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主題教育學習心得(通用4篇)
立德樹人主題教育學習心得篇1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家庭的希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參天大樹,因此每對父母都會在孩子成長歷程中用愛心、責任心給予關心指導。但是盡管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共有的希望,但并不一定都能夠如愿以償。家庭教育實際上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育水平。剛剛聽了陳教授的報告,感覺有很多收獲。在座的老師也都是教育專家,你們關于教育的理論以及教育的實踐都比我豐富得多,生動得多。我深知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小學生水平,但我很愿意在專家面前談談有關孩子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們的批評指正。
一、創造溫馨環境
(一)達成教育共識。盡管我和她爸爸工作很忙,但是我們對教育都很重視。我們購買或借閱過有關教育的書籍,在一起交流對教育的認識。當出現教育上的分歧后,我們能坐下來坦誠交談,直到達成共識,這樣使得我們對孩子的言行都有較為一致的看法,對她的不足有近似的解決辦法,不至于今天告訴她這樣做,明天告訴她那樣做,讓她無所適從。
(二)營造學習氛圍。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一條真理?;畹轿覍W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銘。在我家,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爸爸媽媽和孩子都在燈下看書學習。女兒很小的時候,看到我們在學習,她也就很習慣地捧一本書,小的時候她就纏著我讀給她聽,后來我就鼓勵她自己閱讀。慢慢地,她的讀書習慣就養成了,認識的字越來越多。因為我經常讓她讀些散文詩歌,她有時還會寫出一些小詩歌,充滿童趣。我和她爸爸會細心地幫她收集起來,有時靜下來與她一起重溫她寫出來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覺是一種享受?,F在每天午飯后,她都會靜靜地坐在那兒,讀自己感興趣的書。
二、培養良好習慣
有一條諺語說:行為培養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但培養孩子的習慣,不可能通過簡單的一通批評或在訓斥就能實現,必須要從孩子的行為入手,引導孩把決心、口號落實到行動上。
(一)鼓勵少說多做。經常教育孩子應把空想、說空話的時間用在實事上,告訴她一次行動抵得上一打綱領,一次行動的價值要超過一百句口號,一千次決心。
(二)注重循序漸進。比如:培養孩子背英語單詞的習慣,一開始只能要求背2~3個,以后習慣養成后,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兒4周歲就開始學鋼琴,前2年都是我陪著學,但我工作越來越忙,經常不能陪她,于是她漸漸放松了學習。我想,必須培養她獨立學琴,否則極有可能半途而廢。我把獨立看譜、練琴的想法與她以及鋼琴老師進行了溝通。一開始,可想而知,回課的質量非常差,不是節奏不對,就是樂譜看錯,但我沒有慌張,她愿意自己練琴,已經是很大的進步。我和鋼琴老師不斷鼓勵她,并且有意識地放慢教學速度,使她漸漸適應了自己聯琴。半年之后,我們已經把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從此,她進步非??欤以跓赖臅r候她會用彈琴去放松心情、舒緩情緒。我偶爾也會站在她旁邊聽她練琴,但已經是帶著欣賞的心情去聽琴,再不用愁沒有陪練時間而內疚萬分了。現在我開始動員她寫日記,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寫,而是告訴她把每天感興趣的事情寫下來,長短不限,她堅持得也不錯。
三、勤于溝通,多加鼓勵
(一)平等溝通。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也不會有孩子去拒絕父母寬廣的胸懷和熾熱的愛心。女兒上幼兒園大班、稍微懂事時,我就告訴她:“你和媽媽是平等的,我不會罵你,更不會打你,但你必須把你遇到的或是高興、或是委屈事情統統告訴媽媽,這樣就等于媽媽陪著你又長大一次,我會很開心的!”的確,我非常樂意與她談天,我會把我對事情的看法盡量用她能聽懂的方式告訴她,與她無所不及的交流使我們之間的感情更加親密,她也就非常愿意聽我的評價,很能聽得進去我們的觀點。
(二)真誠鼓勵。我深信: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善于發現她與眾不同的長處和優點,看著她一點點進步,鼓勵她、耐心引導她,并用語言和實際行動支持她,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難時,不是簡單呵斥或冷言冷語,而是耐心開導,積極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記得一天晚上,我和她爸爸還沒有回家,她給爸爸打電話,言語中透露出情緒不高,似乎有心事。我們趕回家后,耐心詢問發生了什么事,原來她今天數學考試沒考好,只考了92.5分,她看著我眼淚都要掉下來了,說朱老師發下試卷后,自己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自己的成績。我一方面暗自為女兒有強烈上進心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認真看過試卷,與她一起總結分數低的原因,不僅有粗心的因素,也有她本身沒有理解題意的因素,她同意了我的看法,接著針對她理解錯誤的地方給她進行了講解,最后,我告訴她:分數不能代表全部,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題意和解題方法,考試是一次檢驗,問題總是提前暴露出來好,發現問題,改正問題,人才能不斷進步,我帶著輕松的語氣讓她慢慢恢復了快樂與活潑,事后,她認真對我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認為,如果我當時皺緊眉頭,嚴厲批評她,可能會讓她更難過,而且會暫時懷疑自己。
立德樹人主題教育學習心得篇2
立德樹人的語境宏闊、語意深遠。如何理解“立德樹人”的含義?立德,就是堅持德育為先,通過正面教育來引導人、感化人、激勵人;樹人,就是堅持以人為本,通過合適的教育來塑造人、改變人、發展人。
立德樹人,要求我們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于學校思政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和價值。學校作為青少年學生培養的重要陣地,學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這一工作,最為核心的是在學校培養“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高水平的師資和管理隊伍。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边@為我們學校的師資建設明確了標準。學校應要堅持這一思想并貫徹落實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用“德”字來培養教師和學生,依“德”字來評價教師和學生,憑“德”字來任用教師和學生干部,以“德”字來監督教師和學生。要圍繞“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要求,從落細、落小、落實入手,形成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和社會實踐多位一體的育人平臺,促進青少年學生學會勞動、學會勤儉,學會感恩、學會助人,學會謙讓、學會寬容,學會自省、學會自律。讓我們明白了如何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是根本,內涵建設促發展。作為學校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意味著我們的教育要培育青少年學生健康的人格、美好的心靈,讓學生擁有終身學習和成長所需的知識和能力;意味著學生從學校門走出時,能夠樹立或是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能夠擔當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需要我們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教師要終身學習,為師者先善其德。
立德樹人,我們要切實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這樣充分肯定學校教育和課堂教學在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全面深化課程新理念,不斷完善有機銜接、循序漸進的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把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細化為學生核心素養體系和學習質量標準,融入中學各學科課堂教學之中。要在課堂教學中強化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引導各學科教師在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同時,將積極的情感和正確的價值觀自然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及時宣傳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的好經驗好做法。
立德樹人,我們要積極營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校園文化氛圍。要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主題教育和“節糧、節水、節電”專題教育活動,將其作為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要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民族傳統、禮節禮儀等主題教育活動;著力創造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文化校園。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管理,形成良好校園文化環境。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引導作用,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園文化。
立德樹人主題教育學習心得篇3
教育的初心在于立德樹人,所以我們要堅持正確的育人方向,筑牢師德師風建設的長城。以學生為本,面對全體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在反思研究中提升自身素養。教師作為文化的傳播者,不能固化知識,要懷有一顆活到老學到老的學習情懷。教師不只是課堂技術的機械執行者,而應是課堂實踐的自覺反省者。要不斷反思學習,擴充知識儲備。充分領略教育專家與名師的獨特魅力、廣博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專家與名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嗜好:做研究,要善于反思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并形成獨特的教學理論,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
轉變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式,教師不但要轉變教育理念,還要改變教學方式。教師要由課堂的主宰者和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為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和學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在教學中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而不是一味被動的接受知識。
學習先進理念和教學實踐,新的知識和教育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基本素質,開拓了眼界,為今后的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學習,與時俱進,為促進全體學生的發展而努力,不忘教書育人的初心,牢記立德樹人的使命,為教育做貢獻。
立德樹人主題教育學習心得篇4
所有的教育都來自于愛。”教師的愛是教學和教育的核心,它不僅可以提高教育質量,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成功。因此,我們應該用我們的愛來滲透學生的心。愛是教好學生的必要條件。
加強對師德師風的學習。自古以來就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不斷有新的內容?,F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是培養“理想、道德、文化、紀律”的四大新人。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和專業素質。師德師風要注入新的內涵,新時代的師德師風要注入新的內涵:第一,視野和思維不能只關注學生的現在;第二,我們不能用過去的社會意識形態來教育現在的學生。
從我們的民族傳統來看,當教師最重要的是誠實和禮貌,這也是人類道德品質的形成。教育者不僅需要知識,還需要道德品質。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教師的個性、道德品質和價值觀都會影響學生的成長。
我認為新時代的師德師風應該與傳統標準相結合。我們教師的選擇標準應該是平易近人、嚴中帶慈、公平待人、勤奮好學。嚴格不苛刻,老師也有七情六欲,但不能把學生當作發泄的對象,這不是教育學生。我認為傳統的師德師風和新時期的師德師風應該是一樣的,但現在的區別在于師生關系的變化。過去,學生應該絕對服從老師,但現在他們要求老師尊重學生。這是一個進步。因此,新時代的教師在關愛和嚴格要求學生方面提出了新的標準。
通過的學習,我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個人的事,應該是學校所有部門和工作人員的責任和義務。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說過,人者,德為先。
素質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發展。能夠全面發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發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無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們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發展。我們的社會不光需要學者,還需要專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專才。事實上想面面俱到的話,到頭來一面都難到。也許有的人會擔心,不多學一點,以后在工作中碰到來自其他方面的難題時怎么辦?這好辦,先使專長得到發揮后,即便將后的工作中會遇上其他方面的難題,補起課來也會效率很高,因為這時候的學習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興趣也大??鬃釉缇驼f過,要“因材施教”,他的門生們也確實都各有所長。咱們的當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師德體現在教師的言行舉止上,成效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實際上明確了“育人”的具體目標和內容,強調了教師“育人”的職責。我們教師要確切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薄名利,自尊自律,加強師德建設,弘揚優良教風,以高尚師德影響學生,以風范學識感染學生,作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和指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