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儒者”的詩句大全
本文搜集整理了帶“儒者”的詩句89句,包括“儒者”開頭的詩句23句;“儒者”結尾的詩句21句;“儒者”在中間的詩句45句。其中五言詩句57句,包括儒者開頭的18句,儒者結尾的14句,儒者在中間的25句;七言詩句32句,其中儒者開頭的5句,儒者結尾的7句,儒者在中間的20句。
帶“儒者”的五言詩句
帶“儒者”的五言詩句57句,其中“儒者”開頭的五言詩句18句,“儒者”結尾的五言詩句14句,“儒者”在中間的五言詩句25句。
“儒者”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釋氏慧之源,儒者誠之骨。——出自宋·白玉蟾《定齋為楊和甫賦》
【第2句】:儒者書隱公,昔持浙西節。——出自方回《送前歙黟楚□□五首》
【第3句】:佛法行中原,儒者恥論茲。——出自蘇軾《和陶擬古九首》
【第4句】:儒者凡經此,須來看所居。——出自徐照《題愚溪堂》
【第5句】:惟非三王法,儒者猶為恥。——出自歐陽修《送朱職方提舉運鹽》
【第6句】:致化要無倦,儒者貴長文。——出自陳造《次韻王省干》
【第7句】:儒者通六藝,立志不可干。——出自魏晉·阮籍《詠懷八十二首》
【第8句】:時艱方用武,儒者任浮沈。——出自唐·劉長卿《寄萬州崔使君》
【第9句】:棄經而任傳,儒者固不遵。——出自邵雍《和陜令張師柔石柱村詩》
【第10句】:儒者道如砥,豈其自崎嶇。——出自陳傅良《送王南強赴紹興簽幕四首》
【第11句】:儒者曾修武,因貽上將篇。——出自唐·盧綸《送彭開府往云中覲使君兄》
【第12句】:儒者困章句,負抱希圣賢。——出自董嗣杲《漁郎》
【第13句】:儒者給事中,顧公甚魁偉。——出自北宋·黃庭堅《次韻子瞻送顧子敦河北都運二首》
【第14句】:還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出自唐·盧綸《送恒操上人歸江外覲省》
【第15句】:儒者服褎衣,氣志輕王公。——出自梅堯臣《送楊辯青州司理》
【第16句】:儒者久營道,詔書方問賢。——出自唐·錢起《詔許昌崔明府拜補闕》
【第17句】:儒者可言政,懷邦當易為。——出自袁說友《興化吳宰商卿來書》
【第18句】:儒者務欲博,誦說窮各秋。——出自梅堯臣《哀國子黃助教》
“儒者”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夫君真儒者,言行何優長。——出自釋智圓《貽葉秀才詩》
【第2句】:后之為儒者,其心皆李斯。——出自顏太初《許希》
【第3句】:自顧為儒者,何由答使君。——出自唐·馬戴《答光州王使君》
【第4句】:應使為儒者,翻悲苦業非。——出自寇準《送友生下第南歸》
【第5句】:誰復輕儒者,難淹筆硯間。——出自梅堯臣《張修赴威勝軍判官》
【第6句】:四海為儒者,相逢問信者。——出自徐璣《見楊誠齋》
【第7句】:誰知真儒者,理黜寧不遭。——出自戴表元《陳晦父赴十三韻》
【第8句】:悲哉為儒者,力學不知疲。——出自唐·白居易《悲哉行》
【第9句】:君昨粹嘉禾,施設皆儒者。——出自許應龍《送楊郎中守嘉興》
【第10句】:鄉里為儒者,唯君見我心。——出自唐·杜荀鶴《貽里中同志》
【第11句】:相傳有儒者,唐季隱茲峰。——出自劉克莊《幽居寺》
【第12句】:吁嗟為儒者,寒餓守名節。——出自王禹偁《金吾》
【第13句】:獨有為儒者,時來吊舊廬。——出自唐·虛中《悼方干處士》
【第14句】:孔雿漢儒者,本自輕曹瞞。——出自蘇轍《初發彭城有感寄子瞻》
“儒者”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晚逃儒者佛,兩緣無所覺。——出自滕岑《記前身》
【第2句】:自持儒者行,偏受圣君知。——出自李昿《伏蒙侍郎見…以詠歌…為絕倫一一》
【第3句】:渠未通古今,敢問儒者流。——出自陸文圭《贈柯山夏梅月》
【第4句】:同將儒者方,獲忝攜人知。——出自唐·楊巨源《送李虞仲秀才歸東都,因寄元李二友》
【第5句】: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出自唐·王建《宋氏五女》
【第6句】:安貧儒者事,何必戀天涯。——出自宋伯仁《到家》
【第7句】:始見儒者雄,長纓系馀孽。——出自唐·錢起《送薛判官赴蜀》
【第8句】:不尚神仙術,特存儒者風。——出自巫汲《茅山書院謁侯處士像》
【第9句】:昭代儒者尊,青云坦修涂。——出自陳造《寄陳用晦四首》
【第10句】:廉平儒者政,樸素古人風。——出自宋·蔡戡《提舉中奉程公挽詩》
【第11句】:紫陽儒者侶,恨不與同時。——出自許月卿《大行皇帝挽詞五首》
【第12句】:坐令千載下,竟識儒者功。——出自廖行之《壽湖南宗憲五首》
【第13句】:正須儒者事,毋愧循吏傳。——出自趙汝績《環碧園餞信守趙蘭皋分韻得燕字》
【第14句】:躬耕儒者事,甘苦自能便。——出自徐璣《次韻劉明遠移家》
【第15句】:煌煌儒者宮,是惟風教首。——出自韓維《之祀奉呈同行二進士》
【第16句】:自有歐公宅,常多儒者流。——出自徐璣《送宋省元教授吉州》
【第17句】:嗟我儒者飲,聒耳無管弦。——出自梅堯臣《永叔贈酒》
【第18句】:煦煦儒者言,沈沈小人腹。——出自李觤《閔俗》
【第19句】:抽身朱墨間,初知儒者尊。——出自李新《雜言二章送柳慎徽赴道州教授》
【第20句】:詩為儒者禪,此格的惟仙。——出自唐·棲蟾《讀齊己上人集》
【第21句】:宏齋儒者政,賞罰自宜民。——出自戴復古《送包使君入朝除左曹郎二首》
【第22句】:雖為老氏徒,未廢儒者術。——出自衛宗武《贈趙月麓之霅》
【第23句】:賣文取卿相,詎是儒者職。——出自宋·陸游《書志》
【第24句】:盡付將軍制,真為儒者榮。——出自司馬光《宣徽使河東經略使鄭文肅公挽歌二首》
【第25句】:如何壯夫事,今作儒者歡。——出自王禹偁《射弩》
帶“儒者”的七言詩句
帶“儒者”的七言詩句32句,其中“儒者”開頭的七言詩句5句,“儒者”結尾的七言詩句7句,“儒者”在中間的七言詩句20句。
“儒者”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儒者陵夷此道窮,千秋止有一揚雄。——出自北宋·王安石《揚子二首》
【第2句】:詩人囁囁常多難,儒者凄凄久諱窮。——出自蘇頌《元豐己未三…聞子瞻…系予晝居三》
【第3句】:天津橋上騎驢客,儒者知兵似晉公。——出自沈繼祖《上揚州錢帥》
【第4句】:儒者須看萬卷書,古人精博固難如。——出自朱長文《次韻楊彝甫見成甫裝襢舊書之什》
【第5句】:中庸天下有胡公,儒者端宜給事中。——出自宋·蔡戡《胡長文給事挽詩》
“儒者”結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殊時異世為儒者,不見文皇與武皇。——出自唐·徐夤《東京次新安道中》
【第2句】:退之未離乎儒者,坐井觀天錯議聃。——出自劉克莊《用厚后弟強甫韻》
【第3句】:鄉中自古為儒者,誰得公侯降尺書。——出自唐·方干《歸睦州中路寄侯郎中》
【第4句】:忽見深衣老儒者,清時不信少遺材。——出自戴表元《蔡岙食藕》
【第5句】:斗大康山盛儒者,憑誰推此叩循良。——出自陳杰《程簿能靜袖詩來訪次韻》
【第6句】:仲尼俎豆真儒者,鄐縠詩書屬將家。——出自王禹偁《送南陽李太傅》
【第7句】:自古和親誚儒者,可憐漢將亦何功。——出自蘇頌《登雄州城樓》
“儒者”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奸雄覘國自有在,豈必儒者能知幾。——出自羅公升《燕城讀史》
【第2句】:我讀儒者知長幼,產香先禮大茅君。——出自陸文圭《大茅峰四絕句》
【第3句】:僧道恩榮已受封,上庠儒者亦恩隆。——出自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一》
【第4句】:清議自為儒者設,未應羈束老黃冠。——出自劉克莊《次韻實之二首》
【第5句】:寵祿功名孰與同,平津儒者仕三公。——出自蘇頌《仆射文莊高公挽辭二首》
【第6句】:今聞儒者飽無事,亦學婦人閑斗明。——出自梅堯臣《和范景仁王…八首并…二十八象戲》
【第7句】:嗟余時作蓬萊客,賦詠登臨儒者職。——出自錢公輔《蓬萊行》
【第8句】:安佚竟非儒者事,虺隕我馬亦須鞭。——出自孔武仲《發潯陽》
【第9句】:高論唐虞儒者事,賣交負國豈勝言。——出自鄭獬《詩一首》
【第10句】:談兵究弊又何益,萬口不謂儒者知。——出自宋·梅堯臣《醉中留別永叔子履》
【第11句】:鄰家儒者方下帷,夜誦古書朝忍饑。——出自唐·白居易《勸酒》
【第12句】:自古仙多儒者做,安知吾不躡高風。——出自劉克莊《八十吟十絕》
【第13句】:爾時儒者定應無,問政胡為不問儒。——出自方回《飲興道觀有感五首》
【第14句】:君為儒者豈知兵,何事欣隨壁馬行。——出自石介《寄元均》
【第15句】:逢時有用真才出,知己不遭儒者輕。——出自劉過《贈鄂渚李廣文》
【第16句】:佛廢何關儒者事,要知開創亦辛勤。——出自劉克莊《香山寺》
【第17句】:揚扢千秋儒者事,漢官儀后一書成。——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64》
【第18句】:樸斲敷菑皆用勤,況吾儒者務多聞。——出自樓鑰《寄題江西劉氏勤有齋》
【第19句】:王郎見若不勝衣,眇然儒者未有奇。——出自晁補之《贈王順之歌》
【第20句】:豈知儒者心偏苦,吟向秋風白發生。——出自唐·雍陶《少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