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孝道作文600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孝道作文600篇一
當曾祖母老了走不動了,拿不起湯勺了,奶奶衣不解帶地侍奉在曾祖母床邊。有時曾祖母大小便失禁,整個床上臭烘烘的,我見了連忙躲得遠遠的,捂著鼻子,皺著眉頭,喊著:“太臭啦!太臭啦!”但是奶奶既不會嫌棄,而且還二話不說就忙活起來,即使這樣奶奶也會常常問候曾祖母一些關心的話語,為曾祖母煮上香噴噴的飯菜,奶奶看著曾祖母吃得津津有味,臉上也樂開了花。每當我在家時總能望見奶奶忙碌的身影,以及濕透、變形的后背,不時看到那厚重的黑眼圈。奶奶也沒有任何怨言,我想這就是孝道吧。
父親不忍心看奶奶這樣沒日沒夜地侍奉曾祖母,也加入到行列中。父親一個大男人竟然做起一些細活也毫不遜色。為曾祖母穿衣服一絲不茍、無微不至;喂曾祖母吃飯,專心致志,小心翼翼,生怕曾祖母嗆到。隨后,母親也來幫忙。一家人其樂融融。父親頭上那幾撮若隱若現的銀發和奶奶臉上歲月的痕跡撩動我的心弦。我問:“奶奶你為什么要這么辛苦服侍曾祖母呢?”“我不能辜負你曾祖母之前對我的愛,你曾祖母含辛茹苦把她的兩個孫子拉扯大,撐起這個家,難道就這么一點辛苦都不愿付出嗎?”這句話讓我的心中浮出一個念頭:等父母親老了我也一定要盡孝道,并且我們家的家風——孝道一定要世世代代相傳下去!
曾祖母每天和父母親訴說想出門散散步,可曾祖母腿腳不便下不了樓。為了完成曾祖母的心愿,父母親和奶奶想盡辦法,最終決定買一個輪椅。可是那時我們家資金缺乏,無奈地向居委會求助。居委會幫我們登上報紙,向社會愛心人士請求幫忙。沒過幾日,輪椅有了著落,愛心人士還寫了一句話:你們的家風值得稱贊!我們一家笑了,曾祖母也露出久違的笑容。
接下來的一件事情如同晴天霹靂。輪椅到的第二天,曾祖母安詳地走了。父母親和奶奶痛哭流涕,我也十分難過,一想到自己小時候曾祖母那么地關心、疼愛我,而我卻沒有為曾祖母做任何事,哪怕是揉揉肩也好,我內疚的眼淚頓時奪眶而出。但我覺得父母親以及奶奶不會有遺憾,因為他們已經盡了子女的孝道,傳承我們家的家風了。
家風如春雨,潤物細無聲。一個良好的家風培育出一個良好的家庭。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基礎。我們家的家風——孝道會代代相傳直到永遠!
孝道作文600篇二
孝!
自古以來流傳千古的中華美德,在這么多年的風風雨雨反復沖刷,仍能煥發耀眼奪目的光芒。然而,在當今社會似乎已經黯淡無存了!
此刻的青年,不專心學習,打架、逃學是屢見不鮮的了。有的,不顧父母的辛苦,回家后母親做的菜不合心了,抓起碗就往地下摔,一跺腳,指著父母的鼻子就“開戰”,什么難聽的話都蹦出口了!
有的還是網吧里的“大地主”,一坐就是一兩天,不吃不喝,更談不上回家了!
讓父母在家擔心不已、坐立不安就罷了,末了還得等父母三請四請的請回家,有時磨破嘴皮,到最后還被子女大罵一通,撞了滿頭灰。有的,揮金如土,把這種習慣當作闊氣的表現。經常不回家,父母的好言相勸全當耳邊風了,左耳進右耳出。好了一兩天,又不見蹤影了,還三天兩頭的打電話要錢,久不久還惹出了事。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吶!
難道,這流傳千古的中華美德就這樣被青年們“征服”了嗎?噢不,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我們不能忘!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
雖然我們沒有億萬家產送給父母,但我們能送一束鮮花;雖然我們沒有豪華的小轎車帶父母出門旅行,但我們能牽著父母的手陪他們散散步……其實父母的要求并不高,他們只需要一點溫暖。我們就應盡我們的潛力,為他們盡孝!
朋友們,你們捫心自問:孝,你們做到了嗎?
孝道作文600篇三
聽說,有一種傳統叫孝;
聽說,有一種品質叫義;
聽說,有一個地方叫孝義,——題記
捧起一把黃土,去嗅它的淡淡泥土香;仰視一座高原,去探索它的千古奧秘;親近一片大地,去體會它的獨特魅力,接觸一群人們,去感受他們的淳樸自然。
孝義是我的家鄉。自古以來,孝和義是這座城市的文化與文明的'精髓。之所以取孝義作為市名,是由當地的鄭興“割股奉母”的純樸孝行,和“義虎救樵夫”的美麗故事感動天下,演變而來。所以,孝,是我的魂,義,是我們命。
靚麗的風景。
盛夏季節,勝溪湖畔充滿了歡聲笑語。清凌凌的湖水漾著微波,人們在水里透涼,一個個水花,激起層層漣漪。傍晚的夕陽斜映,紅光閃閃。烈日下的草地綠的逼人的眼;而陰涼處,一顆顆小草則暗暗幽伏在地上,享受午后的清靜和清風的溫柔。
一棵棵參天大樹成了人們遮陽的大傘,槐樹、榆樹,都愈發激烈地生長,飽食陽光的滋養,顯出頑強的生命力。一簇簇的薰衣草在灌木叢中半遮半掩,散發出迷人的香味,卻是淡淡的,沁人心脾。含苞待放的荷花孤傲地立于水中,嬌艷欲滴;偶爾有一兩只蜻蜓點水,輕盈地飛過;荷葉上滾動著一顆顆透亮的珍珠,銀光閃閃。
悠久的傳統。
生動靈活的木偶戲,韻律迷人的腕腕腔,熱鬧喜慶的地方秧歌,栩栩如生的剪紙,雕刻精致的皮影……無不傳承著先人的技藝與文化,無不體現出孝義濃郁的文化色彩。更有傳統婚俗禮儀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孝義每年一度的文化節中,各類精彩絕倫的藝術品花樣百出,各具特色,令人大飽眼福。
舌尖上的孝義。
又大又紅的棗子,又香又脆的梨子,細膩可口的牛肉,百年陳釀的陳醋,陳放百年的老酒,美味飽滿的核桃,還有那特色小吃,羊雜割,肉夾饃,火燒,餛飩,碗禿,……
孝義人家的面食更為經典。細長的拉面,薄薄的揪片,肉肉的貓耳朵,調上特制的鹵,可謂色香味俱全。中秋佳節的手工月餅,逢年過節的金燦燦的油糕,粗糧面食既有營養,又美味可口,令人贊不絕口。
孝義的人們千百年來用孝和義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腳踏實地,樸實善良,向一代又一代人昭示著自己獨特的魅力。
孝道作文600篇四
一天晚上,女兒對我說,媽媽,我再也不愿意當小孝星了。我很納悶,前段時間你不是還因為沒有被評為小孝星難過呢,今天是怎么回事?女兒撅起嘴,我才不要當這樣的小孝星呢,這些同學的家里不是極度貧困,就是父母不全,我可不希望家里是這樣的情況。所以這樣的小孝星,不當也罷。
聽到女兒的回答,我順勢引導,那你跟媽媽說說,你該如何孝敬?女兒不假思索回答道,孝敬就是不惹父母生氣,不讓父母擔心。
“不惹父母生氣,不讓父母擔心。”稚嫩的童聲不禁讓而立之年的我反思,這些我做到了嗎,我算得上孝敬嗎?
思緒回到幾天前的孝親敬老視頻。我的同事趙曉琴老師,她多年如一日地照顧病榻上的公婆,從無怨言。鄰里親戚都熱切地夸贊,親生女兒也不過如此!孝順楷模劉永志老師,我和他同村,他的孝德我早有耳聞。他常年擔任初三班主任工作,紛繁的學校工作一點沒有影響到他對父母盡孝。除此之外,他還要照顧90歲高齡的奶奶,洗頭洗腳,端飯喂藥,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瑣碎都由他悉心照料……
他們孝敬的美德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也暗下決心,趁著父母健在,一定要好好地孝敬他們。可我該如何孝敬他們呢?我的父母都已年逾花甲,但看起來要比實際年齡年輕點。媽媽雖然偶有腿疼,但慶幸的是,不是什么大病。爸爸血壓有點高,可身體也算得上硬朗。成家這么多年,我一直在享受著他們的關心和照顧,而我對他們的孝,不過僅僅是言語上的關心和問候。女兒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不惹父母生氣,不讓父母擔心。”如果能做到這點,我就算上做到了孝順。
其實,為人師的我們懂得百善孝為先;懂得入則孝,出則悌;懂得孝于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可面對身體健康的雙親,我們卻很難做到孝順。面對健在的雙親,我們不用做出感天地之義舉,不用勞心費神地伺候,我們只要能做到尊重父母,順父母之意,抽空常回家看看,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傷害和恥辱,這就已經是孝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