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題目出爐!網友:還好畢業早,作文題目都看不懂
2023年高考,除上海延期外,其他省份按時于6月7日舉行。根據教育部數據,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達1193萬,比去年增加115萬,創歷史新高。
上午11時30分,隨著第一門語文科目考試的結束,2023高考語文作文題目正式公布!小希學姐也在第一時間為大家整理了全國高考作文題目。
預祝同學們高考旗開得勝,金榜題名!
(一)
此次高考爭議最大的非全國甲卷作文莫屬。一起先來看看全國甲卷的作文題目。
很多網友在看到題目后表示:別說寫,我題都讀不懂了。甚至有網友調侃:曹雪芹來考都得復讀!
不過也有網友發表了自己的見解:紅樓夢這個題目,對應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或者說是近代救國過程。因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有三次飛躍:照搬照抄 - 融會貫通 - 自己獨創。
一位剛考完甲卷的同學表示,多數學生寫的都是傳承創新。你認為哪一個立意更符合題目要求呢?
(二)
此次全國新高考I卷的作文題目“本手、妙手、俗手”同樣也登上了微博熱搜。
在作文題目出來后,天才圍棋手年柯潔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本手”字面意思為本分的一手,常常形容在棋局當下選擇中庸的一手,介于不壞和好之間,但中庸并不等同于“平庸”
“俗手”意為庸俗的一手,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為貶義,但在某些情況下俗手的交換反而有可能成為當下最好的選擇。
“妙手”意為卓越的一手,可遇不可求,其本身具有極強的隱蔽性和唯一性,在大多數對局中往往并不常見,很多人在對局中經常會過分拘泥于局部,下出“假妙手”而忽略全局思維的錯誤。想下出真正的“妙手”,必須在平日有一定的經驗積累和訓練才可能完成真正卓越的“妙手”。
不知道在柯潔的拋磚引玉下,你有沒有新的思路呢?
(三)
關于今年浙江的高考作文題目“青年有擔當,青春正飛揚”,浙江新聞稱: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里的這些人和事,浙江新聞都詳細報道過。
先來看看作文題目。
今年5月,浙江新聞記者剛剛采訪過臺州90后“浙江工匠”楊杰;之江實驗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團隊的報道則刊登于今年5月4日的《浙江日報》頭版;從2023年-2023年,金華姑娘徐楓燦,曾數次被浙江新聞報道……
如此看來,高考語文作文的備考一定要把新聞閱讀重視起來!
(四)
最后再來看看其他作文題目及名師點評吧~
于曉冰(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這個題目不難寫,即使給一個初中參加中考的學生來寫,也可以完成。但該題目實際上隱藏了相對較深的審題要求。不是單純寫“跨越”,不是單純地談由此及彼的過程,而是除了“跨越”之外,還有“再跨越”,這個“再跨越”,就需要進一步思考,是簡單地復制之前的某一成功的路徑,還是要在這一路徑基礎之上做更深入地調整,更能符合時勢的需求,才能進一步實現跨越。這就需要考生有更開闊的眼界,更深入的認知才行。
光明日報
無論是以“新方法、新思維、新知識”攻克難關的科學家,辯證看待民族傳統和世界思潮的攝影家,還是立足當前問題提出解決方案的建筑家,人生目標不同,職業選擇不同,但都將個人價值的實現置于祖國建設的大局中。試題展示了新時代人才的精神面貌和風采,引導學生見賢思齊,“立志而賢則賢”,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既鼓勵青年正視現實問題,做好個人的事業規劃,也鼓勵青年爭當偉大理想的追夢人,爭做偉大事業的生力軍。
韓映雄(華東師范大學考試與評價研究院)
1.測試目的是學生的反思意識與能力;
2.論題與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相關,可有效減輕或緩解學生的作答壓力;
3.論題具有較大的現實價值和理論意義;
4.該題目可以測試或評價考生的創新思維意識以及考生提出新觀點并分析論證的能力。
強雅利(北大附中天津東麗湖學校)
天津的這次作文圍繞著“煙火氣”關鍵詞,通過材料分析,不難發現,解釋什么是“煙火氣”,如何保持“煙火氣”。材料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自身體驗和感悟,注重學生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思考,由家庭到國家,由燈火到溫情,呈現遞進性。在關鍵詞的限制下,可以使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夜市小攤、家長里短無一不體現“煙火氣”。學生可選擇一處,深入開展。
2023高考語文作文題目已經整理完啦,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點擊圖片保存!看了這么多,哪一個題目讓你靈感迸發了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哦~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