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平津”的詩句大全
本文搜集整理了帶“平津”的詩句144句,包括“平津”開頭的詩句22句;“平津”結(jié)尾的詩句64句;“平津”在中間的詩句58句。其中五言詩句83句,包括平津開頭的11句,平津結(jié)尾的41句,平津在中間的31句;七言詩句61句,其中平津開頭的11句,平津結(jié)尾的23句,平津在中間的27句。
帶“平津”的五言詩句
帶“平津”的五言詩句83句,其中“平津”開頭的五言詩句11句,“平津”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41句,“平津”在中間的五言詩句31句。
“平津”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平津期究業(yè),疏傅已傳名。——出自陳宓《挽楊尚書》
【第2句】:定遠(yuǎn)功那比,平津策乃迂。——出自唐·權(quán)德輿《建除詩》
【第3句】:平津舊東閣,深巷見南山。——出自唐·李嘉祐《題裴十六少卿東亭》
【第4句】:賈傅少馳譽(yù),平津晚遘時。——出自蘇頌《中書侍郎贈銀青光祿大夫傅欽之挽辭三首》
【第5句】:平津善牧豕,佽飛能斬蛟。——出自北宋·黃庭堅《次韻楊明叔見餞十首》
【第6句】:平津二三策,夫我則不暇。——出自方岳《山行》
【第7句】:四海兵初偃,平津閣正開。——出自唐·劉長川《將赴東都上李相公》
【第8句】:汾曲廬旋返,平津合寖疏。——出自劉克莊《挽王居之寺丞二首》
【第9句】: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出自魏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yuǎn)》
【第10句】:守貴常思儉,平津此意深。——出自唐·錢起《奉和杜相公移長興宅,奉呈元相公》
【第11句】:平津東閣在,別是竹林期。——出自唐·韓翃《題蘇許公林亭》
“平津”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雙溪逢陸海,荊渚遇平津。——出自唐·貫休《贈抱麻劉舍人》
【第2句】:汲公寧妄發(fā),軒冕付平津。——出自程公許《挽潼帥許侍郎成子三首》
【第3句】:御溝通太液,戚里對平津。——出自唐·駱賓王《春日離長安客中言懷》
【第4句】:大君錫車馬,時復(fù)過平津。——出自唐·儲光羲《敬酬陳掾親家翁秋夜有贈》
【第5句】:禎祥應(yīng)北極,調(diào)燮驗平津。——出自唐·薛能《除夜作》
【第6句】:時稱謝康樂,別事漢平津。——出自唐·李嘉祐《送王諫議充東都留守判官》
【第7句】:重城自不掩,出向小平津。——出自唐·陳嘉言《上元夜效小庾體》
【第8句】:所嗟經(jīng)濟(jì)事,不及相平津。——出自宋祁《宣徽太尉鄭公挽詞二首》
【第9句】:狗須侯舞陽,羝角相平津。——出自宋·敖陶孫《次韻謝李秘校》
【第10句】:相邀洛城曲,追宴小平津。——出自唐·陳子昂《上元夜效小庾體》
【第11句】:洛城終不閉,更出小平津。——出自唐·長孫正隱《上元夜效小庾體同用春字》
【第12句】:司徒揖元叔,天子第平津。——出自宋庠《余臥病畿邑…見存訪…子之舊欽承》
【第13句】:鯤魚飛北海,龍劍躍平津。——出自梅堯臣《送陳賢良忠正軍簽判》
【第14句】:康強(qiáng)鍾衛(wèi)武,爵祿茂平津。——出自強(qiáng)至《北京判府司徒侍中生日三十四韻》
【第15句】:君如齊轅固,獨(dú)不類平津。——出自孫應(yīng)時《答王甫撫干和荊江亭韻》
【第16句】:請行多下客,答策有平津。——出自宋庠《詔下有感》
【第17句】:帝方驚主父,人已蘆平津。——出自王珪《聞邵興宗拜命》
【第18句】:上路抵平津,后堂羅薦陳。——出自唐·上官儀《安德山池宴集》
【第19句】:實此金轆轤,去去延平津。——出自范仲淹《上都行送張伯玉》
【第20句】:草綠小平津,花開伊水濱。——出自唐·李頎《送喬琳》
【第21句】:未暇餐脫粟,苦心學(xué)平津。——出自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
【第22句】:不肯下兒童,敢言詆平津。——出自北宋·王安石《東方朔》
【第23句】:緘書報子玉,為我謝平津。——出自唐·杜牧《寄崔鈞》
【第24句】:花明洛陽苑,水綠小平津。——出自唐·儲光羲《洛陽東門送別》
【第25句】:含情歸上國,論舊見平津。——出自唐·李嘉祐《送侍御史四叔歸朝》
【第26句】:南土愛王粲,東閣壽平津。——出自元·白樸《水調(diào)歌頭 至元戊寅為江西呂道山參政壽》
【第27句】:有儒愁餓死,早晚報平津。——出自唐·杜甫《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
【第28句】:官銜溫室殿,城壘富平津。——出自宋庠《寄長安端明王左丞》
【第29句】:上書詆平津,蠹藁初記省。——出自北宋·黃庭堅《次韻子由績溪病起被召寄王定國》
【第30句】:更思君去就,早晚問平津。——出自唐·耿湋《過三郊驛卻…事時此…公欲有表薦》
【第31句】:終然不埋沒,龍化延平津。——出自袁燮《送路德章芾三首》
【第32句】:看君有知己,坦腹向平津。——出自唐·岑參《送秘省虞校書赴虞鄉(xiāng)丞》
【第33句】:一元追董相,多詐恥平津。——出自喻良能《留別王狀元二十四韻》
【第34句】:西望洛陽城,大路通平津。——出自元·元好問《緱山置酒》
【第35句】:今朝欲何人,去去延平津。——出自梅堯臣《送河陽通判張寺丞從富公辟》
【第36句】:晚同柱后史,無心問平津。——出自韓元吉《送楊安止罷信幕赴調(diào)》
【第37句】:赫赫容臺上,千祀耀平津。——出自唐·任希古《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
【第38句】:連峰數(shù)千里,修林帶平津。——出自唐·曇翼《招隱》
【第39句】:開邊擢衛(wèi)霍,儒術(shù)用平津。——出自曹勛《樂未央》
【第40句】:中郎有賢子,遺澤擢平津。——出自王之道《哀徐朝議恭人潘氏》
【第41句】:作京雄近縣,開閣寵平津。——出自唐·孫逖《奉和李右相賞會昌林亭》
“平津”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昔一平津閣,今隨孟博車。——出自劉克莊《送陳郎玉汝之官二首》
【第2句】:詔刊延閣書,高議平津邸。——出自唐·王維《別綦毋潛》
【第3句】:出自平津邸,還為吏部郎。——出自唐·盧象《贈張均員外》
【第4句】:如何平津意,尚想塵外蹤。——出自唐·岑參《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
【第5句】:延首平津閣,家山日已春。——出自唐·崔峒《客舍有懷因呈諸在事》
【第6句】:湖平津濟(jì)闊,風(fēng)止客帆收。——出自唐·孟浩然《夜泊宣城界》
【第7句】:曾陪后乘光,共逐平津游。——出自唐·長孫佐輔《聞韋駙馬使君遷拜臺州》
【第8句】:帝擢平津策,曾知有用才。——出自翁卷《關(guān)陳郎中棅知嚴(yán)州》
【第9句】:復(fù)聞豐城劍,已入平津淵。——出自梅堯臣《飲劉原甫家…長五寸…王莽時金錯》
【第10句】:知己平津老,傳家刪定郎。——出自樓鑰《陸參議挽詞》
【第11句】:落葉平津岸,愁人李使君。——出自唐·貫休《聞李頻員外卒》
【第12句】:遠(yuǎn)屬平津閣,前驅(qū)博望侯。——出自唐·韓翃《送李侍御赴徐州行營》
【第13句】:且脫平津粟,誰憂長孺灰。——出自宋庠《郡齋多疾》
【第14句】:數(shù)歲平津邸,諸生出門時。——出自唐·耿湋《春日書情寄元校書伯和相國元子》
【第15句】:豈比平津侯,挾詐坐受嗤。——出自胡寅《和韓司諫叔夏樂谷五吟·布被》
【第16句】:初發(fā)揚(yáng)州時,船出平津泊。——出自南北朝·釋寶月《估客樂四首》
【第17句】: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出自唐·任希古《和長孫秘監(jiān)七夕》
【第18句】:舊宅平津邸,槐陰接漢宮。——出自唐·章八元《寄都官劉員外》
【第19句】:務(wù)擢平津?qū)Γ瑹o罪賈生慟。——出自宋祁《抒懷上孫侍講學(xué)士》
【第20句】:雖無北海酒,乃有平津肉。——出自北宋·王安石《招約之職方并示正甫書記》
【第21句】:今朝平津邸,兼得瀟湘游。——出自唐·郎士元《題劉相公三湘圖》
【第22句】:初登平津館,晚入征西幙。——出自南宋·陸游《書感》
【第23句】:何如集賢第,中有平津池。——出自唐·白居易《裴侍中晉公…三十六……以伸酬獻(xiàn)》
【第24句】:凄愴平津閣,秋風(fēng)吊客過。——出自唐·錢起《故相國苗公挽歌》
【第25句】:出入平津邸,自言嬌且艷。——出自唐·儲光羲《洛陽道五首獻(xiàn)呂四郎中》
【第26句】:況是平津客,碑前淚滿巾。——出自唐·楊嗣復(fù)《丁巳歲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題臨淮公舊碑》
【第27句】:不識平津面,臨風(fēng)亦涕丸。——出自鄭獬《挽吳宜徽》
【第28句】:再取連城璧,三陟平津侯。——出自唐·陳子昂《答洛陽主人》
【第29句】:久玷平津館,叨陪北海尊。——出自周麟之《參政大資毗陵張公挽詩十首》
【第30句】:蚤歷平津館,嘗蒙鮑叔知。——出自蘇頌《觀文殿大學(xué)…仆射兼…公挽辭三首》
【第31句】:雙槳去夷猶,延平津上州。——出自胡仲弓《延平舟中》
帶“平津”的七言詩句
帶“平津”的七言詩句61句,其中“平津”開頭的七言詩句11句,“平津”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23句,“平津”在中間的七言詩句27句。
“平津”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平津更有翹材館,大開東閣英彥集。——出自方回《送趙無己之臨川》
【第2句】:平津開館大道西,檔夭杳姹通園蹊。——出自韓維《和如晦游臨淄園示元明》
【第3句】:寵祿功名孰與同,平津儒者仕三公。——出自蘇頌《仆射文莊高公挽辭二首》
【第4句】:方朔上書殊未報,平津開閣杳難逢。——出自楊億《劉太丞仲宣歸華山》
【第5句】:風(fēng)有危亭月有臺,平津閣畔好裴回。——出自唐·吳融《岐陽蒙相國對宅因抒懷投獻(xiàn)》
【第6句】:安石風(fēng)流今日是,平津賓客幾人來。——出自宋祁《丞相龐公歸…下偶成…紀(jì)盛德二首》
【第7句】:舒黯淹留守相間,平津千載有慚顏。——出自劉克莊《鄭丞相生日口號十首》
【第8句】:平津萬一言卑散,莫忘高松寄女蘿。——出自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川李支…府夏侯相公》
【第9句】:平津六十策第一,劉君五十賜袍笏。——出自楊萬里《送劉茂村主簿之官理定》
【第10句】:仁圣隆儒有漢風(fēng),平津經(jīng)術(shù)位三公。——出自蘇頌《司徒侍中賈魏公挽辭二首》
【第11句】:記終慷慨思蓋公,平津東閣方穹窿。——出自趙蕃《題周袁州尊德堂》
“平津”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右相虛來三見春,都人日夜望平津。——出自周必大《次胡邦衡韻》
【第2句】:山口遠(yuǎn)銜遙白渡,水頭斜略小平津。——出自宋庠《晚坐觀風(fēng)亭三首》
【第3句】:九十談經(jīng)似子春,三公虛位待平津。——出自周必大《頃在道中聞…為六月…或謂名在丹》
【第4句】:曉雨廉織僅壓塵,落花長草小平津。——出自宋庠《春晦》
【第5句】:袍雪紛紛君莫顧,漢皇終自識平津。——出自宋祁《陳濟(jì)赴舉兼省覲》
【第6句】:多少嘉謨奏風(fēng)俗,斗牛孤劍在平津。——出自唐·陳陶《閩中送任畹端公還京》
【第7句】:未推壯邑賞平津,已采先知赦奉春。——出自陳造《高祖二首》
【第8句】:明朝飛錫過平津,浩歌歸耕隴上云。——出自鄧肅《送丹霞》
【第9句】:聊借壽樽傾北海,久叨賓館祝平津。——出自強(qiáng)至《韓魏公生日三首》
【第10句】:何但諸公能品藻,會須天子擢平津。——出自北宋·王安石《送何正臣主簿》
【第11句】:釋子沾恩無以報,只擎章句貢平津。——出自唐·貫休《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第12句】:早得鑄金夸范蠡,旋聞垂釣哭平津。——出自唐·羅隱《雒城作》
【第13句】:西漢循良知賈誼,菑川父老送平津。——出自彭龜年《和臨江丙午鹿鳴宴詩韻》
【第14句】:承恩借獵小平津,使氣常游中貴人。——出自唐·吳象之《少年行》
【第15句】:百果若重推貢士,風(fēng)流應(yīng)不下平津。——出自朱翌《謝惠楊梅》
【第16句】:儒冠藹藹從平津,東閣由來盛眾賓。——出自司馬光《和始平貽一二賓僚》
【第17句】:秦論舊聞追乃祖,漢庭那得棄平津。——出自趙蕃《去年過鉛山…必入城…行寄之以詩》
【第18句】:尋勝此時追曲水,賞芳良會屬平津。——出自董士廉《興慶池禊冥》
【第19句】:池館漸佳天漸暖,一游應(yīng)許奉平津。——出自李至《尚欠四章別…意重氣…詞困愿容銜》
【第20句】:許開壯觀舊平津,今日還延相閣賓。——出自強(qiáng)至《依韻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上巳會許公亭》
【第21句】:來年決定化平津,坐中有客攀龍鱗。——出自陳襄《古劍謝李惟肖示所業(yè)》
【第22句】:愿與朱云斬邪佞,豈甘埋沒延平津。——出自陳長方《古劍行》
【第23句】:沂水弦歌重曾點(diǎn),菑川故舊識平津。——出自蘇轍《送龔鼎臣諫議移守青州二首》
“平津”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延平津路水溶溶,峭壁巍岑一萬重。——出自唐·胡曾《詠史詩·延平津》
【第2句】:此心不向常人說,倚識平津萬戶侯。——出自唐·賈島《上谷旅夜》
【第3句】:祗應(yīng)朝夕平津閣,得務(wù)君前立勝籌。——出自司馬光《濟(jì)川有書見…得如光…幕下因以詩》
【第4句】:長安不是無卿相,林下平津獨(dú)可人。——出自南宋·陸游《仗錫平老具…天衣印…遣還策杖訪》
【第5句】:空諷平津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門么。——出自唐·貫休《酬韋相公見寄》
【第6句】:一尊重到平津合,惆悵文窗舊綠紗。——出自蘇頌《次韻林次中九日都下感事二首》
【第7句】:一聞麗唱情何極,心結(jié)平津舊閣東。——出自宋庠《宮保龐丞相以詩二首見寄次韻和答》
【第8句】:江湖多少盟鷗地,莫近平津閣畔行。——出自宋自適《句》
【第9句】:年未平津?qū)W晁董,佇觀畫繡耀江東。——出自強(qiáng)至《次韻酬答胡一之》
【第10句】:當(dāng)年直氣吐虹霓,因使平津位晚躋。——出自強(qiáng)至《獻(xiàn)知府張少卿》
【第11句】:月華瀟灑始徘徊,時起平津雅宴開。——出自張詠《闕下元夕令領(lǐng)寄大有》
【第12句】:風(fēng)流近接平津閣,氣色高含細(xì)柳營。——出自唐·吳融《太保中書令軍前新樓》
【第13句】:林亭一出宿風(fēng)塵,忘卻平津是要津。——出自唐·白居易《宿裴相公興化池亭》
【第14句】:更愛延平津上過,一雙神劍是龍鱗。——出自唐·黃滔《浙幕李端公泛建溪》
【第15句】:逢迎要問平津邸,準(zhǔn)擬來呼垤澤門。——出自林光朝《傳使君安道…還泉南…云已出十里》
【第16句】:當(dāng)時惟有膠西相,不向平津合里來。——出自劉克莊《送真舍人帥江西八首》
【第17句】:上書一見平津侯,劍笏斜齊秣陵尉。——出自唐·韓翃《贈別上元主簿張著》
【第18句】:還家剩草三千牘,看策平津第一勛。——出自楊萬里《送王文伯上舍歸豐城,兼簡何侍郎》
【第19句】:胸中各有平津策,此去知誰作狀頭。——出自徐遹《賦門同舟赴省舉》
【第20句】:定知慷慨丹墀對,千載平津尚有慚。——出自劉克莊《送丁南一》
【第21句】:年年常過平津館,解組歸來苦未羸。——出自王珪《依韻和曾侍中謝二府相顧》
【第22句】:應(yīng)笑鏌铘為小器,延平津上合雌雄。——出自黃誥《雙劍峰》
【第23句】:舟移夜壑方遺恨,劍合平津自有時。——出自杜范《挽趙漕閣中》
【第24句】:我生不識平津閣,晚識老監(jiān)猶絕倫。——出自釋善珍《壽曾大監(jiān)》
【第25句】:自憐不識平津閣,遙望旌旗汝水頭。——出自唐·劉禹錫《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鎮(zhèn)》
【第26句】:歸去平津開首燕,吐茵應(yīng)復(fù)忤西曹。——出自南宋·陸游《送陳懷叔赴上皋酒官卻還都下》
【第27句】:不須授簡樽前客,好學(xué)平津自有文。——出自歐陽修《寄題相州榮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