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寫景作文三篇
有關清明寫景作文三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寫景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寫景作文 篇1
今天是清明節,媽媽帶我去姥爺家。姥爺的家在農村。我們騎著電動車。一路上到處充滿春的氣息,和煦的春風吹在我的臉上暖洋洋的。綠油油的麥苗一望無際,風一吹好像在對我們點頭招手。金燦燦的油菜花隨風飄舞。
地里的草也從地底下探出腦袋,好似要看看春天是不是已經來到。我們到姥爺家,附近鄰居家的菜園里,種著綠油油的菠菜、蒜苗、韭菜。菜園里還長著兩棵大桃樹,粉紅的桃花開滿枝頭,看上去就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勤勞的蜜蜂正在花朵上采蜜。田埂上開著一朵一朵的黃花,那是蒲公英花再向你問好,多美的田園風光啊!我最喜歡去姥爺家村頭的河邊玩。吃完午飯,我就和我的表妹一塊兒去河邊玩,河邊的`樹木都換上新裝,看那高大的楊樹嫩綠的葉子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泛著綠光。榆樹上結滿一串串的榆錢,令人垂涎欲滴。河邊的柳樹抽出新枝,綠色的枝條隨風擺動,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姑娘在水邊梳洗它的長發。河里有一群蝌蚪在歡快的游來游去,看上去真像一群會游泳的“逗號”。河中的蘆葦也呈現出嫩綠色。幾只鴨子在河面上游玩兒,還不時的潛入水中像是在抓魚吃。我看著這美麗的景色,不由的想起我學過的一首詩,竹外桃花三兩支,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啊!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喜歡著生機勃勃的春天。
清明寫景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節,所以放假了一天,我們準備組織去果園看看,各種樹的花,了解春天的生機勃勃。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月4日至4月6日之間,也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今年的清明節,我們要去踏青,尋找春天。
到了下午,我們集合之后,便開始上了路了。在車水馬龍的十字路口,看見了許多用粉筆畫的圓圈,里面好像寫著什么字,上面還蓋著紙燒完的灰。我不明白那是什么,便問媽媽:“媽媽,你看地上用 粉筆畫的圓圈是什么意思?”“這是那些遠離家鄉的人無法回家上墳,所以在這里燒些紙錢,祭奠和懷念自己已故的親人,希望他們在冥界過的更好一些。”媽媽回答道。
我們在路上悠閑的騎著自行車,時而快,時而慢,時而說,時而笑……不知不覺,就到了果園。
走進果園,先看見了蘋果樹、桃樹、杏樹、杏梨樹等幾種果樹,其中杏樹開的最好了,一朵朵潔白的小花,那么圣潔。只要輕輕搖一搖樹枝,那白色的花就像雪一樣紛紛揚揚的飄灑下來。
走到前面,在往果園深處走,你可以看見一從綠油油小苗,仔細觀察會發現在綠葉的掩護下,有許多小白花藏在哪里,有的還是花骨朵呢。
等享受完美景后,我們開始返回了,在返回的途中有看見玉蘭花、迎春花和梅花,他們依依不舍的在跟我們打著招呼,爭先恐后的再跳入我的眼簾,想讓我欣賞他們的美麗,感受它們的魅力,分享它 們的快樂。
我們今天走進了春天,看到了漂亮的花,欣賞了美麗的景,感受到春的勃勃生機。春天,充滿了能量,孕育著希望。此時,果園花朵爭艷;秋天,果園瓜果飄香,美麗的果園將會是碩果累累,一片豐收景象!我期待著。秋天,我一定要再去果園,收獲果子……
清明寫景作文 篇3
清明原本就是一個普通的節氣,但早在周朝,清明就演化成一個節日,一向被流傳到這天。
我爸爸老家就是揚州人,所以每年清明節,爸爸都要叫我一大早起來,一齊去揚州祭拜我爺爺(在我爸爸像我這么大的時候,我爺爺就去世了)。這天,奶奶起來的也很早,因為她要提前準備爺爺生前最喜愛吃的各種菜肴,當然還有爺爺最愛的紙質“麻將”和必備的黃紙做的“元寶”。鄉下的墳堆一般都在田野盡頭的偏僻處,我們提著這些供品去墳前。漫步走在春天的田野上,眼前就是一片片綠油油的麥苗,一塊塊金黃色油菜花,一朵朵不知名的各色小野花開得正艷……除了遠處偶爾傳來的雞叫和狗叫,就只聽到小鳥嘰嘰喳喳的聲音,真就是安靜極了,美麗極了!
到了墳前,我們把一條魚,一盤蔬菜、一盤豆腐和一碗肉放在爺爺墳前的一小塊水泥地上,還要倒一杯酒潑在墳堆上,然后在旁邊空曠的地方把“麻將”和“元寶”通通給燒了。燒的時候奶奶還要我們磕頭,期望爺爺能夠保佑我們吉祥、歡樂、美滿、聰明。最后我們還要插一根清明柳在上方,這就是有來歷的:春秋時,然而晉文公的大臣——介子推因隱居在介山,而使晉文公后悔。他明白介子推就是一個大孝子,便下令放火燒山(他認為只要燒山就能夠讓介子推和他的母親下來),不料他卻燒死了介子推和山上所有生物。但到了第二年,山上的老柳樹又復活了,晉文公便把這可柳樹叫做“清明柳”。而此刻,人們就給清明柳定了一個辟邪的功能。 祭掃完畢后,我一般去和鄉下多日不見的小伙伴們去放風箏,爸爸說這也就是清明節的一個習俗,以前他們小的時候都就是自我用篾片和報紙自我做風箏,然而此刻都就是在街上買了,據老人們說這有釋放邪氣或晦氣的功能。
這就就是我老家的清明節習俗,你們家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