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賣》匯總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不賣》篇一
高考作文素材:對偶佳句150句匯總
2024年高考作文預測及范文匯總(37篇)
2024上海浦東新區高三一模作文題目
2024廣東廣州高考一模作文范文8篇匯總
2024蘇錫常鎮高三一模作文范文:鏡里鏡外
2024蘇錫常鎮高三一模作文范文:走出方形
2024深圳一模作文范文5篇匯總
《不賣》篇二
李晶晶
滿山成材的樹,賣,還是不賣,全在老人的一念之間。為自己更好地生活,還是為他人,為社會傳播正能量,全憑老人的本心。人性本善,堅守道義,無私奉獻,不賣成材樹,贏得好名聲,何樂不為?
窮是什么?富又是什么?
錢財乃身外之物,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足。物質上貧困的殘疾老人承包荒山種植經濟林,滿山的樹成材了,他為了賣個好價錢,找當地媒體幫忙宣傳。這樣看來,他本意是追求物質上的富有。這是人之常情,并沒有錯。陰錯陽差,被宣傳成義務植樹、改造環境的好人。看似劇情大逆轉,究其本質,老人是在環保方面作出了貢獻。試想這十五年,滿山的樹又怎會沒有給當地環境帶來積極影響呢?可以說,老人在精神方面還是富有的。
從“假奉獻”到“真奉獻”只需一步,那就是不賣樹。這一偉大舉措,也是從物質方面到精神方面的升華。魯迅曾說過:“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強調了人的社會性。倘若賣樹,從短期看,老人富有了。但是形象也就毀了,帶來的社會效應也不如不賣樹引起的反響好,甚至漸漸地會感到不能融入這個社會。從長遠看,不賣樹堪為上舉。
不僅為自己活,也為他人活。人不是一個個孤島,而是社會這片廣闊的大陸上的一員,社會中的每個人都彼此相關。正如,在各地媒體紛紛報道老人的事跡之后,無數人被他的奉獻精神所感動,有人還給他寄來錢物,政府部門也送來生活補助。老人生活上有了物質保障,心靈上也感受到溫暖。這樣,讓正能量充滿整個社會,不是更好嗎?
因此,我建議老人不賣樹,用善意的謊言來保住意外獲得的好名聲,為環保作貢獻。愿我們每個人都像蠟燭一樣,用盡所有的光來散發所有的熱,給別人以光,以溫暖。
當善行彌漫在社會的每個角落,我們的社會會更好!
不賣樹,有何不可?
【點評】
本文觀點明確。“不賣樹,有何不可?”考生圍繞事件展開說理,且能從不同的角度講出合情合理的道理,寫出了小作者對人對事的獨立思考。語言通順,但略乏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