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師參加讀書活動的總結
當工作或學習進行到一定階段或告一段落時,需要回過頭來對所做的工作認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績,找出問題,歸納出經驗教訓,提高認識,明確方向,以便進一步做好工作,并把這些用文字表述出來,就叫做總結。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總結很難寫?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總結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教師參加讀書活動的總結篇一
然而,讀書不僅僅于個人有益,更是一項“民族事業”,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今,推廣全民讀書更具有其意義。因為“讀書關系到一個人的思想境界與修養,關系到一個民族的性質,關系到一個國家的興旺發達。一個人不讀書是沒有前途的,一個不讀書的民族也是沒有前途的。”因此,我們不僅要自己讀書,還要帶動身邊的人讀書,將讀書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的4月23日是第十五個世界讀書日,為了宣傳讀書,鼓勵讀書,在全校范圍內掀起一股讀書的熱潮,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和自身修養,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促進資源共享,同時促進學校良好的學風、校風建設,我校記者團攜手校讀書會、校青志總隊開展了此次“書香動感南華”讀書活動。人說: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通過“圖書漂流”活動,我們希望將自己的書拿出來與大家分享,讓書籍在人群中“漂流”,讓書籍的余香灑滿所到之處。
一、活動概況
“書香動感南華”活動由南華大學黨委宣傳部、南華大學黨校主辦,校學生記者團、南華大學讀書會、校青年志愿者總隊承辦,活動主體有三個:宿舍書籍大搜索行動、圖書館一樓大廳書展、書籍漂流活動。進行時間為4月22日至4月24日,持續三天。校記者團全體成員、讀書會及青志總隊部分成員參與其中。活動設有總負責人一名,分負責人三名,三個校區分負責人6名,小組長若干,基本上責任到人,保證工作有序開展。
(一)前期準備
4月18日活動工作安排會議在1-113召開了工作安排會議,之后又開展了活動前動員會議。二者主要內容是統計活動人員名單及安排具體工作。在活動安排會議后,前期準備活動如設計書籍信息登記卡、發放倡議書、聯系圖書館及拉贊助等前期準備活動均如期開展。
前期準備工作進行得總體上還算順利,圖書館給予了本次活動大力支持,不僅提供一百本熱門書籍,還給我們提供了五個展臺及展覽場地。但由于在拉贊助和聯系制作展板人員方面出現一些小狀況,使得活動不能完全按計劃不得不進行改動,對活動規模進行縮減。表現在:橫幅、海報等宣傳形式被取消,活動所需資金減少,原定的發放讀書宣傳小冊子活動被迫取消,造成原定對“大學生應該讀的100本書書目”的宣傳不能落到實處,宣傳“新三味書屋”的目的無法達到。
教師參加讀書活動的總結篇二
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努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綜合實踐能力,激發學生課外讀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促進學生的前面發展,切實貫徹《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新課程理念,“讓讀書成為習慣 ,讓書香飄滿校園”。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指導學生讀書的工作中具體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建立保障機制
1、 固定閱讀時段,每天早讀10分鐘,每周設1課時閱讀課,在語文教師指導下進行,主要形式有自由閱讀、閱讀指導、閱讀交流、閱讀匯報等。
2、各年級認真研究課外閱讀指導的規律和方法。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研究的重點,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年齡階段的有益讀物,從讀書中獲得身心的愉悅感,從不斷提高的閱讀能力中獲得持久穩定的閱讀興趣。
3、努力創造適應學生閱讀要求的物質條件。學校積極充實學生讀物,規范學校圖書借閱的管理,充分利用、積極開發學校現有閱讀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閱讀環境。班級建立圖書角,集體購書和學生互相交流個人圖書,實現班級圖書資源共享;向學生推薦優秀書、報、刊,鼓勵學生積極購書讀書,指導學生進行網上閱讀。
4、學校利用閱報欄、黑板報、展示板等,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積極開展評選 “讀書之星”、舉辦“閱讀知識競賽”等活動,并將成績記入學生素質考察檔案;語文考試、考查增加能夠考查學生課外閱讀情況的題目,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和導向功能,調動學生和教師、家長的積極性。
二、營造閱讀氛圍
學校氛圍也是一種語言,是一種傳遞信息的獨特的交往形式,蘊含著巨大的潛在的教育意義。各班根據實情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落實三個“一”,即讀好一本書——師生攜手共讀一本書,讀完、讀懂;做好一件事——教師引領學生一同做,邊讀邊記;樹好一榜樣——樹立一個讀書好榜樣,實踐一種讀書精神。充分利用黑板報,適當布置些有關讀書的名言、方法等,渲染讀書的氣氛。
1、開放學校閱覽室:學校圖書室向學生提供豐富優質的藏書。學生可以按照規定的時間到圖書室借閱,或以班級為單位集體借閱,圖書也可開架借閱,供學生自由選擇,進行自主性閱讀。
2、設立班級圖書角:以學生捐贈為主,加上由學校統一給各班購置的圖書,每隔一大周同年級各班互相調換,每大周語文老師可以從學校圖書室為學生借閱新書,提高圖書的流通率。每班一櫥,并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更新、交換、補充,每個班相當于都有一個“小小圖書室”。
3、布置美化書香校園
學校加強校園閱讀氛圍的創設,精心布置美化校園,使校園也具
有“書香氣”。在校園內開辟閱讀長廊、張貼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把學生浸潤在書香中。學校定期開展各類讀書競賽活動,如閱讀考級、讀書郎競賽等;舉行各類閱讀之星評比。各班根據“中學生課外閱讀推薦書目”中的書籍作為晨讀教材,通過開展“讀一讀,賽一賽,講一講”等方式,加強晨讀晨背,熟讀背誦加以積累,為學生的成長打好底色。上好每周兩節的閱讀課,以保證學生“會讀”。
三、抓好讀書活動
(1)上好閱讀課
充分用好早讀、午讀和閱讀課,在校本課程中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書,如何學會提問,如何學會圈點評注等,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效率。采用“教師、家長、學生”三方聯系的形式,形成大閱讀氛圍。
(2)做好讀書筆記
語文老師予以檢查、指導、評估,學校不定期開展讀書筆記評比活動。在教給學生讀書筆記方法(摘錄式、提問式、心得體會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3)抓好經典誦讀。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給子孫后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其中那些積淀著智慧的結晶、映射著理性光輝的經典著作,那些濃縮著豐富情感、蘊涵著優美意象的詩詞曲賦,就像燦爛的星河,熠熠生輝。這些古詩文經典,對于治學修身、陶冶性靈、引導價值判斷、提升審美品位以及培養語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是
怎么估價也不過分的。
(4)出好讀書小報
每個班級的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收集有關報刊小資料、格言和讀書的心得體會等,各班將學生的這些資料集中整理,分類編輯,學校要求學生每學期出兩期讀手抄報,學校定期評比展示。
(5)開展讀書活動
我校于5月份組織開展了“校園讀書月”活動。在讀書月活動中,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活動,如“詩文朗誦會”、“我和父母逛書市”征文比賽、并評選出全校“讀書之星”十名給予表彰,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讀書活動之中。
(6) 引入競爭機制
根據學校的讀書活動進展情況,學校開展了評“書香班級”、“書香學生”等活動。我校把讀書活動列入班級評比考核方案,期終組織評比并頒獎,也激發了全體師生讀書的積極性。
通過開展開展讀書活動,在學生中形成了愛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氛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極大改善,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凈化,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風、班風、校風。
教師參加讀書活動的總結篇三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承擔著“立人”職責的教育工作者就應靜得下心來,學習,思考,豐富知識,陶冶情操,讓自我徜徉在思想和知識的海洋中,多一些書卷味兒,少一分銅臭氣;多一分深邃,少一分淺薄;多一分高雅,少一分世俗。但是,在這個充滿喧囂與浮躁的時代,有多少人又能夠做到這一點呢?許多處于社會轉型期的教師也和其他人一樣,一天到晚忙忙碌碌,把職業當成了謀生的手段,迷失了自我,讓理想離自我越來越遠。所以讀書,讓教師更加豐富;讀書讓教師更具魅力;讀書能夠使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使我們更透徹地領悟教育真諦,從而更加成熟。“多讀方知書中味,勤寫始覺筆有神。”因此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讀書,作為一個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沒有學習新的理念和方法,課堂將會變得那么空洞和無趣!
一向以來學校都注重培養我們教師的讀書習慣,透過讀書提高我們教師的個人修養,積淀自我的文化底蘊,讓書香飄滿校園。一年來,我認真貫徹柳州市教師閱讀年的精神和學校的讀書活動方案,認真制定閱讀計劃。按照計劃,我認真閱讀了必讀和推薦讀的書目。我將一年來的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一、利用課余時光學習,提高自我的理論知識
每一天堅持抽時光讀書,認真做好筆記,每個月撰寫4~6篇讀書筆記以及讀書心得。透過讀書,我學會了怎樣正確地去引導教育孩子,讀書使我再提起筆來寫些什么,不再會覺得那是一件難事。我要做個真正的職業讀書人,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再把這些營養輸送給我的學生們。
二、用心參加學校的每月的主題讀書活動,豐富自我的讀書生活
學校認真落實了讀書活動方案,開展了豐富的讀書活動。我用心參加學校每個月開展的主題讀書活動。這些活動分別有“好書我推薦”、“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的征文活動、“好書我交流”、“好書我導讀”、“讀書隨筆”、“讀書名言”、“讀書與成就”的論壇活動、“講述我的教育故事”、“閱讀、工作、成長”演講等主題活動。按照學校要求,我們每個月都將自我的學習心得上傳到學校的網絡硬盤上,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這種跨越空間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們教師學習的興趣。
三、用心參加各項培訓,提高自身素質
我用心參加學校組織的寒假、暑假和平時觀看讀書光碟等各項培訓活動,并且仔細傾聽,認真做好筆記,及時記下點滴收獲。培訓結束后,都能按要求寫一篇學習心得。提高自我的理論認識,并把這種知識運用到教學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這天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知識的更新無時無刻,作為一名教師,對于教學務必全身心的投入,務必學習學習再學習,讀書讀書再讀書,這樣我們才能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觀念育出不一樣的人才,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工作,真正做一個享受教育的陽光教師!
我一向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在必須好處上說,讀書就意味著教育,甚至意味著學校。教師的讀書不僅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師?自我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我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才始終是一名合格的教師。教師讀書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學生。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這天,學校、家長對教師要求高,對學生的期望高。而學生又自我卻無所謂,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就應怎樣做教師?這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我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明白如何去教學生。在學校的讀書活動中使我受益匪淺。現將個人體會總結如下:
首先,敢于正確應對自我,認識自我。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總之,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其次,做一個有豐富業余愛好的'人。一個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兩種業余愛好,這是用心休息,也是提高自我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明白工作,那他的人生將是多么單調和乏味啊。一個有情趣的老師,他的生命質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學生的親近。誰也不愿意與一個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諧地溝通。誰也不愿意與一個遠離自我生活的人去溝通。
第三,做一個善于反省的人。“中國文化中有一個詞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我們教師自我,對自我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對于教師來說,反思是一個用心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用心的行為改善過程;讓教師自我承擔起學習和潛力提高的職責,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和自主權。
第四,新課改下,要轉變班級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新課改一個鮮明的特點是:由以前關注學生所學的“知識”到此刻關注學知識的“學生”。這種關注點的轉移以及“學生中心理
念”的確立,使教學領域的改革取得了較大成效。然而,班級管理改革卻相對滯后,一些不科學、忽視學生“自主性”、限制學生用心性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滯后的班級管理改革制約著新課改的整體推進,因此班主任務必要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徹底轉變班級管理理念和方式。
第五,要擺正位置為學生的服務,就應以平等的人格對待學生。服務的好壞要學生來評價。教師還要提高服務手技能和態度,把學生作為服務的對象,要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看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在為學生服務的過程中,我們有好的心態,學生就會心存感激。當學生學會感激之后,才會醒悟,才會更好的回報教師。
總之,讀書活動,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其中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推薦,都有其獨特的內涵,今后我還會不斷地學習、充實、發展。
教師參加讀書活動的總結篇四
一、積極組織發動,宣傳“蘭臺讀書月”活動的精神實質,使每一位教師都切實領會活動的目的、要求及要達到的具體目標。
針對教師的教學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學校根據上級統一安排,開放了圖書室,配備了一些教育專著、專業知識方面的書籍,使教師能夠從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功底、了解教改動態,學習新的教育方法、增強教學的本領。在讀書的基礎上,學校定期組織的讀書心得交流和研討活動,使教師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學習、解惑。在青年教師中開展晚自習自學的活動,讓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每天都有學習任務,從讀書中增長知識,成長起來。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制度和獎罰細則,確保活動持續有效的開展,防止“一陣風”刮過的不良傾向。有活動制度的約束和指導,使教師普遍感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做起來易行。
學校召開全體教師會議,明確“蘭臺讀書月”活動的主旨是“倡導全民讀書,共建文明鐘祥”。引導教師認識、體味、暢談讀書與社會發展進步、人的全面發展的關系,倡導“愛讀書、讀好書”的良好風氣。制定了教師讀書活動計劃和具體實施步驟,鼓舞教師大量閱讀經典書籍,使教師素質得到升華。
三、建立學校、教研組、教師三級網絡。學校負責整個活動的資料、資金、場所保障;教研組負責組織教師參與、實施;各位教師積極響應,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搞好閱讀、研究、撰寫論文等各項工作。在本次活動中我們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了讀書征文活動,學校在語文、數學、英語、政史、理化五個教研組中評選出了五篇優秀征文,掛在學校開辦的洋梓中學蘭臺讀書月活動交流博客上,由老師們推薦評選出兩篇征文《送給老師的心靈雞湯讀后感》、《堅強的面對一切》作為活動的一等獎征文。
四、各項活動的開展,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先后開展了讀書筆記展評、開辟了讀書心得體會網上專欄、好書推薦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