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作文700字集合七篇
【熱門】清明節的作文700字集合七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的作文700字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爸爸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于是,我們四個人便啟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是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床這么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困意。奶奶又對我和爸爸講述了已故太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于生于九零后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是通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里浮現了很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太奶依舊活在我們身邊。我暗想,太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那邊還好嗎?
一路上,爸爸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了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里好像衛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里。有些公墓上已經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著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我們四人找到太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和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并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著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于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著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著的紙錢,同時說:“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他們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非常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著我,我通身暖和。這暖和好比是來自太爺的擁抱。我心里默記著……我學著爸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夠說上幾句話,但是我內心對太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著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著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后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獲。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太爺、太奶掃墓,并對他們說,您們在那邊還好嗎?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2
關于清明節,許多著名的詩人寫下了很多有名的詩篇,其中有這么一句話: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表明清明節前后陰雨綿綿,路上行人紛紛回鄉祭祖,寄托對先輩的哀思。
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也回到了老家。一路上車來人往,祭祖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回故鄉。我們走了很長時間的山路,終于到達了山腰的祖墳。野花遍地都是,紅的、黃的、粉的、紫的,蝴蝶和蜜蜂在花間飛來飛去,風中送來陣陣花的清香;小草隨風搖擺,像在向我招手;周圍的松樹上結了好多松果,小松鼠竄上竄下,還偶爾偷偷看看我;鳥兒在空中發出清脆的叫聲好美啊!
老家上墳有很多儀式。我們在家族中長者的引導下先去拜山神,聽說以前是要到山上做飯的,現在為了保護環境,都在各自家里準備好貢品,再上山祭拜。我看到四老太從背簍里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貢品,有雞、有魚、有糖、有茶、有香煙,還有香和紙錢,她嘴里念念有詞,說著許多祝福的話。接著是分頭到自家墳上祭拜,我們也到了太太的墳前。前年太太因生病去世了,太太是個很慈祥的人,一直很疼愛我,想起太太對我的好,我心里好難過,我好想念她。四老太領我們先把墳周圍的雜草除干凈,我和哥哥、姐姐們找來松枝將墳周圍的地方打掃干凈,接著四老太又擺上貢品,我們開始祭拜太太了,先是爺爺、奶奶,接著是大爹、大媽,然后是爸爸、媽媽和我,最后是叔叔、阿姨們,我在心里默默祈禱,希望太太在天堂能過得快樂和幸福。
祭祖儀式結束了,下山時,我看見幾乎每個人手里都拖著一枝松枝,有的背簍里背著一些松果,沒有人空著手下山。我奇怪了,問爸爸:為什么下山時每個人都要帶點東西回家?爸爸說:農村里有個說法,清明節上墳,返回家時,帶點柴火回家,這叫‘空手出門,飽柴回家’。‘飽柴’的美好寓意就是‘飽財’這是大家的美好愿望,希望財源不斷,生活美滿。哦,原來如此!
下山的路上,小鳥還在我身邊歌唱,小花和小草還在向我招手,可我無心留戀周圍的美景,帶著對太太的思念我下山了,我在心里想:太太,我明年還會再來看您的!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3
清明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陽歷四月五日。
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
民間傳說寒食是為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鉆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觀念里,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于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凈,緣于這一時期的太陽是清新的太陽,流轉于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4
今天一早醒來,就感覺氣氛很不同,似乎比平時要多了一些神秘的感覺。是的,今天可是清明節呢!相信今天一定會很快樂的!
過節了,對于我們,一定少不了去游玩。我去了桐廬的巴比松米勒莊園。一進園門,哇,一個騎馬場赫然出現在眼前。好大一個馬場呀!在很遠的地方都能夠望見它。里面的馬兒也很多,有的胖胖的,有又高又俊的,也有瘦瘦小小的,它們有的在埋頭吃草,有的臥在馬棚里休息,有的則背著游客繞著馬場散步。這群馬兒溫順極了,每匹都是乖巧可愛的模樣。
沿著一條小徑往里走,你會發現在小徑兩旁的泥地里,成片的竹筍破土而出,有的甚至長成了毛竹,它們悠閑地伸展著自己茂密的枝葉。當走到盡頭,一個水上樂園便呈現在眼前。有碰碰船,有釣魚,有水上滾筒……"嗖"的一聲,一輛滑車從高處一個勁兒地滑了下來。我看得膽戰心驚。不錯,這就是滑草了!雖說看著有些可怕,其實非常刺激,非常好玩呢!我和爸爸就嘗試了一回。我們坐上車,系好安全帶,工作人員輕輕地將車往前一推,滑車咕嚕咕嚕直往下滑。我驚得閉緊了雙眼。風呼呼地迎面吹來,真涼爽呀!好刺激喲!
假若滑草的刺激排第二,估計只有越野卡丁車能排第一了。那卡丁車有方向盤、油門和剎車三部份控制器,跟開汽車有些相似。畢竟我沒有學過開車,曾先后兩次讓那輛不聽話的卡丁車頑皮地逃到土坡上。
騎馬就不那么刺激了,不過很是舒服。我所騎的是一匹棕色的駿馬,它高大、威風、聽話、靈活,跟著專門的馴獸師緩緩地走著,遇到石子,馬蹄會巧妙地躲開。
我們還回到了老家。大家會做清明果嗎?我會做哦!首先,得把搗碎的青揉在面團里,變成青色的面團,接著把面團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后把小塊的面團揉圓,捏成碗狀,往里放些餡,握成球狀,放進模具中壓一壓,一個清明果就誕生啦!放進鍋里蒸熟了之后,一股青的香味就會從鍋蓋下飄出來,咬一口嘗嘗,味道也很棒哦!
大家都知道,清明節要掃墓。我們也不例外,陸續掃了四位祖宗的墓地。
這個清明節真圓滿啊!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5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么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的時候,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征《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因此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艷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么漫長,空氣悶悶的。終于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里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后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好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里,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里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像凝住了。整個世界好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就算天氣再怎么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他們以前的努力奮斗,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就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后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的時候,天已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6
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故為清明。清明,是24節氣之一,是中國的流傳千年傳統節日,我想,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它都有著不一樣的含義。
窗外雨淅淅瀝瀝地下著,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杜牧的佳句更是恰如其分地表達了這份薄霧般籠罩著的哀思。這雨或是風狂雨恣,或是和風細雨,從清晨開始,至黃昏之際,點綴著傷感寂寥的掃墓人。在煙雨彌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或三五成群,扶老攜幼,或一二個孤影,跚跚獨行。
這,大概就是清明節帶給大多數人的一些感觸吧。
然而,誰說清明只能是充斥著這般的憂傷。在我眼中,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才是對清明節最好的描述。而那份無名的憂郁,雖然不應被輕易丟棄,但是也應該被我們封存在心。
窗外雨淅淅瀝瀝地下著,仿佛有了這雨,萬物才更能表現出蓬勃向上、蓄勢待發的狀態來。望著這滋潤萬物的春雨,才更引發人們心中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清明放假啦!這句振奮人心的話語,乍一看似乎成為了如今清明節學生們口中的流行語。與杜牧的詩意比起,這確實顯得有些膚淺,但我卻認為,這里面蘊含著對清明節新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者總是會不斷地成為逝者。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于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
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于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又是清明了。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但對親人綣綣的思念,灑下所有的淚,回憶就不僅僅再是生活的負擔。我們再次體會人世間的愛心與溫暖,拼合破碎的心,微笑著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我們感慨世事無常人生苦短,曾經真正愛過,生命便不存在遺憾。援手于他人危難,自己在挫折中保持樂觀,只要心中有愛,愛就會沒有遺憾,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
清明節的作文700字 篇7
每年的4月4日、5日、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即使氣節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
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川》中說︰“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之時”皆清潔明凈之時。故謂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說“三月節,……物質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佳節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桑”等名句,正式清明時節天地物候的生動描繪。
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志的清明解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升華,清明節也就是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心土,折幾只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就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這一天,我和我的家人去給我的奶奶上墳,我們買了一些水果、紙錢和鞭炮,我們在去的路上看見有的人手里拿著許多上墳的東西。三五成群的來到自己家的墓地,給自己的親人上墳,我們到了那里先燒香,再燒紙放鞭炮,我們用這種方法來寄托我們的哀思,之后我們還要給死去的親人去掃墓,把掃墓掃的干干凈凈的好讓親人看到把她的墓掃的很干凈。她一定會高興的,我們上完墳回來的時候看見路上還是人山人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