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養牛致富事跡養牛致富帶頭人事跡材料范文(通用3篇)
【篇一】農村養牛致富事跡養牛致富帶頭人事跡材料
安徽銅陵一家養殖場里,幾十頭黃牛津津有味地吃著稻草和豆餅,當年的全國勞模高xx正在細心照料著他的黃牛們。
高xx,原是當地一家銅礦的井下打眼工,在崗時工作勤奮,10年干完22年的活兒,被譽為礦山“老黃牛”,1995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1998年退休后,他租用銅陵市獅子山區西湖鎮朝山村200畝土地種水稻,“打眼狀元”轉而又成了“種糧狀元”,在種水稻期間,看到大量的稻草無法利用而被浪費,2001年老高成立了養殖公司開始養牛,不僅他自己再次榮獲安徽省農村致富帶頭人稱號,而且養殖場還成了下崗職工再就業基地。
高xx說,他養的黃牛只喂稻草、豆餅等生態飼料,春夏季節吃青草,混合飼料不進這個養殖場,催肥之類的化學飼料更是與這里的牛不相干,曾有飼料添加劑經銷商找老高推銷都被他婉言謝絕。
“有的養殖場用混合飼料催肥,牛養一年就能出欄,而我的牛喂生態飼料起碼3年才能出欄,有的時間更長,肉質、營養、無害化與其他方式養的牛當然不一樣。另外,我養的牛出欄后不進屠宰場,請人在養殖場里宰殺,現場檢疫,然后派專人進市場掛牌銷售,制止了諸如注水、掉包等現象,自產自銷,保險!”老高如是說。
養牛產生的牛糞也是個寶,高xx堅持免費送給農民養蚯蚓、種生姜。說到目前“瘦肉精”事件,這位老勞模既無奈又憤慨。
如今,已經60歲的高xx和他的“生態黃牛”經過銅陵市工商、農業、質監、食品藥品監督部門遴選,成為該市舉辦2011年亞洲舉重錦標賽唯一牛肉供應商,不久,亞洲的“大力士”們以及世界各地前來觀戰的嘉賓們將品嘗到由這位礦山“老黃牛”、老勞模出品的綠色牛肉。
【篇二】農村養牛致富事跡養牛致富帶頭人事跡材料
**鎮**村的**是一個敢想、敢干、致富路上敢為先的巾幗致富的帶頭人。今年39歲的她在農村這塊廣袤的土地上開辟了新的人生之路,創造了令人驚嘆的業績。
2000年,**看到周圍的村民一家家富了起來,再看看自己家并不寬裕的生活狀況,心里像吞了一枚青果,感覺苦澀澀的,既消沉,也委屈,更不甘心。她正當年富力強之時,怎能就此平平靜靜、安安穩穩地做一個無所事事的閑人呢?
**開始著手收集市場信息,觀察行業動態。面對周邊市場對牛肉的大量需求現狀,經過認真的考察和分析,她審時度勢,決定發展肉牛養殖業。
創業是艱難的,也是艱辛的。**的肉牛養殖場創辦伊始,因為丈夫**還要照顧家里的耕地,所以肉牛養殖的工作便全部落在了**一人身上。她每天天不亮就得起來,為牛添飼料,清掃牛舍,深夜還要再起來到牛棚轉一圈,觀察牛的生長情況、健康狀況等,如發現異常,及時診斷治療,不敢有半點的疏忽。雖然她每天累得雙腿象灌了鉛,可**絲毫沒有放松對技術的學習。她買了很多黃牛養殖方面的書籍,起五更、爬半夜,利用一切空閑時間一本本的啃,使自己從一點不會到掌握了黃牛的適應期、增肉期、催肥期等。通過邊學習、邊實踐,最終全面掌握了全套養牛技術,使她養的黃牛從入欄到出欄,從沒有染上過各種疾病,從未出現過死亡現象。因**采用科學方法飼養,所以她養的牛個個膘肥體壯,客商紛紛上門收購,她家的育肥牛遠銷到寶清、**等地,養牛使**走上了一條致富路。
幾年來,通過**的辛勤耕耘和勞作,她家的養殖場已有存欄黃牛30多頭,擁有200多平方米的牛舍,2004年僅養牛一項的收入就達到了1.5萬元。
**富了,但她對前來參觀學習和取經的婦女群眾從不隱瞞成功的經驗和養牛技術。幾年來,她先后扶持和幫助了很多本村和鄰村的養殖戶。
**在肉牛養殖上成功了,但是她沒有忘記農民的根本,即使養牛再掙錢,也不能荒了自己的土地,相反還要把責任田侍弄的更好才行。望著收成并不理想的耕地,**決心再闖一闖,她利用養牛贏利和余錢,加大在土地上的投入,遇到技術問題就找鄉農技部門,去問、去學,本上密密地記著田間操作的規程,并經常聘請農業技術員實地考查,最終她明白了農藥的藥性及噴施,清楚了化肥的結構和功能,經過一年的實踐,她領悟到科學種田是一門大學問,憑著韌勁和吃苦精神,她當年種田又贏利了1.4萬元。經過幾年的辛勤操作,她總結出了一條,以前種田的收入少,就是種地科學水平低,原始耕種多,她就和愛人李方軍商量說:“咱咋也不能看別人種地不打糧,咱們幫幫他們”。她愛人說:“你夠辛苦的了,就別操心別人家的事了”。可她想,我是女人,心細,能發現問題,再說我也不能只富了自己,得幫大家致富,我幫不上別的,種地我還行。在做通愛人工作后,她就三、五戶聯系起來,講秋整地,講春保墑,講科學施肥的道理,講農藥的噴施和注意事項,并連續多年在地里手把手地教,在她的影響帶動下,村里其他幾戶種地能手也加入傳、幫、帶的行列,荒蕪的土地重新顯出生機。婦女致富本領的增強,自身素質也有了明顯提高,酗酒的減少了,學技術的增多了,農閑時賭博的少了,學習看報的多了,敬老愛幼樹新風,全村婦女學習形成了高潮。
眷念黑土地,心系故鄉人。**正以她成功的養牛經驗和科學種田方法帶領姐妹們奔小康,用對美好生活的無比豪情,在她勾畫的致富藍圖上辛勤耕耘。
【篇三】農村養牛致富事跡養牛致富帶頭人事跡材料
段x,男,漢族,宜賓市敘州區雙龍鎮光輝村人,中共黨員。在敘州區雙龍鎮光輝村,提起段x,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位身材高大壯實、不善言辭、眼睛不大卻透著精明的漢子,靠著自己敏銳的洞察力,靠著自己精心而科學的經營,靠著自己堅韌不拔的意志,經過三年多的打拼,現其擁有規范化養殖場圈舍三千余平方米、常年存欄肉牛三百多頭、年出欄優質肥牛五百多頭、年創利潤一百多萬元的肉牛養殖場。段x,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農民,卻有著和別人不同的對財富的追求。早年他當過代課老師、外出打過工、做過鋁合金門窗安裝等工作,但是每個月微薄的收入怎么能滿足他財富夢想,
2024年的一天,從鄰村一個養殖戶家修建完,他發現養牛是一個致富的好項目,于是他毅然決然地把鋁合金安裝門窗生意轉給別人,去尋找他的財富路。
隨即他一邊從互聯網、養殖戶等相關渠道學習肉牛養殖及防疫技術,一邊了解相關政策,當他把決定建養牛場的想法和村兩委及鎮政府相關領導說了以后,得到了鎮黨委、政府、鎮畜牧水產站、及村兩委的大力支持,很快就協調好了養牛場的選址及用地等事宜,占地1000多平米養牛場很快就建了起來,,隨即買回小牛100多頭。當年就實現利潤30余萬元,,解決了8名農村婦女的就業問題,實現就業收入20余萬元。看好肉牛養殖前景的他開始行動了起來,發展周邊群眾也從事肉牛養殖、成立了宜賓縣雙龍鎮春榮養殖專業合作社、給群眾宣傳和爭取相關政策、組織群眾進行肉牛養殖和防疫培訓。宜賓縣雙龍鎮春榮養殖專業合作社也于2024年10月成功申報并獲得“無公害產品認證”及“無公害產地認證”。
截止目前,全村共計有標準化牛場8個,面積6000余平方米,規模化養殖戶8戶,常年存欄肉牛400多頭,年出欄肉牛600多頭,飼草面積100多畝,營業額800余萬元,凈利潤200余萬元,(李漢成、鄭成鳳夫妻倆第一年養牛40頭就賺了15萬余元)解決就業崗位20多個(以40歲以上婦女為主)讓周邊群眾跟著走上了勤勞致富的道路,讓大家都覺得跟著這個小伙子和合作社干有奔頭。他還經常和貧困群眾們拉家常,鼓勵大家樹立勤勞致富的信心,希望大家和他一起干,共同致富。
助推脫貧:2024年9月段x主動與春風、光輝聯村支部商量,無償向春風、光輝、金山等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仔豬、牛犢、雞苗。段x用實際行動于2024年9月7日已向17戶建檔貧困戶提供仔豬21頭、牛犢2頭、雞苗110只(祥見附表)。讓貧困戶切實感到段x致富不忘鄉親,真實體現了致富帶頭引領發展模式。段x對于自己取得的成績并不滿足,他說:養牛—-我是認真的;助推脫貧---我是認真的;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致富---我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