危樓盡一杯。——出自唐·羅隱《孫員外赴闕后重到三衢》
【第34句】:三月三日一觴酒,同上危樓望晴柳。——出自方回《與孟能靜飲聯句復和三首》
【第35句】:百尺危樓聊吊往,薰風首夏正清和。——出自吳潛《十用喜雨韻三首》
【第36句】:不有危樓高百尺,也應無處可呼號。——出自陳普《遠望》
【第37句】:要同佳客濯清泉,卻下危樓上畫船。——出自吳芾《五月五日領客泛舟》
【第38句】:城上危樓勢孤峙,樓頭盡見湖中水。——出自蔣堂《寄題望湖樓》
【第39句】:有靈飛動不敢懸,鎖在危樓五百年。——出自唐·竇庠《于闐鐘歌送靈徹上人歸越》
【第40句】:炎天幾阻相尋興,空倚危樓對落暉。——出自釋智圓《寄曦照上人》
【第41句】:東風吹過雙蝴蝶,人倚危樓第幾闌。——出自董嗣杲《記仙女三絕》
【第42句】:極目危樓千里思,曉煙藏雨晚煙濃。——出自釋行海《無題》
【第43句】:寒城獵獵戍旗風,獨倚危樓悵望中。——出自唐·羅隱《登夏州城樓》
【第44句】:高穿群木無因蔽,平倚危樓最好看。——出自張冕《海棠》
【第45句】:憑欄萬里危樓望,愁絕江南一笛風。——出自廖行之《和羅舜舉》
【第46句】:城角危樓晴靄碧,林間雙塔夕陽紅。——出自宋·陸游《將至京口》
【第47句】:重上危樓覽洞庭,故人一笑對飛觥。——出自王炎《解官到郡諸…陽樓招…鄧巴陵索詩》
【第48句】:紅云幾片危樓上,古木千尋落照邊。——出自何行《龍泉觀》
【第49句】:長川幾處樹青青,孤驛危樓對翠屏。——出自唐·賈島《馬嵬》
【第50句】:煙城疏雨隔斜陽,一上危樓睇大荒。——出自王珪《樓上會友述懷》
【第51句】:雪消日薄寒尤力,獨倚危樓數過鴻。——出自方回《丙戌元日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