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讀后感的作文匯總四篇
精選讀后感的作文匯總四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后感的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后感的作文 篇1
在我的回憶中,我讀過許多本有趣和幽默的書;讀過含有道理的書;讀過經典的名著。而《我的同桌是班長》這本書令我看過后很開心,也懂得了一個道理。
這本書主要寫了一位很活潑開朗的小男孩楊自熱,這個男孩因為很調皮,被老師安排到與班長坐在一塊,班長是一位非常熱愛學習,很有責任心的女生。不過這位班長很兇,常常把楊自熱管得十分嚴厲,于是楊自熱一次又一次反抗,楊自熱總覺得老師在包庇班長,一次又一次跟班長爭吵,總是把教室搞得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這本書告訴我,做人要寬容。有句俗語說:“得饒人處且饒人”。你如果不惹別人的話,別人是無法反抗你的。如果你想在班長的管理獲得自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服從班長的命令,你如果不服從班長命令的話,班長會更加嚴厲管你。如果你服從了班長的管理,你便可以獲得自由。
我從書中還懂得了一個道理:凡事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你只認為坐在班長旁邊是不幸運的,那就錯了。其實這不一定是不幸運的,因為坐在班長的旁邊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班長畢竟是老師精心挑選的優生,學習成績一定是同學的榜樣。你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還可以向班長提出,讓班長教會你,所以能和班長同桌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這本書讓我讀懂了兩個道理,書里講的跟我們小學生的生活很相似,我很喜歡這本書!里面的內容太精彩了。
讀書其實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我非常喜歡讀書,因為讀書可以讓我懂得許多道理,學到許多課外知識。每當我翻開這本書都很開心!
讀后感的作文 篇2
語文書中有一篇課文,叫《地震中的父與子》。
這個故事深深感動了我。這篇文章講了一個地震后孩子被廢墟掩埋,父親卻堅持不懈尋找孩子,最后二人終于相遇團員的故事。在文章中,父母視孩子自己的命還重要;從文章中,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父愛。
我曾經看過一個短片——《父愛無疆》,這個短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全世界爆發喪尸病毒,一家人打算開車逃離到安全區,卻在休息時妻子被喪尸咬了一口,不幸感染了病毒。丈夫驚醒了,發現妻子已經變成了喪尸,丈夫嚇得趕緊從車上下來,卻想起了車里的孩子,丈夫為了爭搶孩子,在和妻子打斗時被咬傷,他自己意識到自己會在72小時內成喪尸。所以,他決定獨自一人帶著孩子向安全區進發。在去安全區的途中,他體內的病毒開始霸占他的身體,他開始有了吃腐肉的念頭,但是他怕傷到孩子,就把自己的雙手捆了起來,最后他們到達了安全區。但在他踏入安全區的那一刻,這位偉大、堅強的父親終于安心地閉上了眼睛,孩子也安全健康地長大了。我覺得短片里的孩子一定會深深地理解他的父親,理解父親的良苦用心,一生一世都會感激父親的付出。父愛真是偉大!
父愛,一種神奇的東西,它不輕易表現,但卻深沉無比。成長路上,父愛保駕護航,我們才能健康快樂地長大。
讀后感的作文 篇3
讀了《美麗的規則》這篇課文,我感受非常深。課文主要講作者乘車從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出發,趕往南端菲律普島看企鵝歸巢的路上看到的情景,贊揚了人們自覺遵守行車規則的美德。
因為得知島上舉行的摩托車賽快要結束了,所以大家都擔心會堵車,如果因為堵車而耽誤了時間,“我們”就不能看到企鵝歸巢的景觀了。雖然擔心的事還是來了,但出乎意料的是對面駛來的所有車輛,沒有一輛越過中線。盡管對面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車流。讀到這,我想,這應該就是規則之美,人性之美吧!
每天放學的時候,就是校園人最擁擠的時候。在教學樓的樓梯上,密密麻麻的人走下來,也還有跑的,推人的,逆行的,本來就擁擠的樓梯,因為他們這樣做,因而造成有人跌倒。有一次上完音樂課,要回教室的時候,正好放學了,由于規定不準逆行。所以我們只能等到人少的時候上去。突然,一個小妹妹跌倒了,似乎是有人推了一下,而后面的同學沒有看到就踩了上去,幸虧老師發現得到,把小妹妹扶起來,當場的人都冒了一身冷汗。我想,要不是因為有人不遵守規則,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似乎在那以后,校方就更重視上下樓梯得安全了,只要是逆行的,推人的,跑步的,不按規定的時間放學的,一律扣改班的紀律分。就是因為這些新的規定,樓梯不再擁擠,也不再發生上次的事件。校園安全得到了保障。
能有這樣的改善,是因為老師和學生的配合,也是因為有一條規則在提醒我們要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就像文中那條美麗的規則,和那些自覺遵守行車規則的人們。只有大家自覺遵守規則,世界才會更和諧美好。
教師點評:小作者讀了《美麗的規則》這篇課文后感受頗深,并能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談自己的體會,提醒青少年要注意遵守好規則,規范自己的行為,并成為習慣。
讀后感的作文 篇4
作為一個中國人,一個看《小兵張嘎》《鐵道游擊隊》等影片長大的我,對日本 以及日本人是很難產生一絲好感的。可是,我卻不能不喜歡那個日本小姑娘——窗邊的小豆豆,也不能不喜歡那本日本女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小豆豆》,還有那只存在了八年的巴學園。為什么呢?因為巴學園是一所真正自由、平等、溫情的"育人"學校,校長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懂孩子、愛孩子的教育家。
本書的主人公小豆豆是一個上課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喜歡不停地拉抽屜,喜歡對屋檐下的小燕子打招呼,還有站起來對窗外的宣傳藝人打招呼,請他們表演,把老師一人晾在了講臺上的"問題"學生。所以盡管才一年級( 剛入學三個月) 就被退學了,媽媽抱著試一試的心理帶著她來到了巴學園。于是,小豆豆見到了巴學園的校長——小林宗作先生。小豆豆第一次和校長談話就談了四個多小時。而在這段時間里,校長先生沒有打過一個呵欠,沒有顯出一絲不耐煩,總是饒有興趣的、笑瞇瞇地看著小豆豆,親切地問著:"后來呢?""后來呢?"
"無論是從前,還是這以后,沒有一個大人這么認真地聽過小豆豆說話。"讀到這兒我不由得感嘆,聽一個孩子喋喋不休地講了四個小時的話,這需要多大的耐心啊!無疑,這只有真正愛孩子的人才能做到。小豆豆真是一個幸運的孩子。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小豆豆的錢包掉進便池里了,于是小豆豆就拿著長把舀子去廁所掏,去舀糞找錢包。最后掏出的穢物堆出了一座小山。這一切被校長先生看到了,校長先生只是關切地問她:"找到了嗎?"并且只交待了一下:"弄完以后,要把這些全都放回去啊!"這是多么令人吃驚啊!如果是我看到了,會怎么樣呢?我想,我一定會大叫:"哎呀,孩子,你怎么干這種蠢事?快停下來!"而如此一下,那個孩子一定會被嚇得不知所措。而小林校長的做法讓小豆豆覺得校長先生是一位"可以真正信賴的人",因而,她比以前更加喜歡校長先生了。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想校長先生之所以這樣做,就是把小豆豆當作一個"人"來尊重,他和孩子之間,就是一種完完全全、真真正正的平等。新課標也要求我們老師要轉變觀念,要求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對話".讀了這段文字,我想,我對"平等"二字,有了更深的體會了。平等的前提是尊重、是信任啊!小林宗作真是一個懂孩子的教育家呀!
對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話。
每當校長先生有機會,都要對小豆豆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所以,長大后的小豆豆心中,始終懷有"我是一個好孩子"的自信。本書作者黑柳徹子曾這樣說過"先生的這句話幾乎決定了我的一生,對我來說,這真是一句難得的金玉良言。因為這句話,我一直自以為自己是個好孩子,我信賴先生,懷著這份自信慢慢長大了。 " 可見,老師的表揚對于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啊!
"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并讓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我想,這句話也許就是小林宗作先生的辦學理念吧。
為了讓個子矮小、永遠也不會再長高的學生高橋樹立自信,體會成功,學校舉辦的運動會,居然有很多項目就是專門為高橋設立的。比如只適矮個子孩子的"鉆鯉魚肚子",比如"一級級爬臺階"比賽,都是高橋君奪得了第一。我想,高橋就是在運動會上從心理上長高了個子, 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而他的自信也從他一次次登上領獎臺的那一刻生根發芽,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樣的高橋君一定會走出自己生理的陰影勇敢地直面他今后的人生。事實也的確如此,作者在后記里補充交代高橋君后來在濱名湖畔的安藤電氣公司擔任"協調工作",職位非常重要。作者認為高橋君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給他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另外,從巴學園里還走出了很多成功的人士:小豆豆是著名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親善大使。大容君成為日本屈指可數的東洋蘭鑒定專家之一。阿泰成為美國 伊莉諾伊州的大名鼎鼎的"費米國立加速研究所"的副所長,這個研究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加速研究所,在物理學界盡人皆知。……對于只有五十幾個學生的巴學園來說,出了這么多社會精英實在是非常的了不起。我想這一定與這里"真正快樂的學習"分不開的。
曾經在教育報上讀過這么一句話:"為什么人類的孩子要在委屈中成長?"想想自己的課堂,看看身邊的孩子,他們確實是在委屈中成長!因為他們不得不去做那么多的作業(其中有那么多重復的、機械的),來應付以后的考試!而巴學園的課堂,是以這句話開始的:"下面就開始上課了,從你喜歡的那門課開始吧。"于是,下面的孩子,有的寫生字,有的畫畫,有的做實驗,有的甚至在做操。每個孩子都學得極其認真、一絲不茍,當然也是極其快樂。為什么呢?因為喜歡嘛!而對于老師而言,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課堂教學方式。反思自己的課堂吧!每天都是一個調子,難怪有學生"開小差"了。學生開小差,老師自己也跟著生氣,責怪學生不好。其實,自己也是有責任的呀!小豆豆為什么會被原來的學校開除呢?就是因為上課不能認真聽總是"搗亂",原來的班主任"忍無可忍",讓她退了學。而在巴學園的小豆豆卻能夠每天快樂的學習、茁壯的成長著,這中間的原因是什么?這是不言而喻的。拿今天的話說,這就是兩所學校的辦學理念不同吧!而作為教師的我,以后再遇到在課堂上"開小差"的孩子,也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的對待,并積極反思自己的教學。
讀完這本書我不得不也和本書的作者黑柳徹子一樣,對小林宗作老師報以無比的崇敬!我知道,我們目前的教學,是不可能去模仿它,但是有許多思想是可以應用的。比如了解和關心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快樂的學習,讓學生愛上自己的學科……要做一個真正懂孩子、愛孩子的老師,我知道自己還需要做許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