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觀后感7篇
弘賢作文網“寄生蟲影評”相關觀后感,寄生蟲作文內容:
《寄生蟲》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
,講的是貧富差距引起階級固化的矛盾沖突故事,相信每個人看完之后都會有所啟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寄生蟲》觀后感7篇_看完《寄生蟲》對我的啟發,希望能幫到大家!《寄生蟲》觀后感1
這部評分9.0的電影果然是不走尋常路,整部電影劇情離奇,人物刻畫深入,甚至連每一個細節都極其注意,最后的結局更是讓人叫好,果然是一部高質量電影。
但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是他劇情背后的象征意義,一家人依靠“精湛”的表演技能,混進了一家高收入家庭,當上了寄生蟲的生活,盡管手段很卑鄙,帶著欺騙,帶著狡詐,但整體來說“表演”的很讓富人家庭沉浸其中。直到另一個“寄生”家庭的出現,讓整部電影進入了黑暗而離奇的情節之中,最終的惡性殺人事件,直到最后靠著摩斯密碼隱蔽交流的劇情,都讓人感覺到窒息。
相信韓國人看這部電影非常有感覺,因為據說韓國目前現在的社會狀態就是兩極分化極其嚴重,而且階級性讓人瞠目。電影中富人家庭的男主人討厭窮人身上味道的細節描寫讓寄生家庭的男人迸發出撕心裂肺的瘋狂。尤其是在富人家庭沉浸在雨后天晴,美好生活之中,寄生家庭的自己的家卻已經被大雨淹沒,什么東西也沒有留下來,仿佛窮人家庭只能在見不到陽光、窗口被人撒尿的地下室生活,即使寄生生活也是藏在沒有人知道的地下暗室之中。
這難道不是社會的一種象征意義么?不愧說韓國是一個人性非常慘烈的社會,社會處于長期的兩極分化,矛盾一觸即發,當寄生蟲的尊嚴被一次次打破以后,血腥的反抗就成為一種必然。
而我們不都是這種寄生蟲么?我們寄生于我們的社會,寄生于某個公司,甚至寄生于某個家人身上,我們看似光鮮美麗,甚至有一種高大上的生活尊嚴,但如果寄生狀態崩塌,或者自己寄生的狀態被踐踏,甚至被侮辱,即使你覺得你的寄主是一個好人,那也要面臨著你對這個不公平社會的反抗,而這種反抗可能是無聲的,可能是一觸即發的,甚至是“正能量”般的“出人頭地”,就像最終電影中兒子的“偉大”計劃。
如果一個社會,底層人士沒有通暢的上升渠道,或者上升渠道極其狹窄,“寄生蟲”就會越來越多,甚至會有一天反而徹底毀滅寄主。
《寄生蟲》觀后感2
這幾天看完韓國電影寄生蟲,在這僅寫下自己的感受。
剛開始兒子代替自己的好兄弟去富人區做家教,服兵役兩年+高考考了幾次都沒考上,于是偽造學歷靠著高考的那幾年備考經驗就去了,一個真敢教一個真敢學,在此嘗到甜頭之后,想到一同住在地下室的親人,幾經曲折想方設法把他們都調到富人區來工作。
中間發生了很多事,比如說社長大人不喜歡別人逾越自己的線,認為司機跟自己只是最普通的雇主與傭人之間的關系,沒有必要以朋友的口吻來關系自己。窮人的父親認為富家的妻子是一個好妻子,是因為她善良,而自己的妻子的一句話也是電影的核心之一,“有錢而且善良,有錢所以善良”“錢是熨斗,能把一切東西都熨平”,所以在這里畫一個問號,是因為有錢得變得善良么?
常年住在地下室與富人區的小別墅形成鮮明的對比。下大雨的時候地下室時最慘的,所有的水都堆積在地下室,印象深刻的是窮人家的姐姐為防止馬桶茲水,坐在馬桶上抽著廉價煙的無奈;相反富家人天氣好與不好沒什么大礙,生活依舊過得沒差。最后刺死社長大人的是有味,一個在地下室待了四年的人,社長鄙人的眼神徹底擊垮了窮人父親最后的掙扎,沖動的刺向社長,社長大人一家永遠不會知道有味道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多么大的恥辱。
看完影片,階級很難去跨越,善良本身是什么,很多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寄生蟲》觀后感3
我已經很多年沒看過韓劇了,不過韓國電影質量還可以。今天看的這部《寄生蟲》就很不錯,講的是貧富差距引起階級固化的矛盾沖突故事。
錢就是熨斗,可以把一切都燙平。
貧窮就是石頭,不是你背在身上而是一直依附著你。
貧窮是有氣味的。
窮生奸計,為了活下去,做什么都是可以的。
富長良心,沒有生活的壓力,才可以單純的善良。
怎么說呢,原本男主一家已經獲得了良好的工作,可以通過資本原始積累改變心態慢慢跨越階層,這一代不行等下一代,可是看著社長那一家離開后他們在別墅里放縱的樣子,確實是窮人思維固定之后就很難改變了,一場大雨后變回原型也是理所應當。
在我看來,社長這一家沒有做錯過任何事情,但是最終社長被殺死正好體現了階級矛盾的問題。
總之,最終結論還是要多賺錢。錢可以讓人生更自由。這是世上的財富有那么幾種,健康,金錢,自由的時間,幸福的家庭和良好的人際關系,精神財富內心的平靜。
沒有健康,其他什么都不能長久。
沒有錢,在貧窮中快樂的生活是很困難的。
沒有自由的時間,你只是時間的仆人。
沒有愛,你的內心會空虛寂寞。
沒有內心的平靜,你無法安然的享受其他的。
不要為了某一方面放棄其他的,最好都達到平衡。
愿你們都可以實現人生的愿景,和所愛的人一起享受生活。
《寄生蟲》觀后感4
一部好的電影跟一本好書一樣,讓人會思考和回味。
階級是一道鴻溝,難以跨越?
明面上看是窮的這一家人,是寄生蟲,寄生在富人家里。某種意義上,算不算富人是寄生蟲,寄生在這個社會?這個社會上的大部分人提供著低廉的勞動力,維持著上層的奢華生活。
富人掌握著資本,控制著這些窮人。
這個電影就是講,窮人偽裝了一番,為富人家提供各種服務。
其中很諷刺的是,窮人住的地方被水淹掉了,住在難民收容所里面,接到了富人的電話,富人的生活完全不受影響,要進行孩子的生日會,開始進行一系列的采買,二者一對比,真的是超級無奈,可這就是現實,這期間,窮人壓抑著不滿,服務著富人,最后矛盾在生日會進行的時候爆發了。
窮人和富人的孩子都受傷了,全部人都只關心富人的孩子,沒有人關系窮人的孩子。
富人是能聞到窮人身上的味道,電影中幾次都提到了,富人嫌棄窮人身上的味道,或者是鄙視中帶有點憐憫。
窮人的心靈經歷了種種暴擊后,失控后殺死了富人。
難道真的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位置?而且這個位置還難以撼動?
階級的作用,就是讓人在最短的時間,知道該怎么對待另一個人。
階級,無法逾越的階級。
窮人們互相傷害,擠破了頭,就是為了爭奪,能夠為富人服務的機會。
結果死了這么多人,好像每個人都是受害者,每個人都是加害者。
韓國的貧富懸殊,造成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再往里面看看,就能看到這個國家的經濟是被美國所控制的,比如三星有55%的股份是由美資控股,雖然韓國對三星有一定的決策權,但是利潤大部分都流入了美國口袋。
韓國類似的企業還有很多,所以韓國的政府和富豪就是給美國打工,只能夠無限的壓迫底層人的生存空間,以維持自己現有的利益。
韓國的政治和經濟都被美國牢牢的控制在手中,所以美國說要在韓國布置薩德系統,就能夠頂住各方壓力,迅速進行,這個薩德系統相當于在我們家門口安裝了一個監視器,對我們不利。
所以最近的國際形勢轉變,我們和日本開始有了一些合作,開始進一步的瓜分世界的高新科技產業,開始擠壓韓國的一些產業,韓國的社會問題,很可能會慢慢變得更加嚴峻。一個不獨立的國家,受制于人,就一定會做身不由己的事情,一定會產生更多的社會矛盾。
講個題外話,電影里面的沒有交代富人家的孩子救活沒有?那個富家太太,在賺錢主力,她的丈夫死后,會怎么樣生存呢?如果她有資本,最少可以讓家里面的條件不至于太差,如果她沒有資本,家里的支柱沒有了。她會過得很慘嗎?跌入谷底嗎?
我反而看到了,女人還是要有立于這個世界的資本,不然遇到了問題,很容易手足無措。
《寄生蟲》觀后感5
奉俊昊,代表作《殺人回憶》《雪國列車》《母親》,人說韓國電影界,武有奉俊昊,一點名不虛傳。去年的韓國電影《燃燒》與金棕櫚失之交臂,今年奉俊昊就以《寄生蟲》為韓國拿下金棕櫚,為韓國電影再添一部神作。筆者一直非常推崇韓國電影,閱片無數,卻再次被驚艷到。目前豆瓣8.9分,可謂通殺專家和觀眾。
《寄生蟲》充分的展現了當代韓國社會的富人與窮人之間的矛盾,無論是故事的整體還是細節上,無時不刻的暗示著富人和窮人之間無法跨越的鴻溝。最具有諷刺意味的,住在地下室的金基澤一家四口和同樣是住在地下躲藏是的雯光夫婦一樣相同的命運,一樣相同的處境,卻必須爭個你死我活,為了搶占汲取富人身下的一點點資源,最后不得不同歸于盡。當社會的富人不斷的從窮人身上剝削和汲取資源的時候,窮人卻在互相爭斗,只是為了奪取富人留下的一點殘渣,還把富人作為崇拜的偶像。
整部影片爆發部分無疑是那個暴雨之夜。前面一家四口還在為躋身上流感到沾沾自喜,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和同樣突如其來雯光,讓他們明白自己只不過是像蟑螂一樣的逃竄,想要跨過這條鴻溝,簡直是癡心妄想。
除了資源,擠占的還有空間,暴雨之夜,樸社長夫婦躺在客廳沙發上看著兒子在外面草地的帳篷中,模仿著車震的15禁片段,而金基澤和兒子女兒只能躲藏在客廳的桌子底下,連翻身的空間都沒有,象征著窮人狹小的居住空間,連獲得性自由的權力一并剝奪。
樸社長被殺的誘因來自于氣味,因為金基澤長期居住在地下室的緣故,身上有一股濃濃的地下室的霉味,這個味道一而再、再而三的成為了樸社長嘲諷他的理由,也不斷地刺痛他的內心。最后,因為樸社長捏起鼻子去拿車鑰匙的那一刻,心中的一切怒火徹底爆發。
石頭是整部影片的符號,象征著財富,石頭給基宇帶去了混入上流社會的機會。然而,這塊浮在水上的石頭,最終差一些成為他被殺死的工具,石頭帶給他希望的同時,又把他砸回原處。在影片結尾,成為了富人的基宇,把石頭帶到河邊,石頭沉入水底,但是現實世界,石頭只能浮于水上,象征著也只是他的黃粱美夢罷了。
基宇最終發現,能夠救自己被困于地下室的父親的唯一出入,是變成富人,就如同樸社長一樣,說金司機身上的味道和地鐵上那些人的味道一樣,也許也是窮苦百姓出身,而成為富人之后卻蔑視窮人。最終,又只是一個輪回罷了。看了一些影評,有句說的很好,整部電影里,沒有一個人是錯的,金澤基一家沒有錯,雯光夫婦沒有錯,樸社長一家也沒有錯,那么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在于,究竟是誰錯了呢?
《寄生蟲》觀后感6
韓國電影從來不缺乏對時下社會問題的暴露與針砭。奉俊昊的作品總是喜歡聚焦階級差異,比如《漢江怪物》《雪國列車》都是通過強化階級矛盾形成沖突,影片戲劇效果也大多通過階級差異實現。
這部《寄生蟲》同樣采取這個套路。寄生蟲原本只是生物學上的概念,它們的特征就是依附于寄主體內或體外,攝取維持生存所需的一切營養和庇護。奉俊昊用這樣一部現實主義影片,將焦點對準社會底層人士,將沒有話語權的群體推到聚光燈下,無情刺破了追夢人心中的烏托邦,它不留情面地揭示了社會性的血腥殘酷的一面,影片用氣味代表著不可調和的階級差距,擊破了政客的雞湯式謊言和民眾聊以自慰的勵志夢,展示了一個在理想條件下仍然是血淋淋的現實社會。金家四口就像存活于惡劣環境又各自身懷絕技的簡陋生命,絞盡腦汁不惜代價附著在樸家這個富有生命力和無盡養分的寄主上。金家為求生計對樸家以及司機、管家動用的伎倆,與其說是主觀惡意,倒不如說是社會中殘酷生存法則使然。樸社長一家是上流社會的家庭,表面上看他們是被寄生的對象,但他們其實也是寄生于金家四口,寄生在上流社會的意識形態中的寄生蟲。
底層人士迫于生計,寄生在上層階級的房屋內;上層階級則通過合法手段,光明正大地從底層人士身上攝取財富。影片通過這種雙重寄生關系深刻地探討了當今社會存在的階級性以及不可逆轉的階級鴻溝。當一切塵埃落定,在地下生活的人,始終還是要回到地下。見不得光的人,始終還是要躲在黑暗之中。
《寄生蟲》觀后感7
奉俊昊導演向來以寫實主義風格的電影為專長,他憑借著過人的藝術才華和電影智慧以及勤奮工作的態度,拍出一部又一部極具表現力,極富現實意義的電影作品,令人刮目相看。這次的作品《寄生蟲》更是獲得了第7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項。
《寄生蟲》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出身貧寒的基宇一家人在潮濕陰冷的半地下室里相依為命,基宇每日的工作就是幫助母親疊外賣包裝盒。一天,基宇即將出國留學的同學上門告別基宇,并告訴基宇自己在一個有錢人家給他們的女兒做英語家教。這家的太太出手十分闊綽,自己可以把這個工作機會讓給基宇以幫助基宇一家解決生活困難。于是偽造了延世大學的在讀證明的基宇便來到了樸社長家中應聘家教,一番游說之后樸太太心滿意足的通過了基宇的應聘。從此基宇便開始了家教的職業生涯,一次偶然的機會基宇得知樸社長的小兒子十分有繪畫天賦但有點自閉傾向,基宇靈機一動,撒謊說自己認識一個朋友是兒童心理學方面的專家自己可以搭橋,介紹這名專家給樸太太,樸太太欣然接受?;罨丶冶闾嶙h讓妹妹去扮演這個心理專家并化名杰西卡,于是第二天他帶著妹妹去了樸社長家,樸太太對杰西卡很滿意,于是妹妹基婷也順理成章的進入了樸社長家。得知樸太太十分的容易被誤導,基宇一家都坐不住了,于是基婷借機陷害了樸社長的司機,并讓自己的父親偽裝身份去頂替司機的職位,于是基宇的父親也進入了樸社長家。父親借機陷害了樸社長家的保姆,讓保姆被炒魷魚,再讓母親頂替保姆職位。就這樣,基宇一家順理成章的進入了樸社長家,開始了如同寄生蟲一般的生活。然而,他們的野心并沒有有停止過,基宇更是和樸社長青春期的女兒陷入愛河。
一次,社長一家外出郊游為兒子過生日,得知樸家豪宅主人要外出幾日的基宇一家十分的開心,在樸家一家人出發后就迫不及待的住進了樸家豪宅,開始享受住在豪宅的生活,可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夜里樸家原來的保姆登門拜訪,搞的一家十分慌亂,趕忙收拾東西躲了起來。前保姆來到樸家是為了解救偷偷在樸家地下室生存兩年的丈夫,基宇一家得知此事后十分震驚,發現居然還有比自己一家更慘的前保姆一家。他們兩家互相擔心會在樸社長一家面前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便相互威脅相互傷害起來并且大打出手。就在氣氛緊張的時刻,樸社長一家也因為下雨天起外出郊游不方便就回來了。又一次的緊張和騷動的收拾整理后,基宇、妹妹基婷、父親三人終于逃出了豪宅,而前保姆一家又被關進了地下室,并且前保姆在打斗中受了嚴重的傷暈死過去。下雨的深夜里,基宇一家回到了家中,發現自己家的半地下室被雨水淹沒,他們又瘋狂的去搶救家里的物件,折騰來折騰去終于把自己家僅有的幾件家具保存下來。第二天樸社長一家決定在家里給小兒子過生日,于是在自家院子里舉辦起了生日宴會,基宇一家還是強打起精神以自己偽裝的身份出現在了生日宴會上。基宇為了解決昨晚遺留下來的和前保姆一家的糾葛,便進入了地下室,沒想到卻被前保姆瘋狂的丈夫打暈。就這樣,前保姆瘋狂的丈夫終于走出了地下室。興奮的他在生日宴會上大開殺戒,拿起屠刀瘋狂的砍向宴會上的所有人,大家落荒而逃。
《寄生蟲》這部電影并沒有刻意的去丑化富人,也沒有刻意的去美化窮人。它直面的一個社會問題就是難以逾越的階級鴻溝。樸社長一家在這部電影中的行為想法善良單純,相比之下基宇一家、前保姆一家的行為十分的不擇手段、自私自利甚至可以用滅絕人性來形容,可是他們為了生存做出的瘋狂舉動輕易就被樸社長一家的一個眼神、一句話給改變。這也是這部電影深刻的地方。
《寄生蟲》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