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得一”的五言詩句大全
為您整理了208句帶“得一”的五言詩句,其中“得一”開頭的五言詩句17句,“得一”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10句,“得一”在中間的五言詩句181句,供您參考。
“得一”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得一固足興,致之豈無端。——出自曾鞏《劉景升祠》
【第2句】:峽山富奇?zhèn)ィ靡恢獛讍省!鲎运巍ぬK軾《出峽》
【第3句】:重九開秋節(jié),得一動宸儀。——出自唐·韋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yīng)制得枝字》
【第4句】:尋前顧後失,得一念十忘。——出自歐陽修《鎮(zhèn)陽讀書》
【第5句】:易從業(yè)惟簡,得一道斯寧。——出自唐·褚亮《祭方丘樂章·順和》
【第6句】:牛足不下垂,得一生可續(xù)。——出自華岳《記夢》
【第7句】:人材茍不長,得一且可專。——出自王令《送僧自總》
【第8句】:得一流玄澤,通三御紫宸。——出自唐·佚名《中宗祀昊天樂章·告謝》
【第9句】:逍遙名有理,得一便知空。——出自宋太宗《逍遙詠》
【第10句】:古人取遠(yuǎn)士,得一以為豪。——出自戴表元《陳晦父赴十三韻》
【第11句】:得一便須休,真空象外求。——出自宋太宗《逍遙詠》
【第12句】:投老又懶惰,得一或十遺。——出自朱翌《十月旦讀子…句初寮…詩因次其韻》
【第13句】:得一不為少,雖多肯辭豈。——出自歐陽修《人日聚星堂燕集探韻得豐字》
【第14句】:希夷絕視聽,得一眾甫歸。——出自趙汝湜《敬和九鎖步虛詞·洞微鎖》
【第15句】:天下無相知,得一已當(dāng)半。——出自北宋·黃庭堅《再和寄子瞻聞得湖州》
【第16句】:玄微達(dá)造化,得一不言三。——出自宋太宗《緣識》
【第17句】:使我終老學(xué),得一已足矜。——出自歐陽修《答蘇子美離京見寄》
“得一”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通玄求得一,清靜更無雙。——出自宋太宗《逍遙詠》
【第2句】:古者亦有言,愚慮千得一。——出自王洋《和沈子美梅詩》
【第3句】:狀物與記事,二者各得一。——出自邵雍《史畫吟》
【第4句】:此鏡今又出,天地還得一。——出自唐·貫休《古鏡詞上劉侍郎》
【第5句】:公侯誠得一,品物將大定。——出自蘇籀《次韻待制王…和之什…累奉和一首》
【第6句】: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出自李白《古風(fēng)》
【第7句】:形氣要得一,不然隨物泯。——出自晁補之《謁岱祠即事》
【第8句】:空囊留得一,千古欽清流。——出自宋伯仁《梅花喜神譜·小蕊一十六枝》
【第9句】:百禽不得一,十人九死焉。——出自唐·皮日休《正樂府十篇·哀隴民》
【第10句】:神道貴得一,何乃托邪師。——出自劉筠《赴郡之初尋…以致禱…靡應(yīng)農(nóng)事方》
“得一”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云何得一適,亦有如生時。——出自蘇軾《和陶飲酒二十首》
【第2句】:安得一黃犢,幅巾駕柴車。——出自歐陽修《清明前一日…既歸遂…三日不能出》
【第3句】:渾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銷。——出自唐·陸龜蒙《歸路》
【第4句】:安得一蹄泉,來化千尺鱗。——出自唐·孟郊《大隱坊·崔從事鄖以直隳職》
【第5句】:許大天地間,受得一所獃。——出自釋道璨《雪菊》
【第6句】:不圖諸老盡,竟得一身全。——出自戴表元《蔣堯仁監(jiān)簿挽詩二處》
【第7句】:一朝忽然死,只得一片地。——出自唐·寒山《拾遺二首新添》
【第8句】:料得一孀婦,經(jīng)時獨淚垂。——出自唐·孟郊《看花》
【第9句】:讀殘五車去,贏得一生窮。——出自林亦之《夏循矩先生挽詞》
【第10句】: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出自唐·呂巖《谷神歌》
【第11句】:安得一茆屋,歸老樵楓旁。——出自南宋·陸游《日暮至湖上》
【第12句】:薄游長安中,始得一交親。——出自唐·韋應(yīng)物《送宣州周錄事》
【第13句】:周回尋四處,恰得一枝繁。——出自楊萬里《上元前一日…紅梅右…坊場圖三首》
【第14句】:窗前尋丈地,種得一株梅。——出自趙崇嶓《窗前》
【第15句】:滿眼覷不見,地得一以寧。——出自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
【第16句】:遠(yuǎn)尋鷓鴣雛,拾得一團(tuán)蕈。——出自唐·貫休《春野作五首》
【第17句】:山水得一縣,松筠為四鄰。——出自強至《某介直寡合…愛作詩…依來韻奉答》
【第18句】: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出自唐·白居易《勸酒十四首·不如來飲酒七首》
【第19句】:新正得一雪,尚可期有秋。——出自孔武仲《丁卯春雪呈同僚》
【第20句】:偶然得一飽,萬象困嘲弄。——出自宋·蘇軾《次韻李公擇梅花》
【第21句】:聞名來已久,未得一相逢。——出自唐·曹松《寄李處士》
【第22句】:襟期坡上菊,稟得一天秋。——出自楊公遠(yuǎn)《次菊坡汪判丞》
【第23句】:千巖得一二,亦足慰平生。——出自樓鑰《行荊坑道中》
【第24句】:沖和兼萬人,始得一英賢。——出自樓鑰《送陳君舉舍人東歸》
【第25句】:天寶得一官,主昏事已危。——出自方回《秋晚雜書三十首》
【第26句】:壺中無窄處,愿得一容身。——出自唐·顧況《雜歌謠辭·步虛詞》
【第27句】:功歸仁祖廟,正得一書生。——出自北宋·黃庭堅《陪師厚游百…范文正…羊曇哭謝安》
【第28句】:卻因樵客引,尋得一叢蘭。——出自徐覲《與客登山》
【第29句】:所幸得一歡,莫辭留斯須。——出自晁公溯《詔除虛額錢…實未然…贈和叟一首》
【第30句】:方得一侍座,單車又星飛。——出自唐·曹鄴《將赴天平職書懷寄翰林從兄》
【第31句】:信筇捫石根,恍若得一間。——出自曾豐《題會昌蕭帝巖》
【第32句】:但得一回嫁,全勝不出門。——出自福州僧《題壁二首》
【第33句】:惟得一卮酒,尚能別淄澠。——出自北宋·黃庭堅《同堯民游靈…臣置酒…二字賦詩二》
【第34句】:為國得一人,可使天下字。——出自馮時行《再和》
【第35句】:積雨得一晴,開窗送吾目。——出自宋·陳與義《積雨喜霽》
【第36句】:趨眾得一官,謂身麻好爵。——出自石介《安道登茂材異等科》
【第37句】:徑度萬頃空,忽得一拳碧。——出自宋·丁開《漂泊岳陽遇…因泛舟…宿君山聯(lián)句》
【第38句】:自尋三徑樂,早得一身閑。——出自戴復(fù)古《挽沙溪項公苔湖居士》
【第39句】:地得一以寧,凝然者卷石。——出自南宋·文天祥《題靜山》
【第40句】:雖得一餉樂,有如聚飛蚊。——出自唐·韓愈《醉贈張秘書》
【第41句】:又云好著書,安得一州去。——出自孔武仲《答蘇子由留贈》
【第42句】:小卻得一欣,凍壁纏蛟虬。——出自宋·敖陶孫《畢叔茲可掃園賞牡丹》
【第43句】:扶頭中酒味,安得一枝來。——出自喻良能《次韻季野弟蠟梅》
【第44句】:先見眾論公,必得一行史。——出自牟巘《德清孫氏和樂秀明堂》
【第45句】:誰令二者異,不得一吾致。——出自王令《中夜二首》
【第46句】:所思何日見,還得一樽同。——出自方回《早大霧午大風(fēng)寇銷兵解之象》
【第47句】:分別說三乘,惹得一身債。——出自釋慧遠(yuǎn)《偈頌一百零二首》
【第48句】:西成得一飽,敢計泥沒踝。——出自宋·陸游《讀王摩詰詩…賦古風(fēng)…皆物外事也》
【第49句】:欣然得一個,回首終醉辛。——出自陳傅良《張冠卿以前…少句為…寄次韻奉酬》
【第50句】:再試得一第,失足落銓格。——出自強至《送元恕》
【第51句】:各得一翁體,與翁名字三。——出自項安世《謝查元吉借示傃軒今是齋巢室三書》
【第52句】:常恨兩手空,不得一馬箠。——出自唐·杜牧《送沈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行》
【第53句】:公卿有知己,時得一相招。——出自唐·張蠙《次韻和友人冬月書齋》
【第54句】:又得一宵話,免生千里愁。——出自唐·善生《送智光之南值雨》
【第55句】:老夫得一涼,灑然有生意。——出自楊萬里《午睡起》
【第56句】:迎長得一花,以為時可矣。——出自杜知仁《和范孫閑行溪西得梅數(shù)花韻》
【第57句】:還鄉(xiāng)何所有,載得一清歸。——出自景希孟《巴川》
【第58句】:茍得一以清,而況二吾足。——出自衛(wèi)宗武《為僧賦竹泉詩》
【第59句】:回以愚故專,首得一宗旨。——出自曾豐《題公安宰黃叔萬魯齋》
【第60句】:不得一揖別,悔懊庸可追。——出自楊萬里《明發(fā)康郎山…。回望…山,慨然感》
【第61句】:掛得一瓢在,風(fēng)來應(yīng)惡喧。——出自徐璣《次韻劉明遠(yuǎn)移家》
【第62句】:向來炎炎人,所得一何微。——出自戴表元《次韻答朱侯招游海山》
【第63句】:養(yǎng)得一牸牛,生得五犢子。——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第64句】:鼎臠得一嘗,豹斑容管窺。——出自樓鑰《送何道夫秘監(jiān)守潼川》
【第65句】:驕陽得一雪,逾尺應(yīng)更好。——出自蘇轍《次韻王適雪晴復(fù)雪二首》
【第66句】:賢愚未易知,尚冀得一個。——出自南宋·陸游《短歌示諸稚》
【第67句】:漢武得一角,燔烹誣鬼神。——出自北宋·王安石《悲哉孔子沒》
【第68句】:人間十萬戶,難得一詩家。——出自方回《治圃雜書二十首》
【第69句】:吾雖得一官,官微月俸薄。——出自石介《三子以食貧困藜藿為詩以勉之》
【第70句】:京兆杜子美,猶得一拾遺。——出自唐·白居易《讀鄧魴詩》
【第71句】:釣鰲真有力,移得一蓬壺。——出自王炎《張德夫園亭八詠·山堂》
【第72句】:寥寥分遠(yuǎn)望,暫得一開顏。——出自唐·陳翊《登城樓作》
【第73句】:何曾得一飽,塵土空滿面。——出自宋·陸游《病中自遣》
【第74句】:安得一振衣,徒希舞雩唱。——出自梅堯臣《次道約食後…如晦詣…以風(fēng)埃遂止》
【第75句】:不得一莖蘆,幾乎沉殺你。——出自釋可湘《達(dá)磨贊》
【第76句】:脫身得一飽,激烈陳歌詩。——出自戴表元《和陶乞食》
【第77句】:慚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嘗。——出自唐·劉禹錫《和令狐相公謝太原李侍中寄蒲桃》
【第78句】:休休得一閑,杯酒聊從容。——出自趙文《得蓮子》
【第79句】:請得一日假,來游半月泉。——出自蘇軾《半月泉蘇軾…會、蘇…,元佑六年》
【第80句】:偶爾得一語,快如疏九河。——出自宋·陸游《數(shù)日不作詩》
【第81句】:一字得一師,圣賢如可作。——出自李石《直方大》
【第82句】:只將零月俸,買得一張琴。——出自翁卷《送姚主簿歸龍溪》
【第83句】:安得一見之,煮泉相與夸。——出自梅堯臣《李仲求寄建…未知嘗…因條而答之》
【第84句】:還因萬事拙,分得一生閑。——出自釋文珦《地僻》
【第85句】:吾兒索來禽,傾市得一顆。——出自王禹偁《七夕》
【第86句】:重新六甲換,喜得一朝晴。——出自方回《五月二十三…晴三四…雨賊寨未下》
【第87句】:掘得一寶藏,純是水精珠。——出自唐·寒山《詩三百三首》
【第88句】:三年得一書,猶在湘之濱。——出自唐·曹鄴《相思極》
【第89句】:掀髯得一笑,為汝倒蕉葉。——出自陳造《雪夜與師是棋次前韻》
【第90句】:饑腸得一餅,美如紫駝峰。——出自南宋·陸游《老病追感壯歲讀書之樂作短歌》
【第91句】:極少得一人,誦持生凈土。——出自釋遵式《為檀越寫彌陀經(jīng)正信偈發(fā)愿文》
【第92句】:安得一片云,救取人間否。——出自邵雍《望雨》
【第93句】:偶因二士試,始得一朝閑。——出自樓鑰《玉堂早起》
【第94句】:侈心都用了,始得一開眉。——出自邵雍《箋年老逢春八首·誰讓萬金無孑遺》
【第95句】:開口得一笑,茲游念當(dāng)頻。——出自宋·陳與義《陪諸公登南…家弟出…詩諸公既和》
【第96句】:杜陵真好事,留得一錢看。——出自宋·辛棄疾《臨江仙》
【第97句】:我歌爾其聆,幽憤得一吐。——出自北宋·王安石《金山寺》
【第98句】:安得一扁舟,浮家乘興東。——出自賀鑄《除夜嘆》
【第99句】:寬得一寸心,人行更千里。——出自張埴《湘中二首書縣齋冰壺》
100、方且判鴻蒙,倏爾得一竅。——出自蒲壽宬《梅陽郡齋鐵庵梅花五首》
10【第1句】:憶就江僧乞,和煙得一莖。——出自唐·齊己《和孫支使惠示院中庭竹之什》
10【第2句】:隔年得一書,何足解沉憂。——出自鄭獬《對雪寄一二舊友呈張仲巽宗益運判》
10【第3句】:握手得一笑,喜我猶生全。——出自蘇轍《送楊孟容朝奉西歸》
10【第4句】:徹底探囊篋,那得一錢看。——出自元·姬翼《水調(diào)歌頭》
10【第5句】:我愿得一掬,攀天叫重閽。——出自唐·陸龜蒙《奉和襲美太…·以毛…大諫清河公》
10【第6句】:山得得一飽,看盡千山綠。——出自蘇轍《黃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
10【第7句】:遐想廣寒露,誰得一枝香。——出自元·白樸《水調(diào)歌頭 用前韻》
10【第8句】:與君同酸苦,思得一散愁。——出自王洋《陪徐狄二子出東郊即事》
10【第9句】:安得一刀圭,扶我超宇縣。——出自馮時行《建炎庚戌中…障空不…作詩以紀(jì)之》
1【第10句】:半夜墨漆黑,捉得一個賊。——出自釋道顏《頌古》
1【第11句】:閉關(guān)坐十年,扣門得一士。——出自陸文圭《送王行可赴宣城學(xué)官》
1【第12句】:舉杯得一笑,見此紅鸞雛。——出自宋·蘇軾《五色雀并引》
1【第13句】:買得一航月,醉臥出長安。——出自宋·楊炎正《水調(diào)歌頭》
1【第14句】:閑游來早晚,已得一周年。——出自唐·白居易《閑吟二首》
1【第15句】:安得一千里,同攜登此臺。——出自陳宓《延平次趙糾曹韻十四首·熙春臺》
1【第16句】:醫(yī)國得一士,億萬性命懸。——出自方回《次韻汪以南閑居漫吟十首》
1【第17句】:時得一笑會,恨無千日醇。——出自范仲淹《依韻答提刑張?zhí)﹪L新醖》
1【第18句】:但得一樽樂,豈論官職卑。——出自郭印《正月初八日…蒲大受…舟各賦二首》
1【第19句】:贏得一場愁,鴛衾誰并頭。——出自唐·牛嶠《菩薩蠻》
1【第20句】:茱萸賜朝士,難得一枝來。——出自唐·杜甫《九日五首》
1【第21句】:結(jié)交二十載,不得一日展。——出自唐·王維《贈祖三詠》
1【第22句】:道得一句來,日頭東畔出。——出自釋如珙《頌古四十五首》
1【第23句】:安得一伸臂,乘風(fēng)遍九垓。——出自程公許《秉炬游麻仙玉華洞》
1【第24句】:窮途得一飽,亦足慰艱難。——出自南宋·陸游《春晚雜興》
1【第25句】:囊空恐羞澀,留得一錢看。——出自唐·杜甫《空囊》
1【第26句】:千派得一原,靈龜不勞灼。——出自陳普《勸考亭收文公書兼聚書》
1【第27句】:安得一丸藥,立返暍死魂。——出自郭印《苦熱和袁應(yīng)…涼流云…為題十小詩》
1【第28句】:艱難得一職,言事竟齟齬。——出自張耒《讀杜集》
1【第29句】:晚得一障兮,遙遙乎南荒。——出自王柏《盛化州挽些》
1【第30句】:海棠貪睡著,留得一枝春。——出自元·劉秉忠《臨江仙 海棠》
1【第31句】: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出自唐·白居易《哭孔戡》
1【第32句】:到官今十日,纏得一朝閑。——出自司馬光《登陸長安見山樓》
1【第33句】:蒲帆渾未織,爭得一歡成。——出自唐·陸龜蒙《山陽燕中郊樂錄》
1【第34句】:平生三徑資,安得一朝具。——出自陳師道《寒夜有懷晁無斁》
1【第35句】:夜來風(fēng)吹落,只得一回采。——出自唐·白居易《隔浦蓮》
1【第36句】:鑿開千里地,通得一隅天。——出自曹宗旦《劍門關(guān)》
1【第37句】:塵埃雖未脫,暫憩得一漱。——出自宋·蘇軾《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
1【第38句】:東南箕斂極,寬得一分不。——出自釋善珍《送趙禮部將漕廣東》
1【第39句】:如何得一室,床敷暖如春。——出自南宋·陸游《午睡》
1【第40句】:力盡得一名,他喜我且輕。——出自唐·費冠卿《久居京師感懷詩》
1【第41句】:未言得一飽,此段已可畫。——出自宋·陸游《督下麥雨中夜歸》
1【第42句】:別三來個月,不得一封書。——出自王梅窗《寄畊綠》
1【第43句】:六年得一第,自謂貴且昌。——出自王之道《送無為倅張南仲歸吉州》
1【第44句】:安得一竿去,終年煙水間。——出自南宋·陸游《野望》
1【第45句】:蕭蕭得一雨,天氣頗清潤。——出自宋·陸游《雨後極涼》
1【第46句】:焉得一萬人,疾驅(qū)塞蘆子。——出自唐·杜甫《塞蘆子》
1【第47句】: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出自兩漢·卓文君《白頭吟》
1【第48句】:人來得一書,分袂兩旬馀。——出自蘇泂《寄潁季》
1【第49句】:蒼皇得一邑,奔走踰千嶂。——出自歐陽修《答梅圣俞寺丞見寄》
1【第50句】:兒童勿驚怪,調(diào)汝得一笑。——出自宋·蘇軾《夢雪》
1【第51句】:湘南衡缶水,分得一支來。——出自李復(fù)《憃禪師》
1【第52句】:誰同九日菊,難得一枝萸。——出自朱翌《宣城書懷》
1【第53句】:完得一局棋,除此一襲衣。——出自牧得清《吟》
1【第54句】:發(fā)得一機活,出得一言當(dāng)。——出自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1【第55句】:雁去燕復(fù)來,不得一字附。——出自徐僑《滕丞洎沖天觀先以詩來次韻謝之》
1【第56句】:不可得三心,圓光得一尋。——出自釋印肅《金剛隨機無盡頌·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1【第57句】:偷得一日閑,古錦奚奴攜。——出自李昴英《是日至馬祖巖和前韻》
1【第58句】:秋風(fēng)溪上路,應(yīng)得一相尋。——出自唐·貫休《寄四明閭丘道士二首》
1【第59句】:偶得一瓢酒,鄰里聊相尋。——出自南宋·陸游《幽居即事》
1【第60句】:未必千黃金,買得一人顧。——出自唐·獨孤及《雜詩》
1【第61句】:出處愧古人,章句得一官。——出自黃庶《依韻和酬雷太簡見貽之什》
1【第62句】:買得一片田,濟(jì)源花洞前。——出自唐·盧仝《將歸山招冰僧》
1【第63句】:我得一笑歸,還家詫漁樵。——出自陳宓《南康大雪》
1【第64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出自釋如珙《偈頌三十六首》
1【第65句】:羸然臥空舍,不得一語離。——出自晁公溯《送譚廷碩司戶歸魚復(fù)》
1【第66句】:百錢得一雙,新味時所佳。——出自宋·蘇軾《食雉》
1【第67句】:作文持與人,百不得一頷。——出自梅堯臣《正仲見贈依韻和答》
1【第68句】:支頤得一笑,劉郎已為帝。——出自宋·敖陶孫《袁同史丈令…醉皓堂…后日數(shù)椽張》
1【第69句】:窮鄉(xiāng)百不理,時得一閑吟。——出自宋·陳與義《岸幘》
1【第70句】:茍可得一職,歸甘泌之洋。——出自方回《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
1【第71句】:誰從五竺國,分得一枝來。——出自蘇軾《慈云四景娑羅樹》
1【第72句】:修羽落樊籠,安得一毰毸。——出自馮時行《送開守解印》
1【第73句】:果得一蓮時,流離嬰辛苦。——出自南北朝·佚名《子夜歌》
1【第74句】:安得一攜手,更傾林下杯。——出自賀鑄《游靈壁蘭皋園》
1【第75句】:峰頭好亭子,不得一躋攀。——出自楊萬里《舟過桐廬三首》
1【第76句】:春府搜才日,高科得一人。——出自唐·皎然《送穆寂赴舉》
1【第77句】:幽居少塵事,贏得一身閑。——出自黃庚《幽居》
1【第78句】:須臾入別浦,萬死得一生。——出自南宋·姜夔《昔游詩 其三》
1【第79句】:安得一杯來,為我解此渴。——出自宋·戴復(fù)古《大熱五首 其三》
1【第80句】:遭時得一第,游宦何齷齪。——出自王禹偁《酬種放徵君一百韻》
1【第81句】:夜來得一夢,今日又相逢。——出自釋印肅《金剛隨機無盡頌·依法出生分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