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英雄觀后感(合集5篇)
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簡單來說就是觀賞過后的感觸。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平凡英雄觀后感(合集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第一篇: 平凡英雄觀后感
影片《平凡英雄》講述的是一件平凡而又偉大的故事。新疆和田縣一名七歲男童,右臂被拖拉機皮帶輪給拽下,必須在黃金八小時內完成再植手術,否則將會失去斷肢再植手術的最佳時期,造成終身殘疾,在醫護和機場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奇跡般的使這個男孩兒重新獲得了健康健全的肢體,使他重返健全、幸福的人生成為可能。
乘務長趙燕是影片敘事視角的中心,也是影片中平凡英雄愛與希望的化身,以她的視角集中表現了一個平凡的人是如何通過對弱小的無私幫助而超越自身的庸常實現自我。在爭分奪秒救治“折翼天使”的過程中,乘務人員不地斷想方設法,克服困難,給小旅客擦臉,讓他保持清醒,又不斷鼓勵他。飛機在抵達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時,機場推遲了20分鐘關閉,在他抵達醫院的路程近30km,用時僅僅20分鐘。進入手術室后,骨科醫生醫護全員奮戰,在最短時間內接通了肱動脈。
在術后第一天,他豎起左手拇指,感謝大家的時候,分外使人淚目。跨越1400公里無縫對接的神速救治,參與的所有人在救治過程中經歷的驚心動魄,成功的救治,此時小男孩已不僅僅意味著他自身,也象征著各民族的情感凝聚力,以及各職業之間的協作能力。是愛、是生命至上、是無私敬業讓普通的人在人民最需要的時候以英雄的模樣呈現。英雄從來都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壇人物,英雄就在我們身邊。在戰爭時代,英勇無畏,流血犧牲的是英雄,而在和平年代,每一位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的平凡人也是英雄。
平凡的英雄,猶如夏夜中的點點繁星,微光匯成銀河,他們的光芒并不如日月那樣耀眼。平凡的光芒有時會被遮蔽,甚至趨于暗淡。但當他們匯聚起來,就能成就璀璨星河。電影作為文化藝術的闡發渠道,更是用來探索人類心靈和精神力量的一種途徑。在影片《平凡英雄》中,使得眾多在崗位上默默奉獻的普通人展現出人類最樸素而真摯、最平凡而偉大情感——愛。在平凡的崗位上服務社會,無功利而利他的真善美,使得平凡終究不凡,心中有愛,大愛無疆,愛能夠使人性趨向神性,愛能夠感染、團結、凝聚每一個人的力量。
跨越1400km的陸空接力,挑戰八小時的生命奇跡。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我們全力以赴。連接每一個民族之間,使他們緊緊團結在一起擁抱在一起的,正是這無私的愛。大愛無疆,愛是力量、愛是敬業精神、愛是責任。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人民日報》說過“英雄就是普通人擁有一顆偉大的心。”新疆和田機場到烏魯木齊機場一個個平凡的人既與時間賽跑,也與自身的庸常賽跑,最終超越自我,造就了一場奇跡。
第二篇: 平凡英雄觀后感
國慶節了,原本想帶孩子看剛上映的《萬里歸途》。但是走到電影院,兒子看到《平凡英雄》的宣傳片,突然改變主意。于是,我們走進了一段平凡生活,與各行各業的普通人一起參與創造了一次生命接力奇跡。
故事發生在新疆,核桃之鄉的和田,一個7歲小男孩小麥,因手臂被拖拉機絞斷,需要在八小時以內轉往烏魯木齊進行手術,否則血管接不上,還會有生命危險。在哥哥的陪同下,一路上,素不相識的新疆老鄉主動讓道,正在巡邏的普通交警為其開道,滑出跑道的航班返回接人,機上所有人竭盡所能為生命續航。一幕幕,是緊張,是悲痛,是感動,生命在這復雜的情感體驗里,放大,英雄在這與時間的賽跑中,閃亮。
“我睡了多久?”“十分鐘。”“我睡了多久?”“五分鐘。”林立醫生與護士的對話,簡單,明了。可是,就是這十分鐘、五分鐘,讓我們看到了一群與死亡搶人的白衣天使。在等待小麥的醫院里,全體醫護人員通宵未眠。在手術臺上,“再給我兩分鐘,這兩分鐘,就是孩子的一輩子。”林醫生的話,堅定而沉重。就是這寶貴的兩分鐘,讓年幼的小麥睜開眼,在晨光熹微中,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媽媽在,媽媽在……” 乘務長周燕緊握虛弱的小手,貼在自己臉上,重復著。感受到母愛的小麥,在機上所有人的歌聲中蘇醒過來。原本放棄醫生職業的劉銳,出于本能,戰勝了自身的恐懼,為小麥排空胸腔里的積氣,守護身旁。民航和空軍指揮中心,為這場生命接力賽,開通專道,叫停演習,就如地勤唐總所說:“一切在生命面前都得讓道。”
不管是影片中的哪種身份,或小商小販,或父老鄉親,或交警醫護,抑或軍人戰士,他們都在這場不可能完成的戰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英雄。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思想里,住進了不平凡的英雄。
第三篇: 平凡英雄觀后感
9月19日,當我看完《平凡英雄》這部國產電影,眼睛里含著淚水,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電影《平凡英雄》根據“救助救治新疆和田斷臂男孩”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一個6歲新疆農村男孩因為意外斷臂,醫生、機組、乘客、警察等新疆各行各業的人民群眾齊心協力挑戰時間極限,幫助他在黃金八小時內橫跨1400公里成功完成救治,共同創造生命奇跡,譜寫一曲平凡英雄的贊歌。影片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身臨其境。場面扣人心弦、驚心動魄。人物真實感人,栩栩如生。語言催人奮進,聲情并茂。情感細膩動人,情景交融。我被新疆各族群眾的無私奉獻、善良豁達、團結進取、真情為民、忠誠擔當、友愛互助職業素養和高尚品格,在危難面前不懼險阻同心同力,在關鍵時刻不考慮個人得失,拼盡全力只為搶救生命社會現象所感激,充分體現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在真情服務各族旅客群眾的有力詮釋,是人性光輝、道德力量在生命接力中的最美閃耀,是對各民族親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骨肉深情的生動描繪所感動。影片展現出始終將他人生命放在首位的平凡英雄們,用實際行動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力量,使我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感動不已,心靈受到極大震撼。
當我看到電影中:在和田疏通道路搶時間的交警,在機場工作人員合力將載著男孩的擔架抬上長長的樓梯,沖向飛機;乘務員盡力安撫著被疼痛和恐懼折磨的男孩;手術室里醫生爭分奪秒完成男孩手臂血管的縫合……真實的場景,情感的渲染,沖擊著我的內心。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我感慨:在這場同時間賽跑的生命接力中,很多人與男孩素不相識,但給予他卻是家人般溫暖,是濃濃骨肉親情,是超越民族界限的人間大愛。體現感人至深的新疆速度和新疆溫度,彰顯生命無價、大愛無疆的情懷,更生動反映了天山南北各族人民親如一家的深情厚誼和團結同心的力量。
看完電影,我認為《平凡英雄》所講述的故事不僅是一場生命接力,它背后呈現的是新疆各族群眾的生命權、健康權等基本人權得到了充分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各地醫療保障與技術顯著進步,交通網線更加便利發達,城市管理信息化不斷完善,這是完成這場接力的重要基礎。讓我看到一個團結穩定、飛速發展、自信樂觀的新疆。
影片成功塑造一個個可親可敬、樸實真實的人物,聚焦了每一位參與救援接力創造生命奇跡的平凡英雄。真實呈現這一場爭分奪秒救助斷臂兒童的“生死時速”和生命禮贊。這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具有現實意義。
我作為一名生活在新疆的黨員干部,非常珍惜各族人民群眾的友誼,切實做好民族團結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傳遞正能量,竭盡全力守護好這片熱土。作為一名執法人員,今后在工作中,我將學習他們不回避不推諉、迎難而上的作風,切實擔負起愛路護路執法為民重要職責,推動自治區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四篇: 平凡英雄觀后感
看完第一個感受,沒有太大的感受。個人感覺沒有一個特別突出的點,令我印象深刻。
影片中,開頭哈尼克孜跟一群孩子擱那轉圈圈,畫面美好。后面張一山飾演的那名醫生在車里的那段表演有點感觸。還有最后,點明主旨“平凡英雄”有印象。真的,沒有小紅書中說的如此之感人,淚流滿面的。然后想說這部影片的道具特效挺逼真的,那斷臂,傷口,縫合血管都讓人有些不適(有些人晚上不建議觀看)劇情有些會令人吐槽,原本放著很大聲的動畫片,下一秒就是那大爺大媽的演奏聲。
當然,此影片也有好的部分。
演員演技都過關的(在我看來)像那個哥哥,并沒有網上說的那么不堪。李冰冰的演技真的不用說,影響最深刻的是那個小男孩,一雙大眼睛,淚汪汪的,看著就令人心疼。
《平凡英雄》結尾處林立(馮紹峰飾演)對哥哥說的一段話,也算是照應影名吧。開頭,不知道發現沒,小男孩演的那個樹,樹枝掉了,后面又給安上了,是不是就暗示著小男孩手術的成功。
第五篇: 平凡英雄觀后感
周末的時候,電影院新上映了一部電影叫《平凡英雄》,爸爸媽媽帶著我去看了。
電影開始了,開頭講一個7歲的小孩子非常的天真可愛。
可有一天他和他哥哥一起去工地,不小心把胳膊給軋斷了,小男孩的媽媽被嚇得暈了過去。
他的哥哥做了理智的決定,帶他著去烏魯木齊醫治。可是他們沒趕上飛機,而且座位已經滿了。
管理人和各個工作人員都在焦急地聯系機長,還有人主動讓出自己的座讓位這位可憐的孩子座,小男孩終于坐上了飛機。
為了不讓他睡著,全飛機人都在給他唱歌加油;這位小男孩也很勇敢,斷胳膊這么痛他都沒有笑一聲;空姐更是在盡心盡責的照顧他;機長為了能提前到幾分鐘,搶救他的生命,聯系空軍,開直行道。
最終到達烏魯木齊節省了十七分鐘,對于平常人來說十七分鐘不算什么。而對他們來說,一分鐘可以搶救回一條性命。
到達醫院后,經過醫生們的盡力的醫治和小男孩的堅持,他的命終于搶救回來了。
我們要學習小男孩的不怕困難的精神,平時我們抽個血打個針有時都害怕,更何況他是整個胳膊都斷了。
同時也要學習這些積極幫助他的人,正是有了這些人,我們的世界才充滿了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