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八年級下冊作文集合6篇
有關八年級下冊作文集合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下冊作文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1
在唐代安史戰亂之后的一個早晨,東方剛露出了魚肚白,濃霧籠罩著整個大地,石壕村一片死寂。這時,杜甫要啟程趕路了,他緊緊地握住逃跑一夜剛回來的老漢那皺紋累累的手黯然道別。杜甫步履艱辛地走著,一路上民不聊生的情景,使他又想起了昨晚的情景。
那時杜甫在夜幕降臨時走到了一個叫石壕村的村子,他不得不在一個老百姓家里投宿。這家的老夫婦熱情地接待了他。深夜,疲憊不堪的杜甫正要安歇,就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接著又是一陣粗暴的叫聲。老漢一聽就知道是來抓他壯丁的,急忙翻過墻逃走了,老婆婆顫巍巍地去開門。
“快把人交出來!”差役一個個怒目橫眉,一進門就聲嘶力竭地叫喊著,好似一群魔鬼。老婆婆哭訴著:“我三個兒子都防守鄴城去了。前兩天,我的一個兒子寫信回來說他的兩個兄弟都戰死了。死的人已經長眠地下,而活的人還能活多久呢?”聽到這里,差役暴跳如雷地說:“別羅嗦,快交出人來!”老婆婆痛哭出聲,悲切地說:“只有個吃奶的小孫子,他的母親連件象樣的衣服都沒有,怎么出來見人呢?你們若實在要人,我隨你們去好了,我雖然年老體衰,可是連夜走到河陽還來得及給你們做早飯呢!”
“那就快走!”差役如狼似虎地喝道。
突然一只烏鴉叫了一聲,打斷了杜甫的思緒,他望著這荒蕪人煙。白骨遍地的地方,他無可奈何地拖著艱難的步伐,向前走啊走,走啊走……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2
這天夜晚,我路過石壕村,投宿在了一戶人家里。深夜時,聽見外面有人敲門,而且還大聲呼喊著。聲音吵醒了我,我知道,這是為了應安史之亂的戰急來抓人去服役的。這戶人家的老頭兒馬上翻墻而去,動作非常熟練。我想要出門去看,卻被這家的老婦人擋住。她搖了搖頭,隨即滿面悲傷地一個人走了出去。我旁邊,她的兒媳正在瑟瑟發抖,眼神空洞無神。而她懷中的孩子正天真地看著我們。
突然,門外傳來幾聲怒吼,聽聲音是那官吏,而且是兩個。老婦悲苦的哭聲又傳進我們的耳朵,振人心扉。但兩個官吏聽不見似的,怒吼聲蓋過了哭聲。
老婦這時抽泣著對官吏說:“我們家中僅有的三個男人都去守鄴城了。前段時間大兒子捎信回來,那兩個兒子,他們,他們已經……死了……我現在也只是茍且活著罷了,是為了不辜負死者的期望啊!”可官吏不聽她的話,又發出了那讓人厭惡的兇狠語氣:“你以為我們信么?走,進去搜搜!”說完,他們就要往里走。
老婦急忙用她那雙細弱的胳膊擋住兩個兇狠的官吏,一滴淚落在了其中一人的手上。老婦清楚地看見了他臉上的刀疤顫動了一下,我能感覺到,因為此時我正緊張地倚在門后注視著這一切。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3
放假了,該干什么呢?回老屯看看吧。
我上了客車,想象著老家的模樣。兒時,那里可是我的天堂,屯北的小河和樹林,屯東的田野,一望無際,幾戶人家的炊煙慢慢飄上天空,多么一片恬靜祥和的景象啊。
車走到了一半,我卻昏昏欲睡了,夢中還是老屯的模樣,向往著它,寧靜而安詳。
終于到了,我被售票員的聲音警醒,一下跳起來,三步并作兩步向車下跑去。仿佛去看一個熟知的朋友,可是跳下車后,我怔住了,這是我的家鄉嗎?
清清的小河里堵滿了垃圾,屯里的大道兩旁全是牛糞,遠處再也步是幾縷炊煙了,而是濃濃的黑煙,為什么會是這樣?我急忙跳進屯子,找到一個老人,問他:“老大爺,這里怎么會變成這樣呢?”老爺爺嘆了口氣:“唉,你是XX家的孩子吧,去年,來了幾個人,和村長協商,要在這兒建工廠,同時給村長好處費,村長答應了,很快,工廠建起來了,但廢氣,廢水也來了。這里變得烏煙瘴氣。同時,他們還鼓動村里人養牛,說可以擠奶,于是村里人都開始養起了牛,腰包是鼓了,可牛糞也多了。”
我明白了,是錢惹的禍,它讓人類的心變黑了,這就是我的家鄉游,在污水,廢氣,廢渣中游,多么“愜意”啊!
傍晚,我上了回去的客車,來時的快樂心情一掃而光,留下的只有在夢中,對故鄉的懷念與嘆惋。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4
我,端起酒杯,慢慢地在房門外踱著腳步,一種“舉酒消愁愁更愁”的心思不邀而至。
我喝著酒,突然聽到一陣悅耳的笛聲。我驚奇、興奮,更感到無比的高興。聽著悅耳動聽的笛聲,我的腦海中出現家鄉的一切事物。真的,這聲音多么像家鄉的樂士吹的聲音。他的臉,他的手,還有那只漂亮的笛子。他坐在那里,不停地吹著吹著。許多人坐在那里,聽著那優美的樂聲,人們歡呼雀躍……
我抬頭看看天上那輪明月,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一夜飛渡鏡湖月”的情景。于是,放下手上的酒杯,沿著洛陽城去聽笛聲。我走在路上,聽著笛聲,我不禁起疑思“著笛聲從何而至”?我看著城邊那些房屋,城里的那些鋪子大都關了門,石街上,很少有人行走,偶爾有一兩聲鳥叫。這感覺真是冷淡。漸漸地走了一圈,總有笛子的聲音。
我不解,疑惑,這聲音是從何而至呢?于是我又沿著原路返回,走在街上,偶爾吹來一陣涼風,有些冷。我慢慢地傾聽著。走了一會兒,笛聲突然停了一下,接著又吹了起來,哇!這聲音好熟。是《折楊柳曲》?對,就是,我的心更加興奮。我猛地想起了自己家里門前那棵很大的柳樹。當春天一到,柳葉翠綠欲滴,一群群鳥兒棲息在柳樹上,嘰嘰喳喳地叫著。當我離家至京之時,親人、朋友們來到那棵柳樹下送我。我看到他們在哭,我想說什么,可怎么也說不出來。真有“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萬絮惹春風”的情景……我想起了自己的朋友——汪倫,情不自禁地吟著:“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吟著這首詩,我想到了自己生活的孤獨,回憶起在家中生活的溫暖;想起了仕途生活的艱難,回憶起在家中的那份快感;想起了自己在異地舉目無親的慘境;回憶起家鄉人民的熱心。我看到了家鄉人民的笑容,聽到了家鄉人民熱切的話語,更感受到了家鄉人民那一份愛。
我繼續走著,伴著那優美的笛聲,不知不覺,回到了自己那一座小屋中。端起那杯酒,猛飲兩口,來到桌旁,鋪開紙,快速地寫到: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太白題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5
樂園,生我養我的地方,我為你感到自豪,我愿為你歌唱……
那蘊滿神秘的大山,那碧透人心的龍潭河水,那優美的傳說,那樸素的風情,奏出了一曲充滿生機的綠色旋律。
誰不知道樂園是山歌之鄉?你看,農民都纏著頭帕,穿著草鞋,一身山里打扮,一口濃重的樂園鄉音。雖然顯得有點土氣,但土家人的生活是美滿的,心情是歡快的,嗓子是圓潤的。他們一邊勞動,一邊唱山歌:“黨的政策是天平,左右兩端都平衡……”那歌聲匯入龍潭河,流進了長江、大海;那歌聲從大山里飛出,越過千重關山,飛到武漢、北京……他們的歌聲有泥土的氣息,有樂園的韻味,有土家的風格,情真,質樸,生動。
我喜愛樂園,我愛樂園的歌。當你走進樂園的村村落落時,你會驚奇地發現,幾乎沒有不喜歡歌的。每年7月黨的`生日來臨之際,樂園便舉行山鄉賽歌會。男女歌手穿紅著綠,云集樂園鎮,這里霎時成了歌山歌海,熱鬧異常。“樂園”真可謂名副其實的樂園。
歌聲入耳,使人如醉如癡。在賽歌會上,歌手們總要炫耀自己一番:“你歌沒有我歌廣,祖先埋在歌山上,大哥名叫歌師傅,二哥名叫歌秀才,我名就叫歌口袋。”對方不等歌聲落音,就接著唱道:“桑木扁擔三尺長,挑起歌本到處唱,長陽唱到北京城,萬首山歌獻給黨。”
若是男女對唱,則更是情深意長了。女的唱道:“想唱山歌不怕羞,情哥哥你快抬頭,先看山上花引蝶,再看溪邊藤纏柳。”男的唱道:“情妹唱歌哥抬頭,歌聲隨著妹妹走,花引蝶來蝶戀花,藤纏柳來抱成球。”男女合唱:“阿哥阿妹情意深,好比芭蕉同根生,阿哥好比芭蕉葉,阿妹好比芭蕉心。”陣陣歌聲招來熱烈的喝彩。
這一年一度的賽歌會,成了土家人的盛大節日。其實平日里,土家人也同樣愛唱歌,總是這山唱來那山和:“又有稻谷又有茶,采了頭茶二茶發,割了早稻晚稻青,稻谷飄香麥抽芽。”那一聲聲悠揚的歌聲,飄過一山又一山,聲聲比糖水還要甜。
啊,樂園!充滿歡歌的樂園,愿你的優美歌聲長盛不衰!
八年級下冊作文 篇6
道不盡的母愛
母親節前,我收到了一位同學發的信息:風是愛的呼喚,雨是情的交融,最愛你的人、最牽掛你的人永遠是你的母親,快用行動來證明你愛母親吧!一剎那,我的思緒飛到了母親身邊……那個清瘦的身影,那副響亮的嗓門,那一雙飽經風霜的雙手,那一臉歲月蹉跎的愁容,那一雙沾滿泥巴的腳……
母親給人的感覺永遠是匆忙的,永遠有干不完的活。
她將一生的精力來挑起家庭的重擔,用一生的愛付諸于我們姐弟身上,特別是我。忙碌使她連吃頓飯都很趕,以致身體在逐漸蕭瘦。每當有什么好吃的,她都留給了我們,而她總說自己喜歡吃清淡的。
母親的愛總是在無聲無息中傾注的。她從不說過我愛你們孩子們之類的話,更多的是在生活中給予無微的關愛。上中學時,我在學校留宿。每到周末,我都回家一趟,每次飯桌上總會加了幾道我喜歡吃的菜,而我不在家時,家里的伙食是很清淡的。聽母親說,她只念過一年書,但她希望我好好讀書,將來做個有出息的人,不要像她一樣一輩子在田里干活。記得高三那年,有一天我在廚房里幫她做飯,我倆聊了一會兒,然后我就出去洗菜了,母親可能沒有覺察,獨自在說。后來大姐對我說“文,媽沒發覺你出廚房,她還在說,其中有這么一句話‘兒啊,你可要多用功啊,考上個好大學’”。聽了,我心里有說不出的感動。今年回校時,母親執拗著要幫我送行旅,直到看著我上車。當車開動時,我回過頭來看她,她還是站在原地雙眼看著我的那個姿勢。
母親的一舉一動影響著我。她的勤勞激勵著我刻苦學習;她叫我送好吃的給奶奶的同時,教我學會了如何尊敬老人。為了減少母親的擔憂,我學會了約束自己,學會了體諒母親,盡管偶爾還會對她發脾氣。有時看到桶里有臟衣服,我就拿去洗,母親不在家時,我會去煮飯,讓忙碌了一天的她回到家里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息。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都微不足道,是身為人子所該做的,應盡的一份孝道,但我找不到更為合適的方式來表達我對母親的愛,對她的養育之恩的報答。
當我為她剪指甲時,看到指甲縫里的泥圬,看到那層層疊疊的老繭,縱橫交錯的裂紋(到了冬天,裂痕會讓她痛得難以忍受),心里酸溜溜的,眼睛紅紅的,母親問我怎么回事,我說沙子進眼了;當我為她洗頭時,每每抓到雙鬢,那銀絲格外刺眼,我知道歲月已帶走了她的青春,皺紋早和她結伴而行;當我看到她用家里那把鈍菜刀吃力的樣子,我決定省吃儉用,托同學買回一把陽江“十八子”;這個學期我系“第三屆師范生綜合技能大賽”中,我獲得了粉筆組第二名、鋼筆組三等獎。領獎前,我拔通了家里的電話,將喜訊第一時間告訴母親……
母親節那天,我聽湛江人民廣播電臺,當主持人問聽眾“母親的愛有多重”這一問題時,很多人都回答:“無法稱量,重于泰山,道也道不盡。”而我腦海中只有同學發的那條信息:最愛你的人、最牽掛你的人永遠是你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