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題匯總!(附范文)你覺得哪里的最難寫?
(唐光雨漫畫作品,有改動)
[注]描紅:用毛筆蘸墨在紅模子上描著寫字。請整體把握漫畫的內容和寓意寫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認識與評價、鑒別與取舍,體現新時代青年的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北京卷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卡上。(1)每個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時代,每個人在特定時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個時代,有人慨嘆生不逢時,有人只愿安分隨時,有人深感生逢其時、時不我待……請以“論生逢其時”為題目,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2)瓜熟蒂落、羽翼豐滿,這是草木鳥獸成熟的模樣;但對我們而言,真正的成熟卻不僅僅指身體的長成……請以“這,才是成熟的模樣”為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天津卷如果說時間是一條單行道,那么紀念日就是道路兩側最醒目的路標,它告訴我們怎樣從昨天走到了今天。時間永不停步,紀念日不會消失。記住它,可以讓日歷上簡單的數字成為歲月厚重的注腳,而它也不斷提醒著我們帶著初心奔向前方。你對這段話有怎樣的理解和感悟?請結合自身體驗,寫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明顯;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上海卷試題內容:有人說,經過時間的沉淀,事物的價值才能被人們認識;也有人認為不盡如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浙江卷有人把得與失看成終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起點,有人把得與失看成過程。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8份作文題都出爐了,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寫?在這些作文題目中,還是能看出一些端倪。隨著語文卷難度的加大,臨時抱佛腳的作用也是越來越不明顯了。語文能力需要從小培養,更需要從小打好基礎。缺乏思辨能力的孩子,可能真的要被時代淘汰了。范文12023年全國卷1作文可為與有為當今社會競爭加劇,每人身上壓力倍增,于是乎,“躺平”成了話語,“佛系”成了主義。仰望星空的眼神逐漸空洞,低頭專注的僅僅是尺寸之間,這些“萬事不可為”之信念確乎不該是我們青年一輩所應有所該有。請謹記,相信“可為”才能實現夢想,堅持“有為”才能書寫華章。誠然,有些時候,無為可能是為了避免“內卷”加劇,可能是調整人生的賽道,這些無為還有存在的理由。但是從更廣的意義來說,不相信“可為”卻是青年一代的砒霜,而非蜜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總書記此言高屋建瓴,引人深思不相信“可為”的后果。當下社會輿論紛紛擾擾,前有“精致的利己主義”“享樂主義”蒙蔽了無數人的雙眼,后有“佛系”“喪文化”“躺平族”讓人消極頹廢,這些都是不相信“可為”帶來的自我麻痹。但是,假如青春沒有高遠的志向,青春的軀體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區別;假如青春沒有向往的遠方,青春的我們又怎能邁出鏗鏘有力的步伐?遙想當年,華北狼煙四起,青年夢想著讀書;國力衰微之際,青年夢想著學藝;改革春潮涌動,青年夢想著創新。唯有拋棄心頭的“無所作為”的執念。心中有夢想,肩頭甘磨礪,人生才能緊隨奮斗的脈動熠熠生輝。堅持“有為”,方能實現夢想。奮斗不僅應在心頭冉冉升起,更應在行動上落到實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又提出“大道至簡,實干為要”,誠哉斯言。在白衣執甲、風雨同舟的人海中,有那些有為的青年;在一方有難、全國支援的人潮中,有那些有為的青年;在凝心聚力、身心守望的身影里,有那些有為的青年,他們就是我們的楷模,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青年一代,要從我做起,自覺拋棄“不可為”的想法,自覺抵制“不作為”的做法,做時代的書寫者,做紅色江山的接班人,提升自身的政治站位,大有必要。君可知,僅靠夙興夜嘆不能“封狼居胥”,僅靠朝思暮想不能“王師北定”,難道不是嗎?空談之聲即使再澎湃,也敵不過在荒漠風沙中,建設西北塞林壩的護林者手上的厚繭;空談之聲即使再激昂,也敵不過奮斗在科研一線的科學家們,那布滿血絲的雙眼中所透出來的對于報效祖國的赤誠。“時代青年茂風華,傳承精神譜新章”。就讓我們從今日起,和篤信無所作為劃清界限,做一位有為之人。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請相信,有為才有位!范文2篇2023全國新高考Ⅰ卷天生我材必有用
華南師大政管學院2023級本科生 錢露
1917年,毛澤東同志在論及“體育之效”時指出,強者不可恃其強,弱者也不必卑其弱,勤于鍛煉,必有增益。在我看來,無論強弱,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有我們自己能定義自己。在這個標簽滿天飛、以強弱劃分等第的時代,我們似乎已經被囚禁了太久太久。殊不知,生來如此,便一生如此嗎?別人的定義,就一定是對的嗎?北島發出了堅定的回答:“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生于強”如若不能善用其強、保持其強,則必定淪為至弱。就拿體育鍛煉來說,沒有人生來就是頂級的運動員,只有天賦異稟或資質平平的差異,而前者如不能勤于鍛煉、強基固本、發揮所長,而讓惰性占了上風,從不運動,暴飲暴食。長此以往,再過人的天資也會消逝不見。誠然,不只是體育鍛煉,其它方面也是同理。神童方仲永因后天缺乏學習、教育,被父親當作造錢工具,最終“泯然眾人矣”,令人唏噓。故“生于強”還應通過后天“鍛煉”,方能成為真正的強者。“生于弱”也不必妄自菲薄,而要更加勤勉奮進。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相貌、個人體質,但我們的人生終究掌握在自己手里。曾有一位出身于貧困家庭的黑人小女孩,出生時僅為2公斤,幼兒時因高燒患上了小兒麻痹癥,左腿萎縮,醫生斷言其人生無望。但她沒有放棄,而是不斷刻苦訓練,戰勝了病魔,最終成為奧運會歷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贏得了“黑色羚羊”的美譽,她便是前短跑運動員威爾瑪魯道夫。無獨有偶,世界著名發明家、物理學家、企業家愛迪生,8歲時因老師斥其為“低能兒”被勒令退學,他的人生就這樣被老師否決了嗎?答案是顯然的,愛迪生用事實狠狠反擊了老師那傲慢的“宣判”和斷言,他退學后在家博覽群書,鉆研實驗,耽于知識的海洋茁壯成長,終于聞名遐邇。故“生于弱”不應輕信他人的判決,不給人生設限,而要奮起直追,為自己正名。無論強弱,恒常的“鍛煉”才是你我應當秉持的準則。放眼歷史,孱弱的新中國成立于那樣一個動蕩不安、水深火熱的年代:國民黨和封建地主殘余勢力威脅仍在,通貨膨脹嚴重,物價飛漲,百業待興,西方資本主義陣營虎視眈眈……面臨眾多難題,中國共產黨沒有畏縮,而是帶領中國人民扛住了驚濤駭浪,跨過了激流險灘,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歷史答卷。當今的中國已不再是那個任西方列強凌辱和宰割的封建弱國,而是屹立于世界東方的泱泱大國。我們無所畏懼,強弱由我們自己定義!近些年,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擊西方媒體時越來越“霸氣”十足,這種底氣便源于我們國家正一步步趨于強大,而這種強大是堅定的信念和不斷的奮斗造就的。國家正走向強大,我們青年更當自強不息。李白曾言:“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要知道,隨出生帶來的東西只是短暫的,而人生是開闊的、是我們自己的。要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想成為真正的強者,唯有奮斗,生生不息的奮斗。欲使青年立志,需強體魄立身
華南師大文學院2023級研究生 盧渠
毛澤東同志曾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茍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的確,當我們沿著這穿越時空的聲音回望,從堅持“聞雞起舞”而志建功立業,從擺脫“東亞病夫”而至巨龍蘇醒,中國的滄桑歷史總是不斷在呼喊,國民之自強不息,需從體質鍛煉做起;國家之雄強崛起,由民之強健助力。
凡是心有大志之人,無不重視強體魄以立身。青年時期起毛澤東便是體育運動的倡導者,“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湘江洲頭,他踐行著體育鍛煉之目標;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常常把“任何工作代替不了身體的鍛煉”掛在嘴邊,他把400米跑贏得的桂冠視為驕傲,時至今日,北醫大仍留有他無人能破的運動記錄;“國士無雙”袁隆平更堅持“冬天打氣排球,夏天游泳”,讓自己“50歲的身體”仍保有 “30歲的心態”。而正因他們有了強健體魄的支持,高效率的工作才得以完成,才能以矯健步伐跟上時代大潮,以獨立精神實現理想,以鏗鏘之力開創未來。
凡國有體魄強健之國民,必有屹立不倒之底氣。青年強則中國強,而此處之“強”必離不了“體魄之強”。翻開過往,我們看到奧運健兒在國際賽場上的歡呼吶喊,從陳鏡開創造第一個世界紀錄、容國團贏得第一個世界冠軍開始,1000多個世界冠軍在中國誕生,1000多項世界紀錄被中國創造,奧運會、亞運會在中國落地,這正是中國走向世界的最好縮影。放眼當前,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除了打疫苗、做核酸,增強體育鍛煉,增強免疫力也是制勝法寶。練個人之身,傾全國之力,護百姓安康,中國讓世界看得了最好的抗疫教程。展望未來,中國男兒鋼筋鐵骨,戍守四方,“東風快遞”展示硬核能力,“絕不后退一步”守護國土安寧,強軍勇士正為明日大局積蓄重拳出擊的力量。體魄之于國之重要毋庸贅言,民族復興之大夢在此亦不再遙遠。
不過,所倡之事常有遺憾,“怠惰”心態亦虎視眈眈。反觀當下,“朋克養生”大行其道,“熬夜工作”習以為常,“你不動我不動”高喊為部分青年人的生活口號,“運動步數為零”成為茶余飯后的社交談資,這一切看似平常“青年人的生活圖鑒”實則正敲響這并不尋常的警鐘:身體無法“野蠻”,效率難以保證,那么精神如何“文明”,夢想如何實現?
欲使青年立志,需強體魄立身,身不練,則精神無可依之體;志不立,則天下無可成之事,當心力體力合二為一,才得有光明之前路。如今,在變幻莫測的世界格局中,體育強國夢都與中國夢正緊密相連,在兩個一百年歷史節點的交匯處,當代青年更應堅定體質自強,文化自信,精神自由。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唯有矯健地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才能成為國之棟梁,為實現中國夢奉獻智慧和力量!
“奇葩”作文題年年有,今年哪個省份的作文題目讓你欲哭無淚?請轉發這只錦鯉
把所有運氣送給考生們~素材來自騎象小學堂、語文匠、晚安華師,綜合整理和編輯:梅學堂。設梅學堂為★星標★公眾號,天天閱讀好文章,領取優質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