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觀后感900字 秋收起義觀后感_觀后感-1079字作文
《秋收起義》是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推出的影片之一,它是一部既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又有較高藝術欣賞價值的好影片,好就好在它真實而藝術地表現了秋收起義這一代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轉折點的重大事件,簡潔清晰地把秋收起義的背景、進程、后果以及起義部隊內部引起的矛盾和沖突反映得波瀾起伏、有聲有色,個性是塑造了毛澤東不信洋教條,作出由進攻中心城市轉到向農村進軍的偉大方法決策的光輝形象。
影片著力描述毛澤東為實現這一方法轉折所遇到的艱難和表現出的巨大勇氣。當時的中共中央受共產國際控制,仍然照搬俄國革命的經驗,要求攻打中心城市長沙;起義軍官兵充滿對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的憤怒復仇情緒,有的擔心重犯陳獨秀的右傾錯誤,有的盲目服從共產國際和黨中央關于攻打長沙的既定決策,紛紛反對毛澤東提出的向湘贛邊界轉移的主張,他們諷刺說這是“占山為王”,甚至罵毛澤東是“膽小鬼”、“逃跑主義”。在這種上有“左”傾領導的巨大壓力,下有受傳統思想影響、盲目聽命上級的重重阻力,毛澤東表現了一個革命者的實事求是精神和堅定、果斷的氣魄,他用極大的耐心和堅韌的毅力,進行了艱苦的說服工作,在起義部隊領導集團內部進行了緊張尖銳的斗爭(毛澤東同師長余灑度在士兵大會上舌劍唇槍的辯論,把這種斗爭氣氛推向白熱化)。由于毛澤東對中國國情的深刻了解、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以及他生動的說理藝術,他的“上山”的正確意見,最后得到多數干部戰士的贊同和擁護,實現了向井岡山進軍,從而為中國革命開拓出一條通向勝利的道路。
影片透過一組組鏡頭表現了毛澤東在起義部隊受挫、處境危急的關頭,處變不驚,沉著應付,冷靜思考,力排眾議,力挽狂瀾的非凡氣概,反映了他善于及時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打破對所謂“本本”的教條束縛,從實際出發,獨立思索正確革命道路的遠見卓識和膽略,使人看出毛澤東作為領導者的過人之處。影片最后有一個意味深長的鏡頭:毛澤東率領三灣改編后的新型人民軍隊向井岡山進發時,把手中的拐杖奮力甩到遠處,這啟示人們,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者,要領導革命取得勝利,務必扔掉“拐棍”,學會自己走路,擺脫洋教條框框的束縛,獨立自主地探索和開創一條適合自己國家特點的道路。這天我們黨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不正是毛澤東所開始的艱難的探索的繼續嗎!
推薦閱讀:描寫觀后感的作文1100字 秋收起義觀后感電影觀后感700字 秋收起義觀后感關于觀后感的作文2300字 秋收起義觀后感寫觀后感的作文900字 秋收起義觀后感秋收起義觀后感1700字 秋收起義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