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教學目標 作文教學的思考模板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高考作文教學目標 作文教學的思考篇一
讀《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有感
推薦度:
《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讀后感
推薦度:
從學校步入社會的感悟
推薦度:
《齊桓晉文之事》優秀的教學設計
推薦度:
冬至的推文內容
推薦度:
相關推薦
2009年高考結束之后,全國高考作文試題一下子在網絡上全部亮相,引發了許多專家、學者的關注和熱議。這種集體亮相的形式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那就是能讓人對中國目前作文教學的共同取向一目了然。
縱觀多年來高考作文試題,其基本類型主要可分三種:話題作文、命題作文(包括半命題作文,下同)和材料作文。2009年的作文試題與以往相比,從形式上看,最大的區別就是徹底告別了話題作文??雌饋?這似乎是一種進步,而實際上,從作文教學導向的角度來看,是欠妥的。不論是話題作文、命題作文還是材料作文,都存在著一個共同問題:嚴重偏向于紙上談兵,太少考慮到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所要面對的實際。
命題作文,實際上是作文教學的逆向訓練,不應該作為作文教學的主導方向。在實際的生活和工作中,寫文章并不是先有標題的,而是作者根據自己所接觸到的事物,經過思考和提煉之后才產生標題的。命題作文除了在考試和競賽中出現(當然也不排除個別的官樣文章)以外,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先拿出一個標題,然后再讓你去寫成文章的。所以,學生走上社會以后,基本上不會再遇到命題作文。相對來說,材料作文比命題作文更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但是,高考作文試題中的所有材料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都是二次材料,也就是說,這些材料本身已經是經過作者加工、提煉之后而形成的,不是原生態的.材料。有的材料(特別是議論類的材料)甚至已經有了觀點,這些觀點會對學生的個性思維或多或少產生一定的影響。學生走上社會以后,他們所面對的是雜亂無章的生活或根本沒有經過語言組織的材料。他們必須要對這些生活或材料進行加工和提煉,然后才會產生文章和
文章的標題。而目前我們的作文教學和考試太少關注這一方面能力的培養和引導,弄得學生看著身邊鮮活多姿的生活都不會表達,不會提煉,更不會從中獲得一點發現。話題作文如果只提供話題不提供材料,實際上它就是寬泛的命題作文;如果提供材料又給定話題,它就成了加以限制的材料作文,有點類似于提供材料的命題作文。
因此,筆者認為,高考作文材料應該盡可能趨向原生態。例如:給學生一段生活中的實況錄像,給學生一些采訪來的原始素材,給學生一些調查來的原始資料和數據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終身發展。
s("content_relate");【從高考作文試題看作文教學導向的偏位總結】相關文章:
淺談高考試題對化學教學的導向作用論文
08-18
高考作文試題參考
11-15
山東高考文綜試題
11-13
高考作文試題看高中語文教學范文
08-04
語文考試的現代文閱讀試題
07-22
高考英語記述文的閱讀試題
11-13
山東高考文綜部分試題參考
11-13
科目三直線行駛不跑偏的秘訣
07-06
新手開車跑偏的解決方法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