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最后一周考生的備考建議【三篇】
第一篇: 高考前最后一周考生的備考建議
全面梳理已經掌握的知識點,特別是對記憶性的知識點,加深印象
語文背誦詩句、英語重難點單詞、數學公式、物理公式、化學元素特性、生物定律,歷史事件、政治事件等等。
做題不用太多,每天可以按照高考科目的時間安排做相應科目的往年真題。
重點復習往年真題中出錯的題目和知識點,這是查缺補漏的好方法。
休息一定要好,不要再打時間仗、疲勞仗
高三一年,是辛苦勞累的一年。已經準備了很長的時間,最后一個星期,要把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充分的休息,對大腦的記性非常必要,試想帶著疲憊的身體怎么應付兩天繁重的考試呢?
營養要跟的上,多吃點補充能量和蛋白質的食物
如果牛奶、雞、魚、牛羊肉、蔬菜、水果等。但不要吃平時很少吃的東西,特別是高考那兩天,防止身體不適應,影響發揮。高考那兩天,早飯一定要吃,但不要吃的太多。牛奶喝的太多,容易引起大腦供血不足,也容易上廁所,影響考試。
不要給自己太多心理暗示,考試壓力
不要給自己定下過硬過高的目標,如各科分別達到什么分數,考上什么大學等,如果出現某門考試不太理想,千萬別在意,可能會影響后面的發揮。
父母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
不要讓孩子承諾什么,如一定要考的好,考到什么樣的分數等,也最好不要給孩子什么承諾,如考上重點就給矛什么獎勵等。
而要盡量減少孩子的壓力,讓孩子意識到盡力而為就可以了。只有放松的精神才更有可能超常發揮。
不要再做特別難的題目了,如平時考的名校模擬試卷
一方面,這種做法對提分并不明顯,另一方面可能會打擊自信心。
只有自信的走上考場,才不會怯場,也更容易將考試發揮好。
考前將考試兩天的食宿出行安排好
如果是單獨考試,最好在考點附近租個賓館或住房。以保證考試當天中午可以休息,減少因為路遠而遲到的可能。
第二篇: 高考前最后一周考生的備考建議
考生在三餐之間,還應該有少量的加餐。一般應選擇在上午9點~10點和下午3點~4點,此時吃一個蘋果、獼猴桃或者其他新鮮的水果都是不錯的選擇。晚上喝上一碗百合蓮子銀耳湯,則能起到寧心安神、促進睡眠的作用。
考前考中飲食應與平時相仿。
考試期間的飲食安排,原則上應與平時無特別不同。營養中心的專家提醒考生和家長在考試期間要特別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忌突然進補。每逢大考,許多家長總要買些補品來"補"孩子大腦。事實上,學習和記憶,很難通過短期補充營養保健品得到迅速提高。
二忌貪多求快。考前大量進食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等,孩子不但吸收不好,容易腹瀉等,還會增加胃腸道血流供應,使腦內供血供氧相對減少,最終導致大腦遲鈍,思維不敏捷。
三是注意低血糖反應。考場上常常發生暈厥的考生,多是因為血糖供應不足,這類考生主要的飲食原因可能是不吃早餐,或者因正餐主食不夠所引起的,因而考生平時應注意講究均衡飲食。
第三篇: 高考前最后一周考生的備考建議
一、考前復習注意事項
此時起不要再解難題,應把復習的強度與密度逐漸降低,休息時間逐漸增加(這與體育比賽前的放松是一樣的),讓復習在輕松的心態中進行,使心理和生理處于一種良好的備戰狀態。
盡可能每天對所考科目都有所接觸,以保持對每一考科的良好競技狀態。
二、考前心理準備
做好考前心理準備,既要有理念上的認識與提高,又要有措施上的準備與保障,(知道一些可能發生的事情,總是一種好的心理準備),這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要從競爭的高度來看待高考
這是一場怎樣的競爭呢?
這是膽略的競爭。
在強手如林的考場,面對一道道雄關似的考題,如何做到從容鎮定?定心丸、壯膽藥都不起作用。
這種勇氣要在平時應考鍛煉中長成。
這是是意志和毅力的競爭。
這還是一場修身養性的競爭。
高考在即,不能再老按自己的好惡行事,要使自己變得理智起來。
比如,在容易煩燥的高考前夕,要會駕馭情感之舟,使自己不煩不燥。
吃不下飯時,要努力吃飽吃好;睡不好覺時,要想法睡好睡足;在愁眉苦臉時,還應千方百計使自己走出情緒的低谷,進入微笑狀態。
2、對自己要有正確的定位,切忌好高騖遠
正確的定位是高考成功的關鍵之一。
所謂定位,即根據你所在的學校在本市、本省的"相對位置,根據你在本班級中所處的相對位置,給自己正確、客觀的估計。
寧可期望值適當降低一點兒,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高考,這樣在臨場時就不會因為有不會的題而焦躁不安,就能很理智地對待它,并冷靜地去思考、解決它。
3、穩定情緒 克服干擾
學習的緊張,天氣的燥熱,外界(可能還有家庭內部)的干擾,都會使你情緒波動。
這時,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用理智來戰勝躁動。
多想一些高興事,適時做深呼吸,聽聽舒緩、輕柔的音樂,同父母或好友傾訴傾訴,用以調節自己的情緒,使自己一直保持愉悅的心情,穩定愉悅的情緒是通向勝利的橋梁。
三、考前生理準備
1、勞逸結合,學會休閑
緊張、繁重的復習難免有時會使人神經緊張、精神壓抑,此時,最好能暫時丟下書本漫步于戶外,看春華秋實,聽蟬鳴鳥啼,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去調適一下緊張的心態,休息一下疲憊的身體。
2、適當鍛煉,心境樂觀
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這些活動讓人肌體徹底放松,從而消除緊張和焦慮。
3、注重飲食營養和衛生
讀書和考試既是心智上的競爭,同時也是體力上的競爭,考前的營養補充需大大加強(尤其是肉、蛋、奶等,不要相信任何健腦健身藥品,如有這類東西,那一定也是加拿大的本·約翰遜等人吃的興奮藥劑)。
另外,考前氣候炎熱,細菌橫行,同學們一定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千萬別因患病而影響到考前復習尤其是臨場發揮。
四、臨場應試策略
1、進考場前須知
此時絕不可以再去看書和背公式(此緊要時刻對某一內容的強制記憶會使對其他更多內容的記憶受到抑制)。
考生的權利:按時領到試卷;不受干擾地答題, ……。
有問題及時向監考人員直至考點主任反映。
2、迅速準確地審題
審題能力強,是提高正確答題和答題速度的前提條件;審題能力差或者馬虎,是做錯題和答題速度慢的原因之一,拿到試卷,要迅速而準確地看清楚題目的要求,千萬不要馬虎大意,防止一看就會,一做就錯
3、整體把握,先易后難,會做的全做對
剛進入考場,心情一般較緊張,記憶、思維未達最佳狀態。
采用先易后難的策略,先做容易的題目,不僅有利于順利地拿到基本分,增加考分的累積,而且因為”順利”還會給自己增添信心、穩定情緒,使智力活動恢復正常,從而使自己的水平得到充分的發揮。
一般按照題號順序解答,但不能遇到難題也寸步不讓、盯住不放,以至出現思維”卡殼”,使自己有”開局不利”之感,從心理上影響到后面題目的解答,這種做法很不科學。
對解答題切不可整體放棄,一定把容易拿到的分(前1、2小題,或一個題目的前面部分)先拿到手。
記住一點:凡是會做的題,應該力求一遍就做對(一般來說,復查的時間幾乎是沒有的)。
在平時也應對自己這樣要求。
4、自信從容,適當緊張,正常發揮水平
高考應試是一種要調動多種積極因素的復雜勞動,需要在情緒穩定的前提下有條不紊地進行,但考前和考試中出現一點緊張和焦慮是正常的,完全地放松不可能,必要的適度緊張不可少,切不要因為害怕自己出現焦慮而更焦慮。
對這些問題,在考前就應有一定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