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吞聲”的詩句大全
本文搜集整理了帶“吞聲”的詩句94句,包括“吞聲”開頭的詩句33句;“吞聲”結(jié)尾的詩句32句;“吞聲”在中間的詩句29句。其中五言詩句49句,包括吞聲開頭的22句,吞聲結(jié)尾的20句,吞聲在中間的7句;七言詩句45句,其中吞聲開頭的11句,吞聲結(jié)尾的12句,吞聲在中間的22句。
帶“吞聲”的五言詩句
帶“吞聲”的五言詩句49句,其中“吞聲”開頭的五言詩句22句,“吞聲”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20句,“吞聲”在中間的五言詩句7句。
“吞聲”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吞聲何足道,嘆息空凄然。——出自李白《古風》
【第2句】:吞聲各偷生,莫問歷階誰。——出自張埴《由新田歸故家》
【第3句】:豈若世上人,吞聲氣如縷。——出自南宋·陸游《過張王行廟》
【第4句】:纏綿心緒長,吞聲忍夜哭。——出自高吉《胡不歸二首》
【第5句】:吞聲不許哭,還遣衣羅綺。——出自唐·戎昱《相和歌辭·苦哉行五首》
【第6句】:吞聲入篷底,局促似羋兔。——出自釋文珦《泊舟》
【第7句】:吞聲哭達旦,忽與妻孥接。——出自陳著《次韻觀弟避難》
【第8句】:悵望懷古人,吞聲死農(nóng)畝。——出自宋·陸游《露坐》
【第9句】:吞聲勿復道,真宰意茫茫。——出自唐·杜甫《遣興五首》
【第10句】:我老那堪哭,吞聲淚一襟。——出自徐瑞《除夜器仲孫概》
【第11句】:親戚不得別,吞聲泣路旁。——出自唐·白居易《寓意詩五首》
【第12句】:吞聲不敢盡,欲怨當歸誰。——出自宋·陳師道《送內(nèi)》
【第13句】:吞聲無限淚,一滴一傷神。——出自周端臣《聞滁陽失守憶表兄》
【第14句】:取酒臨邛遠,吞聲息國亡。——出自劉筠《宣曲二十二韻》
【第15句】:拍碎闌干曲,吞聲血淚零。——出自汪元量《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第16句】:庶與達者論,吞聲混瑕垢。——出自唐·杜甫《上水遣懷》
【第17句】:吞聲言不忍,有淚徹重泉。——出自孫應(yīng)時《哭東萊呂先生》
【第18句】:一廝躪其足,吞聲以自全。——出自南宋·文天祥《高沙道中》
【第19句】:吞聲送百感,南望淚如雨。——出自宋·曹勛《出塞》
【第20句】:探囊幅與書,吞聲不忍讀。——出自程公許《屏居北郊自…吟書云…緝成八章寓》
【第21句】:棄絕父母恩,吞聲行負戈。——出自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第22句】:二事熱中腸,吞聲徒向天。——出自張嵲《擬蘇少卿寄內(nèi)》
“吞聲”結(jié)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胡為困羈旅,浩嘆常吞聲。——出自張元干《訪周元舉菁山隱居》
【第2句】:野老且吞聲,蹤跡逐閑鷗。——出自王铚《送和斜川詩二首》
【第3句】:高談無與發(fā),欲語輒吞聲。——出自南宋·陸游《四月一日夜漏欲盡起坐達旦》
【第4句】:豈其有所懷,閉口且吞聲。——出自晁公溯《送李仁甫被召》
【第5句】: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出自唐·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一》
【第6句】:宮中舊長御,行哭盡吞聲。——出自楊億《明德皇太后挽歌詞五首》
【第7句】:笑啼俱不敢,幾欲是吞聲。——出自唐·李商隱《代越公房妓嘲徐公主》
【第8句】:頹靡寖成俗,忠良意吞聲。——出自洪咨夔《送潛同年調(diào)官歸》
【第9句】:雞豕頭駢闐,肋息驚吞聲。——出自劉黻《避寇》
【第10句】:躊躇默吞聲,聊歌遠游賦。——出自汪元量《出居庸關(guān)》
【第11句】:驚棲潛避影,啄怯暗吞聲。——出自曾豐《廚雞竄房中…賦詩余…已亦為一篇》
【第12句】:蒼蒼無處問,西望累吞聲。——出自戴表元《孫大監(jiān)挽詩》
【第13句】:讀君斷腸句,孤雁欲吞聲。——出自杜范《十五日十九兄到衫小飲有詩和之》
【第14句】:百舌漸吞聲,黃鶯正嬌小。——出自唐·元稹《表夏十首》
【第15句】:滔滔肉食輩,泚顙徒吞聲。——出自吳思齊《擬古》
【第16句】:止哭復吞聲,清血暗雙目。——出自蔡襄《酂陽行》
【第17句】:踉蹡眾人底,欲語復吞聲。——出自宋·王千秋《水調(diào)歌頭》
【第18句】:儒士菜色面,仰天但吞聲。——出自方回《西齋秋感二十首》
【第19句】:倚危欄欲遍,江水亦吞聲。——出自宋·黃機《六州歌頭》
【第20句】:出門復入門,掩淚且吞聲。——出自宋·陸游《書感》
“吞聲”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吾女去二穉,何處吞聲器。——出自牟巘五《賈節(jié)庵冒夏…古式無…不可復見而》
【第2句】:玉座吞聲別,氈車觸目悲。——出自劉克莊《雜詠一百首·烏孫公主》
【第3句】:父母吞聲哭,禽鳥亦為啼。——出自唐·孟郊《堯歌》
【第4句】:莫學少陵翁,淚點吞聲垂。——出自李復《正月五日游曲江》
【第5句】:蠋也吞聲哭,潛行到水頭。——出自汪元量《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第6句】:曰余吞聲地,舉足傷瓦礫。——出自唐·李群玉《送魏珪覲省》
【第7句】:部曲吞聲惜,朝廷拊髀思。——出自劉克莊《故襄師陳端明挽詩》
帶“吞聲”的七言詩句
帶“吞聲”的七言詩句45句,其中“吞聲”開頭的七言詩句11句,“吞聲”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12句,“吞聲”在中間的七言詩句22句。
“吞聲”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吾母白頭尤念我,吞聲不敢惱慈懷。——出自劉克莊《悼阿駒七首》
【第2句】:蒿間黃雀語黃口,吞聲切莫圖高棲。——出自曹勛《空城雀二首》
【第3句】:咄嗟此愿良難必,吞聲食蘗甘如蜜。——出自賀鑄《寄漢陽趙尉沔》
【第4句】:吞聲有恨哀蒲柳,紀節(jié)無人廢蓼莪。——出自岳珂《聞韓正倫檢…嘆故交…之偶成三首》
【第5句】:負氣身名甘敗裂,吞聲歌哭愈艱難。——出自當代·錢鐘書《得龍忍寒金陵書》
【第6句】:乃知貧賤別更苦,吞聲躑躅涕淚零。——出自唐·杜甫《醉歌行》
【第7句】:相戒魴鱮休出入,吞聲私泣過河魚。——出自清·黃遵憲《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
【第8句】:吞聲鳥自屏中過,倒影山從鏡里看。——出自李處權(quán)《過德孺池上二首》
【第9句】: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出自南北朝·鮑照《擬行路難十八首》
【第10句】:吞聲飲恨從誰訴,偶然信口題詩句。——出自曾季貍《秦女行》
【第11句】:鴻雁差池風雨急,吞聲清淚徹黃泉。——出自王炎《九月到白石先妣塋所》
“吞聲”結(jié)尾的七言詩句【第1句】:初聞邊報暗吞聲,想見登譙與虜爭。——出自劉克莊《聞何立可李茂欽訃二首》
【第2句】:負戈淚落暗吞聲,煙隴悲笳共幽咽。——出自李新《出塞》
【第3句】:督郵小吏皆趨版,陽春白雪分吞聲。——出自北宋·黃庭堅《次韻答楊子聞見贈》
【第4句】:誰云死別已吞聲,此恨何年得遽平。——出自趙蕃《七月十月五…平生且…間得若紙若》
【第5句】:豢龍作醢龍吞聲,天公憒憒迷雨晴。——出自鄭清之《客有誦袁蒙…賡元韻…呈虛齋使君》
【第6句】:若問灘流何太咽,定隨行客學吞聲。——出自李新《中江道中》
【第7句】:春樹鶯藏無覓處,遺編燈火屢吞聲。——出自黃干《又用前韻謝葉宰》
【第8句】:問著無聲是阿兄,坐看家賊只吞聲。——出自楊萬里《晨炊耫鞭亭二首》
【第9句】:茲妞爾嬌明弄色,御溝何恨笑吞聲。——出自曾豐《有售畫于余…成可觀…題賦二絕句》
【第10句】:白骨堆山滿白城,敗亡鬼哭亦吞聲。——出自當代·錢鐘書《哀望》
【第11句】:鮫盤千點怨吞聲,蠟炬風高翠箔輕。——出自錢惟演《淚二首》
【第12句】:兇徒馬上暗吞聲,女伴閨中潛生喜。——出自唐·韋莊《秦婦吟》
“吞聲”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茫茫入夢應(yīng)迷向,惻惻吞聲竟斷聞。——出自當代·錢鐘書《鄉(xiāng)人某屬題…、兒從…甸、其家未》
【第2句】:萬靈日夜相凌遲,飲氣吞聲死無語。——出自當代·金庸《古風 丘處機》
【第3句】:當年杜老吞聲器,恨不相逢在曲江。——出自宋無《琵琶亭》
【第4句】:可憐野老吞聲哭,此意何由達上蒼。——出自李呂《憂旱》
【第5句】:漢土民皆沒為虜,飲恨吞聲空嗢咽。——出自唐·劉景復《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
【第6句】:笙簧百囀音韻多,黃鸝吞聲燕無語。——出自唐·劉禹錫《百舌吟》
【第7句】:月亦傷主不肯明,人亦吞聲淚如雨。——出自汪元量《幽州月夜酒邊賦西湖月》
【第8句】:大船小船爭避行,長年吞聲復搖手。——出自清·汪琬《官軍行》
【第9句】:母兄知兒死不直,行哭吞聲空嘆息。——出自張耒《有所嘆五首》
【第10句】:東魯儒生徒步歸,南州野老吞聲哭。——出自元·王冕《痛哭行》
【第11句】:斂黛吞聲若自冤,鄭袖見捐西子浣。——出自唐·元稹《何滿子歌》
【第12句】:念此吞聲仰訴天,若為辛苦度殘年。——出自唐·白居易《縛戎人-達窮民之情也》
【第13句】:弟兄號叫鄰里驚,兩家吞聲喪其嫗。——出自沈作喆《哀扇工歌》
【第14句】:嗚呼六歌音調(diào)急,獨坐吞聲襟袖濕。——出自王炎《杜工部有同…可擬也…作七歌觀者》
【第15句】:動非求進靜非禪,咋舌吞聲過十年。——出自唐·韓偓《即目二首》
【第16句】:躑躅吞聲淚暗傾,杖藜徐步浙江行。——出自汪元量《錢塘》
【第17句】:村夫中庭涕泗下,歸聞野老吞聲哭。——出自仇遠《州廳設(shè)醮即事》
【第18句】:可憐汾水知人意,旁與吞聲未忍休。——出自唐·李山甫《陰地關(guān)崇徽公主手跡》
【第19句】: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出自唐·杜甫《哀江頭》
【第20句】:德山話墮龍?zhí)缎Γ虤馔搪暩谎浴!鲎葬層∶C《頌證道歌·證道歌》
【第21句】:崇蘭香死玉簪折,志士吞聲甘徇節(jié)。——出自唐·錢起《送畢侍御謫居》
【第22句】:瓦杯冷落孤燈里,幾度吞聲只自吁。——出自趙良坦《獄中附家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