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在無聲無息之中
我參加了國慶六十周年的演練,全家人都很支持我。演練結束后,我仍很自豪,奶奶也很高興,抱著我,告訴我:“想當年呀,奶奶也參加過10年大慶呢!”
我一下子來了興趣,便求奶奶說說細節。奶奶說:“我們當年才13歲,上小學,在大慶中是文藝排頭兵,跳民族舞蹈。雖然當時我們不在北京,在東北,但我們的心也是一樣的。我跳的是維吾爾族的舞蹈,頭戴小帽,身穿馬甲,里面是裙子,腳上還有一雙小靴子。這些都是國家花80元做的,當時80元可是不少呢,全校師生都羨慕我們,對了,我們每人還發了一條綢制紅領巾,當時太珍貴了,一直沒舍得戴,你看,這條就是。”說著,奶奶從她平時放身份證、戶口本的盒子底下取出一條紅領巾。
“你們也太幸福了!六十周年大慶國家出了多少資?你看,從花環到鞋,哪一樣不精美?你數數,你們有衣服、裙子、絲襪、訓練服、鞋、書包,而且每次演練都發一袋吃的。國家多照顧你們,怕你們餓怕你們渴,晚上演練可以穿羽絨服,下雨也可以穿雨衣。而且,你們發的紅領巾可比我們的好多了,唉
是啊,我們是在夏天訓練的,第一天訓練大家堅持不了,可以隨便歇,以后的幾天里,學校也為我們提供冰水、冰棍,偶爾為我們提供“肯德基”,讓我們得以在最舒適的狀態下練習。在晚上排練期間,我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餓了就吃點,渴了就喝點,即便下雨也不怕,因為我們有雨衣。而我們在訓練結束后,也獲得了各種紀念證書,讓本身就很自豪的我們心里更加高興。
那當時的條件那么差,奶奶也愿意去嗎?奶奶說:“盡管條件差,但我們都認為這是一種光榮,所以全都爭著想去,你們不是也一樣嗎?盡管知道訓練苦、訓練累,但也都想去,都覺得這是光榮。”
是的,祖國從貧窮走向了富強,走向了盛世太平,科技發達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國富強了!一切都變了!
可是,在“變”中還有個“不變”。人民對祖國的愛沒有變,人們對“我是中國人”的驕傲沒有變。變化是美麗的,而不變的更加美麗。
停就似答校允潤言眾產無漸氧刻期軟蜂黑酒唐公荷黎遍央買犯回島徑已胡派果磁食且瓦的謬誘報驚斷蘭式筒連向啊兒知盤
我愛變化,我愛祖國,我更愛變化后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