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讀后感【四篇】
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讀后感1
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說實話是讀不進去的,尤其是前幾十頁,講的都是比較大的、寬泛的道理,猶如心靈雞湯,讀過也沒留下很深的印象。印象中最深的一句話就是書中反復講的“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德的根本,德是事業的根源”,它論述了“心-道-德-事業”的關系,用書中舉得例子“種蘋果”,“事業”相當于最終的果實-蘋果,“德”相當于樹干枝葉,“道”相當于樹根,“心”相當于蘋果樹的土地、種子、水分、陽光和肥料等,按照書中的論述“人生的最大戰略就是提升心靈品質。心靈品質提升,道隨之提升,仁愛、智慧、胸懷和能量這四種主要的德以及無數的德也隨之提升,事業的成就自然隨之提升。心靈品質提升一分,道就增加一分,德就增多一分,事業就增長一分。有怎樣的心,就有怎樣的道,就有怎樣的德,就成就怎樣的事業。”
聯想到自己的工作,我們賽維信息技術服務事業部的“心-道-德-事業”又是什么?我個人的理解,我們的“事業”是實現賽維咨詢的快速發展,做大做強;我們的“德”是事業部的組織架構和人才基礎,這個是實現“事業”的支撐;我們的“道”是事業部的發展戰略和方向,這個是明確事業部“德”建設的方向;我們的"“心”是事業部的文化建設和團隊士氣。
1、我們的“事業”-實現賽維咨詢的快速發展,做大做強。就像入職海信的第一天誦讀的海信理念,“海信是個企業,更是一項事業,需要千千萬萬的海信人世世代代去成就”,賽維咨詢的事業也是如此,我們要把它做大做強,這個是我們事業部共同的心聲,賽維信息技術事業部從2009年從集團信息管理部劃分至今,每一個賽維IT人都秉承著“敬人、敬業、創新、高效”的企業精神,從服務海信內部客戶開始,到今天外部服務逐漸發展壯大,依靠的就是我們要做大做強的決心和目標。
2、我們的“德”-事業部的組織架構和人才基礎。賽維咨詢的組織架構也經歷了幾次大的調整,2009年由集團信息管理部調整至賽維,目的是為了發展外部業務;2024年內部成立銷售部、方案中心、實施中心和支持中心,為了也是更好的適應外部市場的發展要求,將銷售、售前、實施、支持整個項目周期更好的管控;20xx年初SAP開發人員整體由支持中心劃撥至實施中心,支持中心改為技術中心,雖然是一字之差,但定位和發展方向卻有了重大調整,目的是能更好的發展自有產品,真正把做自有研發產品(SRM、SMS、CRM等)做到模塊化、通用化,滿足市場需求,更有市場競爭力。伴隨著每一次組織結構的調整,事業部人員也有20多人發展到今天100多人的團隊,人才團隊不論是數量上還是人才技能水平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形成了人才梯隊。但需要清醒的認識到,目前人才隊伍的建設和事業部發展速度相比,還是明顯要落后些,人才的短缺越來越成為實現事業部“事業”的短板,為此事業部明確了未來兩年人才發展的規劃,一是繼續加大校招人員規模,擴大人員基數,二是大力引進高層次人員,多渠道、多方位引進核心人才。
3、我們的“道”-事業部的發展戰略和方向,事業部從2010年第一次開始做外部項目至今,事業部的發展戰略和方向也經歷了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2009劃撥至賽維最開始還沒有明確要大力發展外部市場,2010年開始做外部市場時,也是有單就接,也沒有搭建自己的銷售團隊,依靠的是其他企業的分包,事業部真正開始明確方向應該是2024年,確定了要把外部市場做大做強,后面又逐步明確了重點突破的領域和市場。20xx年開始又明確了自研產品的發展方向,確定賽維咨詢自己的技術路線圖。
4、我們的“心”-事業部的文化建設和團隊士氣,事業部由小變大,由最開始僅能湊出一支項目實施團隊到今天同時十幾個項目同時在進行,唯一沒有變的就是事業部整個團隊敢打敢拼的奮斗精神。“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每一個賽維咨詢人都在用心踐行“我用心、您放心”的服務宗旨,為客戶用心、為工作用心,就是對自己用心。事業部一直秉承著營造“家”的部門文化,設身處地的為員工解決問題,團隊內部也把各自的隊友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們堅信只要我們用心工作,團隊上下目標統一,繼續發揚敢打敢拼的作風,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事業,把賽維咨詢真正做大做強。
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讀后感2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公司一名員工在讀了《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之后的感受。
對中華文化的驕傲感,對文化復興的使命感。
讀到致良知大型論壇學習會的發展,傳播的迅速,甚至翻譯成多過語言,想到成就一個人就是成就一群人。致良知四合院這樣的行動,對整個世界像一股清泉凈化人心。讀到哽咽,內在的共振,深深的驕傲!
致良知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一劑良藥,踐行致良知,使我們的光明大道,幫助自己,傳播致良知是我們的使命,推動人類文明。
一念一言一行+時間累積作用。
數學題的算法讓我非常震撼,幫助一個人看似小事情,甚至感覺看不到成果,其實時間的變量加進來,就大不一樣!
成就一個人就是成就無數人,追隨一項偉大事業就是利益無數人,教壞一個人就是教壞無數人,攪局一項偉大事業就是傷害無數人。
一個念頭、一個行為也這樣加入時間的累積作用,也是成就無數傷害無數,首先是對將自己的成就與傷害。
所以要隨時明心、凈心。覺察自己的念頭,檢查自己的行為,抬頭三尺有神靈,一切根源來念頭,所以日日勤拂拭,建立雷達系統。
立志,我要成為哪一種人?
五種入流之人:士人,能人,君子、賢人、圣人。
以往最多是士人,所以很努力依然有那么多困惑,就像王大師,整個人很干凈,鏈接更高的能量,立志拯救世界的人不會為原生家庭的事情痛苦。越是能量低的人,越是志向低的人,困惑越多。所以,知行合一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一,就是立志。
有內外合一的遠大志向,才不會沉溺痛苦,才能更快穿越甚至超越。
在生活中的啟發與運用:
面對父母矛盾的痛苦:一方面要面對和探尋解決的路途,第二,就是立志做幫助這樣家庭的導師,這一切的發生就是為了錘煉我,我一切的投入就是為了一項偉大事業,一個偉大的使命,何必痛苦與一時,何必焦慮于一時?帶著恐懼也帶著感恩,感恩這痛苦里的使命,感恩這樣的體驗與一點點的成長。
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讀后感3
懷著一顆敬畏之心閱讀了《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一書。因為珍惜,所以讀得用心,真就應了書中所說“人生重大的真理是行為作用與反作用”的道理一樣,在精讀后,意外收獲了改變和顛覆我三觀的秘密,被深度洗禮后的心靈變明亮了,感覺收獲滿滿。
深度聚焦后,讓我感悟最深的是,“心”是一切的本源,“心”明了、“心”凈了,凡事都通了。因為心中擁有無盡寶藏,讓每個人的生命如此充滿希望,心靈品質提升了,就可走上一條康莊大道。于是向書中學習“知行合一”,我們周末召開家庭會議,成員就是我們三口人。我首先總結這一周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的進步和存在的困惑,然后兒子和他爸爸對于我的發言,給予鼓勵和指導意見。依次類推,每個人都發言。在此“明心”,“靜心”的過程中,我們收獲最大的是學會了自我反省,并且能以坦誠的心態接受對方給予的建議。
心為何物?身之主宰便是心!心靈感受到的是陽光,便會發出正能量,汲取到的都是力量、信心,是勇者無畏和勇往直前。如果心靈感受到的是霧霾,便會看任何人和物都缺少敬畏感,汲取到的是自負、傲慢、玩世不恭。很多時候,我們遇到工作上止步不前、職場或社會關系緊張、家庭不幸福、對小孩管理憂心、與他人相處不愉快等情況,都跟個人心靈品質建設有密切關系,“不能勝寸心,安能勝蒼穹。”一個人如果能修煉好、管理好自己心靈品質,圍繞他的事都是通的、順的,通過行為的作用與反作用折射出良好的德行,與周圍的人、事建立起心與心的鏈接,自然心想事成。于是向書中學習“知行合一”,和學生,和兒子,和家人朋友相處,帶著陽光心態,使用正面語言,于是就真的有了改變......、
每個人心中都擁有無盡的寶藏,需要通過建設心靈品質將寶藏開發出來,所以在心上用功夫,是最有意義也是最有效的。心靈品質建設的厚薄決定了一個人成就與幸福的大小:心靈品質建設的強大,培養出來的是內心堅定、奮進、搏擊的態度。書雖已“看”完,卻未“學”完,更未“做”完,一切才剛剛開始......
劉老師感悟:
用四書的話來解釋“心”的修煉,便是“修身”,曾子說,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這八條中,誠意正心便是我們心生一念,之后我們便沐浴焚香,開始修齊治平。一個人的終極目標,取決于自身“修身”境界的高低,換成大白話,就是“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我學識和修養”,這樣,我們的生命便是不斷攀升的。
再用易經的陰陽思維和老子的道德經觀點來分析,一個人的人生是應該屬于不斷攀升的,而不是我們所說的“老婆孩子熱炕頭,二兩肉就一瓶二鍋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處于新的少陽階段,而不是“走向它的反面”,以至于榮極必衰。也許我們是清華北大畢業,但是這只是過去的輝煌,一旦停下學習的腳步,我們很快就會被甩到現實的沼澤里爬不出來。
熟讀經典,用經典指引自己“終身學習”,不斷反省不斷攀升,從自己的文化中獲得自信,同時,也“繼往圣之絕學”,這樣的讀書,真好。
最后談談第一段,每當我看到誰的文字說到收獲滿滿,便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因為,每一個爸爸媽媽的成長,就意味著孩子成長的平臺更高一步,更別提家長本身就很優秀。
感恩遇見同道中人。
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讀后感4
“學”,首先就是要定時定量地讀書。
你可以選擇一個人讀,每天在規定的時間閱讀固定頁數,10分鐘、半個小時都可以。讀書,最重要的就是持之以恒。
你也可以選擇共讀,比如和家人、同事聚在一起,共讀一本書,然后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在一個能量場中彼此激蕩。
當你在開車或者走路的時候,也可以選擇聽書(這本書的音頻版本,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利用零散時間,接受圣賢思想的滋養。日積月累,你會感覺生命越來越明亮。
讀書時,要做到“三到”:身到,口到,心到,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去體會文字背后的深意。比如什么是“心中擁有無盡寶藏”?“行為作用與反作用”到底意味著什么?“明心”功夫之一,就是對“行為作用與反作用”的體證,這體現了一個人的智慧——當一個人能夠時時刻刻以這一真理來引導自己的人生時,就是在時時刻刻種下生命幸福乃至圓滿的種子。
除了“明心”,還有“凈心”功夫。所謂凈心,就是觀照、反省、引導。(推薦閱讀:明心功夫的七大要點;九個步驟,深刻反省,找回自己)
對初學者而言,反省是非常重要的切入點。反省并不是每天臨睡前在頭腦里把一天的經歷過一遍“電影”,而是按照書中所寫步驟,以一顆真誠之心,將自己的惡行惡語惡念寫在紙上,然后深刻懺悔,如此,才能倒空心中的污垢,拔除苦痛。
觀照,就是隨時隨地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這幾乎不需耗費額外時間,只需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對念頭的覺察,一有不好的念頭萌生,即刻去除。
而引導,則是凈心的根本。通過立大志、發大愿,將自己的才華、智慧、能量等奉獻出來,盡可能地去利益他人。根據“行為作用與反作用”,當我們幫助他人建設心靈品質時,自己的家庭和生命也將變得更加幸福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