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130字作文
讀完《魯濱遜漂流記》這本精彩的小說后,一個高大的形象時時浮現在我的眼前,他就是勇敢的探險家、航海家魯濱遜。他憑著頑強的毅力,永不放棄的精神,實現了自己航海的夢想。我仿佛看到輪船甲板上站著這樣的一個人:他放棄了富裕而又舒適的生活,厭惡那庸庸碌碌的人生,從而開始了一次與死神決斗的生存大挑戰。種種的不幸與困難并沒有壓倒魯濱遜,反而使他更加堅強。
上蒼給予魯濱遜的困難,對于他也更具有挑戰性!風暴海嘯,全船除魯濱遜無一幸免,真正的生存挑戰才剛剛開始!流落孤島,他為了找到合適的住所,在岸上跑了一整天,在一個山巖下找到了一個棲身之所。魯濱遜在小山下搭了一個帳篷,而且盡量大些,里面再打上幾根木樁來掛吊床。第二天,他把所有的箱子以及木板、做木排的材料,堆成一個臨時性圍墻,作防御工事。但只過了十幾天,突然發生塌方。魯濱遜不但把落下來的松土運出去,還裝了天花板,下面用柱子支撐起來,免得再次出現塌方的災難。永不放棄,魯濱遜奠定了生活的基礎。
一次,魯濱遜無意中掉在墻角的谷殼,竟然長出綠色的莖干,不久,長出了幾十個穗頭,這真是老天的恩惠。從此,魯濱遜一到雨季就撒下半數種子來試驗,以得到更多的糧食。最糟糕的一次試驗,大麥與稻穗的收成僅獲了半斗而已。但是,經過這次試驗,使魯濱遜成為了種田高手。知道什么時候下種,現在他知道一年四季播種兩次,收獲兩次。永不放棄,魯濱遜有了生活的口糧。造船回鄉,魯濱遜又花費了數年的時間,無數的心血。光砍樹就是數月。但由于事先沒有考慮周全,船離海邊太遠,他怎么也無法讓船下水。
這下,數年的心血白花了,一切希望都破滅了。直到星期五的出現,這個希望才重新油然升起!魯濱遜是個偉大的人,堅毅的人,孤身一人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生活了27年。他敢于同惡劣的環境作斗爭,勤奮勞動,把小島經營得有條不紊。他在逆境中鍛煉了自己,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業。這本書教會我們只有堅持才能勝利,只有實干才能讓我們擺脫困境,實干比信念更重要……聯系到我們當前實際,教育矯治工作千頭萬緒,所管安全工作不容忽視。特別是近期全系統發生的6起危及場所安全穩定的事故以及內蒙古脫逃事件,這些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勞教工作從來不是一件簡單輕松的事情,需要我們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甚至淚水。我們要學習魯賓遜的精神,對于場所安全穩定工作,我們不能盲目樂觀,不能心存僥幸,不能有絲毫放松,不能有片刻懈怠,必須充分認清當前社會和場所安全形勢的嚴峻性,所情教情形勢的復雜性,始終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出發,堅決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掃清一切阻礙場所安全穩定的思想障礙,在思想認識上保持高度統一,以“確保萬無一失”的決心,做到維護場所安全穩定不動搖;以“萬無一失”的責任心,警醒自己兢兢業業地做好每項工作,爭當全國勞教系統排頭兵。
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夠牢固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進取精神,堅決克服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心態,認認真真、盡心盡力、不折不扣地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決不消極應付,敷衍塞責、推卸責任,就一定能夠做好本職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