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甩掉口語表達中的中國味?
我曾經在網絡中看過一些關于中式口語的論述,感覺很有意義,加上自己的想法,與各位分享。
在各個英語學習論壇上,我經常看到有網友自己翻譯一句話,然后請其他網友評判一下,看看譯文是否通順。這些譯文,我大致看了看,總的感覺是:符合英語語法規則,但中國味太重。下面我舉兩個小例子,請各位看看什么是中國味,以及我們應當如何避免這種中國味。
有一個網友,將我們經理點頭表示同意這句話翻譯為下面第一行。這樣翻譯,顯然是受漢語的影響,漢語中有點頭,英語中就有nod,漢語中有表示,英語中就有express,等等,漢語有什么,英語也有什么,一一對應,成雙成對,這是最典型的一種中國味。其實nod既可以當作不及物動詞,意思是點頭,也可以當作及物動詞,意思是點頭表示,因此,沒有中國味的英語譯文應當是下面第二行。
①Our manager nodded to express his approval.
②Our manager nodded approval.
我在初學英語時,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我的解決方法是:在翻譯一個句子之后,把這個句子的主要動詞找出來,如果是很常用、很熟悉的動詞,比如come、go、have、take等,那就算了,如果是不常用、不熟悉的動詞,比如nod,我就查一下《英漢詞典》,看看nod在詞典例句中的用法,與我自己的用法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說明我的用法是正確的,如果不一致,我就仿照詞典例句的用法,將我的句子改正過來。這種方法,雖然當時要花費一點時間,但對今后正確使用英語,是有很大幫助的。 但是我更加傾向推薦《牛津高階字典》、《朗文字典》等英漢雙解或者英英雙解的字典,可幫助大家了解英語使用習慣。從而避免想當然的英語單詞中國化使用的現象。
我曾經在網絡中看過一些關于中式口語的論述,感覺很有意義,加上自己的想法,與各位分享。
在各個英語學習論壇上,我經常看到有網友自己翻譯一句話,然后請其他網友評判一下,看看譯文是否通順。這些譯文,我大致看了看,總的感覺是:符合英語語法規則,但中國味太重。下面我舉兩個小例子,請各位看看什么是中國味,以及我們應當如何避免這種中國味。
有一個網友,將我們經理點頭表示同意這句話翻譯為下面第一行。這樣翻譯,顯然是受漢語的影響,漢語中有點頭,英語中就有nod,漢語中有表示,英語中就有express,等等,漢語有什么,英語也有什么,一一對應,成雙成對,這是最典型的一種中國味。其實nod既可以當作不及物動詞,意思是點頭,也可以當作及物動詞,意思是點頭表示,因此,沒有中國味的英語譯文應當是下面第二行。
①Our manager nodded to express his approval.
②Our manager nodded approval.
我在初學英語時,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我的解決方法是:在翻譯一個句子之后,把這個句子的主要動詞找出來,如果是很常用、很熟悉的動詞,比如come、go、have、take等,那就算了,如果是不常用、不熟悉的動詞,比如nod,我就查一下《英漢詞典》,看看nod在詞典例句中的用法,與我自己的用法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說明我的用法是正確的,如果不一致,我就仿照詞典例句的用法,將我的句子改正過來。這種方法,雖然當時要花費一點時間,但對今后正確使用英語,是有很大幫助的。 但是我更加傾向推薦《牛津高階字典》、《朗文字典》等英漢雙解或者英英雙解的字典,可幫助大家了解英語使用習慣。從而避免想當然的英語單詞中國化使用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