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節(jié)日熱鬧的成語
【第1句】:張燈結(jié)彩:
意思:掛上燈籠,系上彩綢;形容節(jié)日或有喜慶事情的景象。
出處: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告諭城內(nèi)居民,盡張燈結(jié)彩,慶賞佳節(jié)。意思是布告百姓,讓百姓們都張燈結(jié)彩,慶祝節(jié)日。
【第2句】:人山人海:
意思: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處:瞿秋白《赤都心史》:遠遠的就看見人山人海,各種旗幟招飐著。
【第3句】:人聲鼎沸:
意思:形容人聲喧鬧。鼎,古代的一種銅鑄的鍋,一般是三足兩耳。沸,水開。鼎沸,本意是鍋中的水燒開了,發(fā)出聲響,現(xiàn)指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像炸開了鍋。
出處: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劉方在店中收拾,只聽得人聲鼎沸。
【第4句】:火樹銀花:
意思:火樹:火紅的樹,指樹上掛滿燈彩;銀花:銀白色的花,指燈光雪亮。形容張燈結(jié)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
出處:唐代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意思是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
【第5句】:鑼鼓喧囂:
意思:喧:聲音大。鑼鼓震天響。原指作戰(zhàn)時敲鑼擊鼓指揮進退。后多形容喜慶、歡樂的景象。
出處:清代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二十二回:周庸祐一一回發(fā),賞封五塊銀子,各人稱謝。少時,鑼鼓喧囂。
《形容節(jié)日熱鬧的成語》閱讀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