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大事》專業影評(通用5篇)
第一篇: 《人生大事》專業影評
電影開篇就是小文的外婆在沉睡中平靜地去世了,這在小文的世界里是人生大事,隨之出場的是專門幫人料理后事的莫三妹殯葬師一行人。年幼的小文不懂外婆已去世離開了她,只是固執地認為誰最后碰了外婆,就找誰要外婆,所以就一路氣勢洶洶地追趕莫三妹找他要外婆。在小文找莫三妹要外婆的過程中,才知道小文其實是一個聽話懂事暖心的孩子,外婆給她講過的話都記得,給她做的小老虎布偶玩具“豆角”一直帶著,還有她的哪吒發型和紅纓槍一直都保留著。慢慢地小文也知道外婆被燒成煙消失在天空中,不再天天吵著要外婆了。她懂得三哥是真的關心照顧她,她心目中的依靠慢慢從外婆轉到三哥身上,甚至已經把三哥當成了爸爸。為了幫助三哥,小文幾次好心辦壞事,但是那份用心終于讓三妹意識到小文不是他的克星,而是他的福星。一大一小兩顆心終于走到了一起,心貼心,讓人感動得淚流不止。
整個劇情是以幾場喪葬大事串聯起來的,開篇小文外婆去世,接著就是一個十歲小女孩生病去世,中間還有一個鬧劇幫活人辦喪事,后來是莫三妹前女友的老公阿六車禍去世,緊接著就是莫三妹的爸爸去世,最后還出現了莫三妹他們一行人幫其他人辦喪事的鏡頭。莫三妹他們辦的每一場喪葬大事都讓逝者體面,讓生者溫暖,妥妥辦出了大事的格局。
其實,在這些人生大事發生前后,莫三妹過得很不順:從小就跟父親從事喪葬工作;被小文天天追著要外婆;女朋友跟別人跑了;因為房產被“壓五指山下”;因為沒結婚不能領養小文;想跟同事處對象結婚,卻發現對方已跟別人領證了;跟小文有了父女情深,小文的媽媽來要孩子了……故事情節很曲折,這些生活中的一樁樁不順心事都一筆帶過,畢竟人生除死無大事。所以那些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煩心事都是小事,小事化了,最終都被化解了。其實人生哪有那么多大事,平凡生活中每一天經歷的都是小事。只要大事沒有,哪怕小事不斷,也要鼓足生活的勇氣,積極樂觀地生活下去,“風雨之后必有彩虹”嘛!
影片的結尾部分與開頭形成了呼應,莫三妹的爸爸留下遺囑后平靜地去世了。他老一生為別人操辦后事,自己的后事留給兒子三妹從簡創新操辦。莫三妹終于領悟怎樣完成父親的心愿,一個大禮花把他父親的骨灰送到了天空,絢爛的禮花照亮了夜空,宛若滿天的星星閃閃爍爍。種星星的人上天堂成為星星了。故事的結局不再是小文怒氣沖沖地追趕三妹,而是小文和三妹驚喜激動地相向奔跑擁抱,最終他們成為了一家人。
看完影片終于知道了何謂人生大事。人生在世都是小事,所以遇事不要太計較不能太沖動,只要健康平安快樂地生活就是無大事,萬一有那也是身后事,誰又能管得著呢?
第二篇: 《人生大事》專業影評
時光荏苒,轉眼3月悄然而至,對于熱衷國產電影的觀眾來說,2024年上半年值得期待,根據電影上映排期表,多部國產佳作將在4月清明檔登陸院線,上演票房大戰,包括《你是我的春天》、《最后的真相》、《被害人》,以及由實力派男演員朱一龍領銜主演的《人生大事》。
在一個安靜的清晨,武小文大聲喊著“外婆”,她發現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外婆久久沒有睜開眼睛,年幼的武小文并不理解“死亡”的含義,在她看來,外婆只是沉沉地睡著了。
武小文外婆去世后,身為“上天堂”殯葬店工作人員的莫三妹到場,為前者料理后事,連他都未曾想到,在武小文的眼里,自己成為了“偷走”外婆的壞人。與此同時,失去外婆的武小文淪為親人眼中的累贅,命運將她與莫三妹捆綁到了一起,兩人共同經歷了一系列有喜有悲的瑣事,隨著接觸的不斷深入,武小文與莫三妹從互生敵意到相依相伴,帶給觀眾無限感動和感觸。
據制片方介紹,早已制作完成的《人生大事》定檔4月2日,陪伴觀眾度過清明假期。按照慣例,新片上映前,制片方往往會放出全新物料預熱,包括宣傳海報、宣傳片等等,讓朱一龍傾注心血的《人生大事》也不例外。就在3月1日,一段長達1分42秒的《人生大事》宣傳片上架,隨后空降熱搜,成為觀眾熱議的焦點。
走進《人生大事》宣傳片,武小文與莫三妹相遇初期,兩人針鋒相對,抱著滿滿的敵意,之后武小文與莫三妹互相溫暖,后者擔任起了“爸爸”的角色。此外朱一龍與楊恩又還頻頻上演感人至深的哭戲,當武小文詢問自己是否再也不能聽到外婆的聲音,莫三妹不禁紅了眼眶,他深知“天人永隔”有多么殘酷:在繪畫課上,莫三妹看到武小文為自己創作的卡通畫,潸然淚下。互飆演技!兩位優質演員之間的對手戲不容錯過。
在宣傳片的最后,害怕失去武小文的莫三妹問道:你以后,不會把我忘記了吧!對于這個問題,傾情演繹莫三妹的朱一龍第一時間發文回應:記著你!只用了短短4個小時,朱一龍寫下的三個字獲贊破40萬,轉發量同樣破10萬,朱一龍的超高人氣展露無遺。
第三篇: 《人生大事》專業影評
不過這些一點都不重要,往往簡單更深刻,更耐人尋味,更發人深省。每個人眼中的“人生大事”不盡相同,有的認為是婚姻,有的認為是孩子的中高考,有的認為是父母的安享晚年,有的認為是有一份令人驕傲的事業。沒有對錯,在人生長河里,有風浪波濤,有平靜,有燦爛,有苦難,每人都不一樣,卻每個人都有盡頭,盡頭也許是一開始就預見的,也許是猝不及防到來,當它出現的時候,也就是一瞬間讓你整個人生畫上符號。
“人死之前無大事”,請別輕易陷入情緒的漩渦無法自拔,如今時代各個年齡段輕生的案例不少,這屬于嚴重的,輕則動不動就EMO,遇到點芝麻事兒就覺得人間不值得,哪兒有那么多讓你輕易懷疑人生或者結束生命的大事兒,回頭望去都是屁事兒。很多人都想要成功,擁有自有的財富,或是至高的權利,其實認真的平凡的過一生已是絕大多數人的成功。這并不簡單,需要你發現并且擁有一個堅定不移的念頭,在這念頭的驅使下,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活得有信念,有盼頭。 為何說做到這個不容易,是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左顧右盼,我們在盲目的工作和生活,為了生存,為了某種得到就會失去方向的欲望而忙碌,最終卻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經常在書中會學習到覺得很認可且明白的道理,但大多數的人只是把它停留在腦海,從未活成在這道理基礎上想有的樣子。
在某些課程導師都會問到一個問題,“你真的清楚你是誰嗎?”,成龍大哥有部電影的名字就叫《我是誰》,無關乎你的姓名,你的形象,你的地位和財富,以我現有的認知,它是讓我們清楚,我到底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現在還需做哪些努力才能達到,我有沒有朝著我要成為的人的方向前進,與他人的期待無關,與他人的評判無關,問你自己,這些思考明白了,千萬別只是存檔在記憶中,要把它實踐且實現,也許你會變得更熱愛生活,更充滿激情,更擁抱他人。
最后分享我很喜歡的一句話,人這一輩子只有兩件事:“一件是關我屁事,一件是關你屁事”
電影還會二刷,還會有更多的啟發,歡迎大家有時間去觀看,同時愿每個人都有星星的指引,也會成為種星星的人。
第四篇: 《人生大事》專業影評
早上看完了電影《人生大事》,有些感觸。尤其是開頭,看著小文叫不起來外婆,恍然覺得這是驚恐片。站在小女孩的角度看來,最親的外婆叫不醒了,又被人抬走,再被送去燒了,多么可怕的事。
再看三哥——莫三妹。做著殯葬行業、生活本就不容易的三哥,在處理小文外婆后事時遇到了小哪吒——小文,兩個歡喜冤家成了家人,而后三哥的父親去世,小文的母親帶走了小文,經歷了生離死別后的三哥幡然悔悟,開始熱愛自己的工作,養著找回來的小文,開始了新的生活。
故事并不復雜,只是夠動人。像小文與三哥,是不打不相識的關系,磨合后又成了相依為命的關系;像老爺子與三哥,表面上是相互嫌棄的關系,最后還是父慈子孝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一開始可好可壞,相處久了卻又自有真情在。
還有那人生的大事。以前看到的是“人生除了生死,再無大事”,電影里則排除了生,變成“人生啊,除了死,無大事”。什么是人生的大事呢?是電影中婚慶店與殯儀店代表的延續與死亡,還是悲歡離合?只怕都不是。人生的大事還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或大或小,好過不好過都得過。過去的已經過去,將來的還未發生,處理好眼下的事才重要。
只是說起來容易,談死亡還是太難。小時候,那些疼愛我的老人離世都沒去過;未來,又希望活著的親人們長久地活下去。最害怕醫院,最不想看到離別的時候。
第五篇: 《人生大事》專業影評
9點走出電影院,和彬彬一路稱贊好電影,情節緊湊,演員在線表演,主線清晰,溫暖深刻,我哭笑不得,將是今年的高分電影,是的,這是看完電影后最準確的感覺!好電影總是讓人們在走出電影院時思考。
下午,我在微博上熱搜了一下電影介紹。人物介紹中的男主角莫三梅很快引起了我的興趣。在此之前,我看過日本電影《殯葬師》和韓國電視劇《遺物整理師》,這些都是很棒的影視作品。因為我對殯葬行業不熟悉,我對這類題材有一種自然的探索欲望,看完電影,我會對這些職業周圍的相關職業和故事產生真誠的敬意。
在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中,至少有兩個話題,一個是性,另一個是死。然而,我們最不想提到的是我們必須永遠面對的。當我們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來面對這些問題時,它們可能會成為刺痛我們的劍。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一位自媒體博主上次說的話:人們想用欲望來掩蓋恐懼,但他們忘記了欲望只是恐懼的本體。
不小心又離開了,回到電影本身。這部電影說了什么?因為一場葬禮,男主角的第三個哥哥遇到了小女主角小文,三天的寄養變成了后來的收養,然后通過一系列的事故實現了相互治愈。
說幾部電影,我哭了好幾次。(以下內容涉及劇透,想留點懸念走進電影院可以回頭看,哈哈。
片段1:三哥告訴小文,奶奶死了,變成了煙,變成了天上的星星,那天晚上三哥起床發現小文不在床上,走到門口發現小文獨自坐在院子里看星星,然后聽著奶奶生前的聲音小文,今天生日早點回來,奶奶給你準備了最喜歡的食物姐姐,今天太陽太陽,不玩很長時間,女孩曬黑不好看等等,這個聲音的內容出現了幾次,每次聽我都忍不住濕了眼睛。想想我們的生活,忽略了最常見的關心。
片段二:三哥確認收養小文后的一天晚上,小文躺在三哥耳邊說:我不怕,因為我有父親。小文吵鬧、哭鬧、不聽勸告,不是奶奶走后的自我保護。
片段三:三哥抱著父親的骨灰盒,在海邊以煙花的形式為父親完成了最后的送行。這里還有一個小細節。他父親的遺書說他想要一個特別的告別儀式。沒想到,他會一直盯著三哥看。煙花點燃后,停頓了幾秒鐘。三哥向前走了兩步,然后煙花破了,從細節上可以看出,編劇和導演都很用心。盛開的煙花點燃了整個星空,在三哥的眼睛里也看到了火光。這里完成了父子之間的最后和解。除了感動,還有一種浪漫的感覺。原來,揚骨灰也可以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精彩的情節。喜劇在近兩個小時的內容中也占據了很大的空間。老人辦活人葬禮,小文誤食彈珠,建仁從白雪浴室裹浴巾,小文和小胖的幼兒園表演等等。這些看似搞笑的內容及時緩解了一些沉重的情緒。
當然,一部好的電影離不開演員的精彩表演。在此之前,朱一龍的印象一直停留在知不知道的公子哥身上。后面有一些作品,但似乎都在比較積極的框架內,沒有給我太多驚喜。這一次,莫三姐讓我又變成了粉絲。人物描繪了我的生活,我的眼睛里有很多情緒,比如短褲、花襯衫和寸頭。小演員更令人驚訝,未來可期。配角對建仁(可能是名字加分,哈哈)和吳倩印象深刻。
最后,用老人在病床上說的一句話結束這篇文章零散的觀影經歷。人生除了死,沒什么大不了的。
愿我們都能成為點亮星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