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閱讀難點解析之 “劍橋真題系列”
雅思劍橋真題系列5在整個雅思真題系列中的位置非常突出,不容忽略,這本書雖然只是收錄了2005年以前全球雅思考試的真題,但是就學術方面而言,劍5系列的大部分題目代表了雅思考試的平均難度和普遍特點,具有典型意義,對初入雅思門的考生而言非常值得進行細致深入的了解。
在這4套題目中,其中又以Test3 最具備講解和復習價值的。朗閣海外考試研究中心分析發現,在第三套測試卷中,三個Passages均是雅思亞太區考試2004-2005年度出現的真題。而且,這套題目的題型與2006年的考試趨勢中所體現的出題規律極為相似!所以該套題是考試之前的必練題目,也是雅思培訓教師講解的精華之作!其中的題型Detailed Matching即which paragraph contain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是最近雅思考試的熱門題型,而在這套題目中有兩個Passage都出了這種題型。另外,填空題比例的下降是最近考試的特點,這一特點也在這套題目中得以體現:這套題目中沒有直接填寫答案的題目,唯一的Summary題目也是以選擇題方式填寫字母出現的!
在第三套試題的Passage 1中,雅思考試的特點完全體現了出來。Questions1-4是段落細節配對,這種題型考察綜合閱讀能力,包括快速閱讀能力,詞匯同義轉換能力,句子同義轉換能力以及歸納能力和上下文閱讀能力;接下來的Questions5-10是分類題。這種題型的難度不亞于細節配對題,難點在于對信息的綜合把握。這種題目的特點是A、B、both A and B、neither A and B,對于后面兩者的選擇要求難度相當高,除了定位能力之外,還測試了對于信息的對比和排除干擾的能力,同時也測試了語言的轉換能力;隨后的三題是非無判斷題不僅僅考了定位和詞匯轉換,也考察了對于上下文理解的能力。
在第一部分題目的Questions 1-4中,Q3顯示出高于其他3題的難度。筆者在課堂上通常會建議學生把這樣的考察綜合能力的題目放在完成了其他細節判斷題之后再做,這樣不僅有效利用了考場緊張的時間,而且具備了解決難題的條件,增強了信心。
Questions 1-4:
Which paragraph contain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3. reasons why an education programme failed?
令人困惑之處除了難以定位還有對 an education programme 的含混不清,因為文中出現了2個education programmes。
考生可以有3中方法接近答案。一,依次排除。在之前的2題中,已經選出了段落B跟D,由于沒有NB,可以不去考慮某段被復選的問題,那么如果依次來選的話,A段顯然并非答案,這樣就來到C段,C段的2部分中第一部分顯然在細述programme的內容,這雖然并非答案,但是有經驗的考生會明白答案已相距不遠,因為在敘述內容之后是有可能會談及結果的。第二部分的首句宣告結果:Despite substantial funding, results have been disappointing. It is thought that there are two explanations for this. 可知答案是C.
雅思劍橋真題系列5在整個雅思真題系列中的位置非常突出,不容忽略,這本書雖然只是收錄了2005年以前全球雅思考試的真題,但是就學術方面而言,劍5系列的大部分題目代表了雅思考試的平均難度和普遍特點,具有典型意義,對初入雅思門的考生而言非常值得進行細致深入的了解。
在這4套題目中,其中又以Test3 最具備講解和復習價值的。朗閣海外考試研究中心分析發現,在第三套測試卷中,三個Passages均是雅思亞太區考試2004-2005年度出現的真題。而且,這套題目的題型與2006年的考試趨勢中所體現的出題規律極為相似!所以該套題是考試之前的必練題目,也是雅思培訓教師講解的精華之作!其中的題型Detailed Matching即which paragraph contain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是最近雅思考試的熱門題型,而在這套題目中有兩個Passage都出了這種題型。另外,填空題比例的下降是最近考試的特點,這一特點也在這套題目中得以體現:這套題目中沒有直接填寫答案的題目,唯一的Summary題目也是以選擇題方式填寫字母出現的!
在第三套試題的Passage 1中,雅思考試的特點完全體現了出來。Questions1-4是段落細節配對,這種題型考察綜合閱讀能力,包括快速閱讀能力,詞匯同義轉換能力,句子同義轉換能力以及歸納能力和上下文閱讀能力;接下來的Questions5-10是分類題。這種題型的難度不亞于細節配對題,難點在于對信息的綜合把握。這種題目的特點是A、B、both A and B、neither A and B,對于后面兩者的選擇要求難度相當高,除了定位能力之外,還測試了對于信息的對比和排除干擾的能力,同時也測試了語言的轉換能力;隨后的三題是非無判斷題不僅僅考了定位和詞匯轉換,也考察了對于上下文理解的能力。
在第一部分題目的Questions 1-4中,Q3顯示出高于其他3題的難度。筆者在課堂上通常會建議學生把這樣的考察綜合能力的題目放在完成了其他細節判斷題之后再做,這樣不僅有效利用了考場緊張的時間,而且具備了解決難題的條件,增強了信心。
Questions 1-4:
Which paragraph contains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3. reasons why an education programme failed?
令人困惑之處除了難以定位還有對 an education programme 的含混不清,因為文中出現了2個education programmes。
考生可以有3中方法接近答案。一,依次排除。在之前的2題中,已經選出了段落B跟D,由于沒有NB,可以不去考慮某段被復選的問題,那么如果依次來選的話,A段顯然并非答案,這樣就來到C段,C段的2部分中第一部分顯然在細述programme的內容,這雖然并非答案,但是有經驗的考生會明白答案已相距不遠,因為在敘述內容之后是有可能會談及結果的。第二部分的首句宣告結果:Despite substantial funding, results have been disappointing. It is thought that there are two explanations for this. 可知答案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