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中作文合集8篇
有關高中作文合集8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中作文 篇1
書合著,在書架上。智慧沉睡著,在書之中。書打開了,在我面前。我戰斗著,在書之中。
書中只有一些平凡的字眼,任何一本字典都可以輕易將其中的字盡數收錄。書中卻有無數創造性的智慧,任何一個人都無法將他們道盡說明。
它就是這樣神奇,一個廉價的印刷品,卻有著這般奇妙的文字排列,可以承載一個人全部的知識與靈魂。
難道書中承載的,不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性格的、有脾氣的、有智慧的人嗎?
這個人是幽默的。他會說笑話,會調侃世事,有時還會像網上的朋友一樣吐槽。
這個人是聰慧的。對于一些人或事,他總是有獨到的見解。任何一個晦澀難懂的知識,他都可以說得頭頭是道。
這個人又是死板固執的。對于一些問題,他堅守自己的觀點毫不動搖,近乎于死板地為自己爭辯,決不會對任何人讓步。
這個人繼承了作者的性格品質,思想知識,就如同這本書的作者親臨。讀書的過程就是與作者交流的過程。而這種心與心之間的交流,超越時間空間,可以遠在大洋彼岸,天涯海角,或者追溯到中古世紀,秦皇漢武。
而讀者與作者的想法又不盡相同,,總是引起一次又一次看似無聲和諧的熱烈爭辯。所以我向書發起挑戰。挑戰他的學識,挑戰他的觀點。尋找自己的論據,辨認書中的破綻,向書中所記載的知識發起猛烈進攻。此時此刻,已經不再注重句讀之精和書寫之快,只剩下人與書的博弈,人向書的挑戰。
此時無聲勝有聲;悄悄是挑戰的笙簫;天下武功,唯“慢”不破。在讀書中,是一場賭上所有智慧和名譽的挑戰,一場合法的決斗,一次無聲的對抗。
為挑戰書,下挑戰書。挑戰者絕不服輸!
怎奈何,時間無情義,不愿放慢腳步。決斗者依依不舍,卻不得不停止挑戰。只可惜勝負未分,成敗未曉,只得暫合書籍,收起“兵刃”,休養生息。待將來會有一日,再有一封挑戰書穿風而來。那時,定要全力以赴,調動四肢,全神貫注,使盡平生氣力,一決高下。
高中作文 篇2
從前,有一位畫家相畫出一幅人人見了都喜歡的畫。畫畢,他拿到市場上去展出。畫旁放了一支筆,并附上說明:每一位觀賞者,如果認為此畫有欠佳之筆,均可在畫中標上記號。
晚上,畫家取回了畫,發現整個畫面都涂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畫不被指責。畫家十分不快,對這次嘗試深感失望。
畫家決定換一種方法去試試。他又摹了一張同樣的畫拿到市場展出。可這一次,他要求每位觀賞者將其最欣賞的妙筆都標上記號。當畫家再取回畫時,他發現畫面又被涂遍了記號——一切曾被指責的筆畫,如今卻都換上了贊美的標記。
“哦,”畫家不無感慨地說,“我現在發現一個奧妙,那說是,我們不管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滿意就夠了。因為,在有些人看來是丑惡的東西,中另一些人眼里恰恰是美好的。”
高中作文 篇3
1928年11月6日,徐志摩又一次只身一人來到了康橋,這個對于志摩來說亦父亦母,亦師亦友的地方,康橋承載了志摩太多的夢與回憶,而這一次他將要踏上的是一條讓他一生難以忘懷的尋夢之旅。
尋夢
終于志摩來到了這個讓他魂牽夢繞的母校,或許徐志摩對康橋的感情已不再是母校,她就如志摩的一位情人,一個讓志摩此生投入最多愛與情感的女人。
志摩輕輕的,輕輕的,走進昔日熟悉的康橋,他眼含落寞又滿心柔情徘徊在康橋,看見三三兩兩的學生一起說說笑笑,談古論今,志摩仿佛看到了昔日的自己,想到了他為了自己的遠大抱負來到了異國他鄉,他輕輕地招手,思緒回到了過去。
入夢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新娘多么美好的詞,志摩將它賦予康橋的柳枝,可見他對志摩是怎樣的重要,志摩沉醉在康橋柔美的`景色中,他看見金柳在柔波里楚楚動人的艷影,如同膜拜美麗圣潔的女神,心中怎能不泛起層層漣漪。也難怪他甘心做康橋中的一條水草,永遠沉淪在這片柔美絕倫之中。
“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在志摩看來,康橋的一潭清泉已不再是一潭清泉,而是天上虹,承載著志摩最美好的夢,這夢卻與水中的浮藻融為一片,歲月的洗禮與塵世的喧囂被揉碎在這浮藻間,在這里他忘記了生活的煩惱,名利,他的心早已被這湖清泉沖洗的一塵不染。他撐起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的地方漫溯,他想要夢回更多的美好,可夢境雖美好,卻很短暫,眼看夜幕降臨,他從夢中醒了。
出夢
他披著星輝,載著船,多想在這波瀾的星輝里放歌,可是他不能放歌,周圍一片寂然,別離的笙簫仿佛已經奏響,就連夏蟲也在這一刻為他沉默,化無聲為有聲,將沉寂渲染地悲涼,詩人的惆悵在這沉默中愈發的強烈,他依依不舍地別離康橋,別離這始終讓他魂牽夢繞的情人,悄悄的,志摩走了,除了記憶,他什么也沒有帶走······
高中作文 篇4
身邊的孩子已在不經意間長成少年,忽而明了了,愁與愁是由分界的,彼時的愁與此時的愁,字音相同,字形不變,唯變了的只是那識愁滋味,一個人靜在那里,想起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呵呵,描述的竟是這般的恰到好處。
少年的時候,每每因小事而成愁,無謂的憂愁,也只因了那懵懂的年紀而生。而今歷經世間理短,走過了更多的寒來暑往,著實嘗到了愁滋味時,很多時候還真是難言這心中的愁與人聽了。覺得這樣的心緒還是留于自己心中較為適宜,不必別人同來體味的。
很多的事,很多的情,歷經風雨伴人一路走來,好的,快樂的,不會太多沉淀于人心底。倒是了那許多痛的,無奈的,難于訴人聽的,竟成了這心中難以釋懷的新愁。唉,“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春來了,冬幾乎已消盡的了無影蹤。想起了少年時這樣的天兒里,三五成群的我和她們,那白楊樹林里,那溪水邊,那強說愁閑論事后的嘆息,竟美好成了自己心中的一道永恒風景。如今想來還哪里有了丁點兒的愁滋味,那該是多美好的一種年少時光呀。
倒是想起了父母曾經的嘆息,諸如我們這些孩子的成長,諸如我們不乖巧時他們的無奈,諸如平常日子里的那些柴米油鹽瑣事……走過了這多一點的春秋冬夏,才知道了啥是真正的愁滋味,才覺得年少時的強言愁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局限在了人生的那個獨有的季節。
時常聽人說活著不容易,時常經歷著人生路上的坦途與坎坷,時常有情難言與人,時常欲訴無人能懂,時常不可傾己情與旁人聽,也終于明了這就是了世間人的真正生活,風雨飄搖的塵世路上,作難的事情一件一件,與其相遇的也不會是一人兩人,其中有我,我自知。曾覺得老天總是這般刻薄的待見于我,而后看得多了,聽得久了,才知道,哪里是那么一回子事呢,作難于這世間的人多了是,又何止我一人!不該埋怨太多,這樣的埋怨到不如了鍥而不舍的去好好生活,怨天尤人的年紀早就不屬于了我這樣的年齡,覺得那該是青春里的事情,這樣的情感更合適于葬在那個美麗的人生季節。
到了這樣的人生季節,該有的不是終日里去閑著體味這愁滋味,更要心中明了,說了愁,與不說其實效果就差不了多少。你愁于你心,我愁我自知,說與別人,無外乎另添他愁。何況我們喜歡與之說愁的人,往往會是了我們所至親的人。忽然覺得這樣的愁還是不說為好,留于己心,痛己別痛人!也要有足夠的信心去面對,相信它終不會貫穿了我們的整個人生!
呵呵,少年不識愁滋味,而今識愁語還休。告別了強說愁的年代以很久,而今我的身邊又有了愛說愁的女兒,而我呢,也已不再喜歡言愁,就把它放置于心中最隱秘的地方,慢慢一個人品嘗最好,畢竟人生都是這般,畢竟愁也是一種別樣的人生滋味,終是該人嘗的。
“頭號”煩惱——那堆積如山的作業壓得我喘不過氣來。記得一次期末考試前夕,老師像是發了狂,瘋狂地添加作業。特別是周末,作業寫也寫不完,簡直是“大山”;雪白的試卷像鵝毛大雪,向我們飄來。害得我晚上十一點才睡。每次寫作業、試卷,聽著旁邊鬧鐘秒針的“嗒嗒”聲,我埋頭苦寫,顧不了那么多,寫完一本,一扔,又來一本……作業才寫一半,扭頭一看,好家伙,已經十點半了!
可是上眼皮和下眼皮不停地打架,右眼皮直跳,只得打個哈欠,繼續努力寫……不知過了多久,作業終于寫完了。
這時的我,手指發酸,食指凹下去一個小坑……就連躺在床上,做的夢也是被埋沒在試卷里掙扎。“啊呀!”我常常被驚醒。“哎呀,作業實在是多!我受不了,受不了!”我時常在心里這樣怒吼,可是我不能說出口。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有了“頭號”,第二個煩惱接踵而至,正因為作業多,導致了我的“睡眠不足”。所以,我長得比別人矮,矮了半個頭,常常被同學嘲笑,一個個外號從他們嘴里脫口而出。什么“小不點兒”,“矮冬瓜”,讓人煩透了。唉,長得矮小,竟受這般“鄙視”,這……無奈啊!
“小小少年,很多煩惱……”什么時候,我的這些煩惱才能和我Bye—bye呀?!
高中作文 篇5
古人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籍是知識的海洋,“讀萬卷書”,充分吸收書中的精華,必能獲取豐富的知識。博覽群書固然重要,可要真正切身領悟所學知識的內涵,必要“行萬里路”。書中的內容是死的,可世界卻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要把讀與行充分地結合,方能真正增長知識,充實自己。
讀與行是互補的。讀書讓我們能了解古代世界的風云變遷,能感受文人墨客的憂喜情懷,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旅行讓我們能了解當今社會的變化多端,能感受秀麗山河的千姿百態,能開闊眼界。讀與行相結合才能博古通今,才能更好地理解遷客騷人抒發于山水間的情感。只“讀”不“行”,就只能像趙括那樣紙上談兵,最終只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讀萬卷書,就好比從窗中看到豐富多彩的世界,可終究要走出去,才能領略真正的世界。
只讀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但很難明白杜甫登頂的決心,可真正登上泰山,在云縈霧繞中,就能感受到泰山的神奇秀麗與巍峨高大,也能體會詩人的情懷。蘇東坡曾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本不理解為何以西湖比美人西施,可到了西湖邊,看到那或淡雅或艷麗的景色,以及那婀娜多姿的陰柔之美,才感受到這比喻的妙處。早已感動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當自己來到大海邊,卻再一次深深陶醉于這平淡的幸福,對海子又有別一番感悟。讀書讓我在旅行中更好地感受山水之美,旅行讓我在讀書中更好地理解文人的情懷。
假期中,酷愛旅行的我再次收拾行囊起步,還不忘帶上一本書。來到江南水鄉——烏鎮,青瓦白墻,潺潺流水依附于亭亭玉立的樸素瓦房,心中自然浮現“小橋流水人家”的詩句。來到大都市上海,船游黃浦江,看那浦東鱗次櫛比的摩天大廈,看那浦西富麗堂皇、古色古香的萬國建筑群,才感受到以前所學文章中所介紹的“東方之珠”的繁華昌盛。
閑暇時,泡一杯清茶,翻開書頁,好好領悟書中的知識;或者,收拾好行囊,翻翻書頁,找個吸引自己的地方,去那里走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與行相結合的求知之路,必能更輕松有趣,事半功倍。
高中作文 篇6
微風輕撫著滿是白雪的柳枝,融化了整個冬天。
不知何時,一只不起眼的種子被帶到了這里。或許是微風不湊巧,風停止時,種子墜落,剛好落到了這堆連蟲子看到都會繞道而行的牛糞上。
春天的氣息席卷著整個世界,冰雪融化成水滴,一滴一滴滴落在種子身上。種子像是被砸醒了一般,緩緩的睜開了惺忪的睡眼,看到了它曾幻想了無數遍的這個世界,結果卻是一片黑暗。
“別傷心,努力向上·,你便會獲得不一樣的風景。”一個聲音傳入一個種子的耳朵。種子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便試著伸伸懶腰,努力向上。可是無論種子怎么努力,它都無法沖破上面這層厚厚的東西。種子哭了。
“在努力一點,再堅持一下,你一定會成功的。”還是那個聲音。以后的日子里,每當種子想放棄的時候,這個聲音都會鼓勵它堅持向上。
終于,種子見到了陽光,陽光灑在它身上真的好舒服。
“看!多美的玫瑰。”兩只小鳥從種子頭頂掠過,向它投來了驚羨的目光。種子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已經不是那個不起眼的種子了,而是一朵美麗的玫瑰。
“現在的你真美。”仍是一樣的聲音。玫瑰終于知道這么久以來一直鼓勵自己不放棄的是誰了,但知道后玫瑰有了些許的失望。原來一直鼓勵她的竟是腳下這對臭烘烘的牛糞。
玫瑰看向牛糞的眼神滿是嫌棄,但她卻不知道,從她還是種子的時候牛糞為她付出了多少。牛糞恨不得傾盡所有,它把所有的養分都給了玫瑰,還每天鼓勵玫瑰堅持不放棄。若沒有腳下這堆牛糞,玫瑰憑什么擁有現在的美艷。
遠處一只蝴蝶看到了玫瑰,欣喜若狂的飛了過來。玫瑰笑著,愈發驚艷四射。但蝴蝶卻突然停住了扇動的翅膀,不再向玫瑰靠近。她靜靜的看著玫瑰,一臉無奈地說“玫瑰,你那么美,卻為何偏偏長在了牛糞上。”而后蝴蝶便轉身離開了。
玫瑰再也無法忍受腳下那堆臭烘烘的牛糞了。于是玫瑰不管不顧牛糞的挽留,執意選擇了離開。玫瑰來到了美麗的小溪旁。
“小溪真美”玫瑰自言自語道“我終于不用忍受那堆臭牛糞了。”玫瑰笑著坐在了小溪旁的石頭上。
可是玫瑰漸漸沒有了一點力氣,她只能任憑隨黑暗而來的冷風一點點摧殘著自己。終于,玫瑰枯萎了。
玫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從小溪的倒影中看到了自己憔悴的姣容。
呵!玫瑰。
高中作文 篇7
自從貨幣的出現,消費便成為現代社會中的一項基本要素所為消費,即是以貨幣交換物品這一事件,所以有其起因過程與結果。人們之所以消費,本來旨在于滿足生活中基本的存在需求,即為衣食住行也,然而現在為滿足存在需求而進行的消費漸多,即人的心理,社交等方面的需求,在社會意義上的存在的需求漸多。
在這種改變中,我們既能看到社會經濟,人類思想的發展變革,也應重視其中的扭曲與風險,就所謂消費這一事件,當人們消費的目的變為社會的存在需求,消費的起因,經過即過程,結果都發生了變化。這樣的變化是因為物質產生與精神觀念的漸漸豐富,一個人對存提出了社會存在這一更高級的要求,比方電子工業革命,就帶來人們對游戲硬件的消費,只是為了滿足娛樂,更是為了游玩后的談資,是社交的需求。從這一角度看,消費之變革中的目的與結果是變化的。有人說過錢不是用掉了,而是換了一種方式陪伴,我們這在現代社會消費來說是很恰當的。隨著人們自由支配的收入和可供消費的非基本生存消費品互相促進的增加,人們的精神生活極大豐富,無數新的電影,書籍,設備,隨同新思想,大大促進人類發展與人們生活的幸福度。
但是這種高速的膨脹豐富帶來消費的新問題,就是消費中的過程的重要性上升,以及消費這一事件本身產生的意義。前者作為精神豐富的副產品,本身并無所謂好壞,只是在部分個體心理上有不良影響,這部分人在追求所謂消費體驗的路上走的太遠。近日的一些過度包裝,天價服務,都是商家抓住這部分人心理而生的怪相,而后者消費本身產生異議,我認為弊大于利。
消費本身產生的意義并非新鮮事,奢靡消費以貴為美,是古已有之的富人的惡行,然而今日問題出現在它的普遍化現象化,人人似乎都有以消費多少體現自己財力強的思想,而消費少者似乎就是沒有錢。這樣的需求上的消費是極不可取的,他以金錢為準,既抹消消費品本身的特質價值,又扭曲社會風氣和消費者心理,助長拜金主義。
故今日消費需求之變,應喜,更要當心理性應對。
高中作文 篇8
時間都去哪了,離自己高考后也將近一年了;時光匆匆流去, 都不知道自己一年時間內做了些什么。一場游戲一場夢,像是在昨天,我們還埋頭在浩瀚書海苦讀為了同一個目標——高考。
自己現在是大一了,在一個人望著夜空的時候,好懷念我們的高中生活。現在,每當大學鈴聲響起的時候會想起高三時的鈴聲是多么地急促,多么地焦慮,有種趕鴨子上架的節奏;隨著高考天數的減少,炎熱氣息的逼近,形勢逼人,似乎空氣也稀薄了,讓我們無法呼吸,無法舒展;但是,為了高考也得挺過去。曾記否,高三那年我們一起走過,一起背負學習的眾望而不去談戀愛,一起為爭論已久的物理題目的真相而去求解于老師。一起探索知識的奧秘。還記得,我們在課堂的儼然,課后的歡笑;我們班主任在高考倒計時三十天在凜然的黑板上寫下“志存高遠,處變不驚”八個大字嗎?
高三,是我人生中最刻苦銘心的。高三那年年,我們有過歡笑,有過辛酸,有過成功時的自豪,也有過失敗時想放棄的心理,但是無論什么我們都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堅持著。對不對?高考后相信每一位同學都將會有精彩的人生。 高考過后,我們踏上了各自的前程,當初的執謎,躁動和不安,曾經是牽引命運的力量,如今,已經塵埃落定, 高考,讓我們迅速的成長,我們在蛻變中經歷著得與失,悲與喜。“天道酬勤”我們用18年的人生印證了這句不老的言語,夢想,付出與愛,交織成我們難忘的高中歲月,然兒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曾經我們苦苦追求的,現在看來并非搖不可急,而那些我們以為牢牢握在手里的卻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如果這是成長的代價,但愿我們不要失去得太多,我們也開始明白,每一個人都走在屬于自己的路上,偶爾會有交點,但我們誰也乞求不了天長地久的相聚。同行的這一段,彼此相知相惜過,已經足夠,未來的路我們無法相伴,只能懷著想念祝福彼此 。
高考,是我的過客。一些人也是我們的人生的過客。“我噠噠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而是一個過客!”想起這句話,心中一種莫名的傷感。這種痛沒有人能夠理解和明白,只有自己才知道,那是思念一個人的疼痛。 如今,自己已經是大學生了,關于高考也是過來人了。對于那些復讀高考的好兄弟也只能說,希望你們今年能夠正常發揮,再創輝煌,不負眾望。泰戈爾有詩曰:“天空留不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快樂是一種心境,坦然是一種瀟灑,不斤斤計較成敗得失,卻要對“付出總有回報”深信不疑,當機遇來臨時,坦然而后沖刺,那笑到最后的人必然是你自己。