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匯編8篇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篇1
走進那扇冰冷灰暗的門,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窒息,我發誓,我要改變這扇門的色彩。
——題記
一
今天剛搬新家,我帶著淺淺的喜悅和激動走進電梯的大門,不斷憧憬著自己的新鄰居。
電梯中人不多。我邁進電梯的門,想送上一個溫暖的微笑和一句簡單的問候。但當我觸碰到鄰居冰冷的目光時,我的聲音卻一下子卡在喉嚨里,嘴角也像有千斤重般向下拽著,再也笑不出來。我不吭聲地盯著電梯的門,心也變得同電梯一樣灰黯起來。
二
已近兩個多月了,每每走進那扇門,我都因為那份死氣沉沉而無法呼吸。那扇灰黯的門開開關關,鄰居們進進出出,所有人都彼此忽視,仿佛他們不是住在一棟樓的鄰居而是素不相識的陌生人。四五個人站在空曠的電梯里,像一根根木樁般隨著電梯的上下而面無表情的機械運動著。我不敢注視他們的臉,害怕他們冰冷的目光,所以始終凝視著下方,門一開便逃難似地離開了那個令人沉寂冷漠的大箱子。
三
常常倚著窗戶低頭沉思為什么我們明明是帶頭不見低頭見的鄰居,互相之間的距離卻仿佛隔了十萬八千里,不禁深深懷念起自己以前的小區。那個小箱子雖簡陋,卻因為有微笑和關切的問候而倍顯溫暖。不!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下定決心要改變那扇門的色彩。
深呼吸。電梯門開啟。大步跨進那扇門,仰起頭,有歡快的語氣微笑著說:“早上好!”手心不斷冒著汗,腿也微微顫抖著,但我最終邁出了令自己滿意的第一步。
鄰居們對于突然冒出的聲音好像感到十分驚訝,但看到我臉上掛著微笑的表情,便也漸漸隨和起來。有的向我報以同樣舒心的微笑,有的則和善地回應“早上好!”。
真切的感覺到那扇門因我的行動而發生了改變,它仿佛注入了一種魔力,令一切不在冰冷灰黯,反而出現了一抹亮色。雖然依舊安靜,但我從鄰居們的笑容和問候中感覺到了變化——“我改變了那扇門的色彩!”我看著門后那些臉上掛著溫暖笑容的人們自豪地對自己說。
四
現在的我不再懼怕電梯,更不用擔心那扇門開啟后會出現一張張冰冷的面孔。如今乘坐電梯已成為我最大的享受。
你聽:“一家人出去玩啊!”“是啊。”“王奶奶,您慢著啊,我幫您按著電梯呢!”“謝謝,謝謝!”……無數平常的話語和溫暖的微笑不知不覺中營造出一種濃濃的和諧、溫馨的氣氛圍繞著那扇門。我知道,我們跨入的不僅僅是電梯之門,更是和諧關愛之門。那扇開開合合的電梯之門,因為我的行動而變得充滿溫馨;那扇人與人之間原本封閉的心靈之門,因為我的行動而漸漸敞開。
每當我看到那上有著溫暖色彩的電梯之門,每當我感受帶電梯里的人們那扇不再緊閉的心靈之門,嘴角都會夾雜著自豪勾勒起一個弧度,因為我知道,我改變了那扇門的色彩!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篇2
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沒有感動,而是缺少能夠感動的心靈。
—題記
在源遠流長、浩瀚廣闊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一直被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美譽,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歲月的更迭,我們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文明是否漸漸消失殆盡?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是否已被擱淺遺忘?帶著這樣的疑問,我拿起了相機,穿梭于茫茫人海之中,去尋找身邊點點滴滴的感動。
鏡頭一
漫無目標地搜尋著,僅只是無意中的一瞥,那滿目瘡痍的一幕就令人觸目驚心——小山似的垃圾“依偎”在垃圾桶旁,更有幾只“頑皮”的塑料袋在空中“隨風而舞”,自得其樂。即便是這樣的一番情景,路邊的人群依然熟視無睹,自娛自樂,絲毫沒有發覺這些與“創造文明城市”的口號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倏忽間,不遠處,一位拾荒阿婆步履蹣跚而來,她顫抖著將背上的補丁布袋放下,用那枯枝般的雙手將地上的垃圾慢慢拾起,顫顫巍巍地放入垃圾桶內。我忍不住快步上前,幫助她一起撿拾垃圾。她感激地看了我一眼,眸子里似有贊許的情愫。身旁的人們似乎發覺了自己應該做些什么,都紛紛趕來忙不迭地幫助拾荒阿婆。我心頭一熱,“咔嚓”一聲拍下了這幅畫面。是的,我找到了文明美德——助人為樂。
鏡頭二
正當我還感慨于拾垃圾之事時,驀地抬頭,迎面徑直走來一對母子,我避讓不及,被重重地撞倒在地,疼痛難忍,我勉強站起身,揉著跌倒時擦傷的膝蓋,可那位阿姨只是淡淡地看了我一眼,就牽著她的兒子準備一走了之。孰料,那個小男孩站在我身旁對他的母親喊道:“媽媽,媽媽,你剛剛撞到了別人怎么忘了說‘對不起’哦!”那位阿姨尷尬地看著我,躊躇著說了聲:“對不起啊。”我始料不及,慌張地應著:“沒、沒關系。”待我回過神來,那對母子已經走遠。我又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機,將他們相攜離去的背影定格。是的,我找到了文明美德——禮貌待人。
鏡頭三
隨著人流,我不知不覺又走到了人頭攢動的商場里,但見此地顧客滿盈,熱鬧非凡。我猝不及防,被擠到了角落。手下意識地伸進口袋,咦,錢包咋沒了?我焦急地尋找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突然,一個清亮的嗓音在我耳畔響起:“請問,這個錢包是你的嗎?”我急忙抬頭,映入眼簾的是失而復得的錢包。“謝謝,謝謝。”我欣喜若狂的說道,可那位還我錢包的朋友已消失在人海之中。“咔嚓”,我又將錢包的模樣拍了下來,也深深鐫刻在心底。是的.,我找到了文明美德——拾金不昧。
當今社會,國人的素質確實令我們深思,而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作為祖國的未來,我們需要堅守住那彌足珍貴的文明美德,秉承“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理念,從而去創造祖國更為美好的明天!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篇3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不文明的行為。因為我們不保護環境,讓地球變得千瘡百孔;因為我們不注意禮節,讓社區少了一些溫暖的話語;因為我們不懂得謙讓,讓社區學校多了一些矛盾,多了一些不必要發生的事。
在前幾天,我看見一個人,滿頭大汗,可能做了什么運動。在商店里買來一根冰棍,他拆開包裝紙,朝周圍看了看,確定沒有人之后,他將包裝紙隨手扔在地上,竟還心安理得大口舔著冰棍。我在一旁氣極了,可我如果上去管的話,我怕他罵我多管閑事,我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啊!
社會上雖然處處都有不文明的事情,但也有因寬容而化解的事:有一天,我看見一個姐姐,騎著自行車,好像在趕路。她不小心撞到一個二三歲的孩子,孩子的媽媽就在旁邊,剛剛還在和別人耀武揚威的炫耀著什么,現在突然臉色蒼白,惡狠狠地盯著那個姐姐。那個姐姐苦笑著,對孩子的媽媽連說了好幾聲對不起。孩子的爸爸聞聲過來,我在一旁,心里想:這一場暴風雨是不能避免的了!哪知,爸爸對孩子說:來寶貝,走兩步給爸爸看看。孩子踉踉蹌蹌的走了幾步后,孩子的爸爸對姐姐說:能走路,沒事了,你若有事就先走吧!想不到,一場暴風雨就這樣化解了,我以后也要學這位叔叔,寬容大量。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我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1、說話和氣文雅,有節有理,不說臟話,不罵人。2、會用文明用語,分寸適度,不油腔滑調,不惡語傷人。3、遵紀守法尊重他人,不打架,不罵人。4、尊敬師長,關心他人,不虐待他人,不傷害他人。5、保護環境,美化校園,不亂扔廢紙,不折花木。6、講究衛生,儀表整潔,不隨地吐痰,不穿奇裝異服。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更應該從小講文明,懂禮貌。你的一句您好,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你的一句謝謝給對方帶來多少快樂;你的一句請原諒,消除了多少誤解,化解了多少矛盾。
同學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自己身邊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除陋習,樹新風,說文明話,做文明事,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向不文明行為說不!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篇4
朋友們!
你們好!
很高興能夠和大家一起交流文明這個緊系你我他的話題。 首先,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大家有沒有牙齒? 如果你們有,請露出8顆牙齒!
否則,你們就無恥!
好了,開個玩笑!
下面我們步如正題!letsgo!
文明的國家,需要文明的我們。
以前,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則報道,講的是新加坡,新加坡,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數都是用英語書寫的。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為做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都是中國大陸的游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啊1 孟德斯鳩曾說:在一個文明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文明美德。
那么我認為:偉大的人格塑造也需要展現一個人的魅力,我想這就是是文明美德!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
細分到我們每個人,一個甜美的微笑,一分執著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都可以融會成美德贊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文明美德隨時就可以在你,我,他之間傳遞,只是我們不曾用正視的眼光去撇一瞥罷了!
昨天的習慣造就了今天的我們,今日的習慣將成就明天的我們。別讓陋習陪伴我們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吞噬了我們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你我他做起!做文明的使者,踐行文明,傳遞文明。
朋友們!行動起來!讓文明就像我們想要呼吸的新鮮空氣一樣密布我們的校園!
朋友們!我們行!
朋友們!我們一起說yes!yes!yes!為文明鼓掌!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篇5
我們中華民族向來都是注重品德思想和個人修養的民族,千百年來被譽為“文明古國”。
小時候,剛學會說話時,爸爸媽媽就告訴我要文明用語,見到人要懂得叫叔叔好,阿姨好。
在幼兒園里,老師教我,起床時要自己整理床,自己疊被子,要收拾整齊以后才出門,見到人要微微笑,不要一副‘苦瓜臉’面對人。不要踐踏花草,要和小朋友們友好相處。
剛上小學一年級時,老師教育我,與人交談要目光要坦然、親切、友好地注視著對方的眼睛或面部,這表示你對談話很認真,很尊敬對方,這是待人的禮貌。
上到三年級時,老師又教育我,父母掙來的都是血汗錢,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不要亂花錢。
有一次,我在公園里,看到一個小女孩一邊走路一邊吃著零食、冰棍,還把垃圾隨意丟在路上。后面有一個小男孩在媽媽的指點下,把小女孩丟的垃圾撿了起來,放進垃圾桶里。這小男孩的行為讓我深受教育,我會以他為榜樣,做一個愛護環境衛生的好公民!
在父母、老師的影響和教誨下,讓我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文明教育,養成了講文明的好習慣。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認為謙讓是最大的美德。能在公交車上讓一讓座位;在擁擠的地方上側個身,讓別人先通過…這些小事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是否擁有美德,是否是一個懂得謙讓的人。在公交車上,我就曾見過擁有美德的好人。記得那次是一位頭發滿是銀絲的老奶奶,一手抱著孫子,一手提著菜籃,車上早已坐滿了人,看見老奶奶上來,一車的人,嘩啦啦的全站起來讓位。老奶奶很是感動,最后,老奶奶和他的孫子選擇了一個靠近后門的位置坐下了。這一車的人,都會謙讓,都是擁有美德的人。讓我看到了美伴隨著我們的生活。我從小就生活在這充滿文明美德的民族里生活,這里的文明,這里的美德,無不感染著我。我在這個環境中,也學會了文明美德。一次,我在我家附近玩,我和朋友在空地上玩,很多小孩子在沙池里面玩,每個人都在各玩各的。突然,傳來了一聲撕心裂肺的哭聲:“嗚哇哇…”我們忙向那邊看去,原來是一個小孩在玩時,不小心撞到了蹺蹺板,滿臉的鼻血,很是可憐。周圍的人都束手無措,都在一旁說‘怎么辦啊!’‘怎么會這樣呢?’‘這個小孩還好吧’。我卻毫不猶豫地抱起這個小孩,往小孩的家里走去,和小孩的父母說了事情的經過。小孩的父母非常感謝我,我卻不好意思地說:“沒什么的。”其實心里卻開心得很呢!看來我也是一個有愛心的人呢!
文明美德,將會伴我成長一生!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篇6
大家好!我們是三年級的文明小使者,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成長》。
1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她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傳統美德。翻開浩瀚的歷史,既有張良拾靴、孔融讓梨、這樣千古傳頌的典故,也有2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 這樣代代傳承的道理。正是這種文明禮貌、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我們有了“禮儀之邦”的美譽。
2自古以來華夏民族就崇尚文明禮儀,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生,傳承文明,踐行美德是我們肩負的責任。
3我們的一言一行,無不體現著一個人的品質與修養,道德與情操。無數事例也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就是要有高尚的美德。
1記得曾讀過這樣一則故事,1959年,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座,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領袖不忘師恩的故事,給我們留下了美談,做出了榜樣。
好合作。在家里,孝敬、體貼父母,尊敬長輩。
3文明禮儀是自身的修養,它就如同一棵小樹,只要你注重它,從點點滴滴的事去表現它,它就會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長。雖微不足道,但卻是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少的。
1讓我們把文明帶進校園吧。學校是我們的家。
2讓飄揚在風中的紙屑和校園告別吧,讓沉睡在地上的痰跡和馬路告別吧,讓陳列在墻上的涂痕和教室告別吧。
3讓我們用細心的呵護喚起學校的整潔和美麗吧,讓“請、謝謝、對不起”響遍整個校園。
昨天的習慣,已經造就了今日的我們,今日的習慣將決定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做文明的小使者,文明傳遞,心心相傳,用自己的行動,來塑造更清新的天空,讓文明的畫卷布滿整個校園吧!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篇7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伴我成長》。
時光如梭,轉眼間,我已是一名三年級的學生了。十年的成長之路,在老師的諄諄教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一路上曾開過許多美麗的習慣花,我想這其中最燦爛最美麗的應該是那朵“講文明”的習慣花吧!
有人也許會問:你知道什么是文明嗎?也許我很難準確地解釋這個詞,但我會告訴你: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點頭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老師時的一聲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
還記得小時候,我和媽媽一起乘公交車,車上有兩位大哥哥在聊天,從頭至尾臟話不離嘴,那時的我就想,長大后我可不能像這兩位大哥哥一樣,我要做一個講文明的好孩子,也就是從那時起,文明的種子就在我稚嫩的心田上扎根、發芽,我以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精心澆灌著這文明之花。
在家里,我孝敬、體貼父母,尊敬長輩。面對父母長輩的批評,能認真聽取,不發脾氣,不頂撞。家里來了客人,我熱情、大方、有禮貌地招待;在學校,遇到老師,我主動問好;上下樓梯,無論多匆忙,我都注意謙讓;我講究衛生,不亂扔果皮,見到紙屑總是主動撿起;在社會,我遵守交通法規,保護環境衛生。尊老愛幼,幫助別人,時時處處為別人著想,做到“與人為善,心中有他人”。
同學們,文明就像新鮮的空氣,文明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陽。常言道:“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當我們送給別人一縷微笑時,別人也會給我們一抹陽光;當我們真誠地向別人伸出援手,別人也會真誠地對你報以感激;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如果人人都能以禮相待,我們的校園,我們的社會,整個世界將會多么溫馨,多么和諧!
讓我們永遠記住: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芳澤四方!
文明美德伴我成長演講稿篇8
記憶中的事物永遠是最珍貴的,而那最璀璨的一部分,就如珍珠一般,被蚌殼深深地裹藏在心底。
在涂茨的太外婆家門前,有一條小溪,清澈的水蕩起一層層漣漪——可惜現在已經被污染,下面映著許多或大或小的石頭。每次去拜訪太外婆時,我都會順著層層的磚頭,跳到下面的小溪水旁去玩耍。
那是一個新年,空氣里處處洋溢著喜慶的味道。我和表弟的一家一起去太外婆家,那時的我還小,表弟更小。表弟不常到小溪旁去玩,原因是怕他掉進溪里去。每次下去時,不是他父母牽著,就是我每時每刻看著他。
那一次,我牽著他從磚頭上跳下去玩耍,表弟用他那烏黑的眼睛死死地盯著河里的小石頭,每次來到這他都會這樣。沒一會兒,我就玩膩了,看著表弟仍然興致勃勃的樣子,我不禁升起一陣無力感,內心也開始天人交戰。由于我一向對不準表弟在小溪旁玩耍的理由嗤之以鼻,所以很自然的,在叮囑過他后,我撇下了他。
溪水仍然以它的節奏繼續流著,只是在我腦中似乎鬼使神差地變急了。我望了望溪邊表弟的身影,一瞬間,我整個人怔住了。只見溪邊早已沒有他的身影了,只留下一個呈大字形躺在急流中的小人兒。我呆愣在那里,直到一個身影出現在我的視線中。他原坐在溪的對面與別人悠閑地交談著,穿著西裝西褲,看來也是來拜年的。他飛快地跑著,就如一匹發現獵物的野豹,流淌的溪水被他擦得油亮的皮鞋踏得四處迸濺。來到表弟面前,他俯下身,不顧自己的西裝的后擺和袖子的前端,徑直把濕淋淋的表弟給抱了起來。
不用說,最后表弟自然是沒事了,不過那位先生的身影卻在我眼中變得高大起來。
文明,在我們的社會中實際上是處處存在的。美德,變是如此。那如珍珠般耀眼的文明美德,卻是我難以忘懷的。
從那時開始,文明美德就一直著我成長,我將它實踐在我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