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選擇作文600字
蒲公英的選擇作文600字
蒲公英的選擇
畢淑敏說:“一個選擇,決定一條道路。一條道路,到達一方土地。一方土地,開始一種生活。一種生活,形成一種命運。”
蒲公英的種子沒有自己的選擇,它們隨一陣一陣的風,飄搖到天涯海角,最后在一方土地找到歸宿。自然的選擇又是另一種,它殘酷,它果斷,強者適者才能生存。畢業的選擇,我寧愿做一株蒲公英。
假如我是平行班中的倒數第一名,我最大的愿望也許是考上一個高中。假如我是中等生,距離重點高中還有幾步的距離,也許我會在最后關頭加緊沖刺。假如我是優等生,眾多高中在我面前,我都是主動者。但是我是一個中等生,有點被動。
大學生對未來職業的選擇,通常會選擇自己能獲得高薪的,或者是選擇一個穩定,安生養家的職業,并非選擇了自己從小就憧憬,能為這個職業終生付出激情的職業。這應該是普遍現象。由此看來,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高中,適合自己的高中是很重要的。即使是簡陋的醫院,也會有妙手回春的醫者,即使是權威的大醫院,也存在缺乏經驗的年輕醫生。我堅信,一切靠自己,不管我是中等生,還是未來能否成為優等生,這樣的想法不宜多想,想太多,做得就越少,如果成為一個幻想主義者著實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關于畢業的選擇,我心中倒是有一個高中,并不是強烈渴望。我想像蒲公英一樣,到哪兒就是哪兒,不想責怪,也不想有太多企盼。一枝花有一枝花的燦爛,一片葉有一片葉的靜美。每一個學校也有各自的優點,靠自己的目標、信念、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風,隨緣。
【寫作指導:如何寫好一篇哲理散文】
哲理散文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不是針對作品的形式,而是針對作品的內容而言。通俗地說,通過對社會人生的獨特體察,感悟出某些人生哲理的`散文即為哲理散文。這類散文的特點是以文學語言抒發比較含蓄的哲理,一般不使用嚴密的邏輯推理,而大多采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段,從具體事物入手借題發揮,所表達的哲理往往具有很強的個性化色彩。哲理散文因其悟性和靈感的結合,給我們一種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底蘊、觀念具有震撼性的審美效果。閱讀好的哲理散文,不僅可以提高文學修養,提高寫作技巧,還可以懂得生活的智慧,學習處世的經驗,幫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哲理散文如何寫?前人說:文無定法。但每種文體都應該有自己與其他文體相區別的要件,有其形式和結構的規律。根據前人的總結,哲理散文大致有以下幾種常見的寫法:
(一)即點散射
此類寫法,較常見于學者散文。余光中把這種散文叫做“表意”的散文,因為“它既不要全面的抒情,也不想正式的說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間洋溢的那一份情趣或理趣”。它常常由一點生發開去,信筆游走,恣意揮灑,其文思與論題的關系若即若離。錢鍾書的《論快樂》即如此。(next88)錢先生學貫中西,下筆則溝通古今,各種掌故、妙喻蜂擁筆端,別人的奇談、自己的妙悟打成一片。在這里,“快樂”這一論題,只是錢先生思維的導火線,它點燃靈犀,讓學識、智慧綻放成火樹銀花。此類散文,須得厚積薄發,方能出入自如。
(二)以淺寫深
在闡述道理時,摘取日常生活情景入文,以身邊場景的鮮活氣息化解道理的冷若冰霜。如季羨林先生寫《時間》,一看題目,多少有點讓人頭皮發麻。然而季先生開篇就很家常,“一抬頭,就看到書桌上座鐘的秒針在一跳一跳地向前走動。它那里一跳,我的心就一跳。”由座鐘的跳動,想到心臟的跳動,再想到時間的流逝。以眼前情景切入,消除了讀者“談理色變”的畏懼心理。在談“生與死也屬于時間范疇”時,季先生并不故弄玄虛,還是把視角轉到眼前景,“現在正是初夏,窗外的玉蘭花,垂柳和深埋在清塘里的荷花,也都長了那么一點點兒……”,以窗根底下事物的細微變化來說明“生”與“死”不是對立的概念,萬物都是“方生方死”,在生長“一點點”的過程中,也向死亡靠近了一點點。如此論理,變玄虛隔障為可見、可感、可親。
(三)即物興感
即在對事物的觀照中寄寓人生哲理。蘇軾的《題西林壁》,從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現象中,認識到身在其中,為一物所制,反而難以認清事物真相的道理。《前赤壁賦》前半為感性抒情之作,但是蘇子答客的一段,就地取材,因景立論,“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以水月為喻,提出變動與永恒的辯證法。因而“知性的哲理乃成為感性美文的脊椎,支撐起全篇的高超灑脫”(余光中語)。
(四)即事成理
即把道理放在具體事件中去展現。此類寫法,避免空洞說教,而是引人入轂中,然后一語道破。如林清玄的《黃昏的沙堡》,寫一群孩子在海灘堆沙堡,因保護自己的城堡而起爭執,由爭執而毀壞別人的沙堡。最后潮來了,“在生命的界線中創建的許多城堡,看來真實,卻是虛幻,只有平靜的海灘才是開闊而永恒的存在”。“堆沙堡”在林先生的筆下,已不是兒童的游戲,而是成人的童話,折射出讓人深味的哲理。徐遲的《枯葉蝴蝶》脫開了借贊美蝴蝶來歌詠愛情的框架,也沒有落入因枯葉蝶瀕于絕種而提醒人們搶救自然資源的窠臼,而是由偽裝作假更導致滅絕這一角度,論及“美,更要真”的重要,從節肢動物的生物屬性延展至人類社會,最后表明自己的心跡:“我愿這自然界的一切都顯出它們的真相。”
此外,語言有趣有味也是讓哲理性散文“趣”味橫生的妙方。幽默風趣的語言,可以讓人生哲理以春風化雨的方式滲入到讀者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