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作文600字作文八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春節的作文600字作文篇一
除夕真熱鬧呀!大街小巷都是一片繁榮的景象。人人都穿起了新衣,寒冷的空氣中飄浮著飯菜的香氣家家戶戶都貼好了對聯,掛好了年畫。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是萬不得已,必定要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趕回奶奶家吃年夜飯。飯菜早早的擺上了桌子,色香味俱全,叫人口水直流。我們有說有笑地看春晚、吃飯菜。時間輕輕悄悄地過去了。在一片鞭炮的喧嘩聲中,十二點的鐘聲敲響了,我們迎來了全新的一年,家家的鞭炮齊鳴。整個天空都被大家各種各樣的炮照的分外亮麗、宛如白晝。大家遵從著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不亦樂乎。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每個樓門口都鋪著一層厚厚的紅炮紙。仿佛是給大地換上了一身喜慶的紅裝。整個小區都靜悄悄的,人們都在休息。臨近正午的時候成年人就開始去拜訪親戚朋友。小孩子們呢,就由老人帶著去逛廟會。我也不例外,和奶奶一起去了大雁塔慈恩寺舉辦的廟會。那里真是小孩子們的天堂,不但可以買到新年特有的玩具,還可以品嘗到許多外地正宗美食。總之,這一天大家臉上都掛著悠閑而愉快的笑容。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每一條街道都像在辦喜事一樣,掛起了許多燈籠。有紅紙糊的,有緞帶圍的,還有塑料合成的。大大小小的燈籠,花花綠綠的顏色,將所有街道裝點得十分美麗。夜幕降臨,我們一家又聚在一起,吃這天必須的食物─—元宵。飯后,我和媽媽出去散步路過一個老字號飯店門前,那里擠著許多人,在干什么呢?啊!原來是在有獎猜燈謎呀!我和媽媽也湊過去,一起猜燈謎,賞花燈,看月亮。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年,就在這樣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做事,可大家的心依然留戀在過年的時光中。
春節的作文600字作文篇二
說起春節,你說我是該高興呢?還是該不開心呢?說實話,我真是又開心又郁悶。看到這你們該說了:“怎么這個人說話自相矛盾?”哎,你們看吧!
“依依,快收拾收拾,你伯伯在樓下等你呢!”母親扯著嗓子大叫,我呢?一聽這聲,就知道我的噩夢來了(批注:本人因從小身體欠佳,一直有暈車這個毛病)所以我用和蝸牛有一拼的速度向樓下走去。我一出樓洞,就遠遠的看見我的坐騎——汽車,我一咬牙,捏著鼻子沖了進去……漫長的十五分鐘過去了,我也快忍不住了,值得安慰的是也終于到家了,我不等車停穩,就推開車門,對著那顆敬愛的大樹爺爺好一通掏心挖肺……這個呢,就是我郁悶的事兒。
嘿嘿,說起讓我高興的事那可多了去了,我已到家就沖向了我朝思暮想的爺爺奶奶。“爺爺奶奶春節好”我用著含糖量至少四個+號的甜蜜聲音向爺爺奶奶拜年(嘿嘿,一個原因嘛是因為我對爺爺奶奶的思念另一個嘛,呵呵,大家都知道啊!當然是壓歲錢啦!)爺爺奶奶樂呵呵的給我壓歲錢,呵呵,我自然是樂得不行了,這便是其中的一件事。
第二件事呢,就是放鞭炮了,俗話說:姑娘愛花小子愛炮。我雖不是男生吧!剛剛好,我還有個哥哥,爺爺奶奶不在家時,家里的幾箱掛鞭就是我們開宰的對象啦!剛開始我們倆一人放了一掛,后來覺得太沒勁了,便想了幾招花樣:我哥把掛鞭都拆零了,又找了幾個沒用的塑料瓶子把小鞭們都放了幾個進去,點燃了一根短短的香放了進去,噼噼啪啪的幾聲那可憐的塑料瓶就分家了。我打算再拆一掛時突然發現有一節長長的燃芯我把芯拆出來放在窗臺上,用打火機一點,哇~那芯邊燃邊飛,可好看了,嘿~我聰明吧!
壓箱底的就屬包餃子了,我剛捏的時候興沖沖的,可沒捏幾個就放一邊去了,一看那案板上留下了幾個奇形怪狀的餃子,歪的,斜的,躺著的就是沒正著的,母親半慎半怒的說;’你包你就好好包,別抱一個不包一個的,你包就包好,別歪一個躺一個的……”也不等他說完,我就打個哈哈,曰:不露餡不就行了么?順便做個鬼臉,嘿嘿。
值得一提的還是看晚會,每次我都下定決心說一定要堅持到十二點,可每次我都不到八點半就趴下了,也怪我貪睡吧
嘿!春節的哪些是真難以忘懷!
春節的作文600字作文篇三
這個假期真是喜事連連,因為多了個春節.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買年貨……忙的不可開交.我們家也忙著打掃屋子,準備過春節.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終于迎來了大年三十.一大清早,就有人開始放鞭炮,熱熱鬧鬧的.傍晚,太陽向大地看了最后一眼,然后閉上眼睛,慢慢躲到山后.夜幕悄悄降臨,給天空蒙上了一層黑紗,晚上,萬家燈火,萬家歡樂.爺爺邀請了我們一家和姐姐一家,高高興興的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聊聊過去一年發生的難忘事和收獲,展望一下未來等等.
吃完團圓飯后,我們就開始守年歲了.大約7點鐘,《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耳邊還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晚會節目很精彩: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幽默風趣的小品,還有滑稽逗人的相聲……節目是豐富多彩,看得我眼花繚亂.快到零點的時候,我和爸爸一口氣沖到了陽臺,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煙花.“當當當……”新年的鐘聲響起了,煙花和爆竹便齊鳴起來.我和爸爸點燃了煙花筒,說時遲,那時快,只聽見“轟”的一聲巨響,一顆煙花彈升到了空中,在一瞬間爆炸了,那爆炸了的煙花仿佛是一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展開了花瓣,這時,一顆顆煙花又從煙花筒中噴發,像無數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在天空中一閃而過……天空中還閃爍著其他的煙火,它們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顆顆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有的如一條條瀑布……讓我目不暇接.一聲聲響亮的爆竹聲,一朵朵光芒四射、燦爛無比的煙花,在天空中飛舞、閃耀著.這些煙花,各式各樣,五光十色,把天空點綴成一朵鮮花,夜空頓時變得光彩奪目.此時的常熟,被笑聲、鞭炮聲、喊聲、樂曲聲合成的旋律包圍著,真是熱鬧非凡!
今年的春節真是快樂,讓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節的作文600字作文篇四
掃塵:“年廿八,洗邋遢”。東莞習俗,臘月十六后,即可掃塵。“塵”與“陳”諧音,掃塵是除陳去舊,迎接新年的意思,掃塵是要把一切晦氣、困境、衰事統統清除,過一個干干凈凈的新年,祈盼新的一年有盼新的一年有新氣象。打掃衛生一般從打掃天花開始,然后是墻壁,打掃工具一般用青竹枝葉捆成的大掃帚,主要是清掃屋頂、屋檐及墻壁上堆積的灰塵、蛛網等臟物。還要清洗家具、衣被、打掃庭院衛生等。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職”之時。
除夕前人們便忙碌張羅備辦各式年貨了:買雞、鵝、鴨、魚肉;添制新衣飾;新購家具、器皿;選購年畫、春聯等。尤其要買柑桔、青橄欖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親友的佳果。舊俗過年前,男必新理發,女必“挽面”,現女子多為剪發美容。
年三十:賣懶。年三十是舊歷一年最后的一天,是除日,東莞風俗,兒童賣懶。(民國)(東莞縣志》 曰:“賣懶,賣冷”。意為新春將到,寒冷的冬天一去不返。目前,東莞兒童賣懶,意為賣去懶惰之意。在東莞水鄉,賣懶的兒歌,現在還有一些地方唱:賣懶仔,賣懶兒,賣得早,賣給廣西王大嫂;賣得遲,賣給廣西王大姨。今日齊來賣懶,聽(明)朝早過勤年。
吃團年飯:團年飯又叫“團圓飯”,人們一年勤肯地勞動,到除夕這一天,一家人高高興興地歡聚一堂。在除夕這晚,人們吃的是湯圓,東莞有諺語:“隔夜慈菇,賣田也要食。”。其三是雞,團年飯必有雞,家家殺雞,故廣東歇后語:年尾雞公唔敢啼(提)。
年初一:據(民國)《 東莞縣志》 載:“元日昧爽,謁家祠。姻族鄰里相賀,曰拜年。”“莞俗多食素,禁灑掃。出嫁女備年具饋母家,曰拜年或探索年。”正月初一是雞日,是日不殺雞,家家食齋。大年初一只用齋菜和清茶。以茶祭祖在年初一,是必不可少的。表示一家清廉對得住祖宗。上貢的水果有寓意平安的蘋果,有寓意招財的香蕉,有寓意大吉大利的桔,有寓意和睦的禾碌。
年初二:新的一年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新年飯,新年飯又叫“開年飯”,吃新年飯是 從年初二開始,親朋好友,互相邀請,有延至年初八、年初九的.。傳統的菜式有八個:白切雞、蠔油生菜、鯉魚、發菜蠔豉、蝦米粉絲、芋頭扣肉等。菜式各家有變化,但都追求“好意頭”。
春節的作文600字作文篇五
今年正月初五的晚上,九點多,估計夫子廟這會兒應該不會有太多人了,我和爸媽乘車在淮清橋終點站下了車。抬頭一看,唉!又估計錯誤,已近深夜的夫子廟依舊人頭攢動。
我們一家三口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擠到了依舊熱鬧非凡的大成殿門前。絢麗的燈光讓夜色中的大成殿顯得越發神秘。門前廣場上值勤的警察站得筆直,警容、警姿無可挑剔,仿佛國慶閱兵一樣。
正對著大成殿的就是著名的九龍照壁和文德橋,原本不寬的內秦淮河在此處卻顯得寬敞了許多,河里停著大小、樣式不一的游船。船家們依舊在聲嘶力竭地招攬客人,奇異的燈光將照壁、河面、文德橋籠罩上一層夢幻的色彩,讓人仿佛穿越了“十里秦淮”漿聲燈影,曲樂飄飄的盛景之中。我一直以為,此處即為秦淮風光帶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在這里,六朝古都厚重的歷史沉淀與日新月異的現代生活碰撞融合、交相輝映,體現出一種既不乏精致又浪漫灑脫的別樣韻味。
大成殿朝西面走,就進入了悠久傳統的花燈市場。此起彼伏的叫買聲,討價還價聲,和著遠處的斷斷續續的鞭炮聲,汽車的喇叭聲,還原了夫子廟在普通南京人心目中的真實影像。花燈市場是一條狹長的巷子,兩旁的商戶把五顏六色的花燈掛滿了屋檐,放眼望去,真是花團錦簇呀。今年是虎年,老虎造型的各式花燈自然是不會少的,傳統的兔子燈、荷花燈、飛機燈、蘭花燈更是琳瑯滿目,買一盞燈還再送你一支小蠟燭,點亮后的小花燈就仿佛變了模樣,渾身散發出溫暖的光澤。
暢游秦淮,小吃是必不可少的,花2塊5買一串正宗的北京糖葫蘆,一路走來一路吃開,你一個,我一個好不快活……。“蓮湖”的赤豆元宵更是不可不吃,一碗元宵熱騰騰地吃下,疲乏的身體漸漸又恢復了元氣。
深夜的街頭,行人和車輛終于少了許多,白天喧鬧的街道慢慢清靜下來。在寂靜的夜色中走路仿佛格外高遠,視線卻又漸漸模糊,夜色中的南京街頭仿佛某首歌中唱得那樣:“愈夜愈美麗……”
點評:小作者觀察細致,把秦淮夜景描寫得十分有魅力。文章語言豐富,情節生動。南京市南師附小六(2)班 孫岱巍 指導老師 施玉潔
春節的作文600字作文篇六
命運的轉盤讓我成了世界的寵兒,我降生到了這個國度——中國,讓我一領她的風采。
——題記
那在骨子里流轉著的熟悉氣息,將冰天雪地中塵封已久的熱情一并帶了出來:淵源流長的歷史長河中總有一股紅色的暖流;永不磨滅的印記中總有一道吉祥的痕跡;古老泛黃的史冊中總有一段幸福的歷史——你是中國人骨子里的印記,九州上一種崇高的信仰,中國人的熱情造就了你,大地上經久不息的不再是古老的歷史風,你卻永遠留在了人們的信仰中,中華的精髓——春節。
一直以來,中國人嘴上說的春節一定是一種民俗,但不知不覺中,春節已在我們心中扎根,成為了所有中國人一致的信仰。長達20xx年的歷史事實在告誡我們,春節是我們不可遺失的寶貴財富。春節,顧名思義,春天的節日。在經過了秋天的肅殺,冬天的沉寂,春天是一切生命重新復活的時候。仔細看,可以望見春天的跡象;行走在春節中,甚至可以嗅到春天的氣息,泥土的香甜,青草的清香。風變得柔和了,輕輕地撫摸著大地上的一切,融化的冰的叮咚聲,在敲擊著沉睡的大地。這就是春節,生命的節日,復活的節日。是我們中華的最至高無上的精神財富!
雖然也經歷過磨難。但磨難是新生的開始,磨難是春節在老百姓心中扎根的機會!1928年5月7日,國xx宣布了一項新政策:廢除舊歷,使用國歷,春節改革。他們萬萬沒有想到要廢止綿延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殊為不易。人民憤怒了,這一舉動為國xx敲響了喪鐘!他們錯了,錯在不知春節在中國人心目中的至圣地位。春節不僅僅是個節日,也是精神的洗禮與倫理關系的更新。中國人人將自己的感情、愿望、倫理、信仰都積聚在這一節日上,使春節已經不是簡單的時間點,已經被中國人價值化,乃至成為一種民族文化象征與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成為了民族的骨骼,國家的精髓!
在這個節日之風洋溢的季節,人們忘不了你,春節。你是中國人心中的信仰,升華到了國家的高度。你是燃起的希望,永存的信仰,不滅的信念!
歷史的車輪碾過泛黃的史冊,唯一存下來的就是這股節日風,民族風,國家風!
春節的作文600字作文篇七
盼啊,盼啊,春節終于來臨了,伴隨著時鐘的敲響,我們又迎來了美好的傳統佳節——春節。我滿懷激動地呼喊著:“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的美好啊!我興奮地在家中來回地跑著,抑制不住自己喜悅的心情。
當我跑到陽臺邊的時候,突然,煙花飛上天空,在一瞬間,炸開了,天上禮花朵朵。有的像是銀色的流星,有的像是五光十色的花兒,有的像橙色的大衣,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一樣。美不勝收!
過年前,家家戶戶門前張燈結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著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最值得驚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沒有隔著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布把春聯貼在大門的墻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貼春聯的技術可是一流的。站在旁邊的我,看著爸爸媽媽的舉動都傻了眼。不一會兒,家里就煥然一新。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年飯,代表歲歲團圓。家人的團聚往往令家里的長輩們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吃完年飯,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大家一起守歲,告別如水似已逝去的歲月,憧憬對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還要放一掛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腳步。
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訪親戚,四處問好,拜年,串門子。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 “壓歲錢”分給晚輩,代表歲歲平安。拜年也是親戚朋友之間互相表達祝愿的一種方式。在初一的早晨還要放一掛鞭,這是掛開門炮,是個開門爆竹,為了祈求竹報平安,圖個吉利,代表開門紅。
啊,春節!美好的春節,快樂的春節,人人喜愛的春節,我眼中的春節,我愛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春節的作文600字作文篇八
楊奶奶和佘(she)爺爺是相伴了五十年的老夫妻了。楊奶奶十多歲的時候就嫁給了當時算得上大帥哥的佘爺爺,并尾隨他走了將近半個中國(佘爺爺是核工業干部,由于在當時是地下工作,所以常常“轉移陣地”),最后終于定居在昆明這個四季如春的美麗城市。如今,佘爺爺已經七十六歲高齡,而當年美貌如花的楊奶奶也已是一個年過六旬的老婦人了。
兩個老人攜手走過了五十多個年華,但似乎關系并沒有大多數人想象中的那樣融洽――楊奶奶是個急性子,而佘爺爺則總是慢著她半拍。再加上03年過年的時候佘爺爺放鞭炮把耳朵炸到半聾,05年的時候又因為中風患上了腦溢血,說話做事總是很唐突,經常把楊奶奶弄得很尷尬。于是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常常會因芝麻大的小事而吵得不可開交。這些時候,佘爺爺會突然吼出一句:“都要死的人了!!”接下來,“戰爭”便會因楊奶奶奔涌而出的淚水宣告結束。
不過,對于春節這個話題,他們可是從來都找不到吵架的理由。兩位老人可是都異常的期待。
在這個四處彌漫了西方浪漫節日的年代,年輕人們為趕時髦開始極狂熱地追隨“洋人”們的腳步,而日漸把春節進行著格式化。可對于這些出生于19世紀初期的老人們,這個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是神圣的,也是最重要的。
從央視提醒大家觀看春晚開始,老兩口就忙活了起來――他們要為自家的“春晚”做準備了。于是家里的情況開始從吵得不可開交轉變為忙得不可開交,屋里傳來的叫罵聲也變成了鍋碗瓢盆互相碰撞發出的聲響。雖然偶爾的爭吵還是不可避免,但兩位老人誰也沒有再多為自己“狡辯”幾句。“戰爭”結束的標志逐漸被各忙各事所取代。
就這樣忙到了除夕,兒女們也都趕回了家。門上貼著的對聯紅得歡喜,老兩口的臉上堆滿了笑,似乎連每一條皺紋都跟著一起顫抖。飯桌上擺滿了好吃的,六歲的小孫子趁著大人不注意偷偷地拿了一個大大的烤鴨腿,鉆到桌子低下樂滋滋地開始品嘗。女婿拎著一串長長的鞭炮到樓下放,頓時劈哩啪啦的爆炸聲響徹樂整個院子,火紅的紙屑舞得滿天都是,大家臉上都炸開樂如開得正旺的紅牡丹般鮮艷燦爛的笑。而這時的佘爺爺和楊奶奶正挨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