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片深愛的熱土作文1000字-滿分作文
我將絕不停止,以一顆溫暖、忠誠的心臟。
當人們嘗遍鐵窗風味,面容枯槁憔悴,我愿用我堅實的肩膀,去抵抗這強烈的狂瀾;當眼前只剩下一片觸目的廢墟,我愿用我渺小的身軀,去撫平這坑坑洼洼的殘缺;當黑暗遮蔽了偉大的真理,我愿用我純潔的靈魂,去照亮我腳下的這片熱土。
人生變換種種:落日會逝去,時間會逝去,生命會逝去……然而不變的,只有無盡的中華魂!我們的祖先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以為一切生靈都有返本歸元的傾向:鳥戀舊林,魚思故淵,胡馬依北風,狐死必首丘,樹高千丈葉落歸根。無論每一個中國人,在哪里逗留、流浪,他們永不將祖國遺忘。錢學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在美國這么多年,一直苦心研究,但他一直沒忘他的身體里流淌的中國贈予的血液,他多次請求回到卻遭到阻撓,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投回了祖國母親的懷抱。祖國終于定格在他最后的時光里了。
希臘哲人曾說過: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河流。偉大的音樂家肖邦,也把這真理揭示地淋漓盡致。盡管因為一絲阻難,肖邦逃亡到了巴黎,但他身邊一直帶著波蘭的泥土,他的腦海里一直殘留著那抹波蘭的香味。為了波蘭人民,為了波蘭的復興,他一直辛苦創作,他驕傲地立足,盡管有傷,卻不改燦爛。因為他知道,骨子里的這股深沉的愛,將為這片熱土創造一個明亮的未來。
幾千年來,不管是黃種人,黑種人,還是白種人,他們都一直不懈地為自己腳下的這片熱土奮斗著。他們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時間短暫,但他們只是節省這自己的淚水和精神的火,用這些微弱的火烘烤著自己腳下的這片泥土,照耀著他們深愛的熱土。
或許,有人會說:“我不愛這片土地!”但我想說:時間會改變記憶的顏色,卻不能修改記憶的本質,只要祖國的血液流淌在我們身上,即使閉上眼睛也躲不開它的明亮。
人也有變遷,而那顆種在祖國土里的肝膽卻永遠循環不已,生生不息。
這片舟舟兒童文學作文網熱土,這片被十三億人深愛的熱土,它承載著許許多多,它曾被殖民者掠奪,它曾被鮮血染紅,但它不曾被痛苦的記憶埋葬過。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詮釋了劉胡蘭以短暫的青春年華,譜寫出永生的詩篇的高貴精神。她用這不朽的精神,矗立起了生命的宣言:“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為人民干到底”,當她在前線為傷員包扎傷口,幫助戰士們運送彈藥,一直忙到天昏地暗,那時,她才13歲;當她發動群眾斗地主、送公糧、做軍鞋,以及動員青年報名參軍,當她經受嚴峻考驗時,她才14歲;而15歲,她在敵人的威脅前面,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地說“怕死不共產黨!”便從容地躺在了鍘刀下。
“嚴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驗。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說出這句話的人正是為共產主義理想獻出了年僅29歲生命的江竹筠。江姐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參加和領導學生運動,她是一位英勇不屈的地下黨員,1948年,她的丈夫在組織武裝暴動時不幸犧牲,她強忍悲痛,毅然接替了丈夫的工作,只因她覺得“這條線的關系只有我熟悉,我應該在老彭倒下的地方繼續戰斗”,同年,由于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收緊了國民黨軍統特務的各種酷刑,甚至被竹簽釘進手指,可是這些不能從她身上打開缺口,她只說:“你們可以打斷我打斷手,殺了我的頭,要組織是沒有的”。
錢學森先生是新中國愛國留學歸國人員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建設者。他在中學時代就立下了要用所學的科技知識報效國家的志向。在28歲時,他就成為了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盡管在美國有著優厚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然而,功成名就的錢學森卻始終關心著祖國的發展,最后,他終于沖破了種種阻力回到了祖國,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這份熱愛,是力量,凝聚著不懈的斗爭精神。這份熱愛是希望,引領著中國不斷發展,所以,我們有什么理由不愛這片熱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