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幸福作文
守望幸福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守望幸福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家的房屋坐落在洞沖村雞公山腳下。對我來說,那只不過是個居所。爸媽外出打工以后,我不在家的日子里,它如一個空空的蝸牛殼,任憑風吹雨打。
在我留守的日子里,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充滿孤獨與寂寞,很少體會到父母的照顧。后來,我寄宿在離家不遠的外婆家。現在,我已讀初三了,回家的機會更是少得可憐。偶爾周末回家看看,面對長滿雜草的禾場,面對空蕩蕩的房子,面對家中不變的擺設,心中就格外思念父母,就會陡增一種對幸福的渴望。
這學期第一次周末,好不容易熬到放學。想到今天是我14歲生日,我興沖沖地回家,本以為外婆會在家,結果是鐵將軍把門,我也沒鑰匙,只好在大門口等待。受到冷落的我心里特別不是滋味,鼻子酸酸的,真想哭出來。直到天全黑了,舅媽才風塵仆仆地給我開門。她說,正值農忙,捆好的草頭還沒挑完呢,要搬完了再一起吃飯,說完又去忙活了。
一進大門,家中顯得十分冷清,舅媽家收割的稻谷幾乎占據了整個客廳,桌上、柜子上蓋滿了厚厚一層灰塵;廚房里是一團糟,碗槽里是我臨走時沒來得及洗的碗,長出了厚厚一層霉,灶臺上已有一層青苔;剛進臥室門,蜘蛛網粘到了我的臉上,幾只老鼠居然在床上嬉戲,一見到我嚇得東跑西竄……
我茫然了,陷入悲傷中。但我明白,此時沒人能幫我,只能靠自己。于是粗略地應付一下,然后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到那部落滿灰塵的電話前。淚水奪眶而出,學習上的壓力,生活上的瑣事,讓我實實在在感到生活的艱辛。我該不該對父母說呢?難道就這樣把所吃的苦埋藏在心里,不向父母親傾訴嗎?說了,父母會不會感到不安呢?我猶豫不決。思前想后,還是忍不住撥通了媽媽的電話。
“兒子,你是男子漢了,一切都會過去的,不要怕,過了這關就好了,人總是先苦后甜的……”
聽了媽媽的話后,我心里暫時平靜了許多,但還是留著一條寂寞的傷痕。我是多么地渴望團聚,渴望一家人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