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春節作文合集4篇
【熱門】初二春節作文合集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二春節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二春節作文 篇1
今天是農歷正月初一,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
春節有許多習俗放鞭炮、貼春聯、守歲、看春晚……今天,我和爸爸貼對聯、貼年畫。到了晚上我和爸爸放鞭炮,爸爸放的鞭炮是綠色的和紅色的,一個個到天上像小鳥一樣。媽媽和奶奶在屋子里包餃子,我也去包餃子了,我包了一個花邊餃子。
到了看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了,我急忙跑到了樓上看春節聯歡晚會的時候了。我急忙跑了樓上看春節聯歡晚會。春節聯歡晚會會有小品、歌曲、舞蹈……其中我最喜歡的節目還是小品,媽媽喊我下樓吃餃子了,我就下樓了。媽媽把一盤盤熱騰騰的餃子端到桌子上,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餃子,其樂融融,我一共吃了十五個餃子,到了凌晨一點多,我非常困,就去睡覺了。
春節,一個讓我久久難忘的節日,我喜歡你春節。
初二春節作文 篇2
轉眼間,春節就到了。
一大早,門外的開門紅“噼里啪啦”地“唱起歌”來,把我和姐姐從夢中驚醒。我和姐姐穿上新衣,匆匆吃完早餐,拿著爺爺發的壓歲錢就上街了。
街道上的人熙熙攘攘,真是熱鬧。小孩子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有的在買小吃、有的在買氣球、還有的在買鞭炮……人群中不斷傳來叫賣聲、歡笑聲、鞭炮聲。我們貼著人群向前走,好不容易擠到一家鞭炮攤前,買到了我們最喜歡的孔明燈,還有摔炮、沖天炮、煙花……
我和姐姐都希望晚上早點到來,好放炮。
天終于黑了,門外的鞭炮聲、煙花聲開始此起彼伏。我和姐姐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買的炮,纏著家人一起去放。二爸先點燃了花炮,花炮立刻唱起它那高亢激昂的歌聲,我和姐姐也不停地放著摔炮為他們伴奏,爸爸的煙花發出一道道五彩繽紛的光芒……姐姐為他們取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七彩絢爛樂隊。樂隊很快就演出完畢了,接下來輪到孔明燈的精彩表現了。
我和姐姐約定:放孔明燈時我們都要許三個新年心愿。我的孔明燈是粉色的,我小心翼翼的拿出孔明燈把它安裝好,爸爸幫我把燈提得高高的,媽媽點燃了下面的蠟燭,孔明燈漸漸地鼓了起來,順利地放飛了,把我的心愿帶得很高很高。正在這時,突然聽見姐姐大叫起來,原來是姐姐的孔明燈沒有完全展開,有一塊被烤焦了,用手一摸就成了三個洞。看著姐姐傷心的樣子,我安慰她說:“實在不能放飛,明天再買一個”。二爸說:“我們不能輕易就放棄,要不用透明膠布把三個洞補上試試”。說干就干,姐姐飛快地跑回屋里拿來透明膠布,奶奶幫助找到了剪刀,爸爸剪了幾塊透明膠布,笨拙的粘在洞上。一盞“美麗的”孔明燈被重新修好,點上蠟燭,孔明燈慢慢起飛了。雖然粘上透明膠布不夠好看,還有點重,但還是放飛了姐姐的新年心愿,我們成功了。
春節真是有趣啊,明年春節我還想回四川過節。
初二春節作文 篇3
在我國眾多傳統節日中,就數新春佳節最讓我喜歡了。農歷正月初一到初五,走在街上,街上必是車水馬龍,人群密密麻麻,摩肩接踵,一片熱鬧景象。
大年里,我家自然是不甘平靜的,大年初一會去比較有名的寺廟吃齋菜,為寺廟添油,為家人祈福,然后晚上會回家跟家人吃團圓飯。春節里,沒人來家里拜年時,我們會去別人家里拜年。
記憶里,春節是忙碌的,也是快樂的。我們會穿上之前就備好的新年衣服,寓意新年新形象。大人們要準備好可口的飯菜,要準備送給親戚的禮物,還要準備給孩子們的壓歲錢。而我們只要想好給長輩的新年祝語,就可以坐等收壓歲錢咯。壓歲錢是我最深的春節印記之一。你說,有哪個孩子不喜歡嶄新的脆響的壓歲錢呢?反正我挺喜歡。
春節也是最美好的。因為在外工作的家人會回家,家里顯得很熱鬧,很溫馨。大街上,每一家店都是通紅一片,把年貨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音響總循環著那首《恭喜發財》;小巷里,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燈火通明。晚上的家鄉更是熱鬧,到處是燈光的天下,遠遠望去就像天上的星星一般明亮。晚上七點鐘開始,就陸陸續續有煙花綻放在空中,偶爾也會有一些孔明燈升上星空。那真是一番美景!
春節特有的美食也深受我的喜愛。又香又脆又好吃的咸餅糖蔥是家鄉春節特有的美食,是我喜歡的美食之一。一年到頭,只在春節這幾天街上有人制售,平日里幾乎找不著它的蹤跡的。感覺特別好吃,大概是物以稀為貴吧。色澤誘人的甜粿也是春節里好吃的食物之一,把它切成薄片,和著雞蛋煎熟,簡直美味絕倫。當然,春節的美食,還有可口的菜頭丸,還有酸酸甜甜的蜜制梅,還有讓人垂涎三尺的甲子甜湯……記憶中的春節,愿景極為美好,熱鬧的場面,歷歷在目,那濃濃的年味,歷久彌新。
遺憾的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與時代的發展,這份熱鬧似乎在慢慢地減弱了。
初二春節作文 篇4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節日,大家對它再熟悉不過了,可你們知道我家鄉——茶鄉安溪的春節是什么樣的嗎?
除夕照例是要守歲的。新年的鐘聲敲響前,奶奶準備了豐盛的貢品,不顧饞嘴的我的討要,準備在新年“拜天公”。供桌下面擺兩張桌子,其中一張要鋪上一塊紋有金龍等圖案的紅布,用酒瓶、盛有白酒的茶杯壓著,并且在這張桌子上面還要放一張桌子,分別供奉祖先與各路神仙。再往上就是一盞紅燈籠了,也許是給神仙指路的吧。
到了0點,全家人由爺爺開頭,每個人都要點上三根香拿著,向神仙、祖先祈福,最后還要畢恭畢敬地拜上三拜,大家都顯得很虔誠。然后就是燒金紙和放鞭炮了。爺爺、爸爸和我一起在馬路邊上堆起一圈金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除了鍍金的一面要朝上,龍尾還要向外,疊的時候還講究交錯排列。金紙快燒完的時候,爸爸把鞭炮鋪開,我趕緊捂著耳朵躲得遠遠的。不一會兒,“噼里啪啦”的聲音就傳來了。這時,各戶人家差不多也放起了煙花和鞭炮。頓時,耳朵被轟隆轟隆的聲音奪走了,天空被照亮了,大地被震撼了,滿城繁華,歌舞升平,這時候你會想到四個字——太平盛世,并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和幸福感。
除夕夜看什么呢?那還用說,當然是春晚,可我爺爺卻很少看春晚——不遠處有一個大戲臺會演高甲戲,爺爺總是吃完年夜飯就與別人成群結隊去看戲。小時候我也會跟著去,至今還記得經典的一幕:一個丑角不懂裝懂,考官問他一個問題,他就轉身面向觀眾,急急地走幾小步,理理衣袖,又偷偷瞄考官一眼,接著隨著伴奏響起,開始一起一伏地唱起來,大意就是他心里很慌,然后抓耳撓腮,窘態百出,惹人發笑……
怎么樣?這就是我們家鄉安溪的春節,歡迎你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