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初高中??脊旁娫~句子
【第1句】:有誰能總結(jié)一下高中??脊旁娢拿?/h2>
【第1句】: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畛跸?,群臣進(jìn)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 (《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第2句】:屈平疾王聽之不聰,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做《離騷》。
“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yuǎn)。其志潔,故其稱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司馬遷《屈原列傳》) 【第3句】:外無期功強(qiáng)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詣⑷毡∥魃剑瑲庀⒀傺?,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臣生當(dāng)隕首,死當(dāng)結(jié)草。
(李密《陳情表》) 【第4句】:云銷雨霽,彩徹區(qū)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魚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王勃《滕王閣序》) 【第5句】:古之學(xué)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枪薀o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gu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
(韓愈《師說》) 【第6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自哀;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宮賦》) 【第7句】: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不賂者以賂者喪。
蓋失強(qiáng)援,不能獨(dú)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粍t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薄蚴谷龂鲪燮涞?,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蘇洵《六國論》) 【第8句】:于是余有嘆焉。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xiǎn)以遠(yuǎn),則至者少。
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xiǎn)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第9句】:輕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處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陀写刀春嵳撸懈瓒椭?。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蘇軾《前赤壁賦》) 【第10句】: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
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灰姀?fù)關(guān),泣涕漣連連。
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 (《詩經(jīng)·氓》) 【第11句】: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裆饔兴鶚焚?,余獨(dú)好修以為常。
(屈原《離騷》) 【第12句】: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jī)杼。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古詩十九首》) 【第13句】: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短歌行》) 【第14句】: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田園。……。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陶淵明《歸園田居》) 【第15句】: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王維《山居秋暝》) 【第16句】: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李白《蜀道難》) 【第17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第18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李白《將進(jìn)酒》) 【第19句】: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diǎn)行頻。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杜甫《兵車行》) 【第20句】:三顧頻煩天下計(jì),兩朝開濟(jì)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 【第21句】: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yuǎn)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杜甫《客至》) 【第22句】: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
【第2句】:高中語文??脊旁娫~
你好?。?!
必修一: 《勸學(xué)(節(jié)選)》 , 《師說》 , 《赤壁賦》
《始得西山宴游記》
必修二: 《六國論》 , 《阿房宮賦》 , 《念奴嬌·赤壁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必修三: 《指南錄后序》 , 《五人墓碑記》 ,《離騷(節(jié)選)》
《燭之武退秦師》 , 《諫太宗十思疏》
《廉頗藺相如列傳》 , 《鴻門宴》
附:融會貫通
《秋水(節(jié)選)》 , 《非攻(節(jié)選)》
必修四: 《季氏將伐顓臾》 , 《寡人之于國也》
《〈黃花崗烈士事略〉序》 , 《蜀道難》
《登高》 , 《琵琶行并序》 , 《錦瑟》
《虞美人》 , 《蝶戀花》 , 《雨霖鈴》
《聲聲慢》 , 《滕王閣序并詩》
《秋聲賦》
必修五: 《陳情表》 , 《項(xiàng)脊軒志》
《長亭送別》 , 《抱任安書(節(jié)選)》
《漁父》 , 《逍遙游(節(jié)選)》
《蘭亭集序》
【第3句】:中考語文常考古詩句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dú)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關(guān)于思鄉(xiāng)——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shí)照我還。
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己亥雜詩 龔自珍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行路難 李白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shí),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飲酒 陶淵明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第4句】:初中??脊旁娢哪瑢?/h2>
【第1句】:欲窮千里目, 。
(王之渙《登鸛雀樓》)【第2句】:千里之行, 。(《老子》六十四章)【第3句】:羌笛何須怨楊柳, 。
(王之渙《涼州詞》)【第4句】: ,其意常在沛公也。(司馬遷《史記·項(xiàng)羽本記》)【第5句】:禍患常積于忽微, 。
(歐陽修《伶官傳序》)【第6句】:醉翁之意不在酒, 。(歐陽修《醉翁亭記》)【第7句】:愚人千慮, 。
(《晏子春秋·內(nèi)篇雜下》)【第8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第9句】:誰言寸草心, 。
(孟郊《游子吟》)【第10句】:人生自古誰無死, 。(文天祥《過零丁洋》)【第11句】: ,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揚(yáng)子江》)【第12句】:但使龍城飛將在, 。(王昌齡《出塞》)【第13句】: ,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第14句】: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第15句】:政通人知, 。
(范仲淹《岳陽樓記》)【第16句】: ,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下》)【第17句】: ,然后有千里馬。
(韓愈《雜說四》)【第18句】:我勸天公重抖擻, 。(龔自珍《己亥雜詩》)【第19句】:受任于敗兵之際, 。
(諸葛亮《出師表》)【第20句】:民不畏死, 。(《老子》七十四章)【第21句】: ,春風(fēng)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草原送別》)【第22句】:眾口鑠金, 。(鄒陽《獄中上書自明》)【第23句】:人固有一死, , 。
(司馬遷《報(bào)任安書》)【第24句】:山不在高, ;水不在深, 。(劉禹錫《陋室銘》)【第25句】: ,下自成蹊。
(司馬遷《史記·李將軍列傳》)【第26句】:憂勞可以興國, 。(歐陽修《伶官傳序》)【第27句】:洛陽親戚如相問,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第28句】: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頤《愛蓮說》)【第29句】:粉身碎骨渾不怕, 。
(于謙《石灰吟》)【第30句】:富貴不能淫, , 。(《孟子·滕文公下》)【第31句】:落紅不是無情物, 。
(龔自珍《己亥雜詩》)【第32句】:零落成泥輾作塵, 。(陸游《卜算子·詠梅》)【第33句】:天時(shí)不如地利, 。
(《孟子·公孫丑下》)【第34句】:青,取之于藍(lán), 。(《荀子·勸學(xué)》)【第35句】:三人行, 。
(《論語·述而》)【第36句】:弟子不必不如師, 。(韓愈《師說》)【第37句】:溫故而知新, 。
(《論語·為政》)【第38句】:玉不琢, ;人不學(xué), 。(《禮記·學(xué)記》)【第39句】:吾嘗終日而思矣, 。
(《荀子·勸學(xué)》)【第40句】:學(xué)然后知不足, 。(《禮記·學(xué)記》)【第41句】:會當(dāng)凌絕頂, 。
(杜甫《望岳》)【第42句】:盡信書, 。(《孟子·盡心下》)【第43句】:學(xué)而不思則罔, 。
(《論語·為政》)【第44句】:敏而好學(xué), 。(《論語·公治長》)【第45句】:鍥而不舍, 。
(《荀子·勸學(xué)》)【第46句】:學(xué)而不厭, 。(《論語·述而》)【第47句】:一年之計(jì)在于春, 。
(南朝梁蕭繹《纂要》)【第48句】:少壯不努力, 。(《樂府詩集·長歌行》)【第49句】:我生待明日, 。
(清錢鶴灘《明日歌》)【第50句】:莫等閑, , 。(岳飛《滿江紅》)【第51句】:江山代有人才出, 。
(趙翼《論詩絕句》五首之一)【第52句】:千呼萬喚始出來, 。(白居易《琵琶行》)【第53句】:言之無文, 。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第54句】:飛流直下三千尺, 。(李白《望廬山瀑布》)【第55句】: ,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雨后》)【第56句】:西塞山前白鷺飛, 。(張志和《漁父》)【第57句】:兩個(gè)黃鸝鳴翠柳, 。
(杜甫《絕句四首》之三)【第58句】:竹外桃花三兩枝,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之一)【第59句】:蟬噪林逾靜, 。
(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第60句】: ,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第61句】:小荷才露尖尖角, 。
(楊萬里《小池》)【第62句】:不知細(xì)葉誰裁出? 。(賀知章《詠柳》)【第63句】:日出江花紅勝火, 。
(白居易《憶江南》)【第64句】:綠楊煙外曉寒輕, 。(宋祁《玉樓春》)【第65句】: ,明日何時(shí)照我還。
(王安石《泊船瓜洲》)【第66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第67句】:隨風(fēng)潛入夜, 。
(杜甫《春夜喜雨》)【第68句】: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第69句】:大漠孤煙直, 。
(王維《使至塞上》)【第70句】:天蒼蒼,野茫茫, 。(《樂府詩集·敕勒歌》)【第71句】:借問酒家何處有? 。
(杜牧《清明》)【第72句】:黃梅時(shí)節(jié)家家雨, 。(宋趙師秀《有約》)【第73句】:綠樹村邊合, 。
(孟浩然《過故人莊》)【第74句】: ,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第75句】:姑蘇城外寒山寺, 。
(張繼《楓橋夜泊》)【第76句】:梨花院落溶溶月, 。(晏殊《寓意》)【第77句】: ,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杜牧《江南春絕句》)【第78句】:兩岸青山相對出, 。(李白《望天門山》)【第79句】:兩岸猿聲啼不住, 。
(李白《朝發(fā)白帝城》)【第80句】:亂花漸欲迷人眼,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第81句】:停車坐愛楓林晚, 。
(杜牧《山行》)【第82句】:東邊日出西邊雨,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之一)【第83句】:但愿人長久,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shí)有》)【第84句】: ,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一)【第85句】: ,蠟炬成灰淚始干。
(李商隱《無題》)【第86句】:海上生明月, 。(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第87句】:勸君更盡一杯酒, 。
(王維《渭城曲》)【第88句】:正是江南好風(fēng)景,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第89句】:同是天涯淪落人, 。
(白居易《琵琶行》)【第90句】:我寄愁心與明月, 。(本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第91句】: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 。
(李商隱《夜雨寄北》)【第92句】: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第93句】: ,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二首》之一)【第94句】: ,不及汪倫送我行。(李白《贈汪倫》)【第95句】:海內(nèi)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96句】:問君能有幾多愁, 。(李煜《。
【第5句】:高中語文??脊旁娫~
你好?。?! 必修一: 《勸學(xué)(節(jié)選)》 , 《師說》 , 《赤壁賦》 《始得西山宴游記》必修二: 《六國論》 , 《阿房宮賦》 , 《念奴嬌·赤壁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必修三: 《指南錄后序》 , 《五人墓碑記》 ,《離騷(節(jié)選)》 《燭之武退秦師》 , 《諫太宗十思疏》 《廉頗藺相如列傳》 , 《鴻門宴》 附:融會貫通 《秋水(節(jié)選)》, 《非攻(節(jié)選)》必修四: 《季氏將伐顓臾》 , 《寡人之于國也》 《〈黃花崗烈士事略〉序》 , 《蜀道難》 《登高》 , 《琵琶行并序》 , 《錦瑟》 《虞美人》 , 《蝶戀花》 , 《雨霖鈴》 《聲聲慢》 , 《滕王閣序并詩》 《秋聲賦》 必修五: 《陳情表》 , 《項(xiàng)脊軒志》 《長亭送別》 , 《抱任安書(節(jié)選)》 《漁父》 , 《逍遙游(節(jié)選)》 《蘭亭集序》。
【第6句】:求高一語文常考古詩句,文言文
必修一:
《荊軻刺秦王》: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復(fù)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fā)盡上指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必修二:
【第1句】:《蘭亭集序》: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第2句】:《游褒禪山記》: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xiǎn)以遠(yuǎn),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xiǎn)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第3句】:《赤壁賦》:
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