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衛生運動心得體會精選三篇
愛國衛生運動心得體會1
日前,全國愛衛辦等九部委印發《關于開展第__個愛國衛生月活動為全面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營造良好環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強調,各地要組織開展以環境衛生治理為主,藥物消殺為輔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或許對于我們這些年輕人而言,對于愛國衛生月有點陌生,只是簡單的認為每年的四月份是愛國衛生月,主要是打掃衛生;其實遠遠不是我們所認為的那個樣子。事實上,“愛國衛生月”來源于愛國衛生運動,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更早。新中國成立初期,城鄉疫病流行,群眾缺醫少藥。1952年,毛澤東同志在全國倡導發起轟轟烈烈的愛國衛生運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首席專家劉起勇研究員介紹,從新中國成立初期開始,愛國衛生運動就與“除四害”相結合,以控制蚊、蠅、鼠、蟑等病媒生物。目前,在我國40種法定報告的傳染病中,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熱、登革熱、乙腦、瘧疾等10種典型的病媒傳播疾病。
聯系到今年的愛國衛生月,為什么會九個部委聯合印發通知?顯然與當前抗擊疫情有關。我們通過兩個多月的努力,有效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趨勢,國內疫情防控工作已經進入常態化管控階段,境外卻呈現出全面爆發的階段。所以一方面抗擊疫情,一方面要恢復生產生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四月份是“四害”等病媒生物進入繁殖和快速增長季節,此時此刻開展愛國衛生月刻不容緩,應當引起高度重視;當前疫情防控進入攻堅階段,以除“四害”為核心,對病媒生物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殺,也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點工作之一;特別是蚊蠅、老鼠、蟑螂,很可能攜帶病菌。集中力量進行大面積消殺,很有必要,也切是時候。
此次疫情的慘痛教訓,也讓我們對健康權引發了高度關注;打掃身邊的環境衛生,消殺病媒生物,有助于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此次愛國衛生月的活動主題是“防疫有我,愛衛同行”,重點強調的是“我”,也就是我們個人。當前“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兩線作戰已經成為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點。自覺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目的就是預防為主,加強疫情防控的提前介入,也為逐漸有序恢復復產復工提供了前提條件。
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向不良的陋習宣戰做起,避免扎堆聚集,提倡公筷公勺,推廣分餐制,大力營造健康的生活環境,就是對我們自身健康權的保護。我們要改掉壞習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飲食習慣、生活習慣,徹底將疫情消滅。
愛國衛生運動心得體會2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斗爭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各地正在穩妥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但防控形勢依然復雜,仍不能放松各項防控措施。因此,必需大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從源頭控制和清除病原孳生大力開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
自覺參與愛國衛生運動。清潔環境、美化家園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每個人應該自覺投身到愛國衛生運動中來,自覺搞好個人、家庭衛生,通過廣泛的社會發動,引導每個人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健康治理,形成群防群控、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
革除陋習,做健康生活方式的踐行者。把健康生活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中,自覺改變不良習慣,做好疾病預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風,不隨地吐痰、不亂倒垃圾,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袖遮掩口鼻。養成健康飲食習慣,推廣分餐公筷,拒食野生動物。樹立“講文明、講衛生、除陋習、樹新風”理念,自覺提高衛生意識。
積極做好消殺工作。很多傳染病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阻斷傳播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廣泛開展以環境整治為主、藥物消殺為輔的病媒生物綜合防治,對居民小區、大型超市等重點場所進行衛生清理,加大集貿市場、車站、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公眾密集接觸部位器具的消毒,阻斷傳播途徑、防控傳染病。
大力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向垃圾、衛生死角宣戰,從城市到農村、從住宅小區到村巷院落,清理環境衛生,營造安全、衛生、放心的生產生活環境。
愛國衛生運動心得體會3
今年4月,是我國第__個愛國衛生月,主題是“防疫有我,愛衛同行”。此前全國愛衛辦等9部門發布《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的倡議書》,號召人們“積極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
自愛國衛生月啟動以來,北京已累計組織80萬人次開展周末大掃除、城市清潔日等活動;天津向市民發出“八要八不要”愛國衛生健康文明倡議;河南南陽城市管理部門持續開展專項整治活動……最近,各地各部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廣泛動員廣大人民群眾深入持久參與愛國衛生運動,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營造良好環境。
愛國衛生運動是政府牽頭、多部門合作、全民參與的群眾性衛生活動,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康促進行動。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堅持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這不是簡單的清掃衛生,更多應該從人居環境改善、飲食習慣、社會心理健康、公共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從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到完善公共衛生設施,從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到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近年來愛國衛生運動的內容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在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方面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今年愛國衛生運動更加突出服務傳染病防控,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歷史上,愛國衛生運動是我國防控重大傳染病的一個重要法寶,在防控鼠疫、血吸蟲病以及SARS等傳染病中都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我們充分發揮愛國衛生運動的統籌協調作用,抓整治、優環境,抓設施、強基礎,抓習慣、促健康,不僅有效改善了環境衛生狀況,降低了健康風險,而且及時準確開展疫情防控和健康科普宣傳,提升了群眾的防控意識。
愛國衛生運動之所以具有歷久彌新的生命力,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始終植根人民、依靠群眾。這次愛國衛生月活動,明確提出“愛國衛生人人受益,疫情防控人人有責”。只有每個人都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參與社會健康治理,才能形成群防群控、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疫情發生后,全國各個社區的廣大基層工作者挺身一線,上門逐戶排查,努力化解疫情傳播風險;外賣小哥化身城市的擺渡人,他們相信“我多跑一單,就減少一分疫情擴散的風險”;還有更多人養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等日常生活習慣,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激發“人人皆可為、人人皆能為”的主動性,凝聚“愛國愛家,守望相助”“人人動手,美好家園”的社會共識,就能為疫情防控凝聚起磅礴的人民力量,就能讓愛國衛生運動生生不息。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把疫情防控網扎得更密更牢,堵住所有可能導致疫情反彈的漏洞。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就要針對復工復產后的生產、生活、購物、交通及居家等環境,采取網格化管理、包片包干、分區域分時段推進等方式,做實做細做好環境衛生整治、科普宣傳等重點工作,促進全社會齊動手、共參與,提高人民群眾文明素質和自我防護能力,從而構筑起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嚴密防線。
正如愛國衛生月的倡議書所言,“讓我們堅韌不拔、持之以恒,全民動員、攜手共治,提升文明素質、弘揚時代新風,用健康體魄,建設美麗家園,擁抱幸福生活,共享健康中國!”這是愛國衛生運動的使命,也應是我們每個人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