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情感在悔恨中得到詮釋
在我們的司法實踐中,多少犯罪都伴隨著那么多母親的淚水。如果那些站在審判臺上的人們早能夠體會母親們的淚水的時候,我們的社會會少多少的犯罪,又有多少的母親不會留下這些傷心的淚水。
莊嚴的法庭上,一位二十出頭的小伙子,低著頭靜靜的聽著法庭對他的審判。他為自己的行為開始了懊悔,也對被自己傷害的被害人感到了內疚,他更對那千里趕到這里來到這里看望他的年老的母親感到了羞愧,他開始了哭泣,不是因為嚴厲的刑罰,也不是對刑期的恐懼,只是對養育自己那么多年的老母親的愧疚和對自己犯罪行為的悔恨。
當審判長宣讀完判決書之后,按照法庭的程序要對被告人進行最后的訊問,當問及他是否還有什么要說的時候,她含著淚請求法庭允許和他那早早就站在法庭旁聽席上的母親說幾句話。按照要求這是不允許的,但是出于人道的角度,審判長還是答應了他的要求。
法警把她帶到了他的母親面前,他知道年老的母親一直沒有坐下,只是久久的站在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哪個角落。他來到了母親面前,雙膝向下曲了下來,悔恨的淚水像泉涌似地流了下來,卻一句話說不出來。法警擔心出事故,馬上將它向警車的方向帶去,母親跟在后面伸手想抓住兒子,想摸摸兒子的臉,可是她的手指是在半空之中微微的煽動了幾下沒有再有什么動作。最后他無奈地看著兒子被法警押上警車,呼嘯而去。她用那滿是褶皺的雙手捂著那憔悴面龐,淚水從指縫里撲簌簌的掉了出來。她的心碎了,她的希望也破滅了。因為那被帶走得不止是他的兒子,還有她的夢想。
老人家坐在法庭的臺階上,無助的望著那遠去的兒子,還是靜靜地流著淚水,那花白的發髻散落了,露出了她的疲憊,她的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